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被引量:87
1
作者 刘思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8-30,共13页
本文概述了作者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所创立的生态文明与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理论,尤其是在我国学术界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命题;并把它纳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生态... 本文概述了作者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所创立的生态文明与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理论,尤其是在我国学术界最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命题;并把它纳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新形态。通过作者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梳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生态文明新理论从学界马克思主义视野,进入政界马克思主义视野的历史轨迹,深刻阐明了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观念,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巨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治国理政新观念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论三项进展 被引量:35
2
作者 齐晔 蔡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6,共7页
过去10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都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些进展当中,本文辨识出3个核心的概念:地球系统观、生态文明思想、低碳经济概念,对这3个看起来没有直接关联的概念分析了其中十分密切的理论联系。地球系统观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 过去10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都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些进展当中,本文辨识出3个核心的概念:地球系统观、生态文明思想、低碳经济概念,对这3个看起来没有直接关联的概念分析了其中十分密切的理论联系。地球系统观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和所处地球环境的认识,被称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从而强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科学基础;生态文明思想从根本上颠覆了工业文明的思想基础,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和伦理学内涵;低碳经济概念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提出的新的理念,以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实践的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3个概念都突出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也都强调了对地球表层这个自然与社会剧烈交互作用的生态圈和人类圈的理解必须运用全新的视角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理解这3个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是把握可持续发展理论10年进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系统 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下载PDF
面向生态文明的超循环经济:理论、模型与实例 被引量:40
3
作者 张智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549-4561,共13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超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结构模型、运行机理和实际应用。首先,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梳理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模式的演进过程:由"从摇篮到产品"的粗放经济,到&qu...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超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结构模型、运行机理和实际应用。首先,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梳理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模式的演进过程:由"从摇篮到产品"的粗放经济,到"从摇篮到坟墓"的末端治理经济,再到"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经济。延续这一绿色发展趋势,根据文明演化的共生理论和艾根创立的超循环理论,提出超循环经济的理论构想,并描绘"从孕育到孕育"的超循环经济的概念结构。其次,将超循环经济思想应用于林纸拓展系统(EFPS)。在分析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瓶颈及其与林业和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资源链、生态链和价值链(简称"三链",或3C)逐层拓展的逻辑顺序,研究EFPS超循环经济的系列结构模型。具体来说,依次建立起各层次的超循环结构模型——制浆造纸系统的资源链核心层模型、供应链系统的资源链拓展层模型、生态环境系统的生态链拓展层模型,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价值链拓展层模型。然后将各层次的结构模型综合起来,形成EFPS超循环经济的多重拓展-嵌套整体模型。该模型既能展示EFPS超循环经济系统的全貌,又包含其各层次的系统结构。因此既能为各级政府在制定国家和地区的循环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时提供参考,又能为制造企业、营林组织、供应链、行业协会等各类经济主体的绿色经营决策提供支撑。最后,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一方面提出超循环经济的5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分配和再培育。另一方面基于5R原则和3C循环链,构建5R-3C理论模型,并研究其5R-3C共生运行机理。研究表明,在超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与生态系统可以实现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以上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在原理上,揭示了面向生态文明的超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超循环经济 超循环理论 共生理论 林业 造纸工业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环境正义论与环境民生论及其价值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雨辰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9,2,共9页
'环境正义'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环境运动,其核心是指如何处理生态资源分配的正义问题。'环境民生论'则是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西方'深绿'和'浅绿'的生态文明理论由于撇开社会制度和生产方... '环境正义'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环境运动,其核心是指如何处理生态资源分配的正义问题。'环境民生论'则是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归宿。西方'深绿'和'浅绿'的生态文明理论由于撇开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其理论缺乏环境正义的维度,其价值归宿或者是为了维护中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或者是为了维护资本的利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制度建设看成是协调人们之间生态利益矛盾的关键,包含了环境正义的价值追求,并强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祉,把环境看作是最大的民生,秉承一种'环境民生论'的价值立场。'环境正义论'和'环境民生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是手段和目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与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一致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正义论 环境民生论 生态文明理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下载PDF
基于“两山”理论的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思路 被引量:26
5
作者 杨加猛 季小霞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文章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基于江苏省7个市12个乡镇的1113份有效问卷,就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对公共设施、化肥使用、秸秆焚烧、厕所改造、企业环境影响等方...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文章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基于江苏省7个市12个乡镇的1113份有效问卷,就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对公共设施、化肥使用、秸秆焚烧、厕所改造、企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感知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模式优化和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等4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策略建议,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提供决策信息和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 江苏省
下载PDF
“两山理论”的本质与现实意义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建成 赵哲 +1 位作者 汪婧宇 李民桓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共11页
