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热电材料BI_(1-X)SB_X薄膜的电化学制备 被引量:3
1
作者 洪澜 任山 +2 位作者 VEREECKEN P M SUN L SEARSON P C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1,共5页
B I1-XSBX半导体合金是性能优异的热电和磁电功能材料,为制备固态电制冷器件、温差发电器件和磁电器件的重要材料。电化学沉积薄膜技术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在半导体薄膜制备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系统研究了高浓度盐酸(2.4 MOL/L)的B I... B I1-XSBX半导体合金是性能优异的热电和磁电功能材料,为制备固态电制冷器件、温差发电器件和磁电器件的重要材料。电化学沉积薄膜技术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在半导体薄膜制备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系统研究了高浓度盐酸(2.4 MOL/L)的B I和SB盐酸溶液,成份从纯铋逐步变化到纯锑的B I1-XSBX合金半导体薄膜电化学沉积特性。测试了沉积过程I-V循环曲线和和沉积电荷效率等电化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所有成份范围内都可以得到典型的B I1-XSBX固溶体结构的高质量薄膜。薄膜生长为典型的溶液扩散控制过程,具有高的沉积电荷效率。薄膜沉积和溶解之间的电位差随溶液中SB(Ⅲ)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大,生长的薄膜越来越稳定。在30%SB浓度附近,电化学过程、薄膜结构和性能发生明显的突变。应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研究薄膜结构,发现薄膜具有明显的(012)择优取向,薄膜晶粒尺寸也随SB浓度的增加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金属 Bi—Sb合金 热电薄膜 电化学沉积 电流-电位循环曲线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thermoelectric films:Fabrication techniques,classification,and regulation methods 被引量:1
2
作者 Jing-jing Feng Wei Zhu Yuan De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2-26,共15页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have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due to their unique ability to directly convert heat to electricity without any moving parts or noxious emissions.Taking advantages of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have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due to their unique ability to directly convert heat to electricity without any moving parts or noxious emissions.Taking advantages of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s of thermoelectric films,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are diversified,particularly in microdevices.Well-controlled nanostructures in thermoelectric films are effective to optimize the electrical and thermal transport,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In this paper,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approaches to fabricate thermoelectric films,including inorganic,organic,and inorganic–organic composites,are summarized,where more attentions are paid on the inorganic thermoelectric films for their excellent thermoelectric responses.Additionally,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rmoelectric film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electric film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CLASSIFICATION regulation methods
下载PDF
Bi_(2-x)Sb_xTe_3温差电材料薄膜的电化学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为 黄庆华 +1 位作者 贾法龙 张志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34-1238,共5页
