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儒道释思想的武术人文考察 被引量:32
1
作者 乔凤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4,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 ,阐述了重建武术人文理想的必要性 ;从人文理想及其实现方式的角度 ,考察了儒道释思想及其交融 ;指出儒道释三教合流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武术 人文理想 “儒道释”思想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佛教思想
下载PDF
积极语用教育观对“听说读写”论的超越 被引量:18
2
作者 潘涌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4-88,共5页
随着全球化时代日益深入的影响,"听说读写"论的时代局限性已不容回避。与之对应,主张"听说读写视思评"的积极语用教育观主张发展学习者的全语用能力,尤其注重思考、表达、评论语用能力之培养和训练,因而日益彰显其... 随着全球化时代日益深入的影响,"听说读写"论的时代局限性已不容回避。与之对应,主张"听说读写视思评"的积极语用教育观主张发展学习者的全语用能力,尤其注重思考、表达、评论语用能力之培养和训练,因而日益彰显其时代生命力和超越性特征。从"听说读写"论到"听说读写视思评"七字能力的培养,这种转换实质上表征着由"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的母语教育范式之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语用教育观 “听说读写”论 超越
下载PDF
学校体育教学本质新解:乌托邦视角 被引量:18
3
作者 崔学梅 杨天庆 崔笑梅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3-245,260,共4页
以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为切入点,从体育教学的视野对乌托邦精神的实质以及体育教学与乌托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认为:乌托邦不是"空想主义",乌托邦更为深刻、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是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 以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为切入点,从体育教学的视野对乌托邦精神的实质以及体育教学与乌托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认为:乌托邦不是"空想主义",乌托邦更为深刻、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是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超越,对内在品质的向往的一种精神意境;体育教学由于时刻充盈着人们对当下"不在场"的未来价值与理想的超越性追求,因而具有深厚的乌托邦情结和鲜明的乌托邦精神;理想的体育教学与乌托邦精神的实质和特征高度契合,乌托邦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便是理想体育教学本质的一种解说;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超越性的构型过程。从而认为,体育教学是一种"必要的乌托邦"、"具体的乌托邦"和"超越性品质的乌托邦"应当是一种对其内在品质的恰当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乌托邦 理想 价值 超越性
下载PDF
高等教育功利化的超越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欣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0年第3期18-20,共3页
高等教育不仅要从现实需要出发 ,服务于现实社会的发展 ,更要着眼于未来 ,着眼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功利化超越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实践德育论纲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树成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6-60,共5页
实践德育是从学生道德实践的需要出发,在学生的道德实践中进行,通过道德实践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良好品德,最终为了学生过(实践)道德的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取向及具体操作范式。实践德育将实践作为德育理论建构和实际的德育过程的逻辑起... 实践德育是从学生道德实践的需要出发,在学生的道德实践中进行,通过道德实践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良好品德,最终为了学生过(实践)道德的生活的道德教育理念、取向及具体操作范式。实践德育将实践作为德育理论建构和实际的德育过程的逻辑起点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德育 道德实践 操作范式 德育过程 理论建构
下载PDF
认同 反抗 超越——《秀拉》中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历程 被引量:12
6
作者 蒋欣欣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描写了三位探寻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夏娃、秀拉和奈尔 ,揭示了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历程
关键词 黑人女性 认同 反抗 超越 美国 托妮·莫里森 小说 《秀拉》
下载PDF
对话德育:高校传统德育的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俭民 董泽芳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3,共7页
对话已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的核心精神和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然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仍然处于"美德袋"式的传统灌输德育模式之中。当前高校传统德育模式正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工具化的德育目标,单向度的德育主体... 对话已日益成为当今时代的核心精神和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然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仍然处于"美德袋"式的传统灌输德育模式之中。当前高校传统德育模式正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之中,工具化的德育目标,单向度的德育主体,知性化的德育内容,规训化的德育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师生主体间性对话德性的生成。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高校对话德育通过构建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实现对传统德育的超越。重构高校对话德育要求实现德育目标从工具理性转向生命关怀;德育主体从单向控制转向主体间性;德育内容从科学世界转向生活世界;德育方式从规训灌输转向对话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德育 困境 对话德育 主体间性 超越
