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油污泥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爽 郭庆杰 +1 位作者 王志奇 刘会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6-120,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含油污泥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操作参数下污泥的热重曲线和微分热重曲线。采用微分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确定污泥热解机理方程,并求出反应动力学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实验结果表明,污泥的...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含油污泥在氮气气氛下的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操作参数下污泥的热重曲线和微分热重曲线。采用微分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确定污泥热解机理方程,并求出反应动力学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实验结果表明,污泥的有机物热解阶段分为200-450℃和450-900℃;升温速率对污泥热解影响不明显,升温速率不同时,每个阶段活化能变化不大,热解第二阶段的活化能小于第一阶段的活化能;污泥的干燥程度对热解动力学参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热重分析 活化能 频率因子
下载PDF
碱金属碳酸盐对假板钛矿碳热还原反应的催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永键 吴阳红 +1 位作者 王厚忠 孙康 《有色矿冶》 2001年第4期22-24,共3页
本文通过X—衍射实验 ,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出碱金属碳酸盐对假板钛矿碳热还原反应有催化作用 。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 碱金属碳酸盐 假板钛矿 催化 热重分析法 碳热还原反应 钛铁矿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阻燃高回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成群 张佳丹 +1 位作者 吕海宁 蔡再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4-210,共7页
在原料中添加可膨胀石墨(EG),采用一步法合成了阻燃型高回弹聚氨酯软泡,研究了EG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EG粒子在泡沫内的固着状态及其对泡孔形貌和泡沫燃烧后的炭层形貌的影响。垂直-水平燃烧实验和极限氧指... 在原料中添加可膨胀石墨(EG),采用一步法合成了阻燃型高回弹聚氨酯软泡,研究了EG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EG粒子在泡沫内的固着状态及其对泡孔形貌和泡沫燃烧后的炭层形貌的影响。垂直-水平燃烧实验和极限氧指数实验检测了EG的添加量对于泡沫燃烧的抑制情况。考察了EG粒子的含量对泡沫密度、拉伸及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EG对泡沫热降解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大EG用量可以有效抑制熔滴并使阻燃性能得到改善,但添加过多的EG会导致泡孔变形及力学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回弹聚氨酯泡沫 可膨胀石墨 力学性能 热重分析 阻燃
下载PDF
城市污泥灰分矿物质组分演变与热重实验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尹洪超 蔡景成 +1 位作者 陈建标 穆林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2-319,共8页
运用XRD、EDX以及TGA等实验方法对大连不同污水处理厂不同灰化温度下的污泥灰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灰分中矿物质组分变化较大,温度较低时灰分中矿物质以方解石、石英以及焦磷酸盐为主,另外存在硅线石、磁铁矿和赤铁... 运用XRD、EDX以及TGA等实验方法对大连不同污水处理厂不同灰化温度下的污泥灰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灰分中矿物质组分变化较大,温度较低时灰分中矿物质以方解石、石英以及焦磷酸盐为主,另外存在硅线石、磁铁矿和赤铁矿等。随灰化温度的升高,除石英稳定外,灰分中长石类、硬石膏以及磷酸正盐和磷酸铝钙、磷酸铁钙成为主要成分。由于灰分中碱性氧化物较多,温度超过900℃出现了部分熔融现象。TGA实验表明,同一种物质不同温度的灰分失重明显不同,灰化温度越高,失重越小。不同灰化温度下灰分反映出污泥在焚烧过程中反应进程,随受热温度升高,都出现了矿物质失去吸附水,矿物质析出结晶水,污泥中有机物燃烧,方解石分解,以及随后的硬石膏分解等失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污泥 灰分 灰化温度 热重
原文传递
聚氯乙烯材料的热分解特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正洲 王颖 Edwin Metcalf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8-604,共7页
用热重法研究了聚氯乙烯装饰材料在不同的加热速率、不同的气氛下的热分解特性。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了聚氯乙烯材料在脱氯化氢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
关键词 热重法 聚氯乙烯材料 热分解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生物质燃料催化氧化燃烧机理 被引量:7
6
作者 魏学锋 苗娟 +1 位作者 董铁有 马建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4,共3页
定性实验验证了两种固态催化氧化剂MnO2和KMnO4的催化氧化性能。选取有代表性的生物质燃料秸秆和锯末,探讨了MnO2固相催化氧化燃烧生物质燃料机理。采用热重分析法,对锯末这种生物质燃料在空气氛围中以MnO2为催化剂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对... 定性实验验证了两种固态催化氧化剂MnO2和KMnO4的催化氧化性能。选取有代表性的生物质燃料秸秆和锯末,探讨了MnO2固相催化氧化燃烧生物质燃料机理。采用热重分析法,对锯末这种生物质燃料在空气氛围中以MnO2为催化剂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添加MnO2能显著改善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性能,降低燃料的着火温度,提高燃料的燃烧速度,使燃料的燃烧过程更集中。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证明了燃烧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料 催化剂 热重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下载PDF