我国已经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步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系列论述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代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步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系列论述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代发展的根本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系列论述可以说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两山理论"的实践行动也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鉴于不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禀赋、发展范式、社会经济异质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问题,"两山理论"的本质与现实意义仍需深入探寻。文章在系统梳理"两山理论"发展的主要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山理论"的本质,阐述了"两山理论"的重要体现:发展合一、天人合一和三图合一,探讨了"两山理论"的价值与推动指导我国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意义,并从增加绿色空间、绿色行动、绿色财富三个维度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富强中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刻领会"两山理论"的内涵,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要理念和进一步深刻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指导我国新时代发展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雨辰 陈富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5,共8页
实现从通过要素投入型不可持续发展到科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转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只有树立人类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的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利益关系,才能最... 实现从通过要素投入型不可持续发展到科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转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只有树立人类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的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利益关系,才能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规范人的实践行为,保持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除了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之外,还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法律、法规和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既立足于推进中国新型发展道路的作为发展观的生态文明思想,也是立足于全球环境治理、超越了西方深绿和浅绿思潮的作为境界论的生态文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理论 深绿思潮 浅绿思潮
下载PDF
超循环经济:破解“资源诅咒”,实现“两山”共生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智光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资源诅咒”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为此,文中提出运用超循环经济理论探索破解“资源诅咒”和践行“两山”理论的有效对策。研究表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既不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 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资源诅咒”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为此,文中提出运用超循环经济理论探索破解“资源诅咒”和践行“两山”理论的有效对策。研究表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既不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等同的关系;既不是折中、权衡和调和的静态关系,也不是单向转化的动态关系。要从根本上破解“资源诅咒”,就应当建立“两山”之间相互促进和互利共生的机制,这才是“两山”理论的本质内涵和目标。而面向生态文明的超循环经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运作模式。超循环经济是包含多重超循环的自组织系统,通过资源链奠基、生态链支撑和价值链驱动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和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超循环经济 资源诅咒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两山论”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海霞 胡晓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6-10,16,共6页
“两山论”的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两山论”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本遵循是坚持“两山论”的理念;合理内核是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突破口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重要保障是完善保护机制和责任机制。... “两山论”的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两山论”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本遵循是坚持“两山论”的理念;合理内核是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突破口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重要保障是完善保护机制和责任机制。正确把握“两山论”的科学内涵并有效落实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有效转变思想观念并正确把握“度”。“两山论”从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方面彰显了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以及生态经济学,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论”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正确认识凯恩斯消费理论确立与生态文明相和谐的消费观 被引量:9
10
作者 纪玉山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既有正面的、可取的、积极的意义,也含有负面的、谬误的以及易于引起歧义消极作用,必须对其加以甄别,消除与生态文明的构建相背离的异化消费倾向。应该把自然的承载力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视野,探索更具一般意义的生产、消...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既有正面的、可取的、积极的意义,也含有负面的、谬误的以及易于引起歧义消极作用,必须对其加以甄别,消除与生态文明的构建相背离的异化消费倾向。应该把自然的承载力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视野,探索更具一般意义的生产、消费和自然的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这种广义一般均衡意义下的消费观是以自然和谐为前提的人际消费和谐理念,即积极的消费观、友好的消费观、公平的消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恩斯消费理论 消费异端 生态文明 和谐消费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规划理论架构 被引量:12
11
作者 包存宽 王金南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中国环境规划40年来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和一些成功的经验,但还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不能算是一门独立学科,主要是没有形成独立的核心理论.本文将环境规划在中国40年的发展划分为"缓慢发展的头20年"、"短暂但快速发展... 中国环境规划40年来取得了一批理论成果和一些成功的经验,但还不能称其为一门学科尤其是不能算是一门独立学科,主要是没有形成独立的核心理论.本文将环境规划在中国40年的发展划分为"缓慢发展的头20年"、"短暂但快速发展的10年"、"表面繁荣、实则停滞的最近十年"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特征及当前环境规划的存在问题与面临的挑战,重点探讨了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及其"三元辩证分析"、范畴与基本任务等环境规划及规划理论的实质性问题.基于生态文明分析了环境规划的理念、目标、任务,最后提出了包括"元理论、规范性理论和功能性理论"的环境规划理论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划 理论架构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论文明理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提出 被引量:11
12
作者 苗启明 林安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6-122,共7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文明理论与中国的文明发展问题,历经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四个文明等发展到今日的生态文明并成为共识。文明的本质不能简单理解为改造自然的成果和进步状态,而应看做是对人的生存价值世界在生产和分配上的合理性与...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文明理论与中国的文明发展问题,历经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四个文明等发展到今日的生态文明并成为共识。文明的本质不能简单理解为改造自然的成果和进步状态,而应看做是对人的生存价值世界在生产和分配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衡量。这种合理性与合法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平衡。传统文明作为人从自然界分离的产物,本身就具有非自然、反生态性,其极端发展导致了今日的生态危机。今日人类精神只有从类群伦理、国家伦理上升到世界伦理、生态伦理的高度上来,才能实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明的发展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理论 人的生存价值世界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两山”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成永军 刘媛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4,共3页
简述“两山”理论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意义。结合浙江省15所高校5 330个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抽样调查结果,提出坚持“五个融入”,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生态文明 教育路径
下载PDF
