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权重转移的加权滑动平均模型改进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慧 许福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4期156-159,共4页
针对加权滑动平均方法存在的滞后性和跳变值问题,在保证修匀和平滑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权重转移方法,该方法可对加权滑动平均模型的滞后性和跳变值进行有效改进,使加权滑动平均的趋势性更强,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跳变值对动态预测的影响... 针对加权滑动平均方法存在的滞后性和跳变值问题,在保证修匀和平滑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权重转移方法,该方法可对加权滑动平均模型的滞后性和跳变值进行有效改进,使加权滑动平均的趋势性更强,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跳变值对动态预测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滑动平均 权重转移 滞后性 跳变值
下载PDF
一种基于语言值多数的变权综合决策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德清 崔红梅 李洪兴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9,共5页
采用模糊集理论和变权原理研究基于语言值多数的多因素决策问题.将"令人满意因素"和"大多数"等语言信息视为模糊集,利用语言值量化算子计算各因素的满意度和各方案关于模糊大多数的隶属度,由此构造激励型和惩罚型... 采用模糊集理论和变权原理研究基于语言值多数的多因素决策问题.将"令人满意因素"和"大多数"等语言信息视为模糊集,利用语言值量化算子计算各因素的满意度和各方案关于模糊大多数的隶属度,由此构造激励型和惩罚型状态变权向量以实现权重在因素之间的转移,使因素的权重主要集中在令人满意因素上并且按决策问题的需要进行某种均衡分配,最终构建模糊决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决策 状态变权 权重转移 语言值 语言量化算子
下载PDF
基于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评估亚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核心及半暗带的酸碱代谢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蒋玉涵 刘杨颖秋 +11 位作者 高冰冰 常佩佩 车艺玮 王微微 浦仁旺 宋清伟 孙晓培 陶定波 刘爱连 段阳 王家正 苗延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0-506,共7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在评估亚急性期脑梗死梗死核心(IC)及缺血半暗带(IP)的酸碱度(pH)变化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4至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亚急性梗死患者(亚急性梗死组)的资料,另...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在评估亚急性期脑梗死梗死核心(IC)及缺血半暗带(IP)的酸碱度(pH)变化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4至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亚急性梗死患者(亚急性梗死组)的资料,另选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MRI、DWI、动脉自选标记(3D-pCASL)及APTw检查。基于DWI图像、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APTw图像确定亚急性梗死组IC及IP的范围,包括血流半暗带(CBF-DWI不匹配区,IP_(CBF))以及代谢半暗带(APTw-DWI不匹配区,IP_(APT)),采用3D ROI半自动测量亚急性梗死组患者IC及IP_(CBF)的APTw值及体积。亚急性梗死组梗死侧与对侧APTw值比较、对照组双侧APTw值比较、IC与IP_(CBF)区APTw值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IP_(CBF1.5)体积、IP_(CBF2.5)体积与IP_(APT)体积的比较采用Friedman检验。结果亚急性梗死组IC区与梗死健侧、对照组间各APTw值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梗死组IP_(CBF)区与IC区APTw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P_(CBF1.5)对侧相比(3.7±1.7、-1.84±1.48、5.57±2.75),IP_(CBF1.5)的APTw_(max)(3.07±1.41,t=-3.012,P=0.006)、APTw_(min)[-1.30(-1.74,-0.57),Z=-2.099,P=0.036]、APTw_(max)-min(4.51±2.58,t=-3.273,P=0.003)值减低;与IP_(CBF2.5)对侧相比[-1.53(-2.80,-0.91),5.31±2.61],IP_(CBF2.5)的APTw_(min)[(-1.08(-1.60,-0.49),Z=-2.616,P=0.009]、APTw_(max)-min(4.41±2.72,t=-3.228,P=0.004)值减低。IP_(CBF1.5)体积[107.51(50.08,138.61)mm^(3)]、IP_(APT)体积[99.00(53.27,121.335)mm^(3)]、IP_(CBF2.5)体积[89.91(51.53,139.87)mm^(3)]逐次降低(χ^(2)=7.913,P=0.019),且IP_(CBF2.5)体积明显小于IP_(CBF1.5)体积(P=0.037)。结论亚急性脑梗死IC酸碱代谢变化不显著,而IP局部存在酸碱代谢失平衡,且代谢半暗带的范围与血流IP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梗死核心 半暗带
原文传递
MR酰胺质子转移成像预测脑干胶质瘤病理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聪 段云云 +6 位作者 王晓波 郑凤莲 谭桂荣 刘幸 张培新 陈瑞 刘亚欧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MR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WI)预测脑干胶质瘤(BSG)病理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且术前2周同时接受MRI及APTWI并具有病理分级结果的41例BSG患者的资料。41例患... 目的探讨MR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WI)预测脑干胶质瘤(BSG)病理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且术前2周同时接受MRI及APTWI并具有病理分级结果的41例BSG患者的资料。41例患者中高级别BSG 20例、低级别BSG 21例,结合常规MR图像,在APTWI图像上获得肿瘤实质区的酰胺质子转移(APT)信号强度(%)。