采用电化学控电位沉积的方法制备了Bi2-xSbxTe3温差电材料薄膜.通过ESEM、XPS、XRD、EDS等方法对电沉积薄膜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在不同电位下制备的Bi2-xSbxTe3薄膜的温差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Bi3+、HTeO2+和S... 采用电化学控电位沉积的方法制备了Bi2-xSbxTe3温差电材料薄膜.通过ESEM、XPS、XRD、EDS等方法对电沉积薄膜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在不同电位下制备的Bi2-xSbxTe3薄膜的温差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Bi3+、HTeO2+和SbO+的溶液中,采用控电位沉积模式,可实现铋、锑、碲三元共沉积,生成锑掺杂的Bi2Te3化合物Bi2-xSbxTe3.通过调节沉积电位,可控制电沉积Bi2-xSbxTe3薄膜的掺杂浓度,从而影响材料的温差电性能.控制沉积电位为-0.5V条件下制备的温差电材料薄膜的塞贝克系数最大,为213μV·K-1,其组成为Bi0.5Sb1.5Te3.随着沉积电位的负移,电沉积出的Bi2-xSbxTe3薄膜的结晶状态将逐渐由等轴晶转变为树枝晶.研究证明,电沉积方法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薄膜温差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电材料薄膜 Bi2-xSbxTe3化合物 电沉积 塞贝克系数
下载PDF
Bi_(2-x)Sb_xTe_3热电薄膜的电化学沉积及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晓龙 蔡克峰 李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02-1305,共4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及钛片上沉积Bi2-xSbxTe3热电薄膜。采用循环伏安、SEM、XRD、EDX等技术分别对电化学沉积过程和薄膜的形貌、相结构、组成进行研究,并对其室温时的热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含有Bi3+、HTeO2+和SbO+...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及钛片上沉积Bi2-xSbxTe3热电薄膜。采用循环伏安、SEM、XRD、EDX等技术分别对电化学沉积过程和薄膜的形貌、相结构、组成进行研究,并对其室温时的热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含有Bi3+、HTeO2+和SbO+的硝酸溶液中,采用控电位沉积模式,可以实现铋、锑、碲三元共沉积,得到Bi2-xSbxTe3薄膜。薄膜热处理前用冷等静压处理可以提高薄膜的密实度和平整度,并有利于热电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薄膜 Bi2-xSbxTe3 电沉积
下载PDF
热电薄膜平面内热电性能测量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穆武第 程海峰 唐耿平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7期62-65,共4页
介绍了一种测量热电薄膜平面内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一体化的测量装置。本装置可用于测量室温到300℃温度范围内薄膜材料平面内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测量过程简单,测量成本低,且不会对薄膜造成损伤。实验证明,在薄膜两端沉积一层导电性... 介绍了一种测量热电薄膜平面内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一体化的测量装置。本装置可用于测量室温到300℃温度范围内薄膜材料平面内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测量过程简单,测量成本低,且不会对薄膜造成损伤。实验证明,在薄膜两端沉积一层导电性好的铜膜后,该测量装置完全可以忽略接触电阻的影响,使得测量稳定性好,精度高,可满足纳米薄膜热电材料的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的一体化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薄膜 SEEBECK系数 电导率
下载PDF
不锈钢与金基体上电沉积Bi_2Te_(3-y)Se_y薄膜
6
作者 卜路霞 王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37-939,共3页
采用控电位电沉积技术以不锈钢和金为基体制备了Bi2Te3-ySey温差电材料薄膜。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能量散射光谱(EDS)、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基体对Bi2Te3-ySey温差电材料薄膜形貌、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结果... 采用控电位电沉积技术以不锈钢和金为基体制备了Bi2Te3-ySey温差电材料薄膜。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能量散射光谱(EDS)、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基体对Bi2Te3-ySey温差电材料薄膜形貌、组成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Bi3+、HTeO2+和Se4+的溶液中,可实现铋、碲、硒三元共沉积,制备出Bi2Te3-ySey温差电材料薄膜。以金为基体电沉积的Bi2Te3-ySey薄膜的表面较平整、致密。在-0.04V沉积电位下,以不锈钢和金为基体电沉积Bi2Te3-ySey薄膜组成分别为Bi2Te2.39Se0.77和Bi2Te2.45Se0.85,且在不锈钢上电沉积制备的Bi2Te3-ySey薄膜的塞贝克系数更高,为-60mV/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Te3-ySey化合物 电沉积 温差电材料薄膜 形貌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Te纳米线/PEDOT∶PSS热电薄膜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孙晓萌 孙婷婷 +3 位作者 吴鑫 邱小小 王连军 江莞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8-524,共7页
