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语言虚化角度看程度副词“很”“挺”之异同
被引量:
4
1
作者
薛童心
张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1-145,共5页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很""挺"等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主要从语言虚化的角度对"很"、"挺"作对比分析,得出"很"的虚化程度大于"挺",同时受虚化程度差异的...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很""挺"等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主要从语言虚化的角度对"很"、"挺"作对比分析,得出"很"的虚化程度大于"挺",同时受虚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二者在句法功能和语义表达上存在如下差异:"很"的组合能力强于"挺","很"的语义退化程度比"挺"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很”
“
挺
”
虚化
异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躺”的源流演变
2
作者
杨琳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4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躺”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常用词,但该词的身世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比如“躺”字出现于何时?“躺”词产生于何时?词源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概不明。本文经过查考,得出如下结论:“躺”字出现于明末,广为流行则是在18世纪以后;“躺”词出现于...
“躺”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常用词,但该词的身世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比如“躺”字出现于何时?“躺”词产生于何时?词源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概不明。本文经过查考,得出如下结论:“躺”字出现于明末,广为流行则是在18世纪以后;“躺”词出现于元代,元明时期多写作“倘”;古代耕部与阳部可以互转,故“躺”源自“挺”的音转分化。“躺”的词源的确认再次印证了词义演变中“义由用生”的基本原理,那种把词源和义源系联于古代辞书中某条模棱两可的释义而无实际用例或用例极少的字词的做法都是违背“义由用生”原理的,都难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躺
挺
耕部与阳部互转
词源
原文传递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军
《汉字汉语研究》
2019年第2期105-114,128,共11页
《左传·文公十七年》:“铤(挺)而走险,急何能择?”晋杜预注:“铤,疾走貌。”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按此字当从手、廷。高诱《吕氏春秋》注:‘犹动也。’盖云动而走险耳。”其实诸家释义均有未安。通过梳理词源义发现,“铤”与...
《左传·文公十七年》:“铤(挺)而走险,急何能择?”晋杜预注:“铤,疾走貌。”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按此字当从手、廷。高诱《吕氏春秋》注:‘犹动也。’盖云动而走险耳。”其实诸家释义均有未安。通过梳理词源义发现,“铤”与“廷”“■”声分别孳乳产生的同源词之间有着音近义通的同源关系,它们共同的词源义为直,所以“铤(挺)而走险”的“铤”“挺”应释作动词义“直”,即直身、挺身,含有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之意,成语应翻译为“(在无计可施或无路可走等紧急情况下)直身或挺身赴险”,这也契合“急何能择”这种卫国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铤
挺
直
词源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吉林方言中的后缀“挺”
被引量:
4
4
作者
闫岩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吉林方言中的后缀种类繁多,极富地方色彩和口语色彩,使用频率较高,"挺"就是其中一个。通过对"X挺"从构造、语义、语法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挺"是表示主观不如意感觉的感知动词后缀的结论。
关键词
“
挺
”
后缀
吉林方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语言虚化角度看程度副词“很”“挺”之异同
被引量:
4
1
作者
薛童心
张平
机构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41-145,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2YJC740139)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很""挺"等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主要从语言虚化的角度对"很"、"挺"作对比分析,得出"很"的虚化程度大于"挺",同时受虚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二者在句法功能和语义表达上存在如下差异:"很"的组合能力强于"挺","很"的语义退化程度比"挺"更大。
关键词
“很”
“
挺
”
虚化
异同
Keywords
"hen (很)"
"
ting
(
挺
)"
grammaticaliza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分类号
H13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躺”的源流演变
2
作者
杨琳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4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金瓶梅》语言考释词典”(23FYYA003)。
文摘
“躺”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常用词,但该词的身世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比如“躺”字出现于何时?“躺”词产生于何时?词源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概不明。本文经过查考,得出如下结论:“躺”字出现于明末,广为流行则是在18世纪以后;“躺”词出现于元代,元明时期多写作“倘”;古代耕部与阳部可以互转,故“躺”源自“挺”的音转分化。“躺”的词源的确认再次印证了词义演变中“义由用生”的基本原理,那种把词源和义源系联于古代辞书中某条模棱两可的释义而无实际用例或用例极少的字词的做法都是违背“义由用生”原理的,都难以成立。
关键词
躺
挺
耕部与阳部互转
词源
Keywords
Tang(躺)
ting
(
挺
)
etymology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军
机构
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汉字汉语研究》
2019年第2期105-114,128,共11页
文摘
《左传·文公十七年》:“铤(挺)而走险,急何能择?”晋杜预注:“铤,疾走貌。”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按此字当从手、廷。高诱《吕氏春秋》注:‘犹动也。’盖云动而走险耳。”其实诸家释义均有未安。通过梳理词源义发现,“铤”与“廷”“■”声分别孳乳产生的同源词之间有着音近义通的同源关系,它们共同的词源义为直,所以“铤(挺)而走险”的“铤”“挺”应释作动词义“直”,即直身、挺身,含有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之意,成语应翻译为“(在无计可施或无路可走等紧急情况下)直身或挺身赴险”,这也契合“急何能择”这种卫国语境。
关键词
铤
挺
直
词源学
Keywords
ting
(铤)
ting
(
挺
)
straight
etymology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吉林方言中的后缀“挺”
被引量:
4
4
作者
闫岩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春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文摘
吉林方言中的后缀种类繁多,极富地方色彩和口语色彩,使用频率较高,"挺"就是其中一个。通过对"X挺"从构造、语义、语法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挺"是表示主观不如意感觉的感知动词后缀的结论。
关键词
“
挺
”
后缀
吉林方言
Keywords
“
ting
”(
挺
)
Suit
dialect of Jilin Province
分类号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语言虚化角度看程度副词“很”“挺”之异同
薛童心
张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躺”的源流演变
杨琳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4
0
原文传递
3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李军
《汉字汉语研究》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吉林方言中的后缀“挺”
闫岩
《长春大学学报》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