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级别与低级别BSG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APT信号强度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预测APT信号强度鉴别诊断高、低级别BSG效能,并计算约登指数,得出最佳诊断阈值;结合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析APT信号强度的预测能力。结果高级别与低级别BSG患者年龄[分别为(23±18)岁、(20±17)岁,t=0.97,P=0.340]及性别分布(男/女分别为9/11、9/12,χ^(2)=0.02,P=0.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BSG的APT信号强度[(3.9±0.9)%]明显高于低级别BSG[(2.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01)。APT信号强度区分高、低级别BSG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以2.85%为APT信号强度的最佳诊断阈值,其鉴别诊断高、低级别BSG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71.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APTWI对BSG级别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χ^(2)=13.33,P=0.101)。结论APTWI有助于鉴别BSG的高、低级别,对预测BSG的病理分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脑干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病理分级
原文传递
APT联合mDIXON-Quant成像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任雪 刘爱连 +5 位作者 陈丽华 宋清伟 王楠 林良杰 王家正 张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成像联合脂肪和R2*定量成像(mDIXON-Quant)对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34例)及前列腺增生(3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均于术前行3.0T MRI扫描...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成像联合脂肪和R2*定量成像(mDIXON-Quant)对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34例)及前列腺增生(3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均于术前行3.0T MRI扫描,包括常规T1WI、T2WI抑脂、DWI、APT及mDIXON-Quant序列。由两位观察者分别在APT与DWI的融合图及mDIXON-Quant与DWI的融合图上勾画感兴趣区(ROI),测量得到相应的APT、FF、R2*和T2*值。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间测量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PT及mDIXON-Quant各参数的阈值及诊断效能,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将两个序列参数进行联合并评估其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两个序列有统计学差异参数的相关性。结果:2位观察者测得两组参数的一致性良好(ICC均>0.75);PCa组的APT值、FF值、R2*值分别为3.033%(2.392,3.808)、2.633%(1.918,3.550)、19.158s-1(15.357,25.375),BPH组的APT值、FF值、R2*值分别为1.767%(1.258,2.208)、1.067%(0.800,1.500)、16.783s-1(15.300,18.175),PCa组明显高于B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a组的T2*值为57.017 ms(44.933,67.018),BPH组为61.517 ms(58.483,68.354),PCa组明显低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T、FF、R2*、T2*值鉴别诊断PCa与BPH的效能分别为0.805、0.870、0.656、0.655,FF值的鉴别诊断效能显著高于R2*值(P=0.002)和T2*值(P=0.002)。APT联合mDIXON-Quant序列鉴别诊断PCa与BPH的效能为0.913,显著高于APT(P=0.041)和mDIXON-Quant(P=0.03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PT值与FF值、FF值与R2*值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FF值与T2*值之间存在低度负相关,R2*值与T2*值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结论:APT及mDIXON-Quant两种序列均可有效鉴别PCa与BPH,其中FF值的诊断效能最高,两种技术联合能大幅提升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评估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状态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永露 谢新凤 +4 位作者 梅颖洁 杨粤龙 吴晓玲 刘红军 黄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预测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和突变型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5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平扫、T1WI增强及APTw扫描。依据术后病理分为IDH野生型组和IDH突变型组,依据...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预测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和突变型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5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平扫、T1WI增强及APTw扫描。依据术后病理分为IDH野生型组和IDH突变型组,依据FLAIR图像选取肿瘤实性成分,逐层测量肿瘤APT值,取其平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APT值的差异,ROC曲线评估APT值判断IDH基因状态的效能。结果25例高级别胶质瘤中,IDH突变型9例,IDH野生型16例。IDH野生型组APT值[(3.21±0.82)%]明显高于IDH突变型组[(2.23±0.72)%;t=2.89,P<0.05],其判断IDH基因状态的AUC为0.84(P<0.05),诊断IDH野生型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66.7%。结论APTw成像可用于预测高级别胶质瘤中IDH基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异柠檬酸脱氢酶 突变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MRI研究进展
