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海岸侵蚀过程及其趋势 被引量:121
1
作者 张忍顺 陆丽云 王艳红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9-478,共10页
江苏省侵蚀海岸的总长度为 30 1 7km ,分为 4段 :废黄河三角洲海岸、港海岸、吕四海岸以及海州湾的沙质海岸。各段海岸侵蚀原因不同。废黄河三角洲海岸是因黄河改道失去泥沙来源 ;吕四与港海岸则因辐射沙洲调整过程中滨岸水道的向... 江苏省侵蚀海岸的总长度为 30 1 7km ,分为 4段 :废黄河三角洲海岸、港海岸、吕四海岸以及海州湾的沙质海岸。各段海岸侵蚀原因不同。废黄河三角洲海岸是因黄河改道失去泥沙来源 ;吕四与港海岸则因辐射沙洲调整过程中滨岸水道的向岸移动造成的 ;而北部沙岸则是因人类活动 (上游建设水库及开挖海滩沙 )的干扰。江苏海岸是一个沉积物准封闭系统 ,全球性海平面上升将加剧这一侵蚀过程 ,预计未来侵蚀海岸的长度将增加 ,辐射沙洲区的外围沙洲将因侵蚀而向中心区退缩。一些目前是隐型侵蚀的岸段将向显性侵蚀的阶段发展。由于连云港到长江口北支的岸段是软性海岸 ,缺乏硬质节点 ,在没有建造大型人工设施的前提下 ,估计江苏海岸动态及制定开发规划时必须考虑平直化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侵蚀 潮汐水道 人类活动 江苏 泥沙
下载PDF
珠江河口演变规律及治理利用问题 被引量:37
2
作者 李春初 雷亚平 +1 位作者 何为 戴志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51,共8页
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淤积的不平衡性等特点。因而近 5 0 0 0~ 6 0 0 0年来珠江河口演变有如下特征和规律 :(1)在纵向上 ,河口性质发生由废弃河口→河流优势型河口→河流—波浪型河口的转换变化 ;(2 )... 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淤积的不平衡性等特点。因而近 5 0 0 0~ 6 0 0 0年来珠江河口演变有如下特征和规律 :(1)在纵向上 ,河口性质发生由废弃河口→河流优势型河口→河流—波浪型河口的转换变化 ;(2 )在横向上 ,向海凸伸的三角洲及其河流优势型河口和其两侧向陆凹入的河口湾或潮汐优势型河口相依并存 ,并随三角洲的发展 ,衍生出“河道”与“潮道”共生的现象 ,此是陆海动力耦合和相互作用的表现 ;(3)“河道”与“潮道”间的横比降愈来愈大 ,其间之横向汊道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目前珠江河口的治理应强调保护利用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演变规律 治理 利用 三角洲 潮道 横向汊道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原理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志昌 乐嘉钻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回顾了长江口治理研究工作的简要历程.扼要地介绍了国内外一些主要潮汐河口深水航道的整治经验.根据长江口的水文、泥沙及河床特征,给出了确定长江口整治河段治导线的起始断面宽度、沿程放宽率和曲率半径等主要参数的方法.提出了整治工... 回顾了长江口治理研究工作的简要历程.扼要地介绍了国内外一些主要潮汐河口深水航道的整治经验.根据长江口的水文、泥沙及河床特征,给出了确定长江口整治河段治导线的起始断面宽度、沿程放宽率和曲率半径等主要参数的方法.提出了整治工程建筑物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和确定导堤长度和堤顶高程的依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一、二期工程实施以来的整治段河床变化表明,本文提出的整治原理基本符合长江口地区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治工程 深水航道治理 长江口 导堤 治导线 河床变化 原理 堤顶高程 泥沙 潮汐河口
下载PDF
渤海湾曹妃甸深槽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季荣耀 陆永军 左利钦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8-355,共8页
渤海湾湾口曹妃甸岬角地貌特征明显,紧贴甸头前沿发育有渤海湾最深的巨型潮汐深槽。该深槽的发育有着一定的地质构造基础,曹妃甸沙岛形成的岬角地貌构成了深槽的边界条件,由此引起的局部潮流增大成为深槽形成与维持的主要动力条件。曹... 渤海湾湾口曹妃甸岬角地貌特征明显,紧贴甸头前沿发育有渤海湾最深的巨型潮汐深槽。该深槽的发育有着一定的地质构造基础,曹妃甸沙岛形成的岬角地貌构成了深槽的边界条件,由此引起的局部潮流增大成为深槽形成与维持的主要动力条件。曹妃甸深槽长期以来边界条件与动力条件已基本适应,周边滩槽形势基本稳定,海床以轻微冲刷态势为主。近年来随着曹妃甸港区开发的不断深入,各种工程建设对深槽冲淤演变的影响日益增强,但由于并没有改变曹妃甸深槽的边界条件及动力形成机制,深槽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深槽 形成机制 演变 稳定性 曹妃甸
原文传递
辐射沙洲东大港潮流水道悬沙输移机制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德安 张忍顺 +1 位作者 严以新 李瑞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22,共7页
以东大港潮流水道4号站位的水、沙实测资料为例,利用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功率谱分析法,对东大港潮流水道悬沙输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悬沙净输移以平流作用占优,“潮泵效应”项在悬沙输移中也相当重要;潮流流速是水体含... 以东大港潮流水道4号站位的水、沙实测资料为例,利用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功率谱分析法,对东大港潮流水道悬沙输移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悬沙净输移以平流作用占优,“潮泵效应”项在悬沙输移中也相当重要;潮流流速是水体含沙量变化及悬沙输移的主要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潮流水道 机制分解 谱分析
下载PDF
福建铁基湾围垦对三沙湾内深水航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义刚 王超 宋志尧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9-103,共5页