下载PDF
论教师思维的异化及其超越路径——文化哲学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谌安荣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从文化哲学的层面来看,教师的思维理应属于非日常思维而具有理性、自为性、开放性等特性。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制约、作为普通人与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在冲突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思维很容易由非日常思维异化为日常思维。实现教师思... 从文化哲学的层面来看,教师的思维理应属于非日常思维而具有理性、自为性、开放性等特性。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制约、作为普通人与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在冲突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思维很容易由非日常思维异化为日常思维。实现教师思维的超越,内在方面要通过教师自身的文化反思,外在方面则要对教师进行文化启蒙与加强制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思维 异化 超越
原文传递
论“人作为目的”的教育理想 被引量:11
9
作者 鞠玉翠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人作为目的"原本应该是一种教育现实,但是真正的现实却往往是"人被遗忘",于是它才有必要成为我们今天对未来教育的一种合理想象和希望——一种教育理想。针对人被异化为金钱和分数奴仆以及"我—它"关系... "人作为目的"原本应该是一种教育现实,但是真正的现实却往往是"人被遗忘",于是它才有必要成为我们今天对未来教育的一种合理想象和希望——一种教育理想。针对人被异化为金钱和分数奴仆以及"我—它"关系遮蔽"我—你"关系的现状,教育应当做到"把人当人看",珍视每个人的尊严,最大限度地适合每个儿童;应当"使人成为人",引领人超越自身,"相遇"在"我—你"关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作为目的” 教育理想 尊严 超越 “我与你”
下载PDF
论党内法规的制度属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120,共8页
党内法规具有制度属性,因为它有制度的指导性、约束性、规范性、程序性、激励性等典型特性。同时,党内法规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的制度,它体现执政党的价值追求,是超越一般社会组织制度的规范体系。国家法律具有制度属性,党内法规的制度... 党内法规具有制度属性,因为它有制度的指导性、约束性、规范性、程序性、激励性等典型特性。同时,党内法规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的制度,它体现执政党的价值追求,是超越一般社会组织制度的规范体系。国家法律具有制度属性,党内法规的制度属性要求深入研究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关系,做到二者的统筹推进、一体发展,共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制度属性 超越 法治
原文传递
两种思维方式下的中西文化与科学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曙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0-17,共8页
从王树人先生提出的"象思维"出发,深入探讨和比较了中西文化的超越类型、学术取向,以及关于普遍性、客观性的不同层次、内涵,中西科学传统的不同类型与发展道路,提出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本体论、实践论、价值论学术体系。建议在&... 从王树人先生提出的"象思维"出发,深入探讨和比较了中西文化的超越类型、学术取向,以及关于普遍性、客观性的不同层次、内涵,中西科学传统的不同类型与发展道路,提出中国不同于西方的本体论、实践论、价值论学术体系。建议在"象思维"与中国学术体系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古代科学规范,重建中国科学史。主张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致力于唤醒中国科学精神与原创性,开辟中国科学自主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思维” 概念思维 生命 生成 自主创新
下载PDF
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及其超越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翠翠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对高效课堂的盲目追求,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技术化现象。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化可以细分为器物形态、工艺形态和智能形态三个维度,每种形态的技术化又因其维度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悖论表...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过程中对高效课堂的盲目追求,很多课堂教学呈现出技术化现象。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化可以细分为器物形态、工艺形态和智能形态三个维度,每种形态的技术化又因其维度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悖论表征。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将技术置于一种尴尬境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主体不但没有因为技术的使用获得应有的解放,反而陷入被技术控制的状态。技术化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教学本身的异化,而且进一步造成教学中人的异化,与教学的育人初衷严重背离。要超越当下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就必须在技术更新的基础上完成技术观的转变,即在理性认识技术,反思技术化倾向同时,发挥制度的规约和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技术化 价值悖论 超越
