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对实验性家兔股动脉血栓的溶解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璩竹玲 刘赛 +2 位作者 董河 刘晨光 刘万顺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MPAP)对体内血栓的溶解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股动脉血栓模型,股动脉造影观察用药后股动脉血栓的溶解情况,通过测定PT,TT,KPTT及Fbg含量,评估MPAP对家兔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结果... 目的研究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MPAP)对体内血栓的溶解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股动脉血栓模型,股动脉造影观察用药后股动脉血栓的溶解情况,通过测定PT,TT,KPTT及Fbg含量,评估MPAP对家兔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MPAP能明显促进家兔股动脉血栓再通,用药后,TT,PT,KPTT显著延长,Fbg含量降低。结论MPAP对实验性家兔股动脉血栓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并且有明显的抗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假单胞菌碱性蛋白酶(MPAP) 溶栓 血栓模型 家兔
下载PDF
血管内成栓脑梗死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寅仲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0-1623,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管内成栓脑梗死模型并对其病理特征进行评价。方法使用直流电刺激颈总动脉制造血栓,通过血流引导碎栓堵塞中动脉,制造脑栓塞模型。通过测定脑血流、脑梗死体积、动物行为学等指标,评价模型特点,并观察了组织型纤维蛋白酶... 目的建立大鼠血管内成栓脑梗死模型并对其病理特征进行评价。方法使用直流电刺激颈总动脉制造血栓,通过血流引导碎栓堵塞中动脉,制造脑栓塞模型。通过测定脑血流、脑梗死体积、动物行为学等指标,评价模型特点,并观察了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溶栓作用。结果脑梗死大鼠的病灶区血流量降低至基准值的30%左右,并在造模24h后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失调,脑组织出现明显的梗死灶。使用t-PA进行溶栓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上述病理特征。结论大鼠血管内成栓脑梗死模型适用于进行血栓性脑梗死病理研究与药物溶栓作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风 脑缺血 脑梗死 血栓模型 卒中模型
下载PDF
重组葡激酶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飞虎 杨军 +3 位作者 刘建辉 王静 智强 刘颖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对体内外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纤维蛋白溶解法,家兔体内纤维蛋白溶解试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脑血栓形成模型及静脉结扎形成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结果 重组葡激酶体外给药对纤维蛋白具...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对体内外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纤维蛋白溶解法,家兔体内纤维蛋白溶解试验,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脑血栓形成模型及静脉结扎形成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结果 重组葡激酶体外给药对纤维蛋白具有显著溶解作用,使家兔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明显缩短,给药后0-5至2h间血浆鱼精蛋白试验均呈阳性反应,但对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显著影响;可显著降低脑血栓小鼠死亡率,缩短偏瘫动物的恢复时间;对结扎形成的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湿重有明显降低,给药后血栓所占血管面积明显减少。结论 重组葡激酶具有极显著溶解体内外血栓的作用,等剂量条件下,作用优于尿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葡激酶 静脉血栓 脑血栓 溶栓疗法
下载PDF
姜黄素及姜黄提取物对血栓模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任碧琼 田雪飞 +1 位作者 陈园 徐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025-1027,103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姜黄素及姜黄提取物对血栓模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做前期准备。方法分别用姜黄素及姜黄提取物灌胃14d后,采用物理方法建立大鼠血栓模型,获取各组大鼠血浆,全自动凝血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 目的初步探讨姜黄素及姜黄提取物对血栓模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做前期准备。方法分别用姜黄素及姜黄提取物灌胃14d后,采用物理方法建立大鼠血栓模型,获取各组大鼠血浆,全自动凝血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及抗凝血酶3(AT3)。结果血栓模型鼠血栓形成后,血浆APTT显著延长(P=0.011);姜黄素低、高剂量灌胃处理的血栓模型鼠血浆APTT缩短(P=0.02,P<0.001),而姜黄提取物处理的血栓模型鼠血浆APTT进一步延长(P<0.001,P=0.019);血栓模型鼠血栓形成后血浆FIB显著升高(P<0.001),姜黄素及姜黄提取物低、高剂量对血浆FIB没有显著影响;姜黄素灌胃缩短TT时间(P=0.03,P=0.001),而姜黄提取物没有此作用;姜黄素有降低AT3的作用,而姜黄提取物有升高AT3的作用。结论姜黄素没有抗凝作用,而姜黄提取物则表现出较强的抗凝作用,提示姜黄提取物的活血化瘀机制与抗凝作用有关,而姜黄素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姜黄提取物 血栓模型 凝血 抗炎