从三沙湾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入手,计算铁基湾泥沙冲淤情况,比较围垦工程前后流场的变化,着重比较不同点位的流速,分析研究了海湾围垦工程改变纳潮量对湾内深水航道以及有关区域的影响.研究发现,围垦工程使得湾内纳潮量减少,从而对... 从三沙湾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入手,计算铁基湾泥沙冲淤情况,比较围垦工程前后流场的变化,着重比较不同点位的流速,分析研究了海湾围垦工程改变纳潮量对湾内深水航道以及有关区域的影响.研究发现,围垦工程使得湾内纳潮量减少,从而对湾内的深水航道产生影响,故不宜进行大规模围垦.通过对3个备选方案的计算、分析和比较,得到方案一的影响最小,围垦面积不宜超过2800hm2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铁基湾 三沙湾 海湾围垦 纳潮量 深水航道
下载PDF
盐沼潮滩生物动力地貌演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周曾 陈雷 +3 位作者 林伟波 罗锋 陈雪 张长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0-484,共15页
盐沼潮滩作为滨海湿地的一个重要类型,为河口海岸地区提供了多种关键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与生态价值,其地貌演变规律的认知是海岸带保护修复和科学管理的基础。回顾国内外近一个世纪以来针对潮滩动力地貌过程的研究工作... 盐沼潮滩作为滨海湿地的一个重要类型,为河口海岸地区提供了多种关键的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与生态价值,其地貌演变规律的认知是海岸带保护修复和科学管理的基础。回顾国内外近一个世纪以来针对潮滩动力地貌过程的研究工作,发现研究热点已逐渐从传统的研究潮滩水-沙-地貌相互作用过渡到探索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作用与动力、地貌之间的互馈机制,涉及海岸动力学、地貌学、沉积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前沿研究领域。归纳了盐沼植被与潮滩多种因子的相互作用,总结了常用的盐沼潮滩地貌演变模拟手段及取得的机理认知,并提出今后在生物作用、陆海耦合动力地貌模型研发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滩 潮沟 盐沼植被 泥沙输运 地貌演变 反馈机制
下载PDF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数学形态学的遥感图像潮沟提取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朱言江 韩震 +2 位作者 和思海 胡旭冉 陈佩达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53,共8页
潮沟作为潮滩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以长江口九段沙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2月15日获取的Landsat 8分辨率为15 m的全色波段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选取了3条发育不同的潮沟。首先利用顶帽变换来消除直接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亮度背景不均匀... 潮沟作为潮滩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以长江口九段沙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年2月15日获取的Landsat 8分辨率为15 m的全色波段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选取了3条发育不同的潮沟。首先利用顶帽变换来消除直接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亮度背景不均匀不能准确分割的问题,然后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找到一个最佳的阈值使潮沟和背景之间方差最大,得到二值化图像;接着通过形态膨胀对断裂的潮沟进行连接,并用形态去除方法剔除非目标;最后对潮沟进行骨架化提取和去除短枝处理,得到完整的潮沟信息骨架图。采用视觉分析和定量分析对提取的潮沟信息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数学形态学的结合对潮沟信息提取有较好的效果,平均准确度达到93.0%,遗漏误差和冗余误差分别为7.0%和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沟 九段沙 最大类间方差法 数学形态学
原文传递
1989年以来7个时期黄河三角洲潮沟的形态特征及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于小娟 张仲胜 +3 位作者 薛振山 宋晓林 张红日 武海涛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7-523,共7页
选择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以1989-2016年期间7个时期的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ArcGIS软件,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黄河三角洲潮沟信息;通过计算不同年份潮沟曲率、频数和网络连通性指数等指标,研究20多年来黄河三角洲潮沟发育过程及连通性... 选择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以1989-2016年期间7个时期的遥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ArcGIS软件,采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黄河三角洲潮沟信息;通过计算不同年份潮沟曲率、频数和网络连通性指数等指标,研究20多年来黄河三角洲潮沟发育过程及连通性变化。结果表明,1989-2016年期间,Ⅰ级、Ⅱ级和Ⅲ级潮沟数量依次增加,除2003年的潮沟数量和长度异常增大外,潮沟数量和长度呈波动变化;黄河三角洲潮沟发育的弯曲度整体较小,平均值为1.145,方差为0.000 19,说明潮沟曲度发育较为稳定;黄河口平均每年的潮沟频数为0.811条/km2,在波动增大(不包括2003年),除1989年和1992年外,黄河三角洲北部的潮沟频数一直小于南部;黄河三角洲北部潮沟发育演化的水文网络连通性特征相对较好,网络结构复杂度较高,而南部潮沟的水文连通性相对较差,网络结构较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沟 曲率 频数 连通性 黄河三角洲
