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镇墓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黄莹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6,37,共23页
镇墓兽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晚期的楚墓中,是楚文化典型的丧葬用器。早期镇墓兽为简单祖型,目前已发现38件,是其发展的源头和雏形,揭示出制作这一器物最初的含义。早期镇墓兽器型高大,放置在棺椁头箱中的重要位置。春秋晚期淅川和尚岭M2的... 镇墓兽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晚期的楚墓中,是楚文化典型的丧葬用器。早期镇墓兽为简单祖型,目前已发现38件,是其发展的源头和雏形,揭示出制作这一器物最初的含义。早期镇墓兽器型高大,放置在棺椁头箱中的重要位置。春秋晚期淅川和尚岭M2的铜镇墓兽方座上有铭文"且(祖)聉",意为祭祀祖先时的陈设物,唐代还出土了"祖明"镇墓兽。丧礼中的"重"是悬挂鬲的木杆,与镇墓兽器型差别较大。早期镇墓兽可能源于周礼中的"主",放于棺椁之中是为了凭依逝者的灵魂,是祭祀祖先(逝者)的代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墓兽 祖型 且埶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新入藏的湖北出土的战国、西汉漆器
2
作者 陈丽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5,共8页
本文以故宫新入藏的湖北出土的战国、西汉漆器为基础,从其胎质、形制、装饰纹样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加以考析,指出了这批漆器的传承关系、时代特征及鲜明的地域色彩。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漆器 战国时期 西汉时期 传承关系 时代特征 地域色彩
原文传递
武宁王陵镇墓兽谱系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成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55-57,共3页
武宁王陵的发掘为中国南朝、百济与日本间文化交流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国内外学者围绕其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展开了持续活泼的讨论。然而,该墓出土的镇墓兽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相关讨论甚少。通过与南朝地下、地上镇墓兽的比较,... 武宁王陵的发掘为中国南朝、百济与日本间文化交流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国内外学者围绕其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展开了持续活泼的讨论。然而,该墓出土的镇墓兽并未引起学界的重视,相关讨论甚少。通过与南朝地下、地上镇墓兽的比较,并将之置于中国古代镇墓兽整个发展史之宏观下考察,可以明确武宁王陵镇墓兽直接承自南朝地下镇墓兽,同属于"四足步行形"镇墓兽之谱系。这类镇墓兽起源于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各代,由西北向东南传播和发展,其影响远及朝鲜半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宁王陵 地上镇墓兽 地下镇墓兽 谱系
下载PDF
北魏平城时期“颔首型”人面镇墓兽探微
4
作者 周国宸 易欣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1年第9期121-124,共4页
山西大同出土的四例平城人面镇墓兽均呈现"颔首低头"的姿态,与北魏迁都洛阳后的"昂首抬头"型镇墓兽相比较为特殊。文章从此四例人面镇墓兽的胡人面容和头顶凸起物出发,通过风格学、图像学的方法探究其来源和象征。... 山西大同出土的四例平城人面镇墓兽均呈现"颔首低头"的姿态,与北魏迁都洛阳后的"昂首抬头"型镇墓兽相比较为特殊。文章从此四例人面镇墓兽的胡人面容和头顶凸起物出发,通过风格学、图像学的方法探究其来源和象征。研究发现这些特征或多或少都与"引魂升天"产生了一些联系。而这四尊人面镇墓兽的"颔首"姿态或许也代表了一种臣服的意味,象征服侍墓主人,助其灵魂升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面镇墓兽 胡人 “角”或“帽” 引魂升天
原文传递
楚式“镇墓兽”形象与功能考
5
作者 王传明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113,共6页
楚式“镇墓兽”之名并非来自先秦文献或器物自名,而是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命名。然无论从楚地独特魂魄观念所映射的制作初衷,还是其初始和消亡时的形态,抑或是其与木俑的位置摆放关系所呈现的尊卑有别,都表明“镇墓兽”之名并不副实。这类... 楚式“镇墓兽”之名并非来自先秦文献或器物自名,而是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命名。然无论从楚地独特魂魄观念所映射的制作初衷,还是其初始和消亡时的形态,抑或是其与木俑的位置摆放关系所呈现的尊卑有别,都表明“镇墓兽”之名并不副实。这类木雕制品既非《山海经》或神话中的某些神怪,也非人间的巫史祝卜,其功能也非镇墓辟邪,或引魂升天。先秦文献所载楚地独特的魂灵观和“像设君室”以招魂表明,它们应是墓主之像,一种为了依附死者魂灵而制作的木雕人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式“镇墓兽” 魂灵观念 招魂仪式 像设君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