近年来,用于健康、环境监测的可穿戴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发展迅速,由此对可持续能源收集与供应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机柔性热电材料和装置能够将热量直接转换成电能,且凭借其固有的柔韧性、低毒性和简单易得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用于健康、环境监测的可穿戴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发展迅速,由此对可持续能源收集与供应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机柔性热电材料和装置能够将热量直接转换成电能,且凭借其固有的柔韧性、低毒性和简单易得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纳米纤维膜的常用方法,具有简单、通用、易于控制等优点,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静电纺丝结合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了碲(Te)纳米线/PEDOT∶PSS热电纳米纤维薄膜,当碲源浓度为5%时(质量分数),Te纳米线长度最长,纤维薄膜的热电性能最佳。其电导率为1.62 S·cm^(^(-1)),塞贝克系数为22.43μV·K^(-1),热导率仅为~0.08 W·m^(-1)·K^(-1),热电优值(ZT值)达0.112×10^(-3)。基于此纤维薄膜成功制备了柔性热电器件,当薄膜条数为4时,在温差ΔT=45 K时,其输出电压为3.54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OT∶PSS Te纳米线 热电薄膜 静电纺丝 可穿戴
下载PDF
n型掺杂不同管径碳纳米管薄膜的热电性能研究及其器件的制备 被引量:2
8
作者 晋潞潞 孙婷婷 +1 位作者 王连军 江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6,共5页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高的导电性和优异的韧性使其在柔性热电领域具有很多优势,其管径、长度等特征对热电性能具有不同影响,深入探索并揭示该影响对制备高性能CNT热电材料具有指导意义。本工作主要研究了n型掺杂态的不同管径的...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高的导电性和优异的韧性使其在柔性热电领域具有很多优势,其管径、长度等特征对热电性能具有不同影响,深入探索并揭示该影响对制备高性能CNT热电材料具有指导意义。本工作主要研究了n型掺杂态的不同管径的CNT热电性能。结果表明CNT薄膜的n型掺杂效果随管径增大而降低,管径为1~2 nm,长度为5~30μm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样品在经20%(质量分数)的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液掺杂12 h后的性能达到最优,其功率因子可达51.5μW·m^(-1)·K^(-2),基于此制备的热电器件在温差为8.3 K时,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1.5 nW。该研究结果可为CNT热电性能的优化及掺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柔性热电薄膜 热电器件
下载PDF
Bi0.5Sb1.5Te3/环氧树脂柔性复合热电厚膜的制备及其面内制冷性能(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鹏 聂晓蕾 +6 位作者 田烨 方文兵 魏平 朱婉婷 孙志刚 张清杰 赵文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9-684,共6页
利用丝网印刷法在聚酰亚胺基板上制备了Bi0.5Sb1.5Te3/环氧树脂柔性复合热电厚膜,通过优化Bi0.5Sb1.5Te3粉末含量提高了其电输运性能。复合厚膜在300K时的最优功率因子达到1.12mW·m^-1·K^-2,较前期报道的数值提高了33%。抗弯... 利用丝网印刷法在聚酰亚胺基板上制备了Bi0.5Sb1.5Te3/环氧树脂柔性复合热电厚膜,通过优化Bi0.5Sb1.5Te3粉末含量提高了其电输运性能。复合厚膜在300K时的最优功率因子达到1.12mW·m^-1·K^-2,较前期报道的数值提高了33%。抗弯测试表明复合厚膜的电阻在弯曲半径大于20mm时基本不变,在弯曲半径为20mm,弯曲次数小于3000次时,仅有轻微增大,说明其在柔性热电器件领域具有应用潜力。红外热成像技术显示,在工作电流为0.01A到0.05A时,复合厚膜热电臂两端可以形成4.2℃到7.8℃的温差,表明了其在面内制冷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热电厚膜 丝网印刷法 Bi0.5Sb1.5Te3/环氧树脂复合厚膜 电输运性能 面内制冷领域
下载PDF
石墨烯/Bi_(0.5)Sb_(1.5)Te_(3)柔性热电薄膜及其面内散热器件的设计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晓蕾 余灏成 +3 位作者 朱婉婷 桑夏晗 魏平 赵文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29-238,共10页