竹纤维增强制动摩阻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何福善 高诚辉 +2 位作者 林有希 郑开魁 叶绍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采用竹纤维为增强相制备新型无石棉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通过热失重分析、定速摩擦试验及磨损表面形貌观察等手段探讨竹纤维的含量对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树脂基摩阻材料中加入适量竹纤维能改善材料摩擦磨... 采用竹纤维为增强相制备新型无石棉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通过热失重分析、定速摩擦试验及磨损表面形貌观察等手段探讨竹纤维的含量对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树脂基摩阻材料中加入适量竹纤维能改善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并具有一定的减震降噪的效果,但在超过其热解温度时会造成竹纤维的碳化、挥发,对基体增强失效;竹纤维质量百分数为13%时试样能获得较稳定的摩擦系数及较低的磨损率;竹纤维含量过多会造成摩阻材料制备工艺性变差,且高温下大量竹纤维碳化剥落会破坏摩擦表面膜的连续性,使摩阻性能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制动摩阻材料 摩擦磨损 热失重
下载PDF
造纸黑液纯化木素的结构及热性质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琳 范峰 +1 位作者 凌凤香 黎元生 《当代化工》 CAS 2008年第4期382-385,388,共5页
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分析了造纸黑液纯化木素的表面形态、化学官能团及主要元素构成,并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造纸黑液纯化木素的热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造纸黑液纯化木素主要由紫丁香基单元和愈... 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分析了造纸黑液纯化木素的表面形态、化学官能团及主要元素构成,并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造纸黑液纯化木素的热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造纸黑液纯化木素主要由紫丁香基单元和愈疮木基单元两种结构单元组成,其结构单元间主要是通过醚键和C—C键连接在一起;造纸黑液纯化木素的失重温度区域较宽,且存在2个剧烈失重阶段,最终固体残留物高达3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黑液纯化木素 结构 热重分析
下载PDF
玉米秸秆热裂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磊 沈胜强 +1 位作者 杨树华 师新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0-813,共4页
在热天平分析玉米秸秆热失重行为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研究了玉米秸秆在热裂解过程中热解气的组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气体产物中氢气、甲烷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含量却减少。结合玉米秸秆的化学组分从分子微... 在热天平分析玉米秸秆热失重行为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研究了玉米秸秆在热裂解过程中热解气的组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气体产物中氢气、甲烷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含量却减少。结合玉米秸秆的化学组分从分子微观结构角度对玉米秸秆热裂解过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秆 热裂解 热重分析 热解气组分
下载PDF
硫酸钡填充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建国 姜宏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43,共5页
通过Brabender塑性仪熔融挤出硫酸钡(BaSO4)填充的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PO-TPU)、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E-TPU)复合材料。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热失重分析(TG)研究表明,BaSO4的存在催化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热降解。相... 通过Brabender塑性仪熔融挤出硫酸钡(BaSO4)填充的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PO-TPU)、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PE-TPU)复合材料。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热失重分析(TG)研究表明,BaSO4的存在催化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热降解。相对于纯PO-TPU挤出,PO-TPU/BaSO4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a减少了13.4%,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减少了32.6%;相对于纯PE-TPU挤出,PE-TPU/BaSO4的M^-n减少了34.5%,M^-w减少了51.6%。在大约320℃之前,BaSO4填充的TPU具有更大的质量损失速率,且对PE-TPU影响尤为明显。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TPU/BaSO4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大的降低幅度。这显示了BaSO4加速了TPU的分解,对分解过程起到了催化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能 热塑性聚氨酯 硫酸钡 凝胶渗透色谱 热失重分析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ALLOY POWDER BY REDUCTION OF COMPLEX OXIDE
11
作者 QIAN Yitai FU Peizhen CAO Guanghan CHEN Zuy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China Associate Professor,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2年第9期227-228,共2页
The ultrafine alloy powders,CuRh,γ-Ni_(0.33)Fe_(0.66) and α-Fe_(0.66)Co_(0.33) of size less than 35 nm were prepared by reduction of complex metallic oxides under atmosphere of 15% H_2 and 85%Ar.
