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述评 被引量:44
1
作者 施蕴中 马冀明 徐征 《上海科技翻译》 2002年第2期46-49,共4页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史和中国文明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黄帝内经》英译本在中国翻译史中尚未得以准确清晰的介绍。本文介绍了《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的诞生过程 ,剖析了该译本的结构、举例说明了译者处理难译问题的手段、分析了该...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史和中国文明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黄帝内经》英译本在中国翻译史中尚未得以准确清晰的介绍。本文介绍了《黄帝内经》首部英译本的诞生过程 ,剖析了该译本的结构、举例说明了译者处理难译问题的手段、分析了该译著存在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翻译史 翻译
原文传递
整体史与碎片化之间:论翻译史书写的会通视角 被引量:42
2
作者 蓝红军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1,124,共7页
从学术史层面回顾我国近三十多年来的翻译史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出整体史和碎片化两种翻译史书写取向,它们各有侧重,功能各异,虽然并未出现不可通约性的范式更迭,但两者背道而驰,愈行愈远。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翻译史研究分工逐渐细化,需... 从学术史层面回顾我国近三十多年来的翻译史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出整体史和碎片化两种翻译史书写取向,它们各有侧重,功能各异,虽然并未出现不可通约性的范式更迭,但两者背道而驰,愈行愈远。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翻译史研究分工逐渐细化,需要更为多样化的书写方式以回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会通是整体史与碎片化之间的另一条道路,包括宏观与微观、史实与理论、史学和翻译学之间的会通,它并不否定整体史与碎片化,而为这两者提供联通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史 碎片化 翻译史 会通
原文传递
翻译研究中的“真”、“善”、“美” 被引量:21
3
作者 申连云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6,96,共6页
我国从古至今的翻译实践可以概括为"求美"、"求真"和"求善"三种模式,分别体现在"文"与"质"、"直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的论争中。... 我国从古至今的翻译实践可以概括为"求美"、"求真"和"求善"三种模式,分别体现在"文"与"质"、"直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的论争中。三种模式的兴替与一定的政治、美学和文化力量紧密相关。我国的翻译研究在跨越了从"求美"到"求真"到"求善"的历程后,变得全面和丰富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 文质之辩 直译意译之争 翻译伦理
原文传递
创意写作在中国接受与传播的历史考析(1959—2009) 被引量:18
4
作者 宋时磊 《写作》 2018年第6期57-68,共12页
以学科史的研究视野,从概念的译介、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从1950年代末到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对美国Creative Writing(创意写作)的接受和传播情况。从1959年起,台湾的作家已经接受了美国Creati... 以学科史的研究视野,从概念的译介、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从1950年代末到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对美国Creative Writing(创意写作)的接受和传播情况。从1959年起,台湾的作家已经接受了美国Creative Writing的学科训练;1970年代起,Creative Writing已经被翻译为"创造性写作",进入1990年代后翻译为"创意写作"的趋势逐渐增多;从1980年代中后期起,大陆学者受各种思想的启迪,开始研究本土化的创造写作学,而我国台湾、香港的基础和高等教育系统已经在开展创意写作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是,在安格尔和聂华苓的主持下,爱荷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坊""国际写作计划"深刻影响了两岸三地的作家,并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陆创办作家班以灵感和启迪。对Creative Writing接受谱系和传播过程的历史分析,实际上修正了相关学者认为创意写作在中国的引介元年为2004年或2009年的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概念史 写作学科 作家班 概念译介 国际写作计划
下载PDF
英语专业翻译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琇 丁爱华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年第2期71-77,共7页
本文基于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技巧"课程和"中西翻译史"课程,分析了翻译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方法路径和重点内容,特别是思政元素内涵的体现,讲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意识并激发... 本文基于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技巧"课程和"中西翻译史"课程,分析了翻译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方法路径和重点内容,特别是思政元素内涵的体现,讲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意识并激发学生的献身精神和职业责任感,对语言专业课程与立德树人如何有机融合提供了启发性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类课程 翻译史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晚清西医学文献翻译的特点及出版机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永生 张苏萌 《中华医史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76-81,共6页
