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洪显利 张荣华 冉瑞兵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5,共6页
本研究在总结有关词汇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组块构建记忆策略的概念,并在高中一年级英语教学中进行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结果表明:(1)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可显著地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和词汇记忆技能,能改善高一学... 本研究在总结有关词汇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组块构建记忆策略的概念,并在高中一年级英语教学中进行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结果表明:(1)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可显著地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和词汇记忆技能,能改善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态度,激发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2)不同类型的学生受益程度不一样;(3)本实验所采用的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方法、途径能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质量,这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块构建 联想 记忆策略 高中一年级学生 英语词汇学习
下载PDF
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资源建设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26
2
作者 徐拥军 王薇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2,共5页
文章介绍了"美国记忆"工程、日本"亚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台湾"兰屿媒体与文化数字藏"等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资源建设的特色,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采多方合作建设模式... 文章介绍了"美国记忆"工程、日本"亚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台湾"兰屿媒体与文化数字藏"等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资源建设的特色,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采多方合作建设模式、丰富资源种类和数量、强调全文内容建置、注重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档案数据库 资源建设 美国记忆 日本 台湾
原文传递
遗产的社会建构:话语、叙事与记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遗产传承与传播 被引量:19
3
作者 潘君瑶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51,115,共12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遗产话语与实践正面临危机,基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符号学、文化学等梳理并构建跨学科理论逻辑体系,用社会建构的视角探讨我国遗产话语横向共时性的中西方平等对话、纵向历时性的文化符号表征与文化记忆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遗产话语与实践正面临危机,基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符号学、文化学等梳理并构建跨学科理论逻辑体系,用社会建构的视角探讨我国遗产话语横向共时性的中西方平等对话、纵向历时性的文化符号表征与文化记忆的形成,提出“遗产社会建构框架”与“遗产共建共享:文化‘活态化’传承与传播的社会实践路径”,强调只有在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核心,对遗产文化符号进行“神圣化”“重复化”与“现时化”的阐释与展示,才能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形成文化记忆,“活态化”传承与传播遗产文化,塑造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 遗产话语 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记忆 活态化传承与传播
下载PDF
建构群体认同: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8
4
作者 谢诗艺 杨珮琪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29,共4页
作为促进“四史”教育开展的重要资源,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问题已然成为当下需要认真思考并回答的现实课题,对其逻辑理路的厘清则是解答这个问题的首要步骤。回归到档案资源开发的逻辑起点,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目的与矛盾进行逻辑分析,可... 作为促进“四史”教育开展的重要资源,红色档案资源开发问题已然成为当下需要认真思考并回答的现实课题,对其逻辑理路的厘清则是解答这个问题的首要步骤。回归到档案资源开发的逻辑起点,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目的与矛盾进行逻辑分析,可发现建构群体认同是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逻辑必然。而在建构群体认同的过程中,正视建构的意义与功能,激发主观能动性是前提;通过记忆空间的创造,达成认同是保障;善用叙事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则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档案 档案开发 群体认同 记忆建构 集体记忆
下载PDF
旅游地理视角下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炆佳 孙九霞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7,共10页
记忆是当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记忆与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潮"和"记忆转向"的兴起,记忆研究日益成为中西方旅游地理研究者的关注领域。本文通过... 记忆是当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记忆与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潮"和"记忆转向"的兴起,记忆研究日益成为中西方旅游地理研究者的关注领域。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学中旅游相关研究中的记忆议题和研究方法的梳理,从记忆、物质景观与地方意义的感知,记忆、仪式与身份认同,以及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与地方建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展现充满文化、社会、政治乃至经济内涵的记忆地理问题发展脉络及独特意义,为国内旅游地理学开拓新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 地方建构 集体记忆 旅游地理
原文传递
试论企业档案文化及其建设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智慧 吴建华 +2 位作者 刘长晨 叶萌萌 杨昕蒙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共5页
厘清企业档案文化及其相关概念,加强企业档案文化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指导企业档案文化实践活动,推动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系统化开展。论文认为,在企业文化的范畴内讨论企业档案文化更为适宜,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 厘清企业档案文化及其相关概念,加强企业档案文化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指导企业档案文化实践活动,推动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系统化开展。论文认为,在企业文化的范畴内讨论企业档案文化更为适宜,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界定了企业档案文化的概念。论文从企业档案文化的主体、服务对象、内容等方面分析了企业档案文化的内涵,将企业档案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企业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企业记忆构建、企业档案文化展示和传承,并认为加强企业档案文化建设对社会、企业和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产品 记忆