关键词 ultrafine alloy powder REDUCTION thermogravimetic analysis X-ray diffraction
下载PDF
β-环糊精对增塑PVC热稳定性及增塑剂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芹 吴唯 +2 位作者 唐艳芳 卞俭俭 朱送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加入不同量的β-环糊精,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聚氯乙烯(PVC)。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或辐照处理过程均会导致增塑PVC的起始降解温度(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为25kGy时,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从25kGy... 通过加入不同量的β-环糊精,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聚氯乙烯(PVC)。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或辐照处理过程均会导致增塑PVC的起始降解温度(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为25kGy时,tonset降低,当辐照剂量从25kGy增加至50kGy及100kGy时,tonset继续升高。当迁移介质为PVC树脂时,加入10.0份β-环糊精能够明显抑制高辐照剂量下环氧脂肪酸甲酯的迁移;迁移介质为空气时,加入1.0份β-环糊精能够有效抑制辐照后增塑PVC环氧脂肪酸甲酯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环氧脂肪酸甲酯 Β-环糊精 迁移性 热失重分析
下载PDF
金蟾膏中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13
作者 迟敬涛 王秉隆 +3 位作者 郭金峰 王荣申 李义清 李万忠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11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分析金蟾膏中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蟾膏处方主要药物进行定性鉴别;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量色散X射... 目的分析金蟾膏中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蟾膏处方主要药物进行定性鉴别;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分析、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热失重分析检测金蟾膏中化学成分。结果薄层色谱检出金蟾膏中有巴豆、乳香、蓖麻子药材;金蟾膏中初步检出蛋白、油脂、维生素、抗氧剂300、角鲨烯、双氢可待因、二氧化硅、铅粉、氢氧化铝等。结论薄层色谱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斑点清晰;不同分析方法可表征金蟾膏中化学成分,为该制剂的剂型改革奠定应用基础,为外用膏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蟾膏 色谱法 薄层 气相色谱-质谱 顶空气相质谱联用 X射线衍射 热失重
原文传递
基于热重法对氰氟草酯主要剂型制剂挥发性的分析
14
作者 罗惠莉 贺晓美 +4 位作者 周静如 卢丽丽 张舸帆 赵佳 喻鹏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67-571,共5页
[目的]国内目前对农药的环境影响研究集中子残留、迁移和生物毒害方面,缺乏对农药制剂挥发性的研究。氰氟草酯是近年来稻田除草剂中登记使用增长较快的品种,其中乳油(EC)、可分散油悬浮剂(OD)和水乳剂(EW)各占1/3。通过研究不同制剂的... [目的]国内目前对农药的环境影响研究集中子残留、迁移和生物毒害方面,缺乏对农药制剂挥发性的研究。氰氟草酯是近年来稻田除草剂中登记使用增长较快的品种,其中乳油(EC)、可分散油悬浮剂(OD)和水乳剂(EW)各占1/3。通过研究不同制剂的挥发性为其合理选择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对氰氟草酯单剂剂型统计分析,选取EC、OD和EW 3种主要剂型的制剂,参考美国加州EPA热重法及我国GB/T 1725—2007,采用热重法(TGA)在35~155℃下进行挥发性检测。[结果]155℃以下均未发现物质热分解,表明各剂型制剂挥发均以有机物和水分热散失为主。随检测温度升高,热失重率P值与温度呈正相关,其中30%OD制剂P值与温度相关性最高,R为0.9962。检测温度在115~135℃时,91.67%的制剂P值增长幅度<8.35%,可参照采用115℃为检测温度。对56种氰氟草酯制剂的挥发性检测结果表明:3种主要剂型制剂挥发性系数EP值排序为EC>EW>OD。[结论]EC和OD制剂挥发主要受助溶剂的影响,而EW制剂还受其中水分含量的影响。为减少农药使用挥发,应优先选择OD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氰氟草酯 挥发性 热重法
原文传递
钙基固硫剂高温固硫反应特性的TGA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妮 赵敬德 +2 位作者 骆仲泱 程乐鸣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燃煤固硫过程中,要求固硫剂具有良好的高温固硫性能。该文通过热重分析方法对钙基固硫剂的固硫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着重研究了固硫剂的种类、添加剂含量及反应温度对固硫剂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工配制的复合钙基固硫剂及... 燃煤固硫过程中,要求固硫剂具有良好的高温固硫性能。该文通过热重分析方法对钙基固硫剂的固硫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着重研究了固硫剂的种类、添加剂含量及反应温度对固硫剂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工配制的复合钙基固硫剂及新型的天然固硫剂-贝壳具有较好的高温固硫性能,与纯CaO相比,其最佳固硫温度向高温区移动约100℃。在1180℃下,添加剂的加入可使固硫剂的钙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所得试验结果为燃烧中固硫剂的选择并提高其利用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固硫剂 高温 固硫反应行性 TGA 试验 烟气脱硫 二氧化硫 治理
