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27—1636年间后金(清)与朝鲜关系演变新探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慧娟 《东疆学刊》 2003年第2期97-101,共5页
1 6 2 7— 1 6 36年间 ,是朝鲜由明朝的附属国转变为后金 (清 )的附属国的关键性十年 ,这种转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充满了朝鲜欲脱离后金与后金反脱离的斗争 ,而且矛盾愈演愈烈 ,以战争为开端的半附属关系 ,最终又以战争使... 1 6 2 7— 1 6 36年间 ,是朝鲜由明朝的附属国转变为后金 (清 )的附属国的关键性十年 ,这种转变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充满了朝鲜欲脱离后金与后金反脱离的斗争 ,而且矛盾愈演愈烈 ,以战争为开端的半附属关系 ,最终又以战争使之完整化。在东北亚局势动荡时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清) 朝鲜 附属国 皇太极 李Zong
下载PDF
契丹未能统一中原的原因探析——以耶律德光南征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政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88,113,共5页
契丹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雄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自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积极扩张,疆域辽阔。尽管历代契丹统治者都对中原虎视眈眈,耶律德光甚至乘灭亡后晋之机,一度占领了中原政权的中心城市大梁,最后还是被迫北归。契丹当时之所以未能统一... 契丹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雄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自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积极扩张,疆域辽阔。尽管历代契丹统治者都对中原虎视眈眈,耶律德光甚至乘灭亡后晋之机,一度占领了中原政权的中心城市大梁,最后还是被迫北归。契丹当时之所以未能统一中原,一是因为契丹在政治和思想方面还不成熟,统治者深受传统"华夷观"的束缚,墨守陈规,错失改革良机;二是受到了契丹统治阶级新旧势力分歧和斗争的牵制;三是契丹初期农业发展薄弱,无力支撑庞大的战争供给,野蛮的"打草谷"后勤保障方式激起了中原人民的强烈反抗;四是契丹的整体军事实力不足,汉族将领和军阀割据势力强大,契丹没有力量控制整个中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后晋 中原 耶律德光
下载PDF
17世纪朝鲜人流入东北及其对后金(清)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朴今海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从中朝关系史的角度,对17世纪朝鲜人流入中国东北的主要渠道及其对后金(清)社会农业、手工业、军事、文化等诸方面的影响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朝鲜流民 掳掠 后金 影响
下载PDF
论刘鸿训在明末中朝交往中的贡献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玉杰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1-73,共3页
明朝末年,后金实力异军突起,在东北与明朝展开激烈的争夺,并一度控制了这一地区,导致明朝与朝鲜传统贡路的阻断。为联络朝鲜共同抗击后金,明朝派遣刘鸿训出使朝鲜,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开启了中朝海上交通的航线,为明末中朝友好交往做出... 明朝末年,后金实力异军突起,在东北与明朝展开激烈的争夺,并一度控制了这一地区,导致明朝与朝鲜传统贡路的阻断。为联络朝鲜共同抗击后金,明朝派遣刘鸿训出使朝鲜,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开启了中朝海上交通的航线,为明末中朝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鸿训 后金 明朝 朝鲜
下载PDF
后晋夏银绥宥等州观察支使何德璘墓志铭考释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玮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5,共9页
收录于《中国藏西夏文献》的《后晋夏银绥宥等州观察支使何德璘墓志铭》主要记录了志主何德璘的家族世系及其在夏州定难军的个人仕宦经历。志文对五代初年历任夏州定难军节度使与志主之亲从关系及定难军文职僚佐名号多有反映,为研究唐... 收录于《中国藏西夏文献》的《后晋夏银绥宥等州观察支使何德璘墓志铭》主要记录了志主何德璘的家族世系及其在夏州定难军的个人仕宦经历。志文对五代初年历任夏州定难军节度使与志主之亲从关系及定难军文职僚佐名号多有反映,为研究唐末五代夏州定难军历史及其职官制度的重要文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晋 定难军 何德璘 墓志
原文传递
论后金政权民族政策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梓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42,共8页