下载PD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rom Heatwaves
13
作者 Diandong Ren Mervyn J. Lyn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CAS 2024年第5期449-457,共9页
We chose a definition of heatwaves (HWs) that has ~4-year recurrence frequency at world hot spots. We first examined the 1940-2022 HWs climatology and trends in lifespan, severity, spatial extent, and recurrence frequ... We chose a definition of heatwaves (HWs) that has ~4-year recurrence frequency at world hot spots. We first examined the 1940-2022 HWs climatology and trends in lifespan, severity, spatial extent, and recurrence frequency. HWs are becoming more frequent and more severe for extratropical mid- and low-latitudes. To euphemize HWs, we here propose a novel clean energy-tapping concept that utilizes the available nano-technology, micro-meteorology knowledge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in/without buildings, and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earth atmosphere. The key points for a practic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cheme from HWs are defogging, insulation, and minimizing the absorption of infrared downward radiation at the cold legs of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s. One sample realization is presented which, through relay with existing photovoltaic devices, provides all-day electricity supply sufficient for providing air conditioning requirement for a residence (~2000-watt throughput). The provision of power to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usually imposes a significant stress on traditional city power grids during heat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waves Climate Warming Clean Energy Generation by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Ameliorate and transcend Heatwaves Climate Warming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TEG) IR Interaction with Periodically Arranged Nanostructures Optical Properties of Nano Fabricating Passive Clean Energy Tapping/Generation
下载PDF
对传统的格式化道德教育的反思与超越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志山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5-48,共4页
传统的格式化道德教育具体表现为道德教育场所的格式化、道德教育设置的格式化、道德教育内容的格式化和道德教育方式的格式化。其根源在于道德教育的专门化、道德教育的知识化和道德教育的工具化。改革和超越这种格式化的道德教育,出... 传统的格式化道德教育具体表现为道德教育场所的格式化、道德教育设置的格式化、道德教育内容的格式化和道德教育方式的格式化。其根源在于道德教育的专门化、道德教育的知识化和道德教育的工具化。改革和超越这种格式化的道德教育,出路在于使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这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代学科教育综合化和道德教育情感化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道德教育 格式化道德教育 反思 超越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对传统地缘政治学的超越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凤志 魏永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3,220,共9页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正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呈现崛起之势,"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是中国日益成为强盛国家历史背景下探索中外对接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思路,是对传统地缘战略谋求国家地理空间利益扩张的霸权战略思维的超越。中国...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正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呈现崛起之势,"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是中国日益成为强盛国家历史背景下探索中外对接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思路,是对传统地缘战略谋求国家地理空间利益扩张的霸权战略思维的超越。中国走超越地缘政治扩张的霸权国家崛起道路,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国家和平发展战略与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互动的产物。"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基于中国对外包容发展、普惠合作与平等共建的和平发展新理念、新思维,统筹了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设想了中国主动融入世界、依托亚洲造福世界的新蓝图,具有和平、发展和繁荣的经济政治效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的中国理念和逻辑就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地缘政治理论与实践中,战争崛起、强国独尊、以实力和侵略谋求地缘扩张与控制的窠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开创了中外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地缘政治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游走于现实和梦境的边缘——读凯特·肖邦的《觉醒》 被引量:7