原文传递
广州港南沙港区深水航道水沙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孟国 韩西军 +1 位作者 杨树森 李文丹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1-330,共10页
在多年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广州港南沙港区深水航道所在海区(工程海区)的水文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使用TK-2D软件建立了工程海区的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潮流数学模型,在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对广州港南沙港... 在多年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广州港南沙港区深水航道所在海区(工程海区)的水文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使用TK-2D软件建立了工程海区的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潮流数学模型,在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对广州港南沙港区深水航道三期工程进行了潮流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深水航道工程造成的潮流场变化;对深水航道三期工程实施后的泥沙淤积强度和淤积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从潮流泥沙角度讲,广州港南沙港区深水航道三期工程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数学模型 伶仃洋 深水航道 广州港 南沙港区 TK-2D软件
下载PDF
充分利用天然潮流通道 建设江苏洋口深水港临海工业基地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颖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1979~2001年5次深入海陆交互带的调查研究,获知,黄海辐射沙脊群的烂沙—黄沙洋潮流通道,是承袭晚更新世末(3万年前)古长江河谷而发育的。由于强大潮流动力的往复作用,该水道稳定地保持着16~25m的水深,可行驶10万~20万吨级海轮。... 通过1979~2001年5次深入海陆交互带的调查研究,获知,黄海辐射沙脊群的烂沙—黄沙洋潮流通道,是承袭晚更新世末(3万年前)古长江河谷而发育的。由于强大潮流动力的往复作用,该水道稳定地保持着16~25m的水深,可行驶10万~20万吨级海轮。沙脊群与潮流通道组合是苏北淤泥平原海岸带宝贵的天然港口资源。建设深水港既可沟通苏北农业基地与外海的直接联系,也会促进长江三角洲北翼临海的能源、工农、商贸经济带发展,为江苏在21世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洋口深水港 潮汐汊道 辐射沙脊群 古长江 河谷
下载PDF
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南部区块沉积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诗望 姜在兴 +2 位作者 田继军 秦兰芝 徐小林 《海洋石油》 CAS 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
通过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特征分析,将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南部区块Napo组划分为4个层序。根据岩心中的潮汐层理、羽状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具有大量贝壳等特征,识别研究区具有潮坪沉积环境。针对其沉积坡度缓,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互层... 通过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特征分析,将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南部区块Napo组划分为4个层序。根据岩心中的潮汐层理、羽状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具有大量贝壳等特征,识别研究区具有潮坪沉积环境。针对其沉积坡度缓,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互层沉积的特点,建立了缓坡混积陆棚边缘的沉积相模式,认为Oriente盆地南部区块Napo组发育有海岸平原、潮坪、局限台地和混积陆棚相。相序的垂向组合和平面迁移受海平面升降的控制,指出潮坪砂岩主要出现在各层序的陆架边缘体系域,水下浅滩砂岩出现在海侵体系域。从沉积角度看,潮汐水道砂体是最好的储层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坪 陆棚 潮汐水道 厄瓜多尔 Oriente盆地
下载PDF
潮流与泥沙输运对黄骅港工程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匡翠萍 钱从锐 +1 位作者 姚凯华 顾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6-1522,共7页
黄骅港的泥沙淤积问题一直是影响通航能力和投资建设的关键因素.黄骅港通过2011年整治工程大大改善了航道的通航能力,并减缓了泥沙的淤积,为港池提供了平稳的水域.基于验证的MIKE 21软件中的潮流和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2011年工况下... 黄骅港的泥沙淤积问题一直是影响通航能力和投资建设的关键因素.黄骅港通过2011年整治工程大大改善了航道的通航能力,并减缓了泥沙的淤积,为港池提供了平稳的水域.基于验证的MIKE 21软件中的潮流和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2011年工况下港区的潮流场以及泥沙浓度场对工程的响应,并对比分析了有无波浪作用下泥沙浓度场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防波堤外延把黄骅港分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明显的阻流作用迫使潮流携带泥沙沿堤向外海侧搬运;无波浪作用时,港区含沙量在平均值0.02kg·m-3附近变化,有波浪作用时,含沙量大幅上升,近岸区形成高含沙水体;防波堤阻碍高含沙水流跨过航道,提高了航道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港 潮流 泥沙输运 航道 MIKE 21
下载PDF