后金政权与清朝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后金政权的民族政策对于清朝民族政策而言,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而清朝的民族政策对于后金政权的民族政策而言,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后金政权的民族政策是在彼强我弱的情况下形成的,在初始阶段明显... 后金政权与清朝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后金政权的民族政策对于清朝民族政策而言,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而清朝的民族政策对于后金政权的民族政策而言,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后金政权的民族政策是在彼强我弱的情况下形成的,在初始阶段明显不完善,但是,在政策体系的主要方面是正确的。后金政权的民族政策反映了因族制宜的原则,体现了后金领袖人物管理民族事务的政治智慧与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政权 清代 民族政策 承继性
原文传递
金朝后期对河东南、北路的军政统治——以行省、行元帅府统治为主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清华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河东南、北路在金朝政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金朝统治者历来十分重视对河东地区的统治。但蒙古军在卫绍王大安末年(1211年)发起的军事进攻,使河东地区迅速残破。到贞祐四年(1216年),河东已不能守。兴定年间为控制河东局势,金朝在该地... 河东南、北路在金朝政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金朝统治者历来十分重视对河东地区的统治。但蒙古军在卫绍王大安末年(1211年)发起的军事进攻,使河东地区迅速残破。到贞祐四年(1216年),河东已不能守。兴定年间为控制河东局势,金朝在该地设置了若干行省与行元帅府,以实施有效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朝后期 河东南、北路 行省 行元帅府
下载PDF
清太祖、太宗对金朝皇帝称谓问题考述——兼论清初二帝对金朝历史的改造
8
作者 张又天 《保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2-70,共9页
金朝历史对明末后金(清)政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故而时常为清太祖、太宗二帝所提及。检视《满文原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洲实录》(满文部分)等较原始的史料,可发现清初二帝对金朝皇帝的称呼更多地是采用当时盛行的“年号称呼法... 金朝历史对明末后金(清)政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故而时常为清太祖、太宗二帝所提及。检视《满文原档》《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满洲实录》(满文部分)等较原始的史料,可发现清初二帝对金朝皇帝的称呼更多地是采用当时盛行的“年号称呼法”,而非《金史》中规范的“庙号称呼法”,这反映出清初二帝对金朝历史的了解方式可能并非亲自阅读元末修成的《金史》。正因如此,清初二帝口中的金朝历史,与《金史》所记历史往往相互抵牾。究其缘由,这是清太祖、太宗对金朝史实缺乏深入了解和他们刻意改造金朝历史以服务自身政权两个因素共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 清朝 《金史》 称谓 改造
下载PDF
契丹伐晋起因再探——兼论后晋出帝朝的政治转向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翔宇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91,共12页
北族王朝史书《辽史》和以后晋实录为基础的中原王朝史书,对契丹伐晋起因的记载有较大差异,二者皆将战争的爆发归咎于对方。学界多认为石重贵去臣称孙及此后的一系列挑衅导致了契丹南侵,与契丹方观点暗合,然而后晋的记载似应更接近历史... 北族王朝史书《辽史》和以后晋实录为基础的中原王朝史书,对契丹伐晋起因的记载有较大差异,二者皆将战争的爆发归咎于对方。学界多认为石重贵去臣称孙及此后的一系列挑衅导致了契丹南侵,与契丹方观点暗合,然而后晋的记载似应更接近历史本相,即后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叛晋通敌之举招致了契丹南侵,这在双方首次交战的军事部署中也可以得到有力佐证。后晋出帝朝的政治转向是促使辽太宗伐晋的深层原因,杨光远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亦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后晋 契丹伐晋 杨光远 政治转向
下载PDF
从“鹿角椅”看后金的家具审美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芳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第3期28-29,共2页