7
作者 韩赢 孙美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220,234,共6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 LVSI)被认为是早期EC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术前对于L...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 LVSI)被认为是早期EC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术前对于LVSI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选择。常规MRI仅能通过形态学对LVSI进行评估,MRI功能序列可以通过定量参数评估LVSI状态。本文介绍了多模态MRI在LVSI评估中展现出的临床价值,旨在通过查阅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多模态MRI评估LVSI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通过多模态MRI评估局灶性或弥漫性LVSI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扩散加权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
下载PDF
基于APTw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被引量:1
8
作者 安琪 张钦和 +7 位作者 仲林 马长军 张瀚月 李军 王思齐 林良杰 田士峰 刘爱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8,共8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 imaging,APTw)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病例及影像资...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 imaging,APTw)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病例及影像资料66例。所有患者均行盆腔3.0 T MRI检查,包括轴位T2WI、矢状位T2W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3D-APTw序列扫描。在APTw-T2WI融合图像上对肿瘤实质区域进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并记录APT值。在APT重建图像上进行肿瘤病灶分割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选取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复测信度好的影像组学特征(ICC>0.900)。采用递归特征消除法(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进行特征降维和筛选。基于logistic回归分类器构建临床模型、APTw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和临床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APTw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宫颈癌LVSI的效能高于临床模型(AUC=0.826 vs.0.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eLong检验P<0.05)。联合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38和0.825。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术前评估LVSI的效能显著高于临床模型和APTw影像组学模型(P均<0.05)。决策曲线显示APTw影像组学模型和联合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结论基于APTw的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预测宫颈癌LVSI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力,联合临床因素能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有望为宫颈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术前预测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对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孟醒 田士峰 +3 位作者 马长军 林良杰 宋清伟 刘爱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采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分析宫颈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分型及盆腔淋巴结转移(LNM)情况,评估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生物学行为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证... 目的采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分析宫颈癌的病理分化程度、分型及盆腔淋巴结转移(LNM)情况,评估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在宫颈癌生物学行为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7例宫颈癌,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CSC)64例、宫颈腺癌(CA)23例;将含有分化程度信息的50例CSC分为低分化组36例和高/中分化组14例,含有盆腔淋巴结信息的65例患者分为LNM组14例和无LNM组51例。2名观察者采用双盲法分别测量各组酰胺质子转移(APT)值,分析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APT值评估CSC病理分级、CSC和CA鉴别及预测宫颈癌盆腔LNM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分化组CSC的APT值高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0,P<0.05),APT值诊断CSC低分化的曲线下面积为0.770,阈值为2.33%,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ICC=0.954、0.963);CSC组的APT值低于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3,P<0.05),APT值诊断CA的曲线下面积为0.645,阈值为2.68%,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ICC=0.961、0.869);LNM组的APT值高于无LN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9,P<0.05),曲线下面积为0.795,阈值为2.88%,2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ICC=0.948、0.956)。