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升值的后果——基于中国经济特征事实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77
1
作者 张斌 何帆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30,共11页
本文在一个贸易品/非贸易品两部门模型中,讨论了真实汇率外生条件下部门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产业结构与贸易余额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保持名义有效汇率固定与国内物价水平稳定的货币政策组合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贸易品部门相... 本文在一个贸易品/非贸易品两部门模型中,讨论了真实汇率外生条件下部门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对产业结构与贸易余额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保持名义有效汇率固定与国内物价水平稳定的货币政策组合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贸易品部门相对非贸易品部门更快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增长,还会造成(1)工业/服务业产业结构扭曲;(2)贸易顺差扩大;(3)工资水平下降,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4)工资下降与利润率上升,收入分配恶化。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币汇率水平调整与非贸易品部门市场化改革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汇率 产业结构 贸易余额
原文传递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1997-2006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学彬 徐明东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3,共7页
本文选取1997-2006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方法,控制了FDI存量和我国加工贸易特征影响后,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得出6大结论。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人民币实际汇率 J曲线效应
下载PDF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挑战、机遇与对策 被引量:35
3
作者 裴长洪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3-112,共10页
本文针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环境总体改善的情况下出现的严峻贸易摩擦现象,提出应深入研究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制约因素,以及如何分析和对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两个相关联的问题。文章同时分析了国际... 本文针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环境总体改善的情况下出现的严峻贸易摩擦现象,提出应深入研究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制约因素,以及如何分析和对待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两个相关联的问题。文章同时分析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的原因,并得出贸易保护主义阻挡不住我国的战略机遇的判断。根据以上分析,文章最后提出了政策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顺差 逆差 对策
原文传递
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我国的贸易顺差 被引量:37
4
作者 范言慧 潘慧峰 李哲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59,共8页
本文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认为,本币升值预期会对实际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产生抑制作用,并刺激出口扩大和进口延迟。这表明消除贸易顺差也需要降低人们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也说明... 本文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认为,本币升值预期会对实际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产生抑制作用,并刺激出口扩大和进口延迟。这表明消除贸易顺差也需要降低人们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可能在实际中会产生逆反的效果,即靠人民币升值不但不能解决中国贸易顺差(其他国家的逆差)的问题,持续施压反而会在短期内扩大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预期 贸易顺差 实际有效汇率
原文传递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孔祥智 李圣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71,共7页
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的是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价格,不一定会显著影响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利用偏自相关函数(PACF)和互相关函数(CCF)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人民币缓慢的升值速度给进出口商提供了充足的调整时间;(2)我国进... 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的是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价格,不一定会显著影响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利用偏自相关函数(PACF)和互相关函数(CCF)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到:(1)人民币缓慢的升值速度给进出口商提供了充足的调整时间;(2)我国进出口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比较低,勉强超过ML条件的临界值;(3)由农业生产资源禀赋决定的农产品贸易格局很难改变;(4)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农产品贸易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冲了实际升值的滞后负面影响。由于这些原因,人民币的缓慢升值并没有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明显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农产品贸易 贸易顺差
下载PDF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1997—2006 被引量:30
6
作者 徐明东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0-117,共8页
本文选取1997—2006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方法,考虑了FDI存量和我国加工贸易特征的影响后,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显著影响了我国贸易收支;短期内J曲线效应存在,时... 本文选取1997—2006年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方法,考虑了FDI存量和我国加工贸易特征的影响后,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显著影响了我国贸易收支;短期内J曲线效应存在,时滞约为5个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同向性明显;我国贸易收支的收入效应大于价格效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人民币实际汇率 J曲线效应
原文传递
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家胜 祁春节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8-40,共13页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文章基于两个实际经济变量模型对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内有效...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还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文章基于两个实际经济变量模型对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内投资过度扩张、贸易品生产相对过剩与公共品供给不足以及国民储蓄超过国内投资是我国贸易收支出现顺差的直接原因,而人口红利、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地方政府行为扭曲、金融抑制等因素决定了我国贸易顺差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顺差 有效需求 投资 国民储蓄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额究竟有多大:1993—2002年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曹乾 何建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4-78,33,共6页