我国最早翻译成册的西医著作是邓玉函的《人身说概》。19世纪中叶以合信、嘉约翰为始,成批译入西医著作。著名翻译西医著作者尚有傅兰雅、德贞等。国内翻译西医书著名的有尹端模、赵元益、丁福保等。晚清翻译出版西医书籍较有影响的... 我国最早翻译成册的西医著作是邓玉函的《人身说概》。19世纪中叶以合信、嘉约翰为始,成批译入西医著作。著名翻译西医著作者尚有傅兰雅、德贞等。国内翻译西医书著名的有尹端模、赵元益、丁福保等。晚清翻译出版西医书籍较有影响的机构有:博济医院、博医会、益智书会、江南制造总局编译馆、商务印书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翻译史 出版
原文传递
翻译概念史研究的价值与面向 被引量:10
7
作者 蓝红军 彭莹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作为新兴的史学研究范式,概念史日渐凸显出其跨学科的方法论价值,然而在当前的翻译研究领域,概念史研究的译学价值和可能拓展的面向还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文尝试回答为何和如何将概念史引入翻译研究的问题,论述概念史与翻译研究在研究... 作为新兴的史学研究范式,概念史日渐凸显出其跨学科的方法论价值,然而在当前的翻译研究领域,概念史研究的译学价值和可能拓展的面向还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文尝试回答为何和如何将概念史引入翻译研究的问题,论述概念史与翻译研究在研究内容、命题和取向上的契合点,探究概念史引入对翻译研究的价值,以及开展翻译概念史研究的几个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翻译史 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赞宁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松涛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7-71,共5页
宋代僧人赞宁 (919- 10 0 1)编撰的《宋高僧传》记载了从南北朝至宋朝五百余年间 38位译经高僧及其成果 ,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阐述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论述了赞宁的翻译观和方法论 ,认为他在对我国译经史进行系统总结后提出的“折... 宋代僧人赞宁 (919- 10 0 1)编撰的《宋高僧传》记载了从南北朝至宋朝五百余年间 38位译经高僧及其成果 ,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阐述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论述了赞宁的翻译观和方法论 ,认为他在对我国译经史进行系统总结后提出的“折中适时”的原则填补了我国古代翻译史上“缺失”的一环 ,值得当今翻译史和翻译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史 翻译理论 "折中适时"说
下载PDF
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考论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81,共8页
论文采用文献整理法,结合文本"回译"及其副文本信息,对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的著译者、出版内容、出版机构及影响进行了考证。研究认为,该英文本是目前发现的首个系统英译太极拳拳理拳技的出版物,至今已由海外不同出版社... 论文采用文献整理法,结合文本"回译"及其副文本信息,对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的著译者、出版内容、出版机构及影响进行了考证。研究认为,该英文本是目前发现的首个系统英译太极拳拳理拳技的出版物,至今已由海外不同出版社接连再版17次,流传70余年,是宝贵的太极拳文化遗产。它为中华文化外译史、中国武术史、中国体育史提供了新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太极拳史 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 武术翻译 民族体育文化
下载PDF
翻译史研究的资讯与视角——以传教士翻译家为案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岳峰 《外国语言文学》 2005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使翻译史的研究在深度上有所突破,文章以传教士翻译家为案例,提出如何解决研究资讯匮乏的问题。
关键词 翻译史 译者 译文 文章 视角 翻译家 传教士 资讯 理念 突破
原文传递
定名的历史沿革与名词术语翻译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守义 《上海科技翻译》 2002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试图在以现代语言学基本原理为主导的翻译研究的框架内 ,对“定名”的历史沿革加以描述和释读 ,并讨论“定名”与名词术语翻译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定名 术语翻译 翻译史
原文传递
科学史中的翻译与翻译史中的科学——以明清数学为对象的探蠡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必胜 《中国外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3,共9页
作为科学翻译的重要时期,明清两朝有着丰富的翻译史和科学史。本文以明清数学为考察对象,解析科学史中的翻译与翻译史中的科学。科学史中的翻译主要是以数学为主的科学翻译实践,涵盖几何学、微积分和代数学等。翻译史中的科学则是以科... 作为科学翻译的重要时期,明清两朝有着丰富的翻译史和科学史。本文以明清数学为考察对象,解析科学史中的翻译与翻译史中的科学。科学史中的翻译主要是以数学为主的科学翻译实践,涵盖几何学、微积分和代数学等。翻译史中的科学则是以科学知识为载体的重要理论体系,体现翻译的知识性建构以及文化交流的内涵,容纳了逻辑演绎理论、诸多数学分支理论、数理天文理论以及其他与数学相关的科学领域的多样化知识。研究表明,科学史和翻译史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二者在明清之际存在积极的互动,对不同科学学科领域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同时,厘清科学史中的翻译与翻译史中的科学,有利于探赜明清科学翻译的发展历程以及明清科学思想文化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史 科学翻译 逻辑演绎 数学分支 文化交流 科学史 翻译实践 微积分