家具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功能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家具在发展过程中还着重从审美的角度考虑和研究。历史上,后金作为满族的"前生"时代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合,为后期家具出现多种多样的装饰特征作出贡... 家具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功能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家具在发展过程中还着重从审美的角度考虑和研究。历史上,后金作为满族的"前生"时代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合,为后期家具出现多种多样的装饰特征作出贡献。本文主要简述后金阶层的产生和发展,并通过皇太极御用"鹿角椅",从造型、材料、装饰纹样以及与大政殿室内艺术装饰的关系,全面分析后金的家具审美特征,体现了清初时期后金在文化情趣方面的桀骜且豪放的风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 皇太极 家具审美
下载PDF
试论满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及对东北亚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雪峰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11-13,共3页
文章介绍了满族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并阐述了萨满文化对东北亚的影响,指出满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女真 后金 萨满教 萨满文化 满族文化
下载PDF
萨尔浒战役前后之后金与明朝、朝鲜关系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臻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3,共7页
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同腐朽、没落的明朝展开了争夺天下的对峙斗争;但因担心明朝与朝鲜的联合,于是积极拉拢朝鲜。明帝国衰落,急需得到朝鲜的军事支持,夹攻后金。朝鲜光海君既要听命于宗主国明皇朝,又不得不顾忌强盛的... 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同腐朽、没落的明朝展开了争夺天下的对峙斗争;但因担心明朝与朝鲜的联合,于是积极拉拢朝鲜。明帝国衰落,急需得到朝鲜的军事支持,夹攻后金。朝鲜光海君既要听命于宗主国明皇朝,又不得不顾忌强盛的后金政权的威胁,故只好在明与后金之间左右周旋,明哲保身。如此一来,在1619年萨尔浒战役前后的东北亚政治舞台上,就出现了富有特色的三角关系态势,这对彼时中朝传统政治秩序的演进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后金 朝鲜光海君王朝 明皇朝
下载PDF
从汗国都城到帝国象征——后金/清中前期盛京城的层累形成
13
作者 王雨墨 沈旸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2,共8页
从后金/清政权的身份建构与政治制度出发,试图解释:努尔哈赤出于对金朝完颜氏的崇敬,其营建的东京城是对金东京的演绎;皇太极则以东京城为原型对沈阳城格局进行改造,同时为了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在都城营建中引入了汉文化传统营城观念与... 从后金/清政权的身份建构与政治制度出发,试图解释:努尔哈赤出于对金朝完颜氏的崇敬,其营建的东京城是对金东京的演绎;皇太极则以东京城为原型对沈阳城格局进行改造,同时为了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在都城营建中引入了汉文化传统营城观念与佛教思想。康熙出于对“国家肇基”的重视以及为了突出满洲传统,以营帐为原型加建了盛京外城。并指出清代盛京城市形态并非受某单一原型影响,而是不同时期不断层累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 盛京 营城思想 身份建构
原文传递
赫图阿拉城的兴废与历史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9,共5页
 赫图阿拉城的兴建,是努尔哈赤势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迁都辽阳后,赫图阿拉城虽被封为兴京,实则与一般八旗驻军点无异。无可否认的是,它对满族的形成及积聚进攻明王朝的力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后金 赫图阿拉城 满族 明王朝
下载PDF
后金朝鲜议和与李廷龟的外交活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臻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0-14,共5页
1627年,后金与朝鲜之间爆发"丁卯之役",战争的结果是朝鲜被打败,双方议和。作为中朝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时任兵曹判书的朝鲜重臣李廷龟,参与对后金的议和活动,见证了双方的订盟事宜。之后,后金与朝鲜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展开... 1627年,后金与朝鲜之间爆发"丁卯之役",战争的结果是朝鲜被打败,双方议和。作为中朝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时任兵曹判书的朝鲜重臣李廷龟,参与对后金的议和活动,见证了双方的订盟事宜。之后,后金与朝鲜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展开外交交涉,李廷龟也在其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努力为朝鲜争取最大限度的权益。考察李廷龟在后金与朝鲜议和前后的活动及其作用,有助于更加明晰地了解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后金与朝鲜关系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 朝鲜 李廷龟 外交活动