结论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能预测CSC的病理分级,区分CSC和CA,可有效预测宫颈癌盆腔LNM,对宫颈癌的生物学评估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淋巴转移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分化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和扩散峰度成像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士峰 孟醒 +5 位作者 朱雯 李烨 王楠 林良杰 王家正 刘爱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和扩散峰度成像定量参数评估子宫内膜癌(EC)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EC,其中有LVSI者15例,无LVSI者31例...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和扩散峰度成像定量参数评估子宫内膜癌(EC)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EC,其中有LVSI者15例,无LVSI者31例,术前MR扫描序列包括APTw和扩散峰度成像,经后处理获得APT、平均扩散峰度(MK)和平均扩散系数(MD)图。由2位医师分别测量两组的APT、MK和MD值,检验2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单独及联合评估LVSI的效能,并比较其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2位医师测量各参数的一致性良好(ICC>0.75)。有、无LVSIEC的APT、MK和MD值分别为(2.970±0.501)%、(2.534±0.363)%,0.753(0.650,0.775)、0.655(0.484,0.708),和(0.884±0.201)μm^(2)/ms、(0.848±0.207)μm^(2)/ms,有LVSIEC的APT、MK值高于无LVSI者(Z/t=3.367、-2.355,P<0.05),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MK、APT+MK值评估LVSI的AUC分别为0.781、0.716、0.852,两者联合后的AUC高于MK单独的AUC(Z/t=1.998,P=0.046)。结论APTw和扩散峰度成像均可有效评估EC的LVSI,联合应用可提升评估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联合DKI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病理完全反应
11
作者 陈科威 潘君龙 +3 位作者 余成新 罗雨晴 徐亚卡 杨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9-1066,共8页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加权成像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早期病理完全反应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中纳入2022年7月-2023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乳腺癌后接受新辅助化疗且在治疗前行DKI和APT加权成像检查的72例患...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加权成像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早期病理完全反应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中纳入2022年7月-2023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乳腺癌后接受新辅助化疗且在治疗前行DKI和APT加权成像检查的72例患者。搜集并记录每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信息。测量病灶的平均峰度系数(MK)、平均扩散系数(MD)和非对称磁化转移率(MTR_(asym))。根据Miller Payne分级系统评估患者对NAC的反应,定义Miller Payne 5级为病理完全反应(pCR),Miller Payne 1~4级为非pCR(non-pCR)。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pCR组与non-pCR组之间临床病理资料(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结果)及影像学定量参数间的差异,随后对P值小于0.05的变量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模型,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参数单独或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pCR组肿瘤最大径(MRI图像测量)明显小于non-pCR组(P=0.006)MD值高于non-pCR组(P=0.008),MTR_(asym)(3.5 ppm)值低于non-pCR组(P=0.006);联合模型的AUC为0.799,与各项单一参数AU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59~2.168,P=0.0302~0.0395)。结论:DKI和APT衍生参数及肿瘤最大径对早期预测乳腺癌NAC病理完全反应具有重要价值,且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反应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评估慢性缺血性脑组织酸碱代谢水平
12
作者 李红霞 夏超 +11 位作者 曾嘉欣 刘至钦 卫霞 孙源 李星 李梓瑜 李悦 肖安琪 刘翼 艾凯 吕粟 胡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7-812,共6页
目的采用MRI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探讨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CICVD)患者脑组织酸碱代谢的改变。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39例CICV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灌注(CTP)成像和A... 目的采用MRI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探讨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CICVD)患者脑组织酸碱代谢的改变。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39例CICV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灌注(CTP)成像和APTw成像。采用NeuBrainCARE脑灌注分析软件,分析脑灌注受损的部位,并测量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将CTP与APTw图像进行标准空间匹配,测量相同部位的APTw值。