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侯乙墓漆箱房星图考 被引量:6
1
作者 武家璧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94,共5页
运用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实际天象三者相结合的考证方法,认为曾侯乙墓漆箱侧面所绘天文图象为天驷房星图。房星又称为农祥星,其星神是古代天子或诸候在农历岁首于郊外举行籍田礼时祭祀的对象,因此绘有房星图的天文图漆箱是曾候乙举... 运用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实际天象三者相结合的考证方法,认为曾侯乙墓漆箱侧面所绘天文图象为天驷房星图。房星又称为农祥星,其星神是古代天子或诸候在农历岁首于郊外举行籍田礼时祭祀的对象,因此绘有房星图的天文图漆箱是曾候乙举行籍礼时必须携带的重要仪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 天文图 房星 籍田礼 中国 古代天文学史
下载PDF
曾侯乙墓一号陪葬坑帷帐复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昌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106,I0002,I0003,共15页
1999年,曾侯乙墓西侧的一号陪葬坑出土了467件青铜帷帐构件。根据相关考古发现、构件搭接关系和出土位置等,帷帐的顶部和立面框架、椽木结构、地垘等可进行复原。该帷帐的复原形制为顶部四面坡、立面五开间、两进深,规格为面阔近10米、... 1999年,曾侯乙墓西侧的一号陪葬坑出土了467件青铜帷帐构件。根据相关考古发现、构件搭接关系和出土位置等,帷帐的顶部和立面框架、椽木结构、地垘等可进行复原。该帷帐的复原形制为顶部四面坡、立面五开间、两进深,规格为面阔近10米、进深超过4米、高近3米,结构基本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 一号陪葬坑 帷帐 复原
原文传递
论战国楚系墓葬铜鼎的拼凑和调整
3
作者 严辉发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2,共7页
楚系墓葬在战国时期执行一套较为规范的用鼎制度,大多数情况下这套制度得到较为严格的执行,但也有例外,如曾侯乙墓选择1件子母口鼎与1件箍口鼎拼凑出一组2件“鐈鼎”,九连墩M1以箍口鼎代替折沿鼎表达鑐鼎功能。本文以丧葬遣策为线索,利... 楚系墓葬在战国时期执行一套较为规范的用鼎制度,大多数情况下这套制度得到较为严格的执行,但也有例外,如曾侯乙墓选择1件子母口鼎与1件箍口鼎拼凑出一组2件“鐈鼎”,九连墩M1以箍口鼎代替折沿鼎表达鑐鼎功能。本文以丧葬遣策为线索,利用包山二号墓考古资料对战国时期楚国丧葬礼仪进行复原,进而发现鼎的使用会根据葬礼实际执行时的礼仪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墓 用鼎制度 曾侯乙墓 九连墩M1 包山二号墓 遣策
原文传递
曾侯乙墓漆箱“武王伐殷”星象图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守华 魏渝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3,共5页
运用出土文物和文献、实际天象相结合的考证方法,该文对曾侯乙墓漆箱E.66和E.77三个侧面上的天文星象图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这三个侧面上绘有:鹑火张星、日在箕星、天驷房星,并与《国语》载伶州鸠所述“武王伐殷”的星象有关。
关键词 曾侯乙墓 战国时期 天文考古
下载PDF
曾侯乙墓衣箱上的宇宙图式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信芳 苏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共6页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5件衣箱中,其中一件(标本E.66)的箱盖上记有二十八宿的名称,盖面右侧绘一青龙,左侧绘一白虎。对于该衣箱的二十八宿星图以及青龙、白虎图案,学者多有讨论。但对于该衣箱的右侧图、正侧图、左侧图的画面意义,则...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5件衣箱中,其中一件(标本E.66)的箱盖上记有二十八宿的名称,盖面右侧绘一青龙,左侧绘一白虎。对于该衣箱的二十八宿星图以及青龙、白虎图案,学者多有讨论。但对于该衣箱的右侧图、正侧图、左侧图的画面意义,则鲜有人论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衣箱 宇宙图式 斗土
下载PDF
从曾侯乙编钟看古代曲悬与轩悬制度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敬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40,共6页
曾侯乙编钟、编磬所构成优美动听的金石之声,是曾国百乐之首,这类乐器可以形成立体效果和宏观场面,金声玉振的演奏可营造出隆重气氛。在古代礼、乐制度中对铸钟作乐也要加以限制并有具体规定,这种制度就是"乐悬制度"。悬即悬... 曾侯乙编钟、编磬所构成优美动听的金石之声,是曾国百乐之首,这类乐器可以形成立体效果和宏观场面,金声玉振的演奏可营造出隆重气氛。在古代礼、乐制度中对铸钟作乐也要加以限制并有具体规定,这种制度就是"乐悬制度"。悬即悬挂之意。三面挂钟者为诸侯,实际上曾侯乙编钟和编磬为三面曲尺形,即轩悬。用编磬摆放代替的一面,形成三面,即郑注引郑司农云"轩悬,三面,其形曲"。三面悬挂钟才是"曲尺形"的"轩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曲悬 轩悬 制度
下载PDF
曾侯乙钟律与清商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郑荣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7,共5页
清商音乐起源于先秦,盛行于西汉。曾侯乙编钟产生于战国时期,它的音律基本形态结构是否与清商律有一定内在联系?文章认为无论曾侯乙的甬钟还是纽钟以及信阳的春秋等编钟,在律列或音阶的结构上都几乎与无射清商律或清商调相同,由此证明... 清商音乐起源于先秦,盛行于西汉。曾侯乙编钟产生于战国时期,它的音律基本形态结构是否与清商律有一定内在联系?文章认为无论曾侯乙的甬钟还是纽钟以及信阳的春秋等编钟,在律列或音阶的结构上都几乎与无射清商律或清商调相同,由此证明曾侯乙编钟的确存在着在音乐基本形态方面与楚音乐文化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清商音乐 音律 形态结构
下载PDF
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一号陪葬坑发掘简报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昌平 李雪婷 +3 位作者 郭长江 后加升 王新成 郝勤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44,共14页