下载PDF
重组葡激酶对犬股动脉血栓的再通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飞虎 杨军 +3 位作者 刘建辉 王静 智强 刘颖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对体内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 采用狗股动脉富含红细胞血栓形成模型。结果 重组葡激酶明显减少狗股动脉富含红细胞血栓的长度及湿重,促进栓塞动脉再通,给药后,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再通率提高。结论 重组葡激...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对体内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 采用狗股动脉富含红细胞血栓形成模型。结果 重组葡激酶明显减少狗股动脉富含红细胞血栓的长度及湿重,促进栓塞动脉再通,给药后,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再通率提高。结论 重组葡激酶具有极显著溶解犬实验性动脉血栓的作用,等剂量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葡激酶 动脉血栓 溶栓疗法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大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林鹏 熊国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3-1178,共6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作为高发病、高危病值得大力研究,动物血栓模型为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奠定了基础。目前存在许多动物血栓的模型,非鼠科类大动物的模型相对鼠科类动物模型较少。现就非鼠科类大动物的血栓模型进行综述,概括其制作方法...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作为高发病、高危病值得大力研究,动物血栓模型为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奠定了基础。目前存在许多动物血栓的模型,非鼠科类大动物的模型相对鼠科类动物模型较少。现就非鼠科类大动物的血栓模型进行综述,概括其制作方法、机制评价、利弊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为今后研究临床静脉血栓疾病提供重要的参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非鼠科类大动物 血栓模型
下载PDF
重组葡激酶对实验性猫冠状动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卫星 陈飞虎 智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对实验性冠状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方法 采用实验性猫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模型。结果 重组葡激酶显著降低猫冠脉血栓切面与冠脉管腔比值 ,减少心肌缺血范围 ,给药后对心电图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关键词 重组葡激酶 血栓模型 冠状动脉 心电图
下载PDF
全光谱紫外光辐射对犬动脉血栓模型的溶解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平 丁立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9期1264-1265,共2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ultraviolet,UV)对犬动脉血栓的溶解效应。方法将26只健康成年西北杂种犬被随机分成4组,复制股动脉血栓模型后,UV+尿激酶(UK)组和UK组(各8只)即静脉0.14万U/分点滴UK,同时UV+UK组还行胸腹部UV800cm2、447.72mJ/cm2照射1... 目的探讨紫外线(ultraviolet,UV)对犬动脉血栓的溶解效应。方法将26只健康成年西北杂种犬被随机分成4组,复制股动脉血栓模型后,UV+尿激酶(UK)组和UK组(各8只)即静脉0.14万U/分点滴UK,同时UV+UK组还行胸腹部UV800cm2、447.72mJ/cm2照射1次;UV组(5只)只同法照射UV,不用UK;对照组(5只)既不用UK也不照UV,观察各组血栓溶解情况。结果血栓溶通率对照组为0/5,UV组0/5,UK组4/8,UV+UK组7/8;残余血栓湿重UV组明显轻于对照组,UV+UK组明显轻于UK组(P<0.01);血栓溶通时间UV+UK组较UK组缩短(P<0.01);溶通血栓所用UK剂量UV+UK组低于UK组(P<0.01)。结论全光谱UV红斑量大面积照射具有促溶栓效应;联合用UK并UV照射可产生协同溶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溶解效应 血栓模型 尿激酶 溶栓作用 动脉血栓 血纤维蛋白溶解原激活物
下载PDF
姜黄素对血栓模型大鼠细胞内外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
9
作者 任碧琼 田雪飞 +3 位作者 罗书笛 徐飞 刘俊龙 陈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3006-3008,共3页
目的以姜黄提取物为参照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血栓模型的影响及其与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关系。方法分别对大鼠进行姜黄素及姜黄提取物灌胃14d后用物理方法建立大鼠血栓模型,以假手术组、蒸馏水灌胃血栓模型组(血栓... 目的以姜黄提取物为参照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血栓模型的影响及其与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关系。方法分别对大鼠进行姜黄素及姜黄提取物灌胃14d后用物理方法建立大鼠血栓模型,以假手术组、蒸馏水灌胃血栓模型组(血栓模型组)大鼠为对照,获取各组大鼠血液标本和血管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HSP70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管组织中HSP70的表达。结果血栓模型组大鼠血浆HSP70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P=0.003),姜黄素低、高剂量灌胃血栓模型组大鼠血浆HSP70均显著降低(P=0.005、0.002),而姜黄提取物灌胃血栓模型组大鼠血浆HSP70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血栓模型组大鼠血管组织中HSP70表达增强,姜黄素灌胃使血栓模型大鼠血管组织中HSP70表达增强,而姜黄提取物没有此作用。结论姜黄素抗炎作用与增加细胞内HSP70表达,降低细胞外HSP70有关,姜黄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其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模型 姜黄素 姜黄提取物 热休克蛋白70 抗炎
