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法治40年:历程、轨迹和经验 被引量:113
1
作者 张文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5,共21页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的40年,是中国法治发展波澜壮阔的40年。40年间,中国法治建设历经法制创建新时期、依法治国新阶段、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发生三次历史性飞跃。在40年...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的40年,是中国法治发展波澜壮阔的40年。40年间,中国法治建设历经法制创建新时期、依法治国新阶段、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发生三次历史性飞跃。在4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法治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轨迹,显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鲜明特征和规律。40年的法治建设不仅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实现法治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中国法治 法治历程 法治轨迹 法治经验
原文传递
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文显 《中国法律评论》 2023年第1期1-25,共25页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报告原创性地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科学命题。文章从考察“轨道”的中华传统文化渊源出发,对“法治轨道”“...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报告原创性地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科学命题。文章从考察“轨道”的中华传统文化渊源出发,对“法治轨道”“在法治轨道上”“纳入法治轨道”“沿着法治轨道”等概念和用语进行了语义分析和意义阐释,进而阐述了为何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如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筑高质量法治轨道,如何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方位深层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轨道、使之在法治化轨道上科学有序且坚定有力地全面推进,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治轨道理论”的文化底蕴、真理力量、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轨道 法治轨道理论 全面建设
原文传递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世明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3期19-31,共13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思想体系,"十一个坚持"构成其核心内容。其中,"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揭示了法治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制度之...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思想体系,"十一个坚持"构成其核心内容。其中,"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揭示了法治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制度之治是推进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良法善治是法治的精髓;法治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因此,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制度之治 法治轨道 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基层执法的“双轨制”模式——以计划生育执法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柏峰 刘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10,共12页
基层执法是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计划生育执法能体现基层执法的一般模式与实践机制。计划生育执法在之前的连带责任模式衰落后,逐渐走向了"双轨制"模式:强调依法行政的法治轨道与强调执行实效的治理轨道并行。在法治轨道上,执... 基层执法是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计划生育执法能体现基层执法的一般模式与实践机制。计划生育执法在之前的连带责任模式衰落后,逐渐走向了"双轨制"模式:强调依法行政的法治轨道与强调执行实效的治理轨道并行。在法治轨道上,执法队伍建设正规化,执法权行使规范化,执法过程程序化,强调依法行政、尊重人权,但执法任务难以有效完成。治理轨道成为应对困境的重要选择,它通过压力型体制实现体制内动员,通过半正式行政实现权力的末梢延伸,体现基层治理的综合性,是法治轨道构成的有效补充。执法"双轨制"模式是治理转型的产物,既顺应了依法行政、尊重人权的现代法治潮流,也可以提高执法实效,回应基层法治的非规范性、综合性和延伸性,因此可能会存续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执法 计划生育 “双轨制” 法治 治理
下载PDF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功能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宝刚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3,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现代化和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科技创新旨在发挥法治轨道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功能,使法治轨道成为驱动和赋能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机制和动...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是实现科技现代化和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科技创新旨在发挥法治轨道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功能,使法治轨道成为驱动和赋能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机制和动能来源。要实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科技创新,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和不断优化法治轨道在保障科技创新的政策实施、激发科技创新的主体活力、维护科技创新的自由空间、塑造科技创新的竞争优势、消解科技创新的伦理风险等方面的调整机制功能,从而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提供持久法治动力和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轨道 科技创新 法治功能
下载PDF
论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守文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9,共12页
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两大基本路径,基于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应结合当前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发展。法治轨道包括“有形之轨”和“无形之道”两个层面,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有助... 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两大基本路径,基于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应结合当前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发展。法治轨道包括“有形之轨”和“无形之道”两个层面,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有助于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法善治”。鉴于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既要强调经济发展应依循法治轨道,又应通过法治轨道的持续优化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尤其应处理好“法治与现代化”“法治与发展”的关系,构建“发展导向型法治”,从而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既有助于丰富经济法治理论,深化整体法治理论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发展法学”乃至整体法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轨道 经济发展 统一大市场 营商环境 法治理论