16
作者 邵凌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凯特·肖邦的作品《觉醒》塑造了一个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爱德娜·庞德里耶,刻画了她渴求身心自由、重塑自我的历程。本文着力挖掘《觉醒》蕴含的两个对立的世界:现实世界和诗意人生。爱德娜在两个世界的... 凯特·肖邦的作品《觉醒》塑造了一个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爱德娜·庞德里耶,刻画了她渴求身心自由、重塑自我的历程。本文着力挖掘《觉醒》蕴含的两个对立的世界:现实世界和诗意人生。爱德娜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徘徊,离现实世界渐行渐远,逐步过渡到象征诗意人生的梦境,寻梦、筑梦的过程对应她性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和高涨。爱德娜的结局表明梦境无法脱离现实独立存在,但她对梦境的坚守则是对现实的超越和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 现实 梦境 超越
下载PDF
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封闭性及其超越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建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4,107,共6页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框架进行了引介,从外部和内部2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封闭性特征,并对这种封闭性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其所带来的弊端,提出了体育管理体制封闭性的超越性路径:通...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框架进行了引介,从外部和内部2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封闭性特征,并对这种封闭性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其所带来的弊端,提出了体育管理体制封闭性的超越性路径:通过建立"结构化"的内部协同机制、完善的权力监督机制、过渡性的利益协商机制、畅通的公众体育需求诉求机制等,建立体育管理系统"内联"治理结构;通过外部系统联系和多元主体,建立多中心的体育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体制 封闭性 政府 服务
下载PDF
传统体育生活化的空间延伸——基于太极拳习练者群体的考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罗湘林 邱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0-156,共7页
我国传统体育源起于久远的农耕文明,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中逐渐远离了当下的民众生活。传统体育如何在现代社会生活当中,重新融入民众的日常,不仅占据一定的休闲时间,而且延伸其社会空间,是关乎传统体育焕发生机的核心所在。本文基于... 我国传统体育源起于久远的农耕文明,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中逐渐远离了当下的民众生活。传统体育如何在现代社会生活当中,重新融入民众的日常,不仅占据一定的休闲时间,而且延伸其社会空间,是关乎传统体育焕发生机的核心所在。本文基于一个陈氏太极拳习练者群体的考察,以空间分析的视角,探求其习练活动的空间分野,分析其社会空间的内、外延伸和相互转化。研究认为:传统体育因其独有的文化特质,不仅能够融入日常生活,同时还能摆脱日常的乏味与重复;既不离日常,又超越日常,其缘由在于"感知空间"与"构想空间"等多个空间的伸展和超越;由此探寻传统体育生活化的空间特点、延伸路径和内在机制,进而挖掘其延续于现代社会的内在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 太极拳习练者 生活化 融入 超越 空间延伸
原文传递
评弥尔顿的女性意识与婚姻观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璟霞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47,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弥尔顿的<失乐园>第四卷,阐释了他既保守又前卫的爱情、婚姻观.通过对夏娃成长的刻画和婚姻颂歌的吟唱,弥尔顿强调了男权制度下的婚姻对于家庭、宗教和国家的重要性,并突破时代的局限,指出美满的婚姻是灵与肉的结合,... 本文通过分析弥尔顿的<失乐园>第四卷,阐释了他既保守又前卫的爱情、婚姻观.通过对夏娃成长的刻画和婚姻颂歌的吟唱,弥尔顿强调了男权制度下的婚姻对于家庭、宗教和国家的重要性,并突破时代的局限,指出美满的婚姻是灵与肉的结合,赋予女性在婚姻中更多的自主.弥尔顿看似矛盾的婚姻观是他作为激进派和清教徒双重身份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颂歌 理想婚姻 类比 灵肉结合 超越
下载PDF
传承与超越——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新建筑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彦辉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3期86-89,共4页
该文介绍了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内新建筑设计的主要构思,指出特殊/历史风貌地段的新建筑设计,应超越简单的侧重风格与形式延续的浅层表达,努力挖掘并继承蕴涵于传统建筑形象背后的内在文化精髓(深层表达),并从环境中... 该文介绍了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内新建筑设计的主要构思,指出特殊/历史风貌地段的新建筑设计,应超越简单的侧重风格与形式延续的浅层表达,努力挖掘并继承蕴涵于传统建筑形象背后的内在文化精髓(深层表达),并从环境中寻求创作依据,关注建筑本体,以求得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光1865 传承 环境 建构 超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