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施红英 《能源与节能》 2019年第1期83-84,118,共3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国家加入世界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能够合理地运用空间组织,有序地进行协调与发展,这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中国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有经济、资源与环境问题,必须加以重视。主要阐述了环境功...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国家加入世界经济循环的一个重要标志即是能够合理地运用空间组织,有序地进行协调与发展,这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中国协调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有经济、资源与环境问题,必须加以重视。主要阐述了环境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及特点,探讨了这两者间的关系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功能区划 主体功能区划 生态红线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的基本命题:环境保护优先 被引量:19
2
作者 徐祥民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3期5-18,共14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经历了从单一的物质文明,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再到三个文明、四个文明,最后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发展变化过程。生态文明进入"五位一体"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展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经历了从单一的物质文明,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再到三个文明、四个文明,最后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发展变化过程。生态文明进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的结果,也是我国四十年环境保护实践创造的重要制度成果。"五位一体"是实行环境保护优先方针的必备的国家战略依托。确立环境保护优先方针是一项富有"革命"性的政策抉择,也是人类发展在遭遇环境危机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环境"底线"的要求充分反映了树立环境保护优先方针的合理性,他推动建设的生态红线制度是坚守环境"底线"的堡垒性制度。保护环境是维护环境源价值的事业。保护优先是维护环境源价值的事业普遍适用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优先 生态文明法治思想 环境源价值 生态红线制度
原文传递
昆明市生态红线区非生态用地转变前后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范学忠 李玉辉 角媛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9-183,188,共6页
对昆明市生态红线区非生态用地的转变提出了3种方案,利用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计算和分析了非生态用地转变前后红线区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1)2005年生态红线区的现状总生态效益和单位面积效益价值分别是35.48亿元和2.16万... 对昆明市生态红线区非生态用地的转变提出了3种方案,利用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计算和分析了非生态用地转变前后红线区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1)2005年生态红线区的现状总生态效益和单位面积效益价值分别是35.48亿元和2.16万元/hm2;(2)非生态用地按低、中、高方案实施转变后,红线区的生态效益比现状分别增加了9.8%、12.4%、15%;(3)按低方案,红线区生态效益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区内耕地面积比例较大的区县,增值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宜良县和盘龙区;(4)按高方案,红线区生态效益的提高,则是由区内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比例之和较高的区县所决定,增值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五华区和禄劝县;(5)高、低方案的效益值,分别代表红线区将来生态效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中方案的效益值,则最能现实地反映红线区将来一般生态效益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区 生态用地 生态效益 昆明
下载PDF
生态红线与耕地红线的基本概念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前涛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354-355,370,共3页
通过"耕地红线"与"生态红线"概念提出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概念及相关特征进行了相关界定与比较,期待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生态红线"的相关概念与特征,为下一步开展"生态红线"的... 通过"耕地红线"与"生态红线"概念提出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概念及相关特征进行了相关界定与比较,期待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生态红线"的相关概念与特征,为下一步开展"生态红线"的相关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红线 耕地红线 概念比较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邓晓岚 余远剑 +1 位作者 茅金焰 魏大文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9,共11页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加强审计数据的标准化、推动审计工作的创新、增强大数据审计实施能力、推进非现场...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于加强审计数据的标准化、推动审计工作的创新、增强大数据审计实施能力、推进非现场审计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涵盖大数据采集汇聚、可视化查询、融合存储、分析挖掘等技术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大数据技术应用框架,并以福建省的审计实践为例,总结分析了大数据技术的系统集成、审计内容以及应用步骤与成效等,从数据整合与规范、人员配置与培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新、审计工作模式的变革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生态保护红线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模型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华 陈梦奇 +2 位作者 蔡恩香 刘殿锋 陈学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8-146,171,共10页
针对传统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不能较好地统筹兼顾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质量、空间布局集中连片等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模型,该模型包括土地适宜性、连片性、稳定性3个子目标函数,同时考虑生... 针对传统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不能较好地统筹兼顾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质量、空间布局集中连片等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模型,该模型包括土地适宜性、连片性、稳定性3个子目标函数,同时考虑生态保护红线、地形地貌等约束条件。选取河南省浚县为研究区域,根据目标偏好不同设置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避免了划定过程中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且可以提供多情景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方案,促进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结果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多目标 空间优化 生态保护红线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法律责任的实践样态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14
7
