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效力及其裁判技术——基于对已公布的42个民事指导性案例的实质分析 被引量:58
1
作者 曹志勋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34,共24页
通常的在先裁判可能具有说服力和事实上的约束力,指导性案例具有的"参照"效力在性质上则属于独立的制度性效力,是我国在比较法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在未来适用指导性案例的裁判技术上,公布的裁判要点和裁判理由都可以产生"... 通常的在先裁判可能具有说服力和事实上的约束力,指导性案例具有的"参照"效力在性质上则属于独立的制度性效力,是我国在比较法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在未来适用指导性案例的裁判技术上,公布的裁判要点和裁判理由都可以产生"参照"效力,相关法条也不能限制该效力的发生。在与原始案例的关系上,原则上应以指导性案例的公布内容为准,但必要时也可考虑原始裁判。"参照"效力的内容是一项特别说理义务,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表现为法律适用错误、事实认定错误以及司法行政意义上的不当。我国不必采取所谓背离报告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参照”效力 裁判文书 裁判说理 裁判技术
原文传递
案例指导制度下的法律推理及其规则 被引量:54
2
作者 黄泽敏 张继成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59,共22页
与制定法传统下的法律推理不同,案例指导制度下的法律推理由法律规则、指导性案例、案件事实以及判决结论四个要素构成。在这种思维模式中,由于对待决案件与指导性案例作出是否同案的判断以及如何形成同判是整个法律推理的论证重点,判... 与制定法传统下的法律推理不同,案例指导制度下的法律推理由法律规则、指导性案例、案件事实以及判决结论四个要素构成。在这种思维模式中,由于对待决案件与指导性案例作出是否同案的判断以及如何形成同判是整个法律推理的论证重点,判定两者是否属于相同案件以及如何作出相同判决的方法自然成为这种法律推理的核心方法。案例指导制度下法律推理的规则主要包括:基本参照规则、实现同案同判的认识规则、断定同案的判断规则、形成同判的约束规则、回归规则以及指导性案例选编的编写规则。上述推理形式和推理规则的系统作用是案例指导制度下法律推理得以正确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法律推理 同案判断方法 同判形成规则
原文传递
死刑适用标准的体系化构造 被引量:49
3
作者 劳东燕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0-190,共21页
当前我国死刑适用的主导思路存在严重缺陷。对刑法第48条第1款应采取以适用死缓为通例、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为例外的解读方式;该款前句是划定"死刑圈"的标准,后句是进一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对"罪行极其严重"... 当前我国死刑适用的主导思路存在严重缺陷。对刑法第48条第1款应采取以适用死缓为通例、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为例外的解读方式;该款前句是划定"死刑圈"的标准,后句是进一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对"罪行极其严重"应从行为刑法入手来界定,"罪行"的内容包括行为的主客观侧面,但不应包含人身危险性的内容;对"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理解则采取行为人刑法的视角,着眼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必要转换思路从正面界定"必须立即执行"。刑法第50条第2款的规范目的是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对该款规定的适用条件,应从人身危险性的角度来解读。适用死刑时有必要采取"普通死缓→死缓限制减刑→死刑立即执行"的思考顺序。在满足"死刑圈"标准的前提下,应以普通死缓为量刑基准,优先考虑其适用;是否适用死缓限制减刑或死刑立即执行,则进一步取决于对人身危险性的评估与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适用 死缓 死缓限制减刑 死刑立即执行 指导案例
原文传递
指导性案例与抽象司法解释的互动及其完善 被引量:30
4
作者 孙跃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17,194,共16页
指导性案例与抽象司法解释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制度、规则和法律方法三个层面。在制度层面,两者的制度成熟度差距较大,且相互衔接不足;在规则层面,两者的裁判规则供给能力之差距过于悬殊,具体的互动方式也存在一些瑕疵;在法律方法层面,两... 指导性案例与抽象司法解释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制度、规则和法律方法三个层面。在制度层面,两者的制度成熟度差距较大,且相互衔接不足;在规则层面,两者的裁判规则供给能力之差距过于悬殊,具体的互动方式也存在一些瑕疵;在法律方法层面,两者在互动时对法律方法的运用还不够充分,相关标准亦有待明确。可以通过明确指导性案例的制度地位,并加强其与抽象司法解释的制度衔接、调整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规则供给结构并规范其具体方式、加强法律方法在两者互动中的运用并明确相关标准等路径,实现对指导性案例与抽象司法解释之互动模式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司法解释 法律渊源 法律解释 法律方法
原文传递
死缓限制减刑及其适用——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两个指导案例为切入点 被引量:29
5
作者 黎宏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112,共16页