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郊擂鼓墩地区的曾侯乙墓,是1978年在一次生产活动中发现并发掘的。当时只清理了墓葬,未对墓葬周边进行发掘。1997年对擂鼓墩一带进行的调查、勘探表明,该地区存在多处与曾侯乙墓级别相当的大型墓葬和一些年代稍晚的... 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郊擂鼓墩地区的曾侯乙墓,是1978年在一次生产活动中发现并发掘的。当时只清理了墓葬,未对墓葬周边进行发掘。1997年对擂鼓墩一带进行的调查、勘探表明,该地区存在多处与曾侯乙墓级别相当的大型墓葬和一些年代稍晚的小型墓葬,共同构成了年代均属于东周时期的擂鼓墩墓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随州市 曾侯乙墓 一号陪葬坑 青铜构件 帷帐
原文传递
一套亦或数套乎?——曾侯乙编钟编制问题之我见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洪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4,共7页
通过对与曾侯乙编钟编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的解读,理清了各学说产生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为契机断想下葬编钟件数经历了48件至64件的变化,64件钟是有意选定而并非随意凑成;进而认为:西周建立并严格执行的等级森严之礼乐制度虽早已崩溃,但... 通过对与曾侯乙编钟编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的解读,理清了各学说产生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为契机断想下葬编钟件数经历了48件至64件的变化,64件钟是有意选定而并非随意凑成;进而认为:西周建立并严格执行的等级森严之礼乐制度虽早已崩溃,但青铜礼乐器的组合却仍反映出清晰的等级序列;从乐器的角度来看,曾侯乙墓出土的64件编钟并非一套编钟,也即乙生前不可能以如此面貌的一套编钟演奏音乐;从下葬青铜编钟礼的属性来看,我们相信其确为一套编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编制 套数 件数 礼器 礼乐
下载PDF
钟鸣寰宇 律动千秋--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李幼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2,27,共6页
2008年12月8日至9日,由湖北省文化厅、中共随州市委、市政府、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曾侯乙编钟的故乡——湖北随州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德国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数... 2008年12月8日至9日,由湖北省文化厅、中共随州市委、市政府、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曾侯乙编钟的故乡——湖北随州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德国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数十名学者,在全面回顾、总结曾侯乙编钟出土30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交流了在以曾侯乙编钟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编钟及相关文化研究方面所产生的最新学术成果,并就曾侯乙编钟在当前乃至今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艺术实践乃至社会文化与经济建设方面可以而且应该继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编钟 30周年 研讨会 综述
下载PDF
殷周北斗信仰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磊 李楠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8,共5页
北斗信仰是中国古代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宗教信仰,其萌芽于殷周时期。商代的卜辞中保留有殷人拜祭北斗的记录,是为时人存在北斗信仰的有力证据。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共出土了5个彩绘漆箱,分别绘有天象、神树、瑞兽、仙人... 北斗信仰是中国古代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宗教信仰,其萌芽于殷周时期。商代的卜辞中保留有殷人拜祭北斗的记录,是为时人存在北斗信仰的有力证据。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中共出土了5个彩绘漆箱,分别绘有天象、神树、瑞兽、仙人及几何图案。其中的天象图中"斗"字居中,统御二十八宿,青龙、白虎分居左右。表明曾侯希望魂归斗极的终极愿望。此外,在周代,北斗已经作为王权的象征为周天子所垄断使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卜辞 曾侯乙墓 漆箱 王权
原文传递
曾侯乙墓若干漆木器定名及用途补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春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6-99,共4页
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些漆木器的定名及用途问题还可进一步研讨。本文结合楚墓相关漆木器资料,认为曾侯乙墓出土"碗形穿孔器"当属马纛之类,"长方形漆木杆"应是长柄羽翣之柄,"透雕圆木器"似当归属车器。
关键词 曾侯乙墓 漆木器 定名及用途
原文传递
曾侯乙墓竹简残泐字补释五则 被引量:1
13
作者 萧圣中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2,107,共4页
曾侯乙墓竹简图版中至少有近50处残泐文字,我们在观摩原简的基础上利用红外照片,对其中整理者阙释或存疑的八个字作出补释,分为五个条目加以论述。
关键词 曾侯乙墓 竹简 残泐 红外照
原文传递
曾侯乙墓出土玉器选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春 段涛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88,F0002,F0003,共5页
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半成品、玉料,与玉器成品一样,是认识战国玉器选料、制作工艺的珍贵资料。本文选析了其中的W.C.2:6号玉璧、E.C.11:46号璞料及47号玉口塞、E.C.11:56号玉梳,认为W.C.2:6号玉璧应该是一块玉玦半成品;E.C.11:46号璞料... 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半成品、玉料,与玉器成品一样,是认识战国玉器选料、制作工艺的珍贵资料。本文选析了其中的W.C.2:6号玉璧、E.C.11:46号璞料及47号玉口塞、E.C.11:56号玉梳,认为W.C.2:6号玉璧应该是一块玉玦半成品;E.C.11:46号璞料、47号玉口塞是战国时期南方楚地使用戈壁料制作玉器的实物证据;E.C.11:56号玉梳再现了战国时期俏色工艺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玉器 玉玦半成品 戈壁料 俏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