下载PDF
血栓靶向尿激酶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内溶栓效果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向涛 李沙 +1 位作者 张小滨 侯新朴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 制备血栓靶向的尿激酶脂质体 ,并在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上考察其溶栓情况。方法 通过液相合成法合成出靶向于血栓的特异性配体H Arg Gly Asp Ser OH (RGDS) ,并将其与monocarboxylpoly (ethyleneglycol)35 0 0distearoylphospha... 目的 制备血栓靶向的尿激酶脂质体 ,并在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上考察其溶栓情况。方法 通过液相合成法合成出靶向于血栓的特异性配体H Arg Gly Asp Ser OH (RGDS) ,并将其与monocarboxylpoly (ethyleneglycol)35 0 0distearoylphosphatidylethalnolamine (DSPE PEG350 0 COOH)偶联后插入到脂质体双层膜中得到血栓靶向尿激酶脂质体 ;通过制备方法的改进 ,以氢化豆磷脂在室温下制备尿激酶脂质体 ;在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上 ,考察了血栓靶向脂质体的体内溶栓效果。结果 所得的尿激酶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 ,稳定性好 ;与空白对照组的栓重相比 ,在相同剂量 (6 0kU·kg- 1 ,小剂量 )下 ,游离尿激酶组几乎无任何改变 ,尿激酶脂质体组血栓重量稍有减轻但无显著性差异 ,血栓靶向尿激酶脂质体组血栓重量明显减轻 (P <0 0 0 1) ;干重时的情况略有不同。与同剂量的普通脂质体相比 ,血栓靶向尿激酶脂质体溶栓效果显著改善 (湿重时P <0 0 1,干重时P <0 0 5 ) ,表现出明显的靶向溶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靶向 RGDS 尿激酶 脂质体 颈总动脉血栓模型
下载PDF
光化学法致大鼠脑血栓及水蛭提取物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文清 施新猷 +1 位作者 王四旺 谢艳华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99年第4期197-200,共4页
应用光化学原理,以自制冷光源(LG150B)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后动物行为学改变、脑水肿程度、脑梗塞面积以及尿激酶和水蛭提取物的治疗作用。结果,光照诱导后4、12、24h均出现行为学改变,以24h时为著;脑水肿也以24h时最... 应用光化学原理,以自制冷光源(LG150B)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其后动物行为学改变、脑水肿程度、脑梗塞面积以及尿激酶和水蛭提取物的治疗作用。结果,光照诱导后4、12、24h均出现行为学改变,以24h时为著;脑水肿也以24h时最为严重,梗塞灶约占脑(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除外)切片面积的10.51%±2.37%;尿激酶和水蛭提取物处理后以上改变均有明显改善。以水蛭提取物(2g/kg)处理可使脑水肿程度下降29%,梗塞面积缩小45%。结果表明用LG150B冷光源可成功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水蛭提取物可减轻其脑梗塞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法 脑血栓模型 水蛭提取物 治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药物量效关系体外监测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元小冬 米振洲 +9 位作者 刘秀荣 张文才 袁建新 王燕 裴唤珍 高文静 葛秀风 张萍淑 刘月松 马英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7,共4页
研究溶栓治疗时既可有效溶栓 ,又能避免出血并发症的有效用药剂量。方法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体外血栓模型试验 ,分别测定患者加入溶栓药物和未加药物对照状态下的模型及有关的指标 ,寻找加入溶栓药的体外血栓模型处于溶栓状态时的溶... 研究溶栓治疗时既可有效溶栓 ,又能避免出血并发症的有效用药剂量。方法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体外血栓模型试验 ,分别测定患者加入溶栓药物和未加药物对照状态下的模型及有关的指标 ,寻找加入溶栓药的体外血栓模型处于溶栓状态时的溶栓药物用量。结果 在脑梗死时自然状态下和生理盐水对照时体外血栓湿重较低 ,临床不宜进行溶栓治疗。当加入尿激酶进行溶栓试验时 ,体外血栓湿重在主干支梗死患者比穿通支梗死患者降低的更明显。结论 主干支梗死时对静脉溶栓更敏感 ,如果加入尿激酶初始量时 ,患者体外血栓处于溶栓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血栓模型 溶栓试验 药物量效关系
下载PDF
应用光—色素法动脉血栓模型研究养阴益气活血冲剂的抗血栓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海同 严伟民 +1 位作者 周佳音 郑筱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 :应用光—色素法动脉血栓模型研究养阴益气活血冲剂的抗血栓作用。方法 :给予大鼠分别灌服阿司匹林与不同剂量的养阴益气活血冲剂 7d后。采用光——化学法活体血栓生成模型 ,记录各组动脉血栓栓塞时间。结果 :养阴益气活血冲剂大... 目的 :应用光—色素法动脉血栓模型研究养阴益气活血冲剂的抗血栓作用。方法 :给予大鼠分别灌服阿司匹林与不同剂量的养阴益气活血冲剂 7d后。采用光——化学法活体血栓生成模型 ,记录各组动脉血栓栓塞时间。结果 :养阴益气活血冲剂大、中剂量组具有显著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益气 冲剂 活血 动脉血栓 抗血栓作用 抗血栓形成 较大剂量 结论 色素 目的
下载PDF
HV12p-rPA血栓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溶栓实验
14