下载PDF
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生色团的合成及辅助给体对分子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游英才 唐先忠 +4 位作者 唐翔 贾鲲鹏 王洋 李昱树 张煜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0-534,共5页
为了研究辅助给体对生色团分子热分解温度以及二阶极化率的影响,以已报道生色团分子2-二氰亚甲基-3-氰基-4-(4-二乙胺基-苯乙烯基)-5,5-二甲基-2,5-二氢呋喃(DCDHF-2-V)为基础,分别在苯环二乙胺基的邻位上以羟基、丁氧基和苄氧基作为辅... 为了研究辅助给体对生色团分子热分解温度以及二阶极化率的影响,以已报道生色团分子2-二氰亚甲基-3-氰基-4-(4-二乙胺基-苯乙烯基)-5,5-二甲基-2,5-二氢呋喃(DCDHF-2-V)为基础,分别在苯环二乙胺基的邻位上以羟基、丁氧基和苄氧基作为辅助给体合成了三种新型的生色团分子:EFC-OH,EFC-OBu和EFC-OBe.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确认了其结构.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分子的热性能良好,其中EFC-OBe的热分解温度(Td)最高为278.6℃.溶致变色法测定结果表明,EFC-OBe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μgβ1064 nm)最高,为47149×10-48 esu.将这三种分子的Td值和μgβ值与未加入辅助给体的DCDHF-2-V分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辅助给体的加入对分子的热稳定性能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分子的μgβ值一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辅助给体 热失重分析(TGA) 溶致变色法
原文传递
常压下酸催化多元醇液化纤维素反应机理的研究
17
作者 张妍 高壮志 +3 位作者 乔文朴 杨宇杰 常紫阳 刘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77-2581,共5页
开发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路径与“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度契合。实验探索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组分常压酸(H3PO4)催化多元醇[丙二醇(PG)与二甘醇(DEG)混合液]液化反应路径为研究目标,了解酸催化多元醇... 开发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路径与“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度契合。实验探索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组分常压酸(H3PO4)催化多元醇[丙二醇(PG)与二甘醇(DEG)混合液]液化反应路径为研究目标,了解酸催化多元醇作用条件下的木质生物质液化反应机理。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波谱(NMR)及热重分析(TGA)对不同反应时间下纤维素液化所得生物油的化学基团、分子量及其分布、分子结构、热解等进行了分析。FTIR检测表明,不同反应时间所得生物油具有相似FTIR特征;液化初期,纤维素降解生成了较多的烃类、醚类和含羰基化合物;液化后期,纤维素中的糖类降解产物、羟基或烯烃与PG/DEG反应生成了难溶于1,4-二氧六环的有机物。GPC分析表明,随着液化的进行,纤维素分子链发生断裂程度加剧,降解生成低分子量(LMW)物质越来越多,降解反应占主导地位;而当反应时间达到某一值时,其降解产物与PG/DEG发生聚合反应产生越来越多的大分子量物质,使生物油的分子量不再降低,即聚合反应占主导地位。^(1)H-和^(13)C-NMR表明,纤维素在液化作用下发生降解使得分子链断裂,仍保留了部分葡萄糖单元结构;随着液化反应的进行,这些结构单元再次发生转化产生LMW化合物;反应继续进行时,这些产物之间或与PG/DEG之间可进行聚合反应,形成结构趋于一致、性质逐渐稳定的新物质。TGA分析结果:生物油中含有70%~85%碳数小于25和5%~10%碳数高于25的化合物,最终残炭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再升高。实验通过研究纤维素在多元醇液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揭示其液化的反应历程,为探索秸秆全组分的液化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生物油 红外光谱 凝胶渗透色谱 核磁共振 热重分析
下载PDF
铜(Ⅱ)与取代酞酰苯胺酸和β-苯丙氨酸混配配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晓晖 任丽萍 +3 位作者 祝忠民 刘爱芳 胡书新 董发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0-584,共5页