新形势下石漠化问题的新认识——基于习近平同志的生态文明理论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光辉 但新球 白建华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国家林业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思路研究》课题,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对我国的石漠化问题、继续推进石漠化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实施...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国家林业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思路研究》课题,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对我国的石漠化问题、继续推进石漠化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性质、指导思想、科学方法和目标等方面进行新认识,并将新认识运用到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规划中,为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规划的编制明确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理论 石漠化综合治理 规划思路 新认识
下载PDF
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视角下绿色金融助力“两山”转化的浙江实践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洁 夏婷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8,共14页
如何深化“两山”转化路径已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在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资源价值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从而打通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 如何深化“两山”转化路径已成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关键路径在于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资源价值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从而打通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一体化关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本文从我国“两山”建设及转化发展情况和浙江“两山”转化的实践内容、优势成效、转化路径及经典案例中得到相应启发,发现浙江虽然在“两山”转化中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在转化行动中仍然存在几大问题,并进一步从生态资源金融服务中心的五大功能定位出发,从零散资源集中收储、非标资源明确产权、低效资源招商开发、创新产品增信主体、产业培育带动收益等五大方面给出相应建议,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生态价值转化 绿色金融 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 生态文明建设 共同富裕
下载PDF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构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曾德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5,共8页
生态马克思主义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其中不乏深刻之处。然而,它在把资本逻辑作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时,未能深入检审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即现代形而上学;此外,在分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时,又... 生态马克思主义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其中不乏深刻之处。然而,它在把资本逻辑作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时,未能深入检审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即现代形而上学;此外,在分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时,又没有充分发掘文化的深层内涵以及生态危机所彰显的文化问题。这就启发我们在重构自己的生态文明理论时,要注意从哲学上把握文化的真实内涵并对资本的思想前提进行深刻地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危机 文化根源 生态文明理论 重构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雨辰 彭奕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共14页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方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生态转向的总体视角,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和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基础...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方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生态转向的总体视角,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和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基础,通过对西方生态文明理论的超越和对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换,实现了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战略地位,并以“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取向,强化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在思想上、法律上、组织上、体制上、作风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战略举措,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五个文明”协调共同推进,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人与人、人与自然异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造就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所实现的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当代价值在于:一是能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美丽中国建设,提升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话语权;二是它所蕴含的“中国式现代化”和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起到了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又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借鉴;三是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所实现的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有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生态文明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 理论创新 实践创新
下载PDF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论的多维意涵与时代拓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郇庆治 李思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共7页
相较于现代西方主流绿色理论所存在的难以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现实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奉行市场放任主义或单边主义,并由此造成诸多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与生态负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发的绿色发展理论秉持... 相较于现代西方主流绿色理论所存在的难以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现实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上奉行市场放任主义或单边主义,并由此造成诸多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与生态负效果,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发的绿色发展理论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价值立场,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致力于通过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维度融合发展来构建人类(中华)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新形势下的绿色发展做了深邃的、大胆的创新性思考并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新战略,丰富与拓展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理论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两山”理论的哲学基础及践行路径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雅雪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党的十九大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其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植根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人对自... 党的十九大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其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植根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奠定思想基础;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提供物质条件;实施绿色保护制度,提供法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两山”理论 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两山”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琴 卜文虎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两山”理论一方面,它破解了经济和生态互斥的局面,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平衡点;另一方面,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所探寻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等接踵而来,“两山”理论蕴... “两山”理论一方面,它破解了经济和生态互斥的局面,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平衡点;另一方面,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所探寻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等接踵而来,“两山”理论蕴含的方法论,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构建,有助于人类进一步理解“两山”理论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保护与发展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