死缓限制减刑是我国刑法中新增的死刑执行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两个指导案例,对其适用的案件类型、适用步骤和条件进行了提示。但由于刑法规定本身存在争议,学界对死缓限制减刑的性质以及适用条件的研究不够,导致指导案例在相关事实... 死缓限制减刑是我国刑法中新增的死刑执行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两个指导案例,对其适用的案件类型、适用步骤和条件进行了提示。但由于刑法规定本身存在争议,学界对死缓限制减刑的性质以及适用条件的研究不够,导致指导案例在相关事实的评价上缺乏均衡,所得出的结论也有违反禁止溯及既往原则之嫌。死缓限制减刑的适用,必须在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下,结合其法律性质和立法意图,依据相关死刑政策以及量刑方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死缓限制减刑 指导案例
原文传递
指导性案例适用的阿基米德支点——事实要点相似性判断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雷槟硕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98,共20页
作为近年来法学界的研究热点,指导性案例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导致这种境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相应的适用方法、技术与细致规则。形成指导性案例适用的方法、技术与细致细则的关键在... 作为近年来法学界的研究热点,指导性案例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导致这种境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相应的适用方法、技术与细致规则。形成指导性案例适用的方法、技术与细致细则的关键在于进行事实要点相似性判断。进行事实要点相似性判断必须解决四个问题:为什么对比要点?对比什么要点?要点相似性需要达到的程度如何?最后,辅之以必要的例证说明要点相似性判断的过程,形成可资利用的指导性案例适用技术。在回答为什么对比要点的同时,还回答了指导性案例的性质、适用方式与技术性要求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类比 相似性 事实要点
原文传递
中国案例指导运作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杨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53,共14页
中国案例指导的合理性论证及地方性实践已经很多。但是,这一制度的基本运作问题还缺乏深度的讨论。中国指导性案例的拘束力载体应当具有双重性,既有从案例归纳出的特定规则,也包括决定性判决理由。这种"双重结构"决定了指导... 中国案例指导的合理性论证及地方性实践已经很多。但是,这一制度的基本运作问题还缺乏深度的讨论。中国指导性案例的拘束力载体应当具有双重性,既有从案例归纳出的特定规则,也包括决定性判决理由。这种"双重结构"决定了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是一种充满技艺的经验理性过程,其中,"区别技术"在中国本土化的分类适用是关键所在。如果预设指导性案例作为一种司法解释形式,那么"司法解释权"的内在原理就决定了案例指导运作应当有一个起码的框架性标准,引入示范诉讼机制则是利用现有诉讼以最小成本达致这个标准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拘束力载体 区别技术 司法解释权 示范诉讼
下载PDF
论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定位 被引量:23
8
作者 郜永昌 刘克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5-141,共7页
将案例指导制度定位为法律适用机制,就是意图在现行的司法体制框架里,通过指导性案例具体化、细化法律原则,使其可以像法律规范(规则)那样可以发挥裁判准则、行为规则以及(裁判结论的)评价准则的功能,以恰当、公正地处理纠纷。但这一定... 将案例指导制度定位为法律适用机制,就是意图在现行的司法体制框架里,通过指导性案例具体化、细化法律原则,使其可以像法律规范(规则)那样可以发挥裁判准则、行为规则以及(裁判结论的)评价准则的功能,以恰当、公正地处理纠纷。但这一定位没有看到以成文的制定法为核心,根据依法裁判原理构建起来的现行司法制度、诉讼程序制度的特点,没有看到指导性案例法律效力的特点,以及依法律规则裁判与依指导性案例(法律原则)裁判所要求的不同的裁判方式和运行条件,从而极有可能忽视相应的司法程序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判例法
下载PDF
区别技术在参照指导性案例之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改进——以指导性案例第24号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23
9
作者 孙光宁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106,194,共17页
在奉行遵循先例原则的普通法之运行中,区别技术居于核心地位,其基本含义是法官比较先例与待决案件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性。这对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引述了指导性案例第24号的裁判文书加以梳理可... 在奉行遵循先例原则的普通法之运行中,区别技术居于核心地位,其基本含义是法官比较先例与待决案件之间是否具有相似性。这对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引述了指导性案例第24号的裁判文书加以梳理可以发现,法官们在运用区别技术来否定参照指导性案例时,能以案件事实或者法律适用不相似作为论证理由,但这种运用比较粗糙和混乱,甚至存在矛盾之处。即使在那些运用区别技术来肯定参照指导性案例的裁判文书中,也存在着将特定指导性案例扩展到其他类型案件的"跨界"适用,其中包含着不少隐患。目前,区别技术在参照指导性案例之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仍处于自发探索的初级阶段,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具体包括提供更多类型丰富的指导性案例、细化制度设计中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性规定、借助程序性手段形成有效规制以及结合其他司法制度创新,等等。区别技术的改进和提升,能够有效推动法官在参照指导性案例时从自发走向自觉,进而充分发挥案例指导制度的应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别技术 指导性案例 因果关系 裁判要点 裁判理由
