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针灸“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方法 被引量:35
1
作者 赵百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论述“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这一《内经》时期的针灸核心论治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发掘《内经》中有关层次论治的文献,引述与层次论治有关的九针、刺法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本文阐明了“皮脉肉筋骨”层次论... 目的:论述“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这一《内经》时期的针灸核心论治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发掘《内经》中有关层次论治的文献,引述与层次论治有关的九针、刺法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本文阐明了“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的原理和治疗方法,认为“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方法是古代针灸疗法的核心理论之一。经络学说与层次论治是针灸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只有两者有机结合,针灸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疗效。同时认为层次论治方法还有待结合临床进一步发掘和梳理并系统展现。结论:“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对重新认识《内经》的针灸价值和重新建立独立于方药之外的针灸诊查、辨证、论治体系,丰富针灸疗法,提高疗效,扩大针灸治疗范围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经络学说 《内经》
下载PDF
论“脾主为卫” 被引量:20
2
作者 汪运富 迟华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209-214,共6页
“脾主为卫”含保卫机体、抗邪防病之意 ,是脾脏的核心功能 ,是已知脾功能的综合体现 ;其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虽病易愈。脾为后天之本是其主卫的内在机制 ,脾还与其他脏腑、体窍密切相关 ,有着主卫功能的广泛体现。运化失职、... “脾主为卫”含保卫机体、抗邪防病之意 ,是脾脏的核心功能 ,是已知脾功能的综合体现 ;其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虽病易愈。脾为后天之本是其主卫的内在机制 ,脾还与其他脏腑、体窍密切相关 ,有着主卫功能的广泛体现。运化失职、气血失和、转枢失调、气火失常是脾主卫失常的病理基础 ;脾主卫失常在发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乃百病之终始 ,补脾、祛湿、调它脏是常用的恢复脾主卫之功的方法。临证健脾 ,既可补先天之不足 ,又能复机体之气化 ,无论虚实之证均须顾脾。“脾主为卫”对于“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 :未病健脾防其发 ,欲病健脾防其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为卫” 内经 理论探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腧穴命名的演变:基于天回医简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7-1020,共4页
天回医简中有诸多针灸理论及治疗经验的相关载述,本文主要基于医简中《刺数》等篇,针对腧穴与经脉的命名问题,对比《黄帝内经》及其他出土医籍文献,梳理其名称演变流程,探索变革的规律特点与用意;并以头面与四肢部穴名演进对比,呈现、... 天回医简中有诸多针灸理论及治疗经验的相关载述,本文主要基于医简中《刺数》等篇,针对腧穴与经脉的命名问题,对比《黄帝内经》及其他出土医籍文献,梳理其名称演变流程,探索变革的规律特点与用意;并以头面与四肢部穴名演进对比,呈现、分析其相异的变化方式;最后对比经脉命名与腧穴命名,推断各自特征背后的因素。这一初步探索,体现出天回医简的对比研究在针灸的文献解读、概念理解、经脉腧穴理论演化规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回医简 老官山 穴名 经脉名 黄帝内经
原文传递
《针经》《素问》编撰与流传解谜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龙祥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7-74,共8页
通过对传世本《灵枢》《素问》编纂思想的发掘和梳理,发现二者是一部完整书的两个部分,二者的性质、关系是以《灵枢》为内篇,系理论创新之作,叙述方法以"撰"为主;以《素问》为外篇,为临床应用和资料整理性质,叙述方法以"... 通过对传世本《灵枢》《素问》编纂思想的发掘和梳理,发现二者是一部完整书的两个部分,二者的性质、关系是以《灵枢》为内篇,系理论创新之作,叙述方法以"撰"为主;以《素问》为外篇,为临床应用和资料整理性质,叙述方法以"编"为主。内、外篇皆成于西汉晚期至东汉之间,作者为曾长期在国家藏书机构任职的一流学者。在宋以前外篇流传更广,内篇则流传很有限,二者在传承过程中,虽内容有亡佚及添补、篇次有错乱及人为调整,但总体而论,失真的程度不大,特别是内篇《灵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经》 《素问》 《黄帝内经》 版本流传
原文传递
《内经》中的手术器械——九针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仕明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6期7-9,22,共4页
医疗器械是与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同步发展的,但在中医文献中,对医疗器械的专论不多本文据“九针十二原”与“九针论”两篇经文对九针的论述,将九针的形态、大小、功能、主治等进行比较,并结合《内经》记载的几种手术进行探讨,结论表明,... 医疗器械是与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同步发展的,但在中医文献中,对医疗器械的专论不多本文据“九针十二原”与“九针论”两篇经文对九针的论述,将九针的形态、大小、功能、主治等进行比较,并结合《内经》记载的几种手术进行探讨,结论表明,古人所说的九针,既不仅限于针灸针,也不限于九种,而是对百代多种医疗器械的总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九针 手术器械 理论研究
下载PDF
《黄帝内经》祝由考 被引量:9
6
作者 许振国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2-75,84,共5页
对“祝由”之词进行考证 ,分别从祝由与祝礻留考 ,祝由与祝融考 ,祝由发源地考 ,医源于巫考 ,祝由术考等不同方面进行文献研究 ,为研究《黄帝内经》的心理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祝由 心理思想研究
下载PDF
喘证辨治溯源 被引量:8
7
作者 宋志萍 师建梅 《山西中医》 2002年第3期1-3,共3页
