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基于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调查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满 王孙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3-107,F0003,共6页
工程伦理教育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对于工程问题进行德治的有效途径。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实践表明,学校重视是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保障,制度安排是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基础,师资队伍是工程理论教育发展的关... 工程伦理教育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对于工程问题进行德治的有效途径。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实践表明,学校重视是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保障,制度安排是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基础,师资队伍是工程理论教育发展的关键,教材资源建设是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总体来看,目前国内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实践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工程伦理课程开设率较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提升。改进我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应该提高思想认识与重视程度,增加资源投入力度;加大师资力量整合,推动跨学科合作;扩大学生受益范围,实现教育全覆盖;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营造全方位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教育实践 工科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产教融合深入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2
作者 李月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9期5-7,13,共4页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校面临着培养和输出先进制造业紧缺技术人才的新需求。分析高校产教融合深入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校企合作有效模式和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产教融合的...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校面临着培养和输出先进制造业紧缺技术人才的新需求。分析高校产教融合深入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校企合作有效模式和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产业”和“教学”相互渗透及相互促进机制尚不完善、高校“项目化”教学成效局限性尚待突破等,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改革内容,从工程教育的“新体系、新模式、新平台、新师资”四个方面探讨应对策略,为高校产教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MIT(麻省理工学院) 新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困境 工程教育对策 工程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肇立春 吴隆坤 路飞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47-252,共6页
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规范与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深化。为了强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工程特质,使其达到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质量要求,并使毕业生能够适应行业企业的近期远期用人需求,总结了沈阳师范大学... 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规范与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深化。为了强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工程特质,使其达到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质量要求,并使毕业生能够适应行业企业的近期远期用人需求,总结了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工程专业高技能工科人才培养中改革与实践的经验,对工程认证与产教融合的概念、人才规格定位、培养目标达成、培养方案修订、培养过程实施、教学条件建设、培养质量跟踪以及培养效果认识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以期为高等教育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产教融合 工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工程伦理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4
作者 李新君 伍铁斌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1期88-90,共3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越来越显得迫切。该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地方...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越来越显得迫切。该文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人才培养 工程伦理 教学体系
下载PDF
科教融合背景下高校“2+2”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专业为例
5
作者 邱慧敏 范萍萍 +2 位作者 李雪莹 李晔 贾欣鑫 《成才之路》 2023年第23期1-4,共4页
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转向以质量提升为重心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课程建设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 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在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鼓励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转向以质量提升为重心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课程建设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科教融合是目前科教体系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大力倡导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科教融合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是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培养的主要纽带和着力点,这对科研院所和科教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齐鲁工业大学海洋技术专业为例,探讨科教融合背景下“2+2”工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为科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2+2”培养模式 工科人才培养 海洋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行业院校“卓越计划”质量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建如 郑力 《高等教育评论》 2022年第1期55-68,共14页
为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1年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年过去了,强调学生发展的“卓越计划”是否切实提升了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一问题在已有研究中没有得... 为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1年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0年过去了,强调学生发展的“卓越计划”是否切实提升了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一问题在已有研究中没有得到较好的回答。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20年行业院校调查数据,以工程师能力考察为重点,分析了“卓越计划”对行业院校的本科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进入“卓越计划”专业对行业院校学生的工程师能力存在正向影响,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卓越计划”院校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建议,即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卓越计划”校企合作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卓越计划” 行业院校 工程人才培养
下载PDF
焊接培训、国际认证、服务行业、走向世界 被引量:2
7
作者 解应龙 钱强 +1 位作者 刘大伟 孙路艳 《电焊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0,共4页
本文介绍了自获得国际焊接学会(IIW)授权以来,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WTI Harbin)积极促进国际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体系在中国的发展:广泛联合行业组织、高等院校,服务于行业的发展;积极拓展培训领域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与全国... 本文介绍了自获得国际焊接学会(IIW)授权以来,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WTI Harbin)积极促进国际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体系在中国的发展:广泛联合行业组织、高等院校,服务于行业的发展;积极拓展培训领域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与全国各地的高校、培训机构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联合专业媒体,举办各种交流推广活动。WTI Harbin在取得培训与认证人员总数世界第二良好业绩的同时,在国内开展焊接生产制造企业国际认证工作,全面推进焊接生产企业资格认证的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焊接培训 工程化人才培养 资格认证 服务企业 未来发展
下载PDF
食品类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贯穿课程思政教育——以“发酵食品生产技术”为例
8
作者 卢翠文 马国足 +2 位作者 潘小惠 孙晓波 王小明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7期218-221,共4页
在食品类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渗透价值观、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职业规范等思政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品学兼... 在食品类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渗透价值观、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职业规范等思政教育,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品学兼优的食品类工科专业人才,为食品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类工科专业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 食品安全生产
原文传递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慧 熊耀华 +1 位作者 陈明华 王法胜 《软件工程师》 2014年第10期30-31,29,共3页