作者 邓璇 梁兰 +4 位作者 高漫潞 康丽梅 余蓉 苏志国 吴梧桐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将通过蛋白质工程获得的抗凝溶栓双功能蛋白水蛭素12肽-瑞替普酶(HV12p-rPA)制备成靶向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内溶栓效果。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HV12p-rPA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采用碳二亚胺法偶联抗纤维蛋白原单克隆抗体(McAbSZ-65... 将通过蛋白质工程获得的抗凝溶栓双功能蛋白水蛭素12肽-瑞替普酶(HV12p-rPA)制备成靶向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内溶栓效果。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HV12p-rPA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采用碳二亚胺法偶联抗纤维蛋白原单克隆抗体(McAbSZ-65)制备HV12p-rPA靶向脂质体,采用大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考察HV12p-rPA靶向脂质体的体内溶栓效果。结果:最佳处方中HV12p-rPA脂质体的粒径为(142.45±1.20)nm,Zeta电位为(-30.63±0.48)mV,平均包封率为(91.59±1.39)%。靶向脂质体组(0.48±0.083)mg在相同剂量下(80k IU/kg)与PBS空白对照组(2.04±0.114)mg、游离HV12p-rPA组(1.2±0.100)mg和普通HV12p-rPA脂质体组(0.74±0.089)mg分别比较,其血栓干重明显减轻(P<0.05);靶向脂质体组与5倍剂量(400k IU/kg)的游离HV12p-rPA组(0.52±0.084)mg比较,其血栓干重较之偏轻(P>0.05)。制备出的靶向HV12p-rPA脂质体具有体内靶向溶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12肽-瑞替普酶 脂质体 靶向溶栓 颈总动脉血栓模型
原文传递
全光谱紫外线照射对动脉血栓的效应
15
作者 丁立新 李祚秀 杨永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血栓的效应方法:26只健康成年犬被随机分为4组,复制股动脉血栓模型后,UV+尿激酶(UK)组和UK组(各8只)即静脉014×104U/min点滴UK,同时UV+UK组还行胸腹部UV8...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血栓的效应方法:26只健康成年犬被随机分为4组,复制股动脉血栓模型后,UV+尿激酶(UK)组和UK组(各8只)即静脉014×104U/min点滴UK,同时UV+UK组还行胸腹部UV800cm2,44772mJ/cm2照射1次;UV组(5只)只同法照射UV,不用UK;对照组(5只)既不用UK也不照UV,观察各组血栓溶解情况.结果:血栓溶通率对照组为0/5,UV组0/5,UK组4/8,UV+UK组7/8;残余血栓湿重UV组明显轻于对照组,UV+UK组明显轻于UK组(P<001);血栓溶通时间UV+UK组较UK组缩短(P<001);溶通血栓所用UK剂量UV+UK组低于UK组(P<001)结论:强红斑量UV大面积照射具有促溶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 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照射 全光谱
下载PDF
内皮细胞-血小板血栓定量分析系统
16
作者 张恒义 郑筱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我们开发了一套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用于定量分析体外锥 -板血流模拟装置实验中内皮细胞 -血小板的相互作用。测量的参数包括反映在流态下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的细胞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形态指数和倾斜角 ,和反映流动状态下血小板 -... 我们开发了一套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用于定量分析体外锥 -板血流模拟装置实验中内皮细胞 -血小板的相互作用。测量的参数包括反映在流态下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的细胞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形态指数和倾斜角 ,和反映流动状态下血小板 -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相关参数血小板粘附率、表面粘附密度、血小板扩散系数和表面作用常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血小板 血栓模型 定量分析系统
下载PDF
不同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经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秋瑾 张凯 +1 位作者 刘红杰 邵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比较新型G-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与Rogers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经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TCRM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比较新型G-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与Rogers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经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TCRM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n=35)和无DVT组(n=4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行TCRM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采用新型G-Caprini和Rogers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2组患者术后发生DVT的风险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新型G-Caprini和Rogers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患者行TCRM后发生DVT的价值。