为了与正常组织进行比较,测量同侧大脑半球、对侧大脑半球、同侧小脑半球灌注未受损区域的正常表现白质(NAWM)的APTw值。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灌注受损脑组织、同侧大脑NAWM、对侧大脑NAWM、同侧小脑NAWM APTw值差异,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的校正。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灌注受损脑组织的APTw值与MTT、TTP的相关性。结果39例CICVD患者中,灌注受损脑组织APTw平均值和最小值均显著低于同侧大脑半球、对侧大脑半球、同侧小脑半球灌注未受损区域NAWM(P<0.001)。病变同侧的小脑半球灌注未受损区域NAWM的APTw平均值和最小值均显著高于同侧大脑半球、对侧大脑半球灌注未受损区域NAWM(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灌注受损脑组织MTT值与APTw平均值、APTw最小值呈显著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90、-0.82,P均<0.001);TTP值与APTw平均值、APTw最小值呈显著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86、-0.78,P均<0.001)。结论APTw值可以反映CICVD患者灌注受损脑组织存在的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脑灌注
原文传递
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13
作者 张刚 贺俊景 +2 位作者 孙杰梅 周丽格 邢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5-1110,1117,共7页
目的 应用3D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技术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6例COPD患者与31名年龄、性别... 目的 应用3D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技术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6例COPD患者与31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肺功能测试、血常规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估及3.0T MRI扫描。由2名观察者独立测量各脑区的APT值并评估其一致性,比较两组间各脑区的APT值差异,探讨多脑区APT值与肺功能、血液指标及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者间对多脑区APT值的测量一致性良好(组内相关系数>0.75);COPD组脑区APT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双侧苍白球(t=2.490、2.168)、右侧丘脑(t=2.754)、壳核(t=2.137)、颞叶灰质(t=3.533)和枕叶灰质(t=2.345)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脑区APT值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r=-0.390~-0.084),其中双侧苍白球的相关性较强(r=-0.390、-0.370,P<0.05);COPD组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多脑区APT值呈负相关的趋势(r=-0.339~-0.010,P均>0.05),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与多脑区APT值呈正相关的趋势(r=0.084~0.587)。结论 APTw作为一种新型的MRI技术,在检测COP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非侵入性监测疾病进展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3D-APTw及ADC直方图分析预测IDH突变型WHO 2/3级胶质瘤中ATRX基因突变的价值研究
14
作者 邹霞 严欣然 +5 位作者 李榆欣 屈耀铭 文海涛 马安东 张世忠 温志波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9-668,共10页
目的评估3D-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分析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WHO 2/3级胶质瘤中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TRX)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6月至2023年10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 目的评估3D-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分析预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WHO 2/3级胶质瘤中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TRX)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6月至2023年10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功能神经外科就诊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8例IDH突变型WHO 2/3级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为ATRX野生型,26例为ATRX突变型。收集患者术前3D-APTw、ADC图像资料,经后处理后分别采用基于包含瘤周水肿的病灶勾画方式以及基于肿瘤实体的病灶勾画方式对病灶进行分割,之后分别从3D-APTw及ADC图像中提取直方图特征(10百分位数、90百分位数、最大值、平均值、中位数、最小值、偏度、峰度、熵、全距、均匀性和方差)。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ATRX突变型组与ATRX野生型组患者间各直方图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TRX基因突变的独立预测因子并用独立预测因子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独立预测因子及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ATRX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结果(1)基于包含瘤周水肿的病灶勾画方式时,单因素分析示ATRX突变型组与ATRX野生型组患者间相对3D-APTw最小值、3D-APTw偏度、相对ADC 90百分位数、相对ADC平均值、相对ADC中位数、ADC峰度、ADC偏度、ADC均匀性及ADC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肿瘤实体的病灶勾画方式时,单因素分析示ATRX突变型组与ATRX野生型组患者间相对3D-APTw 90百分位数、3D-APTw偏度、相对ADC 90百分位数、相对ADC平均值、相对ADC中位数、ADC峰度、ADC偏度、ADC均匀性及ADC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于包含瘤周水肿的病灶勾画方式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3D-APTw偏度及ADC峰度为IDH突变型WHO 2/3级胶质瘤患者中ATRX基因突变的独立预测因子(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分析 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 异柠檬酸脱氢酶