作者 莫张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创新制度写入2015年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其列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亟须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的强烈愿景。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实现关键取决于法律责任的落实。本文... 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创新制度写入2015年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其列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国家亟须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的强烈愿景。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实现关键取决于法律责任的落实。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厘清生态保护红线功能定位,剖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法律责任承担主体、具体违法行为和责任承担方式的实践样态与未来发展。本文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归纳分析的方法,对生态保护红线法律责任的理论解剖与路径选择展开对比探究。生态保护红线并不是以环境要素的"污染"和"破坏"作为法律规制的判断依据,而是以人类行为是否合理使用生态空间作为判断的标准。从法律责任承担主体分析,它不以私人主体权利限制为中心而是围绕政府生态环境义务展开,是政府责任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的重大转变。从生态红线具体违法行为解读,不同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分类与列举,归纳私人主体与公权力主体承担风险行为的一般规律。从责任承担方式深究,生态红线所保护的"法益"是对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以"法益"为标准判断其所应当承担公法责任;以生态保护红线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界限,依次配置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当生态保护红线中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时,依据行为人身份不同相应承担行政责任。生态保护红线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中发挥着重要战略性作用,但其制度能否真正落地,在于对其应然功能的准确定位与法律责任的整体性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法律责任 生态安全 规范性文本
下载PDF
“三线一单”进展概述及技术要点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滨 高勤 +2 位作者 赵智亮 张惠娟 李丹 《节能与环保》 2019年第6期45-46,共2页
本文阐述“三线一单”内涵、定位、编制背景和编制过程。结合技术指南对各环节工作任务及技术要点作一简要分析。为今后“三线一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三线一单 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下载PDF
油气田开发面临的生态保护红线及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9
9
作者 熊运实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8年第6期1-3,8,55,共5页
通过分析2011—2017年国家公布的若干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等,探讨生态保护红... 通过分析2011—2017年国家公布的若干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等,探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相关法律依据,指出我国的生态保护红线从提出"生态红线"概念到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立法及出台相关的政策、技术要求所经历的发展历程。从时间和管控两方面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的要求。阐述了油气田开发主要面临:环境质量现状不清、现有生态保护红线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家底不清、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尚未纳入现有HSE管理信息系统等生态保护红线问题。提出加快摸清环境质量现状、尽快解决生态保护红线的历史遗留问题、积极跟踪油气田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进展、积极争取纳入地方政府正面清单管理、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信息系统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开发 生态保护红线 对策
下载PDF
“三线”体系及划定技术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娟尔 周伟 袁国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年第6期21-26,共6页
贵州省在"三线"划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规划指标冲突、部分工作推进缓慢、红线划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基于贵州省资源环境实际和已有工作基础,文章构建了符合贵州省实际的"三线"体系,凝炼提出了贵州省&qu... 贵州省在"三线"划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规划指标冲突、部分工作推进缓慢、红线划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基于贵州省资源环境实际和已有工作基础,文章构建了符合贵州省实际的"三线"体系,凝炼提出了贵州省"三线"划定的技术方法。从加强空间规划编制、健全"三线"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经济补偿制度、优化信息管理平台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强化"三线"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系列管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体系 划定 生态保护红线 耕地保护红线 城市开发边界线 贵州
下载PDF
海洋生态保护的法治要求:海环法修订视角下的实证解读 被引量:6
11
作者 白佳玉 隋佳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4-83,共10页
海洋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化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必经之路。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近年,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两次修订,正式完成了从"污染防治"到"生态保护"的理念转变。围绕海洋生态的系统管理,"... 海洋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化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必经之路。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近年,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两次修订,正式完成了从"污染防治"到"生态保护"的理念转变。围绕海洋生态的系统管理,"生态保护红线"首次在海洋领域得以确立,并成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制度;30万元行政处罚上限的取消,突出体现要对海洋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最严厉的处罚;在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中,提倡以"监督"代"许可"的新型管理模式。为促使各项制度顺利落地,需参考"生态保护红线"配套制度陆续完善相应配套制度。而在保障《海洋环境保护法》整体的实施效果上,应推进海洋督察法律制度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保护 海洋环境保护法 生态保护红线 配套制度 海洋督察
下载PDF
从保护区划定到红线管理:国内外生态空间管制发展综述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强 桑家眸 张健 《建筑师》 2020年第1期85-90,共6页