江苏如东海域西太阳沙人工岛工程潮流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孟国 时钟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江苏如东海域大范围和小范围嵌套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对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西太阳沙2 km2人工岛工程及配套码头工程方案的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根据模拟结果,就人工岛及配套码头工程对周围... 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江苏如东海域大范围和小范围嵌套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对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西太阳沙2 km2人工岛工程及配套码头工程方案的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根据模拟结果,就人工岛及配套码头工程对周围海区的潮流场、各水道潮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潮流动力角度论证了工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数学模型 人工岛 西太阳沙 烂沙洋
下载PDF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South Yellow Sea since late MIS 3 被引量:10
15
作者 XIA Fei ZHANG Yongzhan +3 位作者 WANG Qiang YIN Yong Karl W. WEGMANN J. Paul LI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5期883-914,共32页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since late Marine Isotope Stage 3 (late MIS 3, i.e., ca. 39 cal ka BP) along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is presented based up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core 07SR01, new ...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since late Marine Isotope Stage 3 (late MIS 3, i.e., ca. 39 cal ka BP) along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is presented based up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core 07SR01, new correlations between adjacent published cores, and shallow seismic profiles recovered in the Xiyang tidal channel and adjacent northern sea areas. Geomorphology, sedimentology, radiocarbon dating and seismic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are combined to confirm that environmental changes since late MIS 3 in the study area were controlled primarily by sea-level fluctuations, sediment discharge of paleo-rivers into the South Yellow Sea (SYS), and minor tectonic subsidence, all of which impacted the progression of regional geomorphic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Le., coastal barrier island freshwater lacustrine swamp, river floodplain, coastal marsh, tidal sand ridge, and tidal channel). This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fifth-order sequence stratigraphy, comprised of the parasequence of the late stage of the last interstadial (Para-Sq2), including the highstand and forced regressive wedge system tracts (HST and FRWST), and the parasequence of the postglacial period (Para-Sql), including the transgressive and highstand system tracts (TST and HST). The tidal sand ridges likely began to develop during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on as sea-level rise covered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at ca. 9.0 cal ka BP. These initially submerged tidal sand ridges were constantly migrating until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mouth to the northern Jiangsu coast during AD 1128 to 1855. The paleo-Xiyang tidal channel that was determined by the paleo-tidal current field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one, was in existence during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ve maxima and lasted until AD 1128. Following the capture of the Huaihe River in AD 1128 by the Yellow River, the paleo-Xiyang tidal channel was infilled with a large amount of river-derived sediments from AD 1128 to 1855, cau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Isotope Stage 3 (MIS 3) South Yellow Sea middle Jiangsu coast tidal sand ridge tidal channe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radiocarbon dating seismic stratigraphy sequence stratigraphy