《内经》中最早提出喘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其证候特点 ,成为后世对喘证辨治的理论依据。喘证以虚实辨 ,实喘包括肺热喘、肺寒喘、肺胀喘、心痹喘、腑实气逆喘、水气喘及血瘀喘 ;虚喘包括肺虚喘、肾虚喘及五脏气败喘。《内经》关于... 《内经》中最早提出喘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其证候特点 ,成为后世对喘证辨治的理论依据。喘证以虚实辨 ,实喘包括肺热喘、肺寒喘、肺胀喘、心痹喘、腑实气逆喘、水气喘及血瘀喘 ;虚喘包括肺虚喘、肾虚喘及五脏气败喘。《内经》关于喘证的论述 ,对指导辨证论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辨证论治 《内经》
下载PDF
《黄帝内经》脉学知识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杰 潘桂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7-889,共3页
There is the rich vein of knowledge about the meaning of "pulse" in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which is much broader understanding than the modern.The Pulse has two aspects of functio... There is the rich vein of knowledge about the meaning of "pulse" in "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which is much broader understanding than the modern.The Pulse has two aspects of function and form.The latter includes blood vessels,meridian and tendons passages."The pulse" is the object,which can be treated and checkup.Pulse Treatment includes pushing,bombing,grasping,and so on;Pulse Diagnosis includes Pulse Dynamic Pulse Diagnosis,Pulse Gas Diagnosis and Pulse Color Diagnosis.Therefore,the knowledge of Pulse of Chinese medicine needs further vein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黄帝内经
下载PDF
中医病因古今演变的研究之一──《内经》七情内伤病因概论 被引量:9
9
作者 郑红斌 张光霁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5-7,共3页
系统地整理、探讨了《内经》七情内伤病因理论。认为《内经》明确提出了七情病因的归类,七情活动以五脏为内应,精气血津液为物质,经络为通路的生理基础;指出七情太过、不及和正气亏虚是其致病的条件。同时归纳论述了七情内伤病因的... 系统地整理、探讨了《内经》七情内伤病因理论。认为《内经》明确提出了七情病因的归类,七情活动以五脏为内应,精气血津液为物质,经络为通路的生理基础;指出七情太过、不及和正气亏虚是其致病的条件。同时归纳论述了七情内伤病因的性质及其致病特夫。进一步充实了七情病因学说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情内伤 病因学 黄帝内经
下载PDF
论《黄帝内经》的医学哲学思想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虹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0,56,共3页
被历代医学家奉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 ,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哲学之宗” :其对医学普遍问题的研究、对医学整体思维观念的创立、对临床思维一般方法的阐述和对医学人文品格的揭示 ,都是中国医学思想史和医学哲学思想史上的... 被历代医学家奉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 ,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医学哲学之宗” :其对医学普遍问题的研究、对医学整体思维观念的创立、对临床思维一般方法的阐述和对医学人文品格的揭示 ,都是中国医学思想史和医学哲学思想史上的开山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医学哲学 医学思想史 医学哲学思想史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七情学说研究概况 被引量:7
11
作者 危玲 《甘肃中医》 2003年第7期4-7,共4页
本文从七情致病的原因、特点、治疗、护理及其调摄和预防等诸多方面论述了《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志学思想和内容,以及近年来的研究、发展概况。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七情学说 中医心理学
下载PDF
《黄帝内经》脉诊法探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敏 杨春萍 盛岩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8-730,共3页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丰富多样,虽然后世尚未对其脉诊种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等。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丰富多样,虽然后世尚未对其脉诊种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等。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多种脉法并存,丰富了中医学脉学理论,为使脉法从多元性向一元性转化、由遍身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脉诊方法
下载PDF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五郁探微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5-228,共4页
五郁是《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重要内容。升降失常是造成气交暴郁的重要原因,六气升而不前为郁,六气降而不入为郁。笔者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研读,总结出造成五郁的原因主要有五行相克及司天之气不迁正、不退位两类。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是针... 五郁是《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重要内容。升降失常是造成气交暴郁的重要原因,六气升而不前为郁,六气降而不入为郁。笔者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研读,总结出造成五郁的原因主要有五行相克及司天之气不迁正、不退位两类。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是针刺,书中还描述了五郁之后的各种灾变表现,郁极乃发、久而伏郁的各种物候、气候变化,以及人相应出现的病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遗篇 五郁
原文传递
