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脱贫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发展境遇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欢 韩广富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乡风文明建设涉及价值体系、乡村文化、社会风俗、行为习惯、治安管理及人居环境等方面,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系统性实践活动,属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从现实角度出发,后脱贫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被赋予新的内容要求,具有以推动乡村振兴来... 乡风文明建设涉及价值体系、乡村文化、社会风俗、行为习惯、治安管理及人居环境等方面,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系统性实践活动,属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从现实角度出发,后脱贫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被赋予新的内容要求,具有以推动乡村振兴来缓解乡村相对贫困的重要现实价值。乡村全面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使乡村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入发展,为后脱贫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发展提供诸多现实机遇。与此同时,乡村在党组织组织力、集体经济、文化传承、社会风气及主体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这无疑向后脱贫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制约其现实价值的发挥。基于此,需要通过筑起组织保障、夯实经济基础、发展文化根脉、优化外部环境、增强内生力量等措施,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从而彰显其在后脱贫时代的重要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乡村振兴 相对贫困 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相对贫困人口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脱贫村有效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小红 段雪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任务就将结束,脱贫后脱贫村的振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因此,刚刚摆脱贫困的脱贫村亟需从治理有效着手推动乡村振兴。但脱贫村的治理面临着内生治理能力不足、行政化扶贫力量淡出、脱... 2020年国家脱贫攻坚任务就将结束,脱贫后脱贫村的振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因此,刚刚摆脱贫困的脱贫村亟需从治理有效着手推动乡村振兴。但脱贫村的治理面临着内生治理能力不足、行政化扶贫力量淡出、脱贫村内部矛盾激化以及乡村振兴的多重压力和挑战,亟待优化调整。实现脱贫村的有效治理可以从构建合作治理模式、重塑困难群体合法性、建立开放的农村治理体系以及强化村民内部政治参与等多个角度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村 后脱贫时代 有效治理 精准扶贫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健康扶贫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欣 郭佳 曾利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98-601,共4页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环节。目前,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已全面实现,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仍然存在,健康扶贫仍是长期任务。文本梳理了健康扶贫的主要举措,并分析了后脱贫时代健康扶贫存在的难点问题。高标准高质...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环节。目前,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已全面实现,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仍然存在,健康扶贫仍是长期任务。文本梳理了健康扶贫的主要举措,并分析了后脱贫时代健康扶贫存在的难点问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健康扶贫工作需要形成预防为主的健康格局、合理确定健康扶贫福利边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后扶贫时代 健康扶贫 健康乡村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深度贫困地区林业绿色减贫演化与重构 被引量:3
4
作者 董玮 秦国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27,共8页
绝对贫困在统计意义上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反贫困事业的终结,后扶贫时代的乡村贫困治理是需要关注的重大议题。生态脆弱区和生态良好区存在两种类型的"生态—贫困"共生演化机理,构建生态资本市场价值体系,完善生态资本循环机制,... 绝对贫困在统计意义上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反贫困事业的终结,后扶贫时代的乡村贫困治理是需要关注的重大议题。生态脆弱区和生态良好区存在两种类型的"生态—贫困"共生演化机理,构建生态资本市场价值体系,完善生态资本循环机制,实现Cn的市场价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从将森林生态资源转化为森林生态资本、实现森林生态资本的生态价值补偿两方面重构林业绿色减贫"生态—经济"循环机制。我国典型深度贫困地区存在多种林业绿色减贫分异模式,通过完善生态资本的市场投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机制、考核管理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我国林业绿色减贫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深度贫困 绿色减贫 机制重构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凉山州因病返贫治理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戚兴宇 向洪讯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6-73,121,共9页
本研究基于周期理论,将评估模型划分为病前—健康扶贫政策科学性;病中—医疗资源获取公平性;病后—医保报销流程便捷性三大板块。运用文献法与访谈法构建三级指标体系,参考AHP-FCE分析框架,确立评估模型数理化运算逻辑。对凉山州采用分... 本研究基于周期理论,将评估模型划分为病前—健康扶贫政策科学性;病中—医疗资源获取公平性;病后—医保报销流程便捷性三大板块。运用文献法与访谈法构建三级指标体系,参考AHP-FCE分析框架,确立评估模型数理化运算逻辑。对凉山州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回收658份有效数据。评估发现,整体结果良好,民众后续参保积极性高;但因病返贫风险点依旧存在;在后脱贫时代凉山州医疗设施设备及医护人才短缺依旧是其突出短板。提出构建因病返贫风险数据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和设施设备建设;优化医保业务经办流程,提升医保服务质量;提高群众与医疗机构对医保政策的知晓度等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贫困治理 周期评估模型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旅游扶贫县域语言规划研究——基于重庆市武隆区语言生活实态数据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孟凡璧 唐师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4-31,共8页