基于柔性热电薄膜制冷的面内散热技术有望为电子器件高效面内散热提供解决方案,但柔性热电薄膜电输运性能太低和面内散热器件结构设计困难严重制约了该技术在电子元器件散热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在环氧树脂/Bi_(0.5)Sb_(1.5)Te_(3)柔性热... 基于柔性热电薄膜制冷的面内散热技术有望为电子器件高效面内散热提供解决方案,但柔性热电薄膜电输运性能太低和面内散热器件结构设计困难严重制约了该技术在电子元器件散热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在环氧树脂/Bi_(0.5)Sb_(1.5)Te_(3)柔性热电薄膜中掺入具有同时调控电热输运行为功能的石墨烯,发现不仅有助于Bi_(0.5)Sb_(1.5)Te_(3)晶粒沿(000l)择优取向,而且还提供了载流子快速传输通道,石墨烯/Bi_(0.5)Sb_(1.5)Te_(3)柔性热电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同时显著增大;石墨烯掺入量为1.0%的柔性热电薄膜室温最高功率因子达到1.56 mW/(K^(2)·m),与环氧树脂/Bi_(0.5)Sb_(1.5)Te_(3)柔性热电薄膜相比提高了71%,其最大制冷温差提高了1倍.利用这种高性能石墨烯/Bi_(0.5)Sb_(1.5)Te_(3)柔性热电薄膜制冷,设计并制备出了级联结构高效面内散热器件,发现该器件可以将热量从热源区逐级传输至散热区,实现热源区温度下降1.4—1.9℃,展现出了高效稳定的面内散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Bi_(0.5)Sb_(1.5)Te_(3)柔性热电薄膜 电输运性能 载流子快速传输通道 面内散热器件
下载PDF
热冲击作用下复合热电薄膜结构的热-电-力耦合行为研究
11
作者 刘畅 刘越 辛绍杰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3-811,共9页
采用分离变量法和奇异积分方程研究了在热冲击作用下复合热电薄膜/基底结构的热-电-力耦合行为及薄膜边缘应力集中问题.得到了复合薄膜温度场以及层间热应力分布,给出了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分析了在热冲击作用下复合薄膜尺寸、材料参数... 采用分离变量法和奇异积分方程研究了在热冲击作用下复合热电薄膜/基底结构的热-电-力耦合行为及薄膜边缘应力集中问题.得到了复合薄膜温度场以及层间热应力分布,给出了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分析了在热冲击作用下复合薄膜尺寸、材料参数配比和界面漏电行为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热电薄膜越薄,边缘处的热应力集中越弱;在高温侧选择塞贝克系数较大,热导率较低且电导率较低的热电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其层间热应力;界面漏电会降低复合热电薄膜层间热应力.研究结果将为热电薄膜器件的结构设计及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热电薄膜 热冲击 热-电-力耦合 分离变量法 奇异积分方程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interface scattering on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film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12
作者 Xiaodong Jia Yuanwen G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25期3098-3106,共9页
A theoretical model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interface effects i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Seebeck coefficient and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for a polycrystalline thermoelectric(TE)thin film.The interface sca... A theoretical model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interface effects i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Seebeck coefficient and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for a polycrystalline thermoelectric(TE)thin film.The interface scattering mechanisms(including the film-surface scattering and grain-boundary scattering)of the transport electrons in the film materials are revealed.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ebeck coefficient,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he interface parameters(the film-surfac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grain-boundary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are then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the proposed model.The differences in the TE properties between the films and bulk materials caused by size restriction 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igher grain number leads to stronger grain-boundary scattering and more distinct size effects of the TE properties.In contrast to the surface effect,the grain-boundary effect plays a main role in the TE properties of TE films with polycrystallin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材料 界面散射 热电性能 热电材料 SEEBECK系数 表面散射 多晶结构 界面效应