《内经》的心理健康观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伯华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18-520,共3页
重温《内经》有关心理健康的思想 ,认为“和谐”是心理健康最显著的标志 ,其具体内容可归纳为情志和谐适中、欲求适度、认知和谐、个性和谐、心理与环境和谐。
关键词 《内经》 心理和谐观 心理健康和谐观
下载PDF
浅述肺主治节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琳 张金磊 +2 位作者 王钰 周聪慧 徐义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8期130-132,共3页
“肺主治节”是对肺基本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早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便有记载,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古代官职名称,相即宰相,傅为太傅,肺为相傅之官,是将肺比喻为辅助君主的宰相,以辅助心君,调节全身。文章从肺的... “肺主治节”是对肺基本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早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便有记载,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古代官职名称,相即宰相,傅为太傅,肺为相傅之官,是将肺比喻为辅助君主的宰相,以辅助心君,调节全身。文章从肺的生理功能、对其他脏腑的调节作用以及调节生命节律三大点出发,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进而结合临床实践,旨在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以期能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主治节 《黄帝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 水肿 不寐 便秘
下载PDF
《黄帝内经》之扶阳思想阐微 被引量:7
16
作者 邹澍宣 罗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6,共2页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宝库,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奠定了扶阳思想的理论基础,从理论探析、与六气的关系、养生调摄以及临床治疗4个方面对《内经》中的扶阳思想进行了阐释,试从中发现对现代临证有指导价值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扶阳思想 阐微
下载PDF
黄老之学天道环周与《黄帝内经》营卫运行理论的建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鹏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4-65,共2页
通过对黄老之学中“天道环周”思想的内涵及其萌芽、发展和成熟的表述,以及《黄帝内经》中有关营卫运行的概括,分析两者在思维方式和理论构建等方面的相似性,“天道环周”对《黄帝内经》中营卫运行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黄老之学 天道环周 黄帝内经 营卫运行
下载PDF
《内经》脾主四时理论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红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就《内经》脾主四时理论从其发生渊源、理论内涵以及临床指导意义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脾主四时理论由来于五行学说,首见在《管子》,奠定在《黄帝内经》,是古代五行时空配属关系的体现,在《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得以全面确... 就《内经》脾主四时理论从其发生渊源、理论内涵以及临床指导意义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脾主四时理论由来于五行学说,首见在《管子》,奠定在《黄帝内经》,是古代五行时空配属关系的体现,在《内经》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中得以全面确立;其理论内涵包括脾主四时之中以及四季之末两大学说,并在土生万物特性中得以统一;突出体现于张仲景、李东垣和叶天士等相关的脾胃思想之中,对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以及中医临床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四时 黄帝内经 藏象学说 理论探讨
下载PDF
论张仲景“客气”之意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宇铭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39-241,共3页
张仲景书中的"客气"一词,一般被误解作"邪气"。笔者通过比较多条经文发现,"客气"并非张仲景理解的"邪气",而是指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是由于胃虚而浊气上逆所生的阳热之邪。由于这种情况并非&qu... 张仲景书中的"客气"一词,一般被误解作"邪气"。笔者通过比较多条经文发现,"客气"并非张仲景理解的"邪气",而是指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是由于胃虚而浊气上逆所生的阳热之邪。由于这种情况并非"外来邪气",又非生理的"正气",因而张仲景创造"客气"一词,以解释这种特殊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客气 邪气 正气 黄帝内经
下载PDF
对《黄帝内经》月节律理论的科学性探索——通过对中药马钱子、黄连毒性的观察,验证《黄帝内经》月节律理论的科学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敏 金春玉 +1 位作者 毛军 郑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25-2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中药马钱子、黄连的毒性随朔、望月节律呈周期性波动的观察 ,以期验证《黄帝内经》月节律理论的客观存在性及科学性 ,为“择时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用中药马钱子、黄连煎液按“低比稀释法”配制药液 ,并依寇氏法求出... 目的 :通过对中药马钱子、黄连的毒性随朔、望月节律呈周期性波动的观察 ,以期验证《黄帝内经》月节律理论的客观存在性及科学性 ,为“择时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用中药马钱子、黄连煎液按“低比稀释法”配制药液 ,并依寇氏法求出朔、望日马钱子及黄连的LD50 。结果 :马钱子的LD50 朔日组高 ,望日组低 ,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1) .黄连的LD50 朔日组低 ,望日组高 ,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中药毒性有朔、望月节律现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月切律 药物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