下载PDF
“用海”复辽:海上力量与明末“三方布置”战略之成败
16
作者 赵亚军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64-76,共13页
明末辽东经略熊廷弼为应对后金军事威胁而提出了"三方布置"战略,该战略被明廷接受并随时局变化而不断完善。与以往明朝单纯重视陆战的传统不同,"三方布置"战略提倡水陆并用,尤其注重对海上力量的建设与运用。为贯... 明末辽东经略熊廷弼为应对后金军事威胁而提出了"三方布置"战略,该战略被明廷接受并随时局变化而不断完善。与以往明朝单纯重视陆战的传统不同,"三方布置"战略提倡水陆并用,尤其注重对海上力量的建设与运用。为贯彻这一战略,天启初年明朝先后建立登莱、东江两军镇,基本构建起登莱海防体系,改变了辽东之军事格局。但因明廷不时兴起裁抚、撤镇之风波,其海上力量之建设也时遭掣肘,以致登莱、东江二镇频发动乱,海上精锐多被后金所用,最终导致"三方布置"战略难以有效施行并走向破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三方布置”战略 熊廷弼 毛文龙 登莱 东江 后金
原文传递
试论明与后金对蒙古降人的安置
17
作者 刘大治 《古代文明》 CSSCI 2015年第1期84-90,114,共7页
明清交替之际,出现了东部蒙古诸部蒙古人纷纷归附明或后金的现象。在明与后金两大势力对峙的形势下,双方为增强势力展开对蒙古降人的争夺,如何有效安置蒙古降人成为争夺成败的关键。明奉行"用夏变夷"的安置政策,后金实行"... 明清交替之际,出现了东部蒙古诸部蒙古人纷纷归附明或后金的现象。在明与后金两大势力对峙的形势下,双方为增强势力展开对蒙古降人的争夺,如何有效安置蒙古降人成为争夺成败的关键。明奉行"用夏变夷"的安置政策,后金实行"善待来者"的安置政策。由于明与后金对蒙古降人的认识不同,所采取的安置措施也不同,蒙古降人纷纷投向后金,使后金在与明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后金 蒙古降人
下载PDF
论林丹汗的败亡
18
作者 杨强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03-106,114,共5页
林丹汗的败亡对17世纪中期东亚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宗教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论证了林丹汗败亡的各种原因。林丹汗的败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蒙古族为清朝所绥服的原因。
关键词 林丹汗 败亡 蒙古 后金
下载PDF
论《通鉴纪事本末·契丹灭晋》中后晋灭亡原因
19
作者 岳英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6期94-96,共3页
后晋是石敬瑭依靠契丹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但是后晋却在历史洪流中迅速灭亡。在《通鉴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二《契丹灭晋》部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契丹进攻固然是其灭亡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从中更能看出,后晋灭亡是众多因素促成的,本文通... 后晋是石敬瑭依靠契丹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但是后晋却在历史洪流中迅速灭亡。在《通鉴纪事本末》卷第四十二《契丹灭晋》部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契丹进攻固然是其灭亡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从中更能看出,后晋灭亡是众多因素促成的,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为"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鉴纪事本末·契丹灭晋》 后晋 灭亡 原因
下载PDF
从法律的视角看后金征服漠南蒙古
20
作者 杨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6-68,共3页
漠南蒙古各部为后金绥服对明清的兴亡和蒙古族本身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从统治者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和林丹汗被后金征服两个方面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在经济基础基本相同,生产关系基本稳定的时期,民族... 漠南蒙古各部为后金绥服对明清的兴亡和蒙古族本身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文章从统治者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和林丹汗被后金征服两个方面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在经济基础基本相同,生产关系基本稳定的时期,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核心竞争,首先是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 绥服 漠南蒙古 法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