原文传递
类案适用的司法论证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知文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68,共15页
适用类案裁判需先通过类案检索寻找类案,然后进行类案适用的司法论证。类案适用的司法论证,包括类案的判定论证和适用过程论证两个阶段。以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为案件相似性的判断标准,可将递进式同质论证确立为类案判定的论证模式。类... 适用类案裁判需先通过类案检索寻找类案,然后进行类案适用的司法论证。类案适用的司法论证,包括类案的判定论证和适用过程论证两个阶段。以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为案件相似性的判断标准,可将递进式同质论证确立为类案判定的论证模式。类案适用的过程论证,由基于类案的法律推理和类案推论的保证性论证构成。在前一环节,要在类比推理的基础上附加依据一般性规则的论证,确保类案适用过程具有正当性;在后一环节,可借助保证性论证的一般形式,解释法官在类案推理中对一般性规则的选择,通过作为保证性论证补充形式的差异重要性排除论证与重要相似性缺失论证,回应论辩中的相反意见。若案件之间的相似特征与差异特征的重要性相当,则可补充权衡性论证。类案适用及其司法论证凸显了制定法传统中司法案例的应有功能,为法律的统一实施提供并补充了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案检索 类案适用 司法论证 裁判要点 指导性案例
原文传递
“末位淘汰”的司法应对——以指导性案例18号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22
11
作者 孙光宁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11,178,共13页
作为劳动法领域的第一个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18号对广泛存在的末位淘汰制给予了司法回应。就该案自身的判决理由和结论来说,多种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都能够证成其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是,作为指导性案例,该案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展效果却不... 作为劳动法领域的第一个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18号对广泛存在的末位淘汰制给予了司法回应。就该案自身的判决理由和结论来说,多种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都能够证成其合法性与合理性。但是,作为指导性案例,该案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展效果却不容乐观。这从地方法院和劳动力市场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指导性案例所依附的最高人民法院的公共政策功能存在着不少缺陷。成功的个案未必能够成为成功的指导性案例,因此需要对指导性案例所附带的公共政策功能抱持谨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末位淘汰 最高人民法院 公共政策 法律解释
原文传递
股权转让限制措施的合法性审查问题研究——以指导案例96号为切入点 被引量:22
12
作者 楼秋然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2018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96号,试图解决公司借助我国《公司法》第71条第4款的授权而设置的股权转让限制措施的合法性问题。这一尝试并不成功。指导案例96号揉杂使用多项判决理由,无法向相似案件提供清晰的适用规则,其... 2018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96号,试图解决公司借助我国《公司法》第71条第4款的授权而设置的股权转让限制措施的合法性问题。这一尝试并不成功。指导案例96号揉杂使用多项判决理由,无法向相似案件提供清晰的适用规则,其所采用的章程效力类型化做法,不仅与通常司法实践相悖,还在法理上存在重大缺陷。指导案例96号简单运用人合性法理造成司法过度包容,不仅加剧人合性与资合性的紧张关系,而且可能伤害有限公司的人合性。对于股权转让限制措施进行合法性审查,应当旨在实现平衡有限公司的人合性与资合性之间的利益冲突,防止以假借维护人合性之名行权利滥用之实。针对股权转让限制措施所展开的合法性审查,应当放弃合同性关系论证,一方面承认后续章程修改对反对股东的拘束力,另一方面避免简单认可限制措施对赞成股东的效力;应当通过引入合理性标准,从公司人合性之有无、是否需要限制措施、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合比例性三个角度全面考量限制措施的合法性;应当将对股权转让自由的优先保护作为一项决疑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转让限制 合法性审查 指导案例 合同性关系
下载PDF