原文传递
热电薄膜尺寸对含Y型单元薄膜温差发电器输电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罗思一 王长宏 苏文 《节能》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基于热电效应,薄膜温差发电器(mTEG)可将人体热转化为电能,替代需频繁更换或充电的蓄电池,使可穿戴电子设备实现自供电。相比传统π型器件,含Y型热电单元的薄膜温差发电器具有更强的热回收能力,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 基于热电效应,薄膜温差发电器(mTEG)可将人体热转化为电能,替代需频繁更换或充电的蓄电池,使可穿戴电子设备实现自供电。相比传统π型器件,含Y型热电单元的薄膜温差发电器具有更强的热回收能力,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研究在实际自然对流条件下热电薄膜尺寸对含Y型热电单元薄膜温差发电器输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电薄膜长度越大,mTEG产生的开路电压越小,内阻越小,而宽度对两者的影响则呈现几乎相反的趋势。负载电阻不同时,最大输出功率对应热电薄膜最佳宽度均为610μm;热电薄膜长度为1 800μm、负载电阻为1.1 kΩ时,存在最佳输出功率,为0.57 nW,相比原设计,输出功率提高了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薄膜 温差发电器 Y型热电单元 输出功率
下载PDF
浅谈电热膜采暖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大中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1年第5期55-55,57,共2页
介绍了电热膜的结构、工作原理 ,分析了其作为一种新型采暖方式的特点 ,并与传统采暖方式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电热膜 采暖方式 建筑物 工作原理 舒适性 节能 节水
下载PDF
基于印刷电子的热电薄膜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滨 罗如柏 +3 位作者 周世生 杜斌 李怀林 吴雅婷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5,共11页
近年来,热电效应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能量转换技术,可以收集废热转化为可用电源来提高设备性能。然而,传统热电器件制造大多使用高温铸造工艺,限制了生产效率以及与柔性基材的相容性,阻碍了热电技术的应用。印刷电子技术具有大批量、低成... 近年来,热电效应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能量转换技术,可以收集废热转化为可用电源来提高设备性能。然而,传统热电器件制造大多使用高温铸造工艺,限制了生产效率以及与柔性基材的相容性,阻碍了热电技术的应用。印刷电子技术具有大批量、低成本、低温固化、柔性化和个性化制备的特点,通过将高性能热电材料转化为功能性油墨,便可以针对特定应用快速有效地制造特征热电器件。本文首先介绍了热电转换原理和可印刷热电材料和器件,其次,从喷墨印刷、丝网印刷、气溶胶喷射印刷和点胶机印刷4个技术角度阐述了印刷电子技术在热电薄膜与器件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最后对其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热回收 热电薄膜 印刷电子 热电发生器
下载PDF
用于新型热电薄膜氢气传感器的负载型Pt催化剂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建松 黄琥 +1 位作者 栾伟玲 戚蕴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5-1150,共6页
选用Pt为活性组分,γ-Al2O3、γ-Al2O3-碳纳米管(CNT)和活性碳纤维布(ACC)为载体,制备了用于热电薄膜氢气传感器的负载型Pt催化剂,研究了3种载体对负载型Pt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载体中加入CNT可有效提高负载型Pt催化剂的活... 选用Pt为活性组分,γ-Al2O3、γ-Al2O3-碳纳米管(CNT)和活性碳纤维布(ACC)为载体,制备了用于热电薄膜氢气传感器的负载型Pt催化剂,研究了3种载体对负载型Pt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载体中加入CNT可有效提高负载型Pt催化剂的活性;ACC的高比表面积使Pt/ACC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确定了Pt/ACC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Pt质量分数19.9%,还原温度180℃,还原时间3h。将Pt/ACC催化剂与热电薄膜结合进行氢敏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使用Pt/ACC催化剂的热电薄膜氢气传感器在室温下即具有优异的性能,在30℃下表现出最高的饱和温差(47℃)和快速响应与恢复性能;在160℃以下对工作气体的选择性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负载型催化剂 氢气传感器 热电薄膜
下载PDF
nc-Si∶(Al_2O_3+S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热电特性
17
作者 郝培风 高斐 +5 位作者 苗锟 刘立慧 孙杰 权乃承 刘晓静 张君善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5-1469,共5页