原文传递
中医英译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10
13
作者 兰凤利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中医学对西方的交流与传播始自17世纪。从1676年英国伦敦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中医学著作《痛风论文集》起,可将中医英译历史(1676-2007)分成5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和主要成就。回顾中医英译的历史,了解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历... 中医学对西方的交流与传播始自17世纪。从1676年英国伦敦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中医学著作《痛风论文集》起,可将中医英译历史(1676-2007)分成5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点和主要成就。回顾中医英译的历史,了解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历程,展望未来的中医英译研究,可对今后的中医英译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史 英译 医学交流
原文传递
国外翻译史研究的课题、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峰 陈文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102,共9页
为了给我国翻译史研究提供国际借鉴,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SSCI、A&HCI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检索到2005—2017年间共有149篇文献以"translation history"或者"history of translation"为主题词。借... 为了给我国翻译史研究提供国际借鉴,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SSCI、A&HCI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检索到2005—2017年间共有149篇文献以"translation history"或者"history of translation"为主题词。借助CiteSpace、VOSviewer、Histcite等工具,本文展开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旨在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国际翻译史研究的整体情况如何?(2)中国学者的翻译史研究国际发表情况如何?(3)国际翻译史研究的重要议题有哪些?(4)国际翻译史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史 翻译学 文献计量 文献综述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对中国古代翻译大潮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登山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92,共6页
翻译史学界对古代翻译大潮的认识大多局限于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没有充分关注延续两千年不间断的官方翻译活动,尤其是辽代至清代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的民族翻译大潮。对《辽史》《金史》和《清史稿》等正史... 翻译史学界对古代翻译大潮的认识大多局限于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没有充分关注延续两千年不间断的官方翻译活动,尤其是辽代至清代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的民族翻译大潮。对《辽史》《金史》和《清史稿》等正史史料的考证表明,民族翻译在翻译活动的持续时间、参与者数量、译作的数量和影响,以及翻译活动的政治文化意义等诸多方面都远远超过明末清初的传教士科技翻译。充分认识民族翻译在翻译史上的地位,对于理解古代汉民族文化"走出去"以及研究传统翻译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翻译 科技翻译 翻译大潮 翻译史
原文传递
A history of standardization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rminology 被引量:8
16
作者 Xiao Ye Hong-xia Zh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44-350,共7页
In order to facilitate and propose further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erminology, this article applies methods of historiography, philology and descriptive study to divide th... In order to facilitate and propose further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erminology, this article applies methods of historiography, philology and descriptive study to divide the history of TCM into three phases, based on representative experts and social events; to illustrat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se experts and their 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and to discuss associated factors and inherent problems.