原文传递
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原发性肝癌临床扫描可行性及图像质量评估中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齐晓辉 王琦 +7 位作者 沈智威 段梦婷 刘响 潘江洋 范雪丽 贾丽涛 王亚宁 杜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9,共7页
目的 评估参数优化的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3 dimensions-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3D-APTw)成像在原发性肝癌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并分析其临床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临床怀疑原发性肝癌患者,共... 目的 评估参数优化的三维酰胺质子转移加权(3 dimensions-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3D-APTw)成像在原发性肝癌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并分析其临床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临床怀疑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09例。采用飞利浦3.0 T MRI设备进行扫描,分别采集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及多期增强图像。机器自动生成经过B0校正的肝脏APTw图像。计算3D-APTw成像的扫描成功率及计算成功率。采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对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主观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对主观评分3分以上的病例测量3D-APTw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肿瘤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肿瘤及肝实质的APTw值并计算各参数值的变异系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可重复性测量的一致性分析。结果 109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3D-APTw图像中病变区域存在信号缺失,扫描成功率为89.91%(98/109),剩余98例患者中78例3D-APTw图像的主观评分为3分以上,计算成功率为71.56%(78/109)。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分别为0.771和0.692,P<0.01。肿瘤组织APTw值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ICC分别为0.822和0.811,肝实质APTw值、SNR及CNR观察者ICC分别为0.675、0.634、0.666,肝实质APTw值、SNR及CNR观察者间ICC分别为0.614、0.290、0.560。肿瘤组织APTw值高于肝实质[(2.55±0.08)%vs.(1.45±0.0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组织和肝实质APTw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40%和44.40%。SNR和CNR为25.92±18.50和3.35±3.20。SNR变异系数为71.40%,CNR变异系数为90.00%。结论 参数优化后的3D-APTw成像可以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扫描,但容易受呼吸运动、胆囊或血管的影响而出现信号缺失或伪影,在参数设置及成像技术上仍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空间,以进一步优化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诊断可行性 图像质量 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DWI不匹配评估醒后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燕停 陈安强 +5 位作者 邵凯 刘德国 王唯伟 陈月芹 杨东旭 于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探讨根据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评估醒后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IP)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卒中科自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6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的醒后脑卒中... 目的探讨根据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评估醒后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IP)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卒中科自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6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的醒后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90 d均行常规MRI、DWI、APTw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检查。将治疗后90 d复查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所示异常信号范围较治疗前DWI所示高信号范围改变大于20%定义为真实存在IP,以此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治疗前基于3D-ASL、DWI与APTw、DWI不匹配判断患者存在IP的效能。在基于3D-ASL、DWI不匹配与APTw、DWI不匹配判断均存在IP的患者融合图像上勾画梗死核心区,APTw、DWI不匹配区,3D-ASL、APTw不匹配区,比较不同区域APTw值的差异。结果根据复查结果,50例患者真实存在IP,46例不存在IP。