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与子宫肌瘤患者行TCRM后发生DVT无关(P>0.05),合并肺部疾病、卧床时间、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DVT或肺栓塞病史、恶性肿瘤病史与子宫肌瘤患者行TCRM后发生DVT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肺部疾病、卧床时间、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DVT或肺栓塞病史、恶性肿瘤病史是子宫肌瘤患者行TCRM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新型G-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DVT组患者累计血栓风险评分显著高于无DVT组患者(P<0.05);82.86%的DVT患者被归为高风险,15.56%的无DVT患者被归为高风险,DVT患者被归为高风险的比率显著高于无DVT患者(χ^(2)=7.385,P<0.05)。Rogers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DVT组患者累计风险评分显著高于无DVT组患者(P<0.05);60.00%的DVT患者被归为高风险,33.33%的无DVT患者被归为高风险,DVT患者被归为高风险的比率显著高于无DVT患者(χ^(2)=5.321,P<0.05)。80例患者中,36例被新型G-Caprinis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为高风险人群,44例被评估为非高风险人群;36例被评估为高风险人群的患者中有29例发生DVT,44例评估为非高风险人群的患者中有37例未发生DVT,评估准确率为82.50%(66/80)。80例患者中,36例被Rogers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G-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Rogers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子宫肌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Caprini和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肿瘤住院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验证
18
作者 施红宁 胡忻雨 +1 位作者 刘菁轩 陈小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008-1014,共7页
目的验证Caprini和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中国肿瘤住院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 目的验证Caprini和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中国肿瘤住院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肿瘤患者473例,非VTE的肿瘤患者471例。结果肿瘤合并VTE组患者中卧床、肿瘤转移、肿瘤分期为Ⅲ或Ⅳ期、糖尿病、冠心病、中心静脉置管、糖尿病、下肢水肿和D-二聚体升高的人数明显高于非VTE组。肿瘤合并VTE患者中肺癌(22.41%)患者最多,其次是结肠癌(19.66%)、胃癌(11.84%)。随着Caprini累积风险评分的增加VTE的发生率亦增加,两者成线性关系,在累积分数为9~10分时VTE患者人数最多。肿瘤合并VTE患者Caprini累积分数绝大部分≥5分,特别是≥9分。肿瘤合并VTE患者Caprini累积分数明显高于肿瘤非VTE患者(P<0.0001)。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为高危-极高危患者的累积分数(8.23±2.72)显著高于非VTE组(1.52±1.64)(P<0.0001);采用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为高危患者中的累积分数亦高于非VTE组(P<0.0001)。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AUC值(95.7%)显著高于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的AUC值(88.9%)(P<0.05)。结论在住院的肿瘤患者中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比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具有更好的VTE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肿瘤 住院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群群 翟振华 周鑫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结合国内外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及指南,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30日我院6个病区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50个患者的1200份病历逐一... 目的结合国内外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及指南,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30日我院6个病区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50个患者的1200份病历逐一查阅、核对并记录所需信息。根据PaduaRAM、CapriniRAM所列的风险因素,制作统一的回顾性表格识别VTE风险因素。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1)不同类型肿瘤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活动期与否、化疗、PICC置管、升白药物应用、D-二聚体升高与血栓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药物干预与血栓发生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将CapriniRAM风险评分低危、中危、高危DVT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aduaRAM风险评分低危与高危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CapriniRAM时,DVT发生率未随评分等级升高而升高,应用PaduaRAM时,DVT发生率随评分等级升高而升高。结论(1)血栓发生与恶性肿瘤发生部位无关;(2)PaduaRAM更适合内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预防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