中国和美国对双边贸易不平衡额问题的估计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已逐渐成为双边贸易摩擦的主要根源之一。2002年中国数据显示对美贸易顺差为427亿美元,而美国数据显示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二者的差距高达604亿美元,那么哪组数... 中国和美国对双边贸易不平衡额问题的估计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已逐渐成为双边贸易摩擦的主要根源之一。2002年中国数据显示对美贸易顺差为427亿美元,而美国数据显示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二者的差距高达604亿美元,那么哪组数据是正确的呢?我们认为二者都不完全准确。本文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从计价方法、香港转口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平衡额数据提供了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双边贸易 不平衡额 1993—2002年 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均衡、失衡与贸易顺差调整 被引量:29
9
作者 王彬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77-1302,共26页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衡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失衡趋势逐步缩小,近期汇率已接近均衡,未来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本文进一步...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衡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失衡趋势逐步缩小,近期汇率已接近均衡,未来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汇率失衡与我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认为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持续升值已使得当前汇率对贸易顺差的贡献度大幅减弱,未来贸易部门的优化调整应更多着眼于贸易领域中结构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均衡与失衡 贸易顺差
原文传递
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及变动趋势——基于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新视角 被引量:20
10
作者 卢万青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70,共10页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而忽略了国际分工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以及贸易品的异质性问题。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当前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本文认为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我...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而忽略了国际分工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以及贸易品的异质性问题。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当前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本文认为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这个结论。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长率大幅下降,但只要东亚分工格局未变,我国大量外贸顺差的局面就不会改变。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从短期来看,我国应当实施鼓励出口的措施,例如人民币贬值、提高出口退税率和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等;而从长期来看,则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来逐步扭转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 产品内国际分工
原文传递
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分析——基于不同贸易方式的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许梅恋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本币升值是削减我国贸易顺差的一项措施。但是,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时存在且加工贸易占比更大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削减顺差的作用将大大被削弱。本文探讨了在多种贸易方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证明了本币升... 本币升值是削减我国贸易顺差的一项措施。但是,在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时存在且加工贸易占比更大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削减顺差的作用将大大被削弱。本文探讨了在多种贸易方式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本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证明了本币升值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并指出要有效削减贸易顺差必须特别采取针对加工贸易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币升值 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
原文传递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探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锋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8-206,共9页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带有较强的外部输入特征,也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性因素有关。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银行信贷投放受制、直接融资发展、信用货币等都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带有较强的外部输入特征,也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性因素有关。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银行信贷投放受制、直接融资发展、信用货币等都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多种应对措施中,应加强主要政策的力度,逐步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过剩
原文传递
二元经济结构、实际汇率错位及其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吕剑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9A期90-101,共12页
本文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中引入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作为二元经济结构的代理变量,发现其是形成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根源。实际汇率低估幅度越大,净出口的概率越大,越易形成贸易顺... 本文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文中引入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作为二元经济结构的代理变量,发现其是形成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根源。实际汇率低估幅度越大,净出口的概率越大,越易形成贸易顺差。进、出口对二元经济结构、实际汇率错位等变量具有自我修正的动态调整功能。因此,当前解决我国巨额贸易顺差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善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而不应该仅仅采取人民币升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实际汇率错位 进出口贸易 贸易顺差
原文传递
对当前我国贸易项下异常资金流入的分析——兼评渣打银行王志浩关于贸易顺差的研究报告 被引量:14
14
作者 管涛 王信 +1 位作者 潘宏胜 林艳红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71,共6页
近两年来,我国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引起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中有三分之二属于投机性资金流入。但我们认为,中国贸易出现较大顺差是经济发展阶段及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基本正常的。虽然不排除存在通过进... 近两年来,我国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引起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中有三分之二属于投机性资金流入。但我们认为,中国贸易出现较大顺差是经济发展阶段及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基本正常的。虽然不排除存在通过进出口伪报方式的投机资金流入,但规模较为有限。针对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以及可能存在的投机资金流入,应加大政策调整和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异常资金 流入