原文传递
金塘水道冲淤变化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倪云林 李伯根 詹明旭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3,共8页
利用1935年、1962年、1987年和2004年4个典型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通过建立这些年份金塘水道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时段海床平面冲淤和特征等深线位移的变化,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南北两岸的水利水运工程布局,初步分析了冲... 利用1935年、1962年、1987年和2004年4个典型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通过建立这些年份金塘水道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时段海床平面冲淤和特征等深线位移的变化,并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南北两岸的水利水运工程布局,初步分析了冲淤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1935—2004年的69年中,金塘水道的海床平面整体上以轻微冲刷为主,冲刷速率为2.3 em/a,而潮滩则表现为不断淤涨;水道冲淤在不同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呈现由冲刷转向淤积的调整趋势,这种趋势可认为人为因素的作用大于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通道 金塘水道 冲淤变化 水工建筑物
下载PDF
辐射沙洲研究开发的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孟国 《水道港口》 2011年第4期229-243,共15页
对辐射沙洲研究开发的若干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综述,包括辐射沙洲的发现、成因、物质来源、形态特征、表层沉积物组成、演变、水动力泥沙环境、开发利用等。
关键词 辐射沙洲 泥沙 潮流 潮流沙脊 潮汐通道
下载PDF
江苏辐射沙洲潮流水道挟沙力的分析与构建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德安 张忍顺 +2 位作者 严以新 李瑞杰 刘永学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1-379,共9页
根据江苏省辐射沙洲潮流水道21个站位的连续两个潮周期的潮流、含沙量实测资料,利用比较分析和数据回归研究方法,对各潮流水道的挟沙力计算式进行分析,拟合构建了江苏省辐射沙洲海域主要潮流水道相应的挟沙力动力表达关系式。利用4#... 根据江苏省辐射沙洲潮流水道21个站位的连续两个潮周期的潮流、含沙量实测资料,利用比较分析和数据回归研究方法,对各潮流水道的挟沙力计算式进行分析,拟合构建了江苏省辐射沙洲海域主要潮流水道相应的挟沙力动力表达关系式。利用4#~15#站位测量数据及相应计算结果计算拟合得出了相应所在潮流水道的挟沙力关系式。同时拟合给出了4#-24#站位所在水道的水流挟沙力计算式,并发现16#-24#站位所在潮流水道的水流挟沙力关系和4#-15#测站所在水道的水流挟沙力关系式有所差别,为此,另外拟合得出了16#-24#站位所在潮流水道相关性更强的实用挟沙力经验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潮流水道 含沙量 挟沙力 拟合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海进潮道砂体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琳琳 《海洋石油》 CAS 2000年第2期15-21,共7页
东海西湖凹陷位于浙东坳陷东部,其平湖组海陆过渡相地层中,保留有许多海进潮道砂体,系平湖组主要储层。本文综合西湖凹陷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平湖组海进潮道砂体的测井资料、岩芯描述,探讨了海进潮道砂体的成因机制及分布、保存受控因素。
关键词 东海 西湖凹陷 平湖组 潮道 砂体成因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苦水洋海域的沉积动力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倪文斐 汪亚平 +1 位作者 邹欣庆 高建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8-677,共10页
根据2011年7月3日-4日在苦水洋海域获取的全潮水文资料和底质样品,计算潮周期水、沙输运率,分析了其沉积动力特征。基于1979年历史海图资料与最新测量的水道地形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苦水洋水道的地形演变过程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苦水洋... 根据2011年7月3日-4日在苦水洋海域获取的全潮水文资料和底质样品,计算潮周期水、沙输运率,分析了其沉积动力特征。基于1979年历史海图资料与最新测量的水道地形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苦水洋水道的地形演变过程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苦水洋潮流作用较强,水道内沉积物主要以悬移质形式输运,在近岸段沿水道向岸净输沙,但在(121.606°E,33.029°N)以东以向海输运为主。近三十多年来,苦水洋西水道深槽与口门北水道逐渐贯通,水道整体趋于顺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潮流通道 沉积动力 水沙输运 地形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