Five new mixed ligand complexes Cu(X PTLA)phe[PTLA=2 (COO)C6H4CONHC6H4,X=H,2 Cl,2 CH3,2 OCH3,4 OCH2CH3,Phe=β phenylalanin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 Five new mixed ligand complexes Cu(X PTLA)phe[PTLA=2 (COO)C6H4CONHC6H4,X=H,2 Cl,2 CH3,2 OCH3,4 OCH2CH3,Phe=β phenylalanin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as well as thermogravimetical analysis. It is indicated that in mixed ligand complexes coordination occurs through carboxylate oxygen, oxygen of amino in 2 [(substituted phenylamino) carbonyl] benzoic acid and carboxyl oxygen, nitrogen of amino in amino acid.Stereo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lex is plane square. Three ways,MacCllum and Tammer ,Coats and Redfern and Zsako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values of the apparent decomposition activation energies, the activation entropies, the reaction orders and the frequency factor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 orders are all 2/3. Studies of the mechanism of these reactions state that these reactions all fit the kinetic equation 1-(1-α)1/3=kt.The changes of activation energies and activation entropie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酞酰苯胺酸 混配配合物 热重分析 反应机制 合成 β-苯丙氨酸 热分解机理
下载PDF
秸秆热解特性及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永玲 吴占松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共5页
用热重-差热分析仪对玉米秸秆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了热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热解过程主要分为脱水、保持、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4个阶段。升温速率在5 K/min、10 K/min和30 K/min时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对应的温度分别为318℃、... 用热重-差热分析仪对玉米秸秆在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了热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热解过程主要分为脱水、保持、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4个阶段。升温速率在5 K/min、10 K/min和30 K/min时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对应的温度分别为318℃、325℃和341℃。在热重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Coats-Redfern法、最大速率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等不同的动力学处理方法对秸秆热解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并用Malek法对机理方程进行筛选,得出了不同升温速率下连续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秸秆 热解 热重分析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典型核电电缆火灾危险性的热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子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2-604,632,共4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气氛及空气气氛下,对用于安全壳外面的WDZ-HK3-PYJP3YJP3型核电电缆的护套、包带和内层绝缘层进行了火灾危险性研究,并进行热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核电电缆的护套起始失重温度和第一阶段活化能最高,耐热性最... 利用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气氛及空气气氛下,对用于安全壳外面的WDZ-HK3-PYJP3YJP3型核电电缆的护套、包带和内层绝缘层进行了火灾危险性研究,并进行热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核电电缆的护套起始失重温度和第一阶段活化能最高,耐热性最好;内层绝缘层的失重温度区间最长,第二阶段活化能和成炭率最高,能够最大程度延长内芯的短路时间;包带的各项参数介于护套和内部绝缘层之间。相对于普通电缆,该核电电缆的不同绝缘材料耐高温性和活化能均更高,安全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电缆 绝缘材料 热重分析 活化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