原文传递
医事伦理审查制度的法律实现
7
作者 赵万一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211,共20页
随着我国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活动的蓬勃发展,以伦理审查制度为核心的规范群逐渐形成。尽管伦理审查制度已然建立,但关涉伦理审查的法律规范层级较低,对其建构目标、建构理念以及建构原则尚缺乏系统性规定。同时,在医事伦理审查... 随着我国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活动的蓬勃发展,以伦理审查制度为核心的规范群逐渐形成。尽管伦理审查制度已然建立,但关涉伦理审查的法律规范层级较低,对其建构目标、建构理念以及建构原则尚缺乏系统性规定。同时,在医事伦理审查制度的具体构建中,囿于伦理审查委员会法律地位不明、审查标准不明晰、监管机制不健全、法律责任规定粗疏等问题,导致立法旨在强化伦理约束的目标难以达致。在医学科学进步日益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安全产生强大作用力的背景下,现有的医事伦理审查制度迫切需要革新。为助益医事伦理审查制度运行的有效实现,可从体系化的立法模式、科学化的建构理念以及规范化的审查模式着手,通过构建全链条、立体化的动态评估体系来丰盈医事伦理审查制度的灵魂,进而在法治化轨道上实现医学科学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事伦理审查 伦理约束 建构目标 动态评估体系 法治轨道 法律实现
下载PDF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1
8
作者 肖京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7,153,共8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认识法治在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以高度的自觉性维护法治的权威、推进法治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认识法治在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以高度的自觉性维护法治的权威、推进法治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必须精准落实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完善依法治藏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现代西藏行政法治体系,强化西藏现代化司法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西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法治贯穿于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坚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与边疆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轨道 依法治藏 西藏现代化
下载PDF
论侦查讯问的现代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洪刚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侦查讯问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基础性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侦查讯问的现代化是法治化的内在要求。只有把侦查讯问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加强对非法侦查讯问的控制。侦查讯问现代化的要求需要抑制侦讯主体的权力和保障... 侦查讯问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基础性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侦查讯问的现代化是法治化的内在要求。只有把侦查讯问纳入法治轨道,才能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加强对非法侦查讯问的控制。侦查讯问现代化的要求需要抑制侦讯主体的权力和保障侦讯对象的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侦讯对象权利保障不足、侦讯过程制约监督不够、侦讯结果惯性作用明显等影响侦查讯问现代化的障碍,其原因主要是侦查成本的考量、口供中心主义的影响、考评机制的驱动等因素。侦查讯问现代化的出路应当从理念现代化、程序现代化、技术现代化三个维度实现,包括尊重侦讯对象的主体地位、符合侦查讯问的主体结构、优化人工智能辅助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讯问 法治轨道 口供中心主义 人工智能辅助场景
下载PDF
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
作者 马怀德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48,155,共9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来统筹法治建设,并与各项社会事业紧密结合,成为它们不可...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来统筹法治建设,并与各项社会事业紧密结合,成为它们不可分离的实现方式。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实质上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全面法治化,应当立足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回应人民对法治的新期待,以更高的标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建设全面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轨道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论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11
作者 夏自军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是对政府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要求。从国际进程、现实挑战、未来要求看,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当前政府在法治轨道...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是对政府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要求。从国际进程、现实挑战、未来要求看,政府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当前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存在着重法制轻法治、重权力轻权利、重结果轻过程、重执法轻问责等落差;推进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除了坚持党的领导之外,政府职能法治化是前提、政府决策法治化是基础、政府执法法治化是关键、政府责任法治化是保障、政府政务公开化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法治轨道 依法行政 法治政府
下载PDF
论双轨法治 复规范性的中国叙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林方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1-1240,共20页
法治构建中的规范多元是一项普遍性的社会事实。中国法治的“复规范性”,独特之处不在于其“多元性”,而在于其顽强的“双轨性”。从历史上的礼法合治,到当代的党规国法合治,一直是两种主要规范,通过三重制度逻辑--实质价值与形式价值... 法治构建中的规范多元是一项普遍性的社会事实。中国法治的“复规范性”,独特之处不在于其“多元性”,而在于其顽强的“双轨性”。从历史上的礼法合治,到当代的党规国法合治,一直是两种主要规范,通过三重制度逻辑--实质价值与形式价值的传导互动、积极主体与消极主体的差序治理、示范系统与规范系统的功能耦合--运转起整个规范秩序,“双轨法治”构成了中国法治的深层结构。规范系统的双轨性来自治理结构的双轨性,古典“双轨法治”源于儒法交互的治理结构在规范上的复调表达,当代“双轨法治”源于“超政党”与“半国家”既交叉混合又相对独立的政治逻辑对规范秩序的双重塑造。居于能动地位的规范系统能否始终保持开放性是影响“双轨法治”生命力的关键。这就要求处于能动地位的规范系统,其价值谱系必须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主体身份必须是流动的,而非固化的,功能系统必须是示范的,而非强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规范性 双轨法治 礼法合治 党规国法合治
原文传递
原则与例外:刑事制裁双轨制的现实观察与理论省思
13
作者 冯卫国 《警学研究》 2021年第5期44-54,共11页
刑事制裁双轨制是指刑事立法在其一般性规则之外,确立了针对特定犯罪的一些例外规则。这是当前我国刑事立法值得关注的动向,也是应对犯罪情势变化、提升刑事治理效能的理性选择。刑事制裁双轨制的运行应当限定在法治框架之内,坚守底线正... 刑事制裁双轨制是指刑事立法在其一般性规则之外,确立了针对特定犯罪的一些例外规则。这是当前我国刑事立法值得关注的动向,也是应对犯罪情势变化、提升刑事治理效能的理性选择。刑事制裁双轨制的运行应当限定在法治框架之内,坚守底线正义,遵循比例原则,改进立法模式,提升司法质效;应当把握好原则与例外的关系,兼顾现代刑事法治的多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制裁双轨制 例外规则 刑事法治 底线正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