案例指导制度:“人民群众”都关心些什么?——关于指导性案例的问与答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作翔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共10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案例指导"由原来的仅为司法机关的司法改革举措上升为执政党"支持司法"的指导方针。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案例指导"由原来的仅为司法机关的司法改革举措上升为执政党"支持司法"的指导方针。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二·五改革纲要",提出了"案例指导制度"的司法改革任务;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2015年4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对案例指导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自2011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指导性案例始,至2017年1月3日,共发布了十五批77个指导性案例。中国的案例指导制度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仍有许多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以作者在中国几所大学法学院以《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最新进展及其问题》为主题演讲后教师和学生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及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线索,对这些问题作了整理、修订和归类。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法学院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指导制度和指导性案例的关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判例法 司法解释 案例识别 同案同判
原文传递
行政公益诉讼的范围、要件与程序 被引量:18
14
作者 罗文燕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年第3期46-57,共12页
作为行政私益诉讼的补充性诉讼制度,行政公益诉讼具有它自身特殊的法律价值。行政公益诉讼范围本质上划分了检察权、行政权和审判权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边界”。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采取的例示性规定,突出了当下亟须检察机关介入提... 作为行政私益诉讼的补充性诉讼制度,行政公益诉讼具有它自身特殊的法律价值。行政公益诉讼范围本质上划分了检察权、行政权和审判权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边界”。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4款采取的例示性规定,突出了当下亟须检察机关介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领域,同时亦保持了这个可诉范围面向未来的开放性,以便在不修改法律的前提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需求。除一般起诉要件,行政公益诉讼的提起还需具备若干实体要件,包括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试点期间的公益诉讼指导案例为这些要件的认定提供了有益启示。因行政公益诉讼是嵌入以行政私益诉讼为核心设计的行政诉讼程序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进一步借助于检察案例指导制度,填补因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谨慎”立法所留下的法律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可诉范围 起诉要件 审判程序 指导案例
下载PDF
我国教育惩戒规则实施的困境及改革路径——以日本教育惩戒制度为参照 被引量:17
15
作者 吴东朔 李帅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5-66,共12页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经开始施行,但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教师"不敢管""不愿管"的困境,需要从制度供给层面加以完善。日本的教育惩戒制度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绝对禁止体罚为原则,以立...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经开始施行,但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教师"不敢管""不愿管"的困境,需要从制度供给层面加以完善。日本的教育惩戒制度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绝对禁止体罚为原则,以立法为基础,以文部科学省和裁判所的指导性案例为补充,以个案判断为具体适用准则的教育惩戒体系。借鉴日本的教育惩戒制度,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教育惩戒措施分类,确立教育惩戒实施中的个案判断原则和克制原则,容忍突发情况下教师对有形力量的使用,并构建我国的教育惩戒指导性案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个案判断 指导性案例
原文传递
最高检指导性案例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完善 被引量:16
16
作者 万春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2,共9页
最高检一直重视运用案例指导工作。案例是检察产品和法治产品的最主要体现之一,案例指导工作应成为提升检察官政治、业务能力水平的重要内容。最高检指导性案例除了明确类案法律适用规则、宣传检察工作等功能以外,还有利于开展对下指导... 最高检一直重视运用案例指导工作。案例是检察产品和法治产品的最主要体现之一,案例指导工作应成为提升检察官政治、业务能力水平的重要内容。最高检指导性案例除了明确类案法律适用规则、宣传检察工作等功能以外,还有利于开展对下指导。针对当前指导性案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理顺工作机制,强化指导性案例的应用,运用指导性案例构建良性检察公共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功能价值 发展历程
原文传递
司法实践需要何种指导性案例——以指导性案例24号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光宁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1-169,共9页