自19世纪末以来,生态空间管制逐步深化。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创新的资源与境管理工具,与西方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敏感区等管理工具有类似的功能。但是,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区的范围,以及确定的方法与依据等方面还不成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 自19世纪末以来,生态空间管制逐步深化。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创新的资源与境管理工具,与西方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敏感区等管理工具有类似的功能。但是,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区的范围,以及确定的方法与依据等方面还不成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需建立在完善的资源环境普查,以及理性的资源环境评价的基础上,此外,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过程还不完全是理性的技术过程,还是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空间 空间规划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伟 刘长宁 +1 位作者 姚建华 张慧娟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生态保护红线的准确勘定对生态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镇为试点,将高分遥感影像、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技术。该技术可以精准勘测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的准确勘定对生态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镇为试点,将高分遥感影像、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技术。该技术可以精准勘测生态保护红线,还可以对界桩、标识牌位置进行精准埋设,并形成信息化管理数据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高分遥感影像 勘界定标 数据库建设
下载PDF
基于三调成果的三条控制线用地现状及空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伏镭 《国土资源导刊》 2021年第1期27-32,共6页
严守三条控制线,是形成科学适度有序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的必要条件;分析三条控制线内土地利用状况,是确保国土规划能落实、三条控制线不可逾越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湖南省一定区域为例,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分析三条控制线范围内土地利... 严守三条控制线,是形成科学适度有序国土空间布局体系的必要条件;分析三条控制线内土地利用状况,是确保国土规划能落实、三条控制线不可逾越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湖南省一定区域为例,基于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分析三条控制线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土地以自然利用为主,耕地与建设用地占比仅有0.73%;该区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形势存在一定压力,耕地占比86.45%;该区域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开发潜力充足,建设用地占比37.26%,可建设部分占比62.74%。总体来看,该区域三条控制线按各自功能分类管控,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条控制线 生态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 城镇开发边界
下载PDF
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分类的调整及管控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雄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7-151,共5页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重要措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内涵、具体...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守住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重要措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划分方法和管控思路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我国各省市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定位,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分级、分类、跨区管控的新思路,以便更好完善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分级、分类、跨区 管控策略
下载PDF
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特征及其监管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媛 庄雨适 +3 位作者 孙大光 李昂 宋明晓 陈文英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利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中推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结合吉林省生态环境分区特点,对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格局和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东、中、西三个生态区的生态系统主导服务功能... 利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中推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结合吉林省生态环境分区特点,对吉林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格局和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东、中、西三个生态区的生态系统主导服务功能各不相同,东部长白山区以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功能为主,中部台地以土壤保持功能为主,西部松嫩平原以生物多样性维持和防风固沙功能为主;吉林省生态系统敏感/脆弱性以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松嫩平原;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呈“东屏西带、中部多点、山水连通、相融共生”的空间格局.监管体系应重点关注人类活动和区域生态安全,同时考虑生态系统的格局、质量和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生态保护红线 分布特征 监管体系 空间格局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智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14-19,共6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土空间管控,增强生态保护红线绩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土空间管控,增强生态保护红线绩效考核制度的可操作性。依据国家、省、市对红线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试点调研(沈阳市)、案例借鉴等方式研究建立了生态保护红线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评分细则,对其中10项技术指标及5项管理指标的考核内容、指标解释、计分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实现了指标的可量化、可考核,满足了地方政府生态保护红线绩效考核工作的基本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 评分细则
下载PDF
江汉油田矿权与生态保护红线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建华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基于绿色发展的理念,江汉油田对比分析各矿区与湖北、重庆及山东等省市境内生态保护红线,梳理出各矿区红线重叠情况,提出“探矿权在下一勘查期延续时采取全部避让,在本勘查期内以主动避让勘查为主,江汉平原和建南气田采矿权与自然资源... 基于绿色发展的理念,江汉油田对比分析各矿区与湖北、重庆及山东等省市境内生态保护红线,梳理出各矿区红线重叠情况,提出“探矿权在下一勘查期延续时采取全部避让,在本勘查期内以主动避让勘查为主,江汉平原和建南气田采矿权与自然资源厅协商出台相应方案,八面河采矿权在Ⅰ类红线区内分3年全部退出,Ⅱ类红线区内按油井正常寿命15年计算分年陆续退出”的处置方案,为江汉油田重叠区块的处置决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油田 生态保护红线 矿权
下载PDF
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凤武 金志丰 +1 位作者 沈春竹 王振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31,共7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径法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并基于重力模型最终确定重要生态廊道。研究结果:金坛区形成了主次分明、点线面要素齐全的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区域,面积占金坛区总面积的44.58%,其中金坛区重点保护区域占金坛区总面积的23.67%,并以此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的红线管控制度体系。研究结论: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划定的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可为区域土地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斑块—基质—廊道 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 县域 金坛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