原文传递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相对规模的测度与分析:1994-2004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石凯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5,共6页
运用贸易顺差/进出口比率以及贸易顺差/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两个指标对 1994—2004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相对规模进行的测度和分析表明,我国相对贸易顺差指标运行在较低水平并且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我国相对贸易顺差的变动与进出口总额的变... 运用贸易顺差/进出口比率以及贸易顺差/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两个指标对 1994—2004年我国的贸易顺差相对规模进行的测度和分析表明,我国相对贸易顺差指标运行在较低水平并且出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我国相对贸易顺差的变动与进出口总额的变动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显著背离。国外对我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没有事实根据,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只能加大对我国的双边贸易逆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进出口比率 贸易顺差/CDP比率
原文传递
基于整数规划方法的组合双向拍卖最优化模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范小勇 梁樑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2005年第5期44-48,共5页
组合双向拍卖是组合拍卖和双向拍卖的组合。与组合拍卖或双向拍卖相比,组合双向拍卖问题更加复杂,目前对它的研究也较少。本文运用整数规划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组合双向拍卖问题的一般化模型,并通过逐步转化,把组合双向拍卖简化为单边拍卖... 组合双向拍卖是组合拍卖和双向拍卖的组合。与组合拍卖或双向拍卖相比,组合双向拍卖问题更加复杂,目前对它的研究也较少。本文运用整数规划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组合双向拍卖问题的一般化模型,并通过逐步转化,把组合双向拍卖简化为单边拍卖,有助于利用求解单边拍卖的方法来求解复杂的双向拍卖问题,使这一问题的研究得到了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双向拍卖 单边拍卖 最优化模型 交易剩余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能否改变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的趋势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飞雪 寇玲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113,共11页
本文综合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截取1982-2007年间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年度流量指标和2005年7月-2008年9月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中国贸易顺差月度流量指标进行实... 本文综合运用ADF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截取1982-2007年间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年度流量指标和2005年7月-2008年9月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中国贸易顺差月度流量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互为因果;(2)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3)中国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正,且相关系数变化图大致呈‘U’字形;(4)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5)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无因果关系;(6)USD/RMB与中国贸易顺差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本文结论如下:(1)贸易顺差是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来源,且近年来贸易顺差对中国外汇储备的贡献越来越大;(2)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3)USD/RMB对中国贸易顺差影响较小,故人民币升值不能改变中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趋势。弹性理论分析表明中国贸易顺差增大的原因是:(1)中国出口商品弹性小;(2)中国内需不足。故此提出以下建议:(1)加速启动内需,特别是农民消费;(2)调整对外贸易产业结构;(3)促使人民币真正‘弹’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增额 GRANGER因果检验 弹性论
原文传递
出口退税、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的一般均衡分析与中国的实证 被引量:17
18
作者 童锦治 赵川 孙健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4-136,共13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大国开放经济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外汇储备从贸易盈余时的短期均衡到贸易平衡时的长期均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降低出口退税率对长期均衡时的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出口退税率... 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大国开放经济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外汇储备从贸易盈余时的短期均衡到贸易平衡时的长期均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降低出口退税率对长期均衡时的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出口退税率在短期内对减少贸易盈余和控制外汇储备增量有一定的帮助,但长期来看则与出口产品的价格弹性密切相关,只有降低那些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才能够有效地减少长期均衡时的外汇储备,否则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由于中国的出口产品总体缺乏价格弹性,因此,近年来实行的一系列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在长期内使国家外汇储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均衡 出口退税 贸易盈余 外汇储备
原文传递
中间产品进口、出口多样化与贸易顺差——理论模型及对中国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5-30,共6页
文章建立以贸易差额为研究对象、中间产品进口等为主要解释变量的理论和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似不相关回归估计法等对中国在1992~2008年期间中间产品进口增加对贸易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内分工背... 文章建立以贸易差额为研究对象、中间产品进口等为主要解释变量的理论和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似不相关回归估计法等对中国在1992~2008年期间中间产品进口增加对贸易差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内分工背景下,中国中间投入品进口的增加通过“出口产出能力扩张效应”和“出口多样化效应”对贸易顺差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产品进口 出口多样化 贸易顺差 似不相关回归估计法
原文传递
中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毅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4,共6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特征并对贸易顺差的未来演变做出展望。通过对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产生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未来做出了预...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特征并对贸易顺差的未来演变做出展望。通过对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产生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未来做出了预测,计量工具所给出的预测是贸易顺差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国际比较以及针对我国现实的分析也给出了同样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产品内分工 向量自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