根据治疗前3D-ASL、DWI不匹配判断患者存在IP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分别为86.9%、93.7%、100.0%;根据治疗前APTw、DWI不匹配判断患者存在IP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分别为100.0%、95.8%、92.0%。患者梗死核心区APTw最大值(APTwmax)、APTw最小值(APTwmin)、APTw平均值(APTwave)均低于APTw、DWI不匹配区,APTw、DWI不匹配区APTw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APTwmax-min)高于3D-ASL、APTw不匹配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Tw可以反映醒后脑卒中患者不同脑区酸中毒状态,且根据治疗前APTw、DWI不匹配评估醒后脑卒中患者存在IP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于根据3D-ASL、DWI不匹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后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弥散加权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3D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如华 张焱 +3 位作者 程敬亮 靳雅楠 李晓茗 张勇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I)及其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乳腺肿块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DCE-MRI表现为肿块样病变且接受APTWI检查的140例患者,共140个肿块,所有肿块均经病理证实。用以下3种诊断方法区... 目的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WI)及其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乳腺肿块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DCE-MRI表现为肿块样病变且接受APTWI检查的140例患者,共140个肿块,所有肿块均经病理证实。用以下3种诊断方法区分病变的良恶性:基于DCE-MRI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APTWI计算的MTRasym(3.5 ppm)定量评估值;DCE-MRI和APTWI联合诊断。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肿块间APTWI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比较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DCE-MRI和APTWI均能用于区分乳腺良恶性肿块,其中DCE-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41.5%、72.9%,APTWI以MTRasym(3.5 ppm)等于2.8%为最佳临界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6.0%、70.8%、73.6%。DCE-MRI+APTWI鉴别乳腺肿块样病变的曲线下面积(0.877)大于DCE-MRI(0.813,P<0.05)和APTWI(0.796,P<0.05),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达89.3%、86.1%、87.9%。DCE-MRI+APTWI对BI-RADS 4类肿块诊断的AUC显著大于DCE-MRI(0.90 vs 0.55,P<0.05)。结论APTWI与DCE-MRI结合,提高了对乳腺肿块样病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4类肿块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肿块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特征及联合常规磁共振扫描对低级别脑膜瘤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丽英 许仙花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低级别脑膜瘤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成像特征及联合常规磁共振扫描的诊断研究。方法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WHO I级脑膜瘤患者80例,病理检查确诊WHO I级脑膜瘤,行磁共振(MRI)常规平扫和APT扫描... 目的探究不同亚型低级别脑膜瘤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APT)成像特征及联合常规磁共振扫描的诊断研究。方法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WHO I级脑膜瘤患者80例,病理检查确诊WHO I级脑膜瘤,行磁共振(MRI)常规平扫和APT扫描。比较不同亚型低级别脑膜瘤患者的T1WI信号强度、T2WI信号强度、瘤旁脑水肿(PTBE)信号强度、瘤核心区APT强度最大值(APTmax)、最小值(APTmin)和均值(APTmean)。分析MRI APT成像特征参数及常规磁共振扫描参数对不同亚型低级别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病理亚型的低级别脑膜瘤T1WI信号、T2WI信号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BE信号表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亚型的APTmax、APTmin及APTmea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APT成像特征参数联合T1WI信号及T2WI信号诊断脑膜瘤亚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8(95%CI:0.875~0.998)、0.880(95%CI:0.768~0.992)、0.917(95%CI:0.791~1.000)、1.000(95%CI:1.000~1.000)。结论MRI APT成像特征参数及常规磁共振扫描参数在诊断低级别脑膜瘤的不同亚型中的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低级别 亚型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成像
下载PDF
重量转移法设计风冷柴油机齿轮箱盖车削夹具
19
作者 刘鄂虎 谢秋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S3期38-43,共6页
风冷柴油机齿轮箱盖车削夹具设计的难点在于夹具的配重平衡计算。采用了重量转移的方法简化了配重平衡的计算 ,从理论上解决了夹具设计难点问题。
关键词 重量转移方法 简化配重计算 夹具设计
下载PDF
采用质量转移法设计风冷柴油机齿轮箱盖车削夹具
20
作者 刘鄂虎 《内燃机》 2001年第3期11-15,共5页
风冷柴油机齿轮箱盖车削夹具设计的难点在于夹具的配重平衡计算。本文采用了质量转移的方法 ,简化了配重平衡的计算 ,从理论上解决了夹具设计难点问题。
关键词 重量转移法 配重计算 夹具设计 风冷式柴油机 齿轮箱盖 车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