旅游助力脱贫的同时带来全球性人口流动和语言文化接触,对贫困地区的社会语言生活产生诸多影响。依据重庆市武隆区语言生活实态数据,分析其语言生活的总体状况、社会差异、变化及成因,认为围绕“后脱贫”治理阶段旅游扶贫的实施,有必要... 旅游助力脱贫的同时带来全球性人口流动和语言文化接触,对贫困地区的社会语言生活产生诸多影响。依据重庆市武隆区语言生活实态数据,分析其语言生活的总体状况、社会差异、变化及成因,认为围绕“后脱贫”治理阶段旅游扶贫的实施,有必要制定旅游扶贫县域语言规划,指出规划的根本目标是构建和谐的旅游扶贫县域语言生活,核心概念是语言资源,主要内容包括普通话推广方略、语言功能规划和语言权利平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语言规划 语言生活 语言扶贫 旅游扶贫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的少数民族地区税制改革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程静 陶一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7,共8页
2020年是扶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深度贫困集中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地区贫困治理的重点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从开发式扶贫转向扶贫后保障,地区经济治理的重点从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转向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少数民族... 2020年是扶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深度贫困集中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地区贫困治理的重点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从开发式扶贫转向扶贫后保障,地区经济治理的重点从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转向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税制改革成为解决地区贫困问题,巩固地区扶贫成果,增强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建立地区发展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税制改革面临着新冠疫情冲击、产业发展不平衡和返贫风险等严峻挑战,在深化税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克服少数民族地区税收政策过于依赖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效应不平衡,偏向直接优惠和结果优惠,以及税收优惠时间限制和范围限制的困境。在后脱贫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税制改革需要从五个方面加以优化:在法律范围内赋予少数民族地区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税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少数民族地区税收制度;规划“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以少数民族地区税制改革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少数民族 税制改革 税收优惠
下载PDF
培育农村教育的内生性——“后扶贫时代”的社会工作参与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庆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8-32,共5页
论述了社会工作在贫困地区内生性的培育方面的重要性,分析了社会工作参与农村教育内生性培育的必要性,提出社会工作参与培育农村教育内生性有理念相容性、实务耦合性的优势,但是由于农村社会对社工认可度较低、农村专职社工较少等因素,... 论述了社会工作在贫困地区内生性的培育方面的重要性,分析了社会工作参与农村教育内生性培育的必要性,提出社会工作参与培育农村教育内生性有理念相容性、实务耦合性的优势,但是由于农村社会对社工认可度较低、农村专职社工较少等因素,相关实践还面临着较多阻力,具体可以从政府全面支持社工发展、完善学校社会工作资源配置、社工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进行努力,逐步建立起各方联合互动的机制,通过教育内生性的培育提升贫困地区人力文化资本,进而实现持久有效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农村教育 内生性 精准扶贫 “后扶贫时代”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贫困治理——基于可行能力的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赖志杰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21年第2期137-149,共13页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农村贫困治理进入巩固脱贫效果、防止返贫的后脱贫时代。经济贫困是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重要特征,脱贫攻坚解决了该群体的绝对贫困问题。但从可行能力视角来看,该群体面临的经济支付能力不足、家庭支持能力...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农村贫困治理进入巩固脱贫效果、防止返贫的后脱贫时代。经济贫困是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的重要特征,脱贫攻坚解决了该群体的绝对贫困问题。但从可行能力视角来看,该群体面临的经济支付能力不足、家庭支持能力不足、经济参与能力不足和心理调适能力不足才是其贫困的根源。完善社会保障、激活内生动力、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社会融入是后脱贫时代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群体贫困治理的社会政策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 可行能力视角 贫困治理
原文传递
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 被引量:106
10
作者 唐任伍 肖彦博 唐常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3-139,共7页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韧性和迁移性导致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发生转型,出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一维贫困向多维贫困、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收入...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韧性和迁移性导致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发生转型,出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一维贫困向多维贫困、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收入型贫困向消费型贫困、原发性贫困向次生性贫困、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转移等六大特征。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发展的动态性和贫困成因的多源性,决定了贫困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加大了贫困治理难度,产生了新的贫困治理诉求。贫困治理需要围绕"相对贫困""精神贫困"的治理重心,以"攻心"为上,克服贫困治理碎片化、重塑整体性治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治理,摒弃运动式治理、建立制度性治理体系,实施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双轮驱动,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动态识别标准,出台"贫困治理法",加强"贫困耻感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企业在贫困治理中的潜力,发掘贫困者内在的正能量,克服"穷人心态",扩展相对贫困者"带宽",矫正个体失灵,消除代际贫困,实现贫困的最优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精准扶贫时代 贫困转型 制度安排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主体性视角下后脱贫时代的贫困治理 被引量:46