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 terminology standard for TCM has generally progressed from early approaches that were ill-suited to the contemporary needs to culturally and professionally referenced approaches, from uncoordinated research to systematic studies, and from individual works to collaborative endeavors. The prese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TCM terminology have been attained through the work of numerous scholars and exper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field. The authors are optimistic that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ecognized standard will come out s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DARDIZATION TERMINOLOGY English translation history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走出去”视域下中医药典籍在海外的译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尔亮 陈晓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9年第3期22-31,共10页
中医药的对外交流始于汉唐,而中医药典籍的对外传播盛于明清。从明清时期的传教士对中医经典医籍的英译到当今中医典籍在海内外的广泛传播,中医药典籍的译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出版史的角度对中医药典籍译介的出版历史、发展历程、发... 中医药的对外交流始于汉唐,而中医药典籍的对外传播盛于明清。从明清时期的传教士对中医经典医籍的英译到当今中医典籍在海内外的广泛传播,中医药典籍的译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出版史的角度对中医药典籍译介的出版历史、发展历程、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希冀推进中医药典籍在海外的传播,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医药典籍的国际化出版与中西医学交流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典籍 译介 翻译史 对外交流 经典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好逑传》英译史与中国形象的异域构建 被引量:8
18
作者 卢静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26,共5页
通过聚焦译者微观史,本文梳理早期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位译者围绕《好逑传》英译实施的编译操控及其对“中国形象”的异域构建,旨在揭示翻译与“讲述中国故事”的渊源由来已久。同时,本文也提出历史、译者和译本的互动研究视角可挖掘... 通过聚焦译者微观史,本文梳理早期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位译者围绕《好逑传》英译实施的编译操控及其对“中国形象”的异域构建,旨在揭示翻译与“讲述中国故事”的渊源由来已久。同时,本文也提出历史、译者和译本的互动研究视角可挖掘《好逑传》英译史研究的另一层意义,即通过译者文化过滤的翻译选择和翻译策略了解“中国形象”在英国的历时建构历程,折射18-19世纪中英外交和文化交流的状态,从而充分发挥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史 译者研究 《好逑传》 中国形象 翻译史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小说英译研究的底本问题——以《西游记》为中心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晓芳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115,共19页
近十几年来,海内外学界对中国古典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之研究持续升温,但翻译底本的问题总体上较少获得重视和仔细考证,尤以《西游记》的英译为甚。作为译本研究的初步环节,讨论厘清底本问题有助于对后续问题的正确全面认识,包... 近十几年来,海内外学界对中国古典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之研究持续升温,但翻译底本的问题总体上较少获得重视和仔细考证,尤以《西游记》的英译为甚。作为译本研究的初步环节,讨论厘清底本问题有助于对后续问题的正确全面认识,包括译者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和对小说版本的意识,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翻译策略等等,也可为今后《西游记》英译事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和方向。本文利用一手档案,结合《西游记》英译史和学术史的发展脉络,详述传教士翻译时期(1854-1929)、通俗化翻译时期(1930-1976)和学术性翻译时期(1977-2012)三个阶段各自涉及的底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英译 翻译底本 《西游记》版本史 翻译史
原文传递
隐迹译典的河北译者群体考述
20
作者 孙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8期55-58,133,共5页
区域文化研究有助于区域精神的塑造,而区域翻译史研究则是对区域文化进行的翻译场域书写。该文以河北译者群体为考察对象,从籍贯分布、语言背景、专业领域等方面对断裂分散史料进行了拼接,从而使隐迹的河北译者群体逐渐走向显形。在梳... 区域文化研究有助于区域精神的塑造,而区域翻译史研究则是对区域文化进行的翻译场域书写。该文以河北译者群体为考察对象,从籍贯分布、语言背景、专业领域等方面对断裂分散史料进行了拼接,从而使隐迹的河北译者群体逐渐走向显形。在梳理文献的同时发现,译者群体动态流向、身份构成、语种选择,以及区域翻译培养机构、出版资源、研究关注等因素都影响河北译者群体意象的形成。该文旨在以译者角度管窥河北翻译史,以翻译角度鉴照河北文化史,以期唤起学界对河北译者群体研究的关注,为河北区域文化史研究开拓多元角度和崭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史 文化史 翻译 译者 区域史 河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