采用真空热蒸发技术在石英玻璃衬底上蒸镀约400 nm的铝膜,并在空气中580℃的条件下退火1 h。在退火过程中Al与石英中的SiO2反应形成纳米硅nc-Si∶(Al2O3+SiO2)复合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散射(Raman)及扫描电镜(SEM)等... 采用真空热蒸发技术在石英玻璃衬底上蒸镀约400 nm的铝膜,并在空气中580℃的条件下退火1 h。在退火过程中Al与石英中的SiO2反应形成纳米硅nc-Si∶(Al2O3+SiO2)复合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散射(Raman)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特性。测得膜厚约为760 nm,估算出薄膜中纳米硅(nc-Si)的平均尺寸约为25 nm。实验发现该nc-Si∶(Al2O3+SiO2)复合膜有热电特性,研究了其电阻率及Seebeck系数随温度(293-413 K)的变化关系,在293 K和413 K该薄膜的Seebeck系数分别约为-624μV/K和-225μV/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薄膜 nc-Si∶(Al2O3+SiO2)复合膜 热蒸发 SEEBECK系数
下载PDF
Ca_3Co_4O_9基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东 赵昆渝 +2 位作者 李智东 葛振华 邹平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9年第1期73-76,共4页
Ca3Co4O9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氧化物热电材料。本文从Ca3Co4O9的结构出发,讨论了利用不同工艺制备Ca3C4O9的粉体材料、块体材料和薄膜材料的方法。并针对块体材料和薄膜材料的热电性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提高热电材料性能的途径。
关键词 热电材料 CA3CO4O9 热电薄膜 热电性能
下载PDF
热电薄膜与薄膜温差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平 郑壮豪 +1 位作者 张东平 梁广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0-704,共5页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绿色环保型功能材料。近年来研究发现,薄膜热电材料及其器件有高的热电转换效率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市场实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低温B-i Sb-Te系热电薄膜材料的研究现状...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换的绿色环保型功能材料。近年来研究发现,薄膜热电材料及其器件有高的热电转换效率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市场实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低温B-i Sb-Te系热电薄膜材料的研究现状,在阐述提高B-i Sb-Te系薄膜热电材料性能的方法、途径以及其应用的基础上,介绍了热电薄膜制备技术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所在。其次介绍了国内外薄膜温差电池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在总结薄膜热电材料及其器件发展历史和分析热电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薄膜温差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薄膜 薄膜温差电池 薄膜热电性能 优值 功率因子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Bi_2Sr_2Co_2O_δ热电薄膜及其激光感生的热电电压效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邹平 李智东 +2 位作者 张辉 赵昆渝 张鹏翔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54-2157,共4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倾斜Al_2O_3(0001)衬底上制备了Bi_2Sr_2Co_2O_δ(BSCO)系列热电薄膜,发现该类薄膜中有激光感生热电电压(LITV)效应。X射线衍射(XRD)谱显示Bi_2Sr_2Co_2O_δ热电薄膜沿c轴外延生长。采用标准四探针法测试了Bi_...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倾斜Al_2O_3(0001)衬底上制备了Bi_2Sr_2Co_2O_δ(BSCO)系列热电薄膜,发现该类薄膜中有激光感生热电电压(LITV)效应。X射线衍射(XRD)谱显示Bi_2Sr_2Co_2O_δ热电薄膜沿c轴外延生长。采用标准四探针法测试了Bi_2Sr_2Co_2O_δ热电薄膜的电阻随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_2Sr_2Co_2O_δ热电薄膜在80~360 K范围内呈半导体导电特性。研究发现,在倾斜角度分别为10°和15°的倾斜衬底上制备的Bi_2Sr_2Co_2O_δ热电薄膜都存在一个最佳厚度,在这一厚度下可使激光感生热电电压(LITV)信号的峰值电压达到最大,分别为0.4442 V和0.7768 V。可以认为该激光感生热电电压信号是由Bi_2Sr_2Co_2O_δ薄膜面内和面间塞贝克系数张量的各向异性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Bi2Sr2Co2Oδ热电薄膜 激光感生热电电压 脉冲激光沉积 响应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