指导性案例获得司法实践的肯定,主要表现为在裁判文书中获得直接引述。统计数据表明,指导性案例24号被直接引述的次数最多。虽然该案例裁判要点提供的实体规则有着一定内在缺陷,但是能够满足当下相关司法实践的需要。指导性案例24号获... 指导性案例获得司法实践的肯定,主要表现为在裁判文书中获得直接引述。统计数据表明,指导性案例24号被直接引述的次数最多。虽然该案例裁判要点提供的实体规则有着一定内在缺陷,但是能够满足当下相关司法实践的需要。指导性案例24号获得高频引述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针对实务中普遍存在的特定法律漏洞,裁判要点非常明确具体,法官对裁判要点进行了不少扩展,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积极提出参照要求等等。这些原因既为最高人民法院将来遴选指导性案例提供了参考标准,更是司法实践需要的、指导性案例类型的特征。但是,这种高频援引的背后还有不少隐患需要引起注意:遴选指导性案例应当尽量避免裁判要点中包含过大争议的实体规则;裁判要点的内容应逐步转向概括基本案情;防止法官对指导性案例进行过度扩展;提升法官主动适用指导性案例的积极性等等。指导性案例不应以引用频次作为评价实践效果唯一标准,也不应仅仅满足当下司法实践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注重通过指导性案例提供创新性规则,引领司法实践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裁判要点 法律漏洞
原文传递
境外电子数据的取得与运用——基于第67号检察指导性案例的展开 被引量:15
18
作者 冯俊伟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6-160,共15页
境外电子数据的取得与运用是有效打击跨境网络犯罪的关键环节。第67号检察指导性案例展现了境外电子数据与境内电子数据在证据取得、移送、保管、审查运用上的差异,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境外电子数据运用上的基本立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 境外电子数据的取得与运用是有效打击跨境网络犯罪的关键环节。第67号检察指导性案例展现了境外电子数据与境内电子数据在证据取得、移送、保管、审查运用上的差异,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境外电子数据运用上的基本立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也是最高检察机关首次以指导性案例的方式对境外电子数据取得与运用问题作出回应,体现出刑事证据法从一元到二元(国内证据、境外证据)的分化发展,以及境外传统类型证据与境外电子数据在运用规则上的再次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取证 电子数据 可采性 司法协助 指导性案例
原文传递
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其破解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方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最高人民法院希望通过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建立来形成一个成文法体制下的判例市场,但从近十年来的司法实践看,判例资源进入裁判活动的频次依然相对较低。与此同时,高级法院在处分判例资源上表现得极不稳定,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虽然表现得较... 最高人民法院希望通过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建立来形成一个成文法体制下的判例市场,但从近十年来的司法实践看,判例资源进入裁判活动的频次依然相对较低。与此同时,高级法院在处分判例资源上表现得极不稳定,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虽然表现得较为稳定但频率又确实过低。此外,在裁判文书说理上,法官缺乏对指导性案例的偏差性理解的正式回应。要提高判例资源的司法适用,就必须要在破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优化案例资源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法院系统内建立以指导性案例生产和适用为中心的司法声誉氛围,并在法院系统外寻找到能够有效激发社会大众运用指导性案例积极性的制度机制。唯有此,才能够真正发挥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功能,推进判例司法适用的同时推动当下中国司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判例 指导性案例 案例资源 司法声誉 司法体制改革
下载PDF
死缓限制减刑的司法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第12号指导案例评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叶良芳 应玉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5,159,共10页
死缓限制减刑是为了弥补现行死缓制度的缺陷,充分发挥其限制死刑立即执行适用的功能而设立的一项刑罚制度。从性质上看,死缓限制减刑仍属于死缓制度的内容,因而其适用应当满足死缓适用的基本条件。刑法与司法解释规定了限制减刑的适用依... 死缓限制减刑是为了弥补现行死缓制度的缺陷,充分发挥其限制死刑立即执行适用的功能而设立的一项刑罚制度。从性质上看,死缓限制减刑仍属于死缓制度的内容,因而其适用应当满足死缓适用的基本条件。刑法与司法解释规定了限制减刑的适用依据,但过于原则,尚需结合立法目的、量刑原则等予以进一步明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指导案例是明确死缓限制减刑适用依据的有益尝试,但所选取的情节在决定死缓限制减刑的功用上需要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缓 限制减刑 适用依据 犯罪情节 指导案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