11
作者 刘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5,共9页
政府职责的再界定及农民自主性的激发,是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场域政府主体性及农民主体性建构的核心问题。在当前农村精准扶贫体系的运作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国家义务的话语,导致了政府政治主体性的凸显与行政主体性的弱化,由此引发了农... 政府职责的再界定及农民自主性的激发,是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场域政府主体性及农民主体性建构的核心问题。在当前农村精准扶贫体系的运作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国家义务的话语,导致了政府政治主体性的凸显与行政主体性的弱化,由此引发了农民权利的道德化及权利与责任的失衡。在后脱贫时代,需要加快均衡性的贫困治理体系的构建,实现政府政治主体性与行政主体性及农民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均衡。在具体路径上,可以从加强贫困治理体系的法制化及标准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赋权增能来激发农民的主体性及构建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等路径,推动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体系的均衡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政府主体性 农民主体性 后脱贫时代
下载PDF
贫困县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刘学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86,共8页
贫困县通过产业扶贫的各种举措使扶贫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扶贫产业体系或集群,这对于贫困户增收和贫困县脱贫摘帽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产业的发展其意义甚至已远超扶贫本身。扶贫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诸如产业低端化、产业链... 贫困县通过产业扶贫的各种举措使扶贫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扶贫产业体系或集群,这对于贫困户增收和贫困县脱贫摘帽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产业的发展其意义甚至已远超扶贫本身。扶贫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诸如产业低端化、产业链条短、小而散、缺乏竞争力等。为此,必须要把服从于脱贫攻坚短期目标的扶贫产业长期化,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通过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各种深层次矛盾,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维和市场的思维,以实现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扶贫车间 扶贫产业 后扶贫时代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返贫治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程明 钱力 吴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81-87,共7页
"后扶贫时代"面临着扶贫主体监督考核机制不尽完善、贫困群体思想懈怠与行为滞后、脱贫与返贫并存等困境。根据返贫治理链条中的角色定位,从扶贫主体、扶贫客体和扶贫载体3个视角对返贫诱因进行剖析。返贫生成机理是贫困个体... "后扶贫时代"面临着扶贫主体监督考核机制不尽完善、贫困群体思想懈怠与行为滞后、脱贫与返贫并存等困境。根据返贫治理链条中的角色定位,从扶贫主体、扶贫客体和扶贫载体3个视角对返贫诱因进行剖析。返贫生成机理是贫困个体依靠扶贫叠加政策效应的强大推动力,在收入、生活保障等方面达到国家标准后,由于自身脱贫质量的脆弱性,在某些不特定因素触发下重返贫困状态的现象。从构建防止返贫长期性政策与监督预警机制、构建可持续性脱贫长效机制、构建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耦合机制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返贫 预警机制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教育贫困治理的价值逻辑、行动框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4
14
作者 袁利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3,共9页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贫困是后扶贫时代亟待治理的关键问题。在后扶贫时代,教育贫困治理的价值逻辑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贫困是后扶贫时代亟待治理的关键问题。在后扶贫时代,教育贫困治理的价值逻辑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方面。后扶贫时代教育贫困治理的框架可从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视角、治理方式和治理机制等维度进行搭建,在行动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志智双扶,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作用;在路径上不断加强教育经费可持续性投入、增强文化治理建设、构建教育扶贫长效机制、实现贫困治理精准化及构筑多元主体协同式参与,继续为全球贫困治理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教育扶贫 相对贫困 长效机制 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后脱贫时代职业教育防控返贫风险的实践效能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20
15
作者 胡斌武 季孝琛 何晓颖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0,共5页
职业教育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是摆脱代际贫困、提升个体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当前,脱贫攻坚战已实现决胜收官,贫困模式大体由生存性贫困转向发展性贫困,由资源性贫困转向能力性贫困,由物质性贫困转向精神性贫困。在贫困... 职业教育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是摆脱代际贫困、提升个体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当前,脱贫攻坚战已实现决胜收官,贫困模式大体由生存性贫困转向发展性贫困,由资源性贫困转向能力性贫困,由物质性贫困转向精神性贫困。在贫困模式转型过程中伴生着返贫风险,如贫困群体的代际传递加剧遗贫、脱贫群体的生计脆弱引发延贫、浮动群体的发展迷茫导致滞贫。职业教育防控返贫风险的实践效能在于:针对贫困区域扶业;针对贫困人群扶技;针对贫困个体扶志。据此,应大力发展新型职业教育,防控返贫风险,如发展启蒙型职业教育扶智,以阻隔遗贫;发展补偿型职业教育扶业,以规避延贫;发展乡愁型职业教育扶志,以破解滞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后脱贫时代 精准扶贫 返贫风险