本文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与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探讨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上述合作项目,分别从企业层面、院校层面和校企合作层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持续... 本文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与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探讨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上述合作项目,分别从企业层面、院校层面和校企合作层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实践
下载PDF
多资源创新融合的交叉实践课程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亚敏 黄宏成 刘孟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6-269,共4页
秉承新工科建设倡导的融合、创新、共享理念,依托学院交叉学科的建设,建设了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实践平台及实践课程。课程内容上,融合多门学科,结合最新技术,并注重校企结合、赛教结合;平台建设上,整合教学、科研、企业3种资... 秉承新工科建设倡导的融合、创新、共享理念,依托学院交叉学科的建设,建设了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实践平台及实践课程。课程内容上,融合多门学科,结合最新技术,并注重校企结合、赛教结合;平台建设上,整合教学、科研、企业3种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及教育投入效益;师资建设上,将专业课程教师、工程技术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三方结合打造多元化师资力量,全方位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建设信息化教学实践平台,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管理。实践表明,交叉实践课程的建设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多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对新工科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人才培养 交叉实践平台 交叉实践课程 资源创新融合
下载PDF
实践与创新双轮驱动的DSRT教学模式:GIS空间分析课程教学创新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少英 张新长 +1 位作者 吴志峰 陈澄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8-172,共5页
对标新工科发展理念,教学团队立足于“GIS空间分析”的学科交叉特点,针对过往教学痛点,探索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行业最新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授课模式,提出了兼顾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多元化情境-角色-任务(DSRT)教学模式。通过知识体系... 对标新工科发展理念,教学团队立足于“GIS空间分析”的学科交叉特点,针对过往教学痛点,探索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行业最新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授课模式,提出了兼顾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多元化情境-角色-任务(DSRT)教学模式。通过知识体系重构、综合培养导向的情境活动设计、四维兼顾的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地学素养、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为高校复合型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人才培养 课程知识重构 情境教学模式 地理空间分析
下载PDF
智能时代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模式研究
12
作者 刘冰冰 张建成 +1 位作者 刘伟 赵林惠 《科教导刊》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新工科建设要求培养具有跨学科整合能力的人才,而目前以专业进行教学组织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为例,以多专业课程群、单专业课程群和实践平台建设作为建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通过在原有纵向... 新工科建设要求培养具有跨学科整合能力的人才,而目前以专业进行教学组织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以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为例,以多专业课程群、单专业课程群和实践平台建设作为建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通过在原有纵向专业组织的基础上增加横向的课程群组织,经过实践验证这种矩阵式的组织模式能够有效地进行专业融合,实现培养跨学科教育者和跨学科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人才培养 课程群 组织模式
下载PDF
基于“三能导向”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丹艳 任向民 《软件导刊》 2023年第6期114-118,共5页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结合泰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际开展教学改革。以计算机系统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培养为导向,经过6年实践,...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结合泰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际开展教学改革。以计算机系统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培养为导向,经过6年实践,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设计、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有力促进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人才培养 计算机类课程 三能导向 教学模式改革
下载PDF
基于智能制造挑战赛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14
作者 李雪丽 靳继勇 《机械工程师》 2023年第11期15-17,共3页
加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是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措施,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为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保障学科竞赛持续顺利进行,文中基于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索,... 加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是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措施,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为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保障学科竞赛持续顺利进行,文中基于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索,阐述了大赛的理念与宗旨,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探讨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通过参加智能制造挑战赛,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学科竞赛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智能制造挑战赛
下载PDF
HVAC虚拟仿真实验设计教育教学初探——以游戏心理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伟 尹千州 +1 位作者 孙育英 王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5期169-172,共4页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未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由于场地条件、教学时间等因素限制,部分建环专业实验无法开展,难以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虚拟仿真实验以其不受时空限制、实...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未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由于场地条件、教学时间等因素限制,部分建环专业实验无法开展,难以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虚拟仿真实验以其不受时空限制、实验设计灵活等优势与传统实验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为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为进一步提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通过分析游戏心理学引入虚拟仿真实验的可行性,对搭建情境互动与游戏心理深度结合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践教学 游戏心理学 教学改革 新工科人才培育
下载PDF
“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意识的培养
16
作者 郑瑶 黄容兰 《大众科技》 2020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交叉型、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课题。课题以综合性实验——激光防盗报警实验电路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将虚拟仿真与电子制作相结合,通过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交叉型、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的课题。课题以综合性实验——激光防盗报警实验电路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将虚拟仿真与电子制作相结合,通过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采用“理论+仿真+实践”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对电子专业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程实践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人才培养 虚实结合 综合性实验 工程实践
下载PDF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郭文忠 张浩 《现代计算机》 2018年第1期63-65,77,共4页
分析校企合作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以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具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近三年试点工作表明,在该培养模式下,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实... 分析校企合作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以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具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近三年试点工作表明,在该培养模式下,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达到校企的教育资源共享、教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互惠互利的合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卓越”理念下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
18
作者 甄姬娜 张鸿 +1 位作者 崔慕岳 苏虹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15-17,共3页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未来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校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出具有强竞争力的卓越...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未来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校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以培养出具有强竞争力的卓越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人才培养 民办高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