下载PDF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进展——兼论后精准扶贫时代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研究进路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晓冬 马元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加强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经验与不足的提炼和总结,以中国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践贡献扶贫绩效审计的理论增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绩效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基础理... 加强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经验与不足的提炼和总结,以中国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践贡献扶贫绩效审计的理论增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绩效审计理论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从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基础理论、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构建、实践困境与解决对策、实证检验和扶贫资金绩效审计五方面系统回顾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研究脉络,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后精准扶贫时代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研究进路作了展望。在精准扶贫攻坚战全胜的背景下科学梳理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的得与失,不仅能为新时代深入推进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更重要的是为2020年后精准扶贫时代加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践及其全覆盖提供理论基础、经验借鉴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精准扶贫 绩效审计 后精准扶贫时代 相对贫困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我国贫困治理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琳 李珂珂 周正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6,共8页
“后脱贫时代”我国贫困治理进入新阶段,将出现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注重收入贫困向注重多维贫困转变、由强调脱贫摘帽向巩固脱贫成果转变、由政府扶贫向社会扶贫转变的新特征,面对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巩固脱贫... “后脱贫时代”我国贫困治理进入新阶段,将出现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注重收入贫困向注重多维贫困转变、由强调脱贫摘帽向巩固脱贫成果转变、由政府扶贫向社会扶贫转变的新特征,面对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与发展、城市新型贫困、老年人口贫困治理等新问题。针对“后脱贫时代”出现的新特征与新问题,我国贫困治理需要不断创新思路,构建贫困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贫困治理 相对贫困 乡村振兴战略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农村社会政策与相对贫困问题 被引量:17
18
作者 桂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6-184,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会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运用社会政策来扶持救助困难群体,体现出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与保持自由竞争和发挥活力的经济政策不同,社会政策追求社会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会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运用社会政策来扶持救助困难群体,体现出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与保持自由竞争和发挥活力的经济政策不同,社会政策追求社会公平,其目标是消除差距、减少分化、避免极化,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包容式发展。未来的农村社会政策,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赋权、建设公平的制度建设和兜底救助手段来降低农民面临的生产生活风险,在发展中兼顾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贫困救助 农村社会政策 乡村振兴 相对贫困 农民增收
下载PDF
重启与激活:后扶贫时代易地搬迁移民生计转型与发展研究——以新疆W县P村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閤小操 陈绍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1,共7页
后扶贫时代,按照国家贫困标准,易地搬迁移民已基本脱贫。但移民生计的转型与发展仍然是值得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文中以新疆W县P村为例,通过实地观察和非结构式个案访谈搜集相关资料。以此归纳出新疆后扶贫时代移民生计发展中的困境,即... 后扶贫时代,按照国家贫困标准,易地搬迁移民已基本脱贫。但移民生计的转型与发展仍然是值得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文中以新疆W县P村为例,通过实地观察和非结构式个案访谈搜集相关资料。以此归纳出新疆后扶贫时代移民生计发展中的困境,即生计内卷化、生计低水平聚合及内生性发展不足。并试图提出移民生计转型与发展路径。通过增强政策韧性、激发移民内生性发展意识和构建政府、社会、移民三方发展共同体,进而促进移民生计的转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易地搬迁 移民生计 转型与发展
原文传递
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基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视角 被引量:17
20
作者 郑琼洁 潘文轩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49,共14页
进入后脱贫时代,我国的相对贫困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相对贫困、农村相对贫困、公共服务相对贫困、经济相对贫困四个方面,其产生的根源均在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要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入手构建治理相对贫困的有效机制。解决区域性... 进入后脱贫时代,我国的相对贫困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相对贫困、农村相对贫困、公共服务相对贫困、经济相对贫困四个方面,其产生的根源均在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要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入手构建治理相对贫困的有效机制。解决区域性相对贫困的关键是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消除农村相对贫困要依托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通过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公共服务相对贫困要求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城乡间和人群间的均等化供给。治理经济相对贫困的重点是构建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除了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外,还要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分配、促进经济机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相对贫困 治理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