下载PDF
新技术影像与博物馆集体记忆的多重建构 被引量:8
7
作者 于莉莉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7-162,共6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互动影像、全息投影、AR影像、VR影像等新技术影像成为博物馆中集体记忆新的内容载体和传播媒介。新技术影像以其交互、增强、沉浸的视觉特征,对集体记忆表现出的历史时空以及集体记忆的传播方式带来了诸多改变...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互动影像、全息投影、AR影像、VR影像等新技术影像成为博物馆中集体记忆新的内容载体和传播媒介。新技术影像以其交互、增强、沉浸的视觉特征,对集体记忆表现出的历史时空以及集体记忆的传播方式带来了诸多改变。在这一过程中,记忆的客体通过多维的视觉重构与原真性再现被进一步"活化",记忆的主体由对物的记忆转变为对生活方式的记忆。博物馆的新技术实践使集体记忆在"延续"的表象之下也有着隐蔽的"断裂",并且还存在被逐步异化的危机。集体记忆变得复杂而多元,为多重建构提供诸多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新技术影像 记忆活化 记忆建构 集体记忆 博物馆体验
原文传递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记忆重构、公共记忆与国家话语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明远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6-142,160,共7页
"记忆"是近20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概念。根据记忆理论,记忆可以"圣化、选择、复旧、抹消",它的本质是可塑性。记忆是有层次的,如集体记忆和公共记忆,并可以互相转化。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就是对台儿庄... "记忆"是近20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概念。根据记忆理论,记忆可以"圣化、选择、复旧、抹消",它的本质是可塑性。记忆是有层次的,如集体记忆和公共记忆,并可以互相转化。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就是对台儿庄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进行记忆重构形成集体记忆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台儿庄形成了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台儿庄古城既是新的集体记忆形成的标识,也对其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段集体记忆借助国家话语经过了向国家公共记忆的转化和升华,台儿庄古城也由此获得了崭新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关于这种现象,应该超越对其本真性的探讨,洞察其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生成逻辑和建构过程,以揭示文化传统的传承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理论 台儿庄古城重建 文化建构 公共记忆
原文传递
集体记忆与民间信仰 被引量:6
9
作者 侯亚伟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2年第4期54-59,共6页
民间信仰是民众的基本信仰形式,它存在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是一种习惯-记忆。它通过仪式、家庭教育和文本一代代地传承。每一代民众都通过集体记忆对民间信仰重新建构,这种建构一方面继承传统,但又因具体时代环境而有自己的特点。对仪... 民间信仰是民众的基本信仰形式,它存在于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是一种习惯-记忆。它通过仪式、家庭教育和文本一代代地传承。每一代民众都通过集体记忆对民间信仰重新建构,这种建构一方面继承传统,但又因具体时代环境而有自己的特点。对仪式的象征研究,是利用集体记忆理论研究民间信仰的重要途径。通过寻找象征物、确定象征符号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及其含义以研究仪式如何表征和阐释民间信仰,是集体记忆研究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民间信仰 习惯-记忆 重新建构 象征
下载PDF
基于政治记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建构 被引量:6
10
作者 欧彦伶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政治记忆,是指一个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全部政治经验的总和,是一种依靠过程所得到的结果。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基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政治记忆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从政治记忆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由政治记忆的提取、编码、重构... 政治记忆,是指一个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全部政治经验的总和,是一种依靠过程所得到的结果。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基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政治记忆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从政治记忆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由政治记忆的提取、编码、重构与刻写等阶段所构成的"起承转合"过程,不仅促进了教育对象对以往建构起来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记忆图式进行重新认识与整理,而且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方向与范例,打开了过程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过程建构 政治记忆 政治记忆图式 “起承转合”
下载PDF
智能混凝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化建 盖国胜 +1 位作者 黄佳木 陈贤树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论述了目前智能混凝土的种类、智能机理以及智能方法。阐述了智能混凝土的实际意义 。
关键词 智能混凝土 土木工程 碳纤维 电流变体 记忆合金
下载PDF
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文旅融合路径研究
12
作者 张凯悦 林轶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8-97,共10页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视角,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案例地,经实地调研获取一手访谈文本,并爬取有关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网络游记,共整理有效原始数据15.28万字。运用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三级...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基于集体记忆理论视角,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案例地,经实地调研获取一手访谈文本,并爬取有关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网络游记,共整理有效原始数据15.28万字。运用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建立609个参考点,53个初始概念,14个初始范畴,最终归纳为4个主范畴。研究表明: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文旅融合路径可梳理为记忆主体、客体、支撑、媒介在旅游符号系统中的生产、互动、消费、编码、传递过程。基于此构建理论模型,结合三江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文旅融合实践对模型进行阐释,根据两者间的耦合性从四个方面探讨其优化路径,以期推动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文化 建筑技艺 集体记忆 文旅融合 路径模型
下载PDF
海外人类学的风景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丹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直至20世纪末,"风景"才逐渐进入海外人类学研究的视野,成为人类学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海外人类学视野中的风景研究可以从三个脉络进行梳理:脉络一是将风景视为文化的建构及过程;脉络二是对风景、记忆与身份认同的研究;脉络三... 直至20世纪末,"风景"才逐渐进入海外人类学研究的视野,成为人类学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海外人类学视野中的风景研究可以从三个脉络进行梳理:脉络一是将风景视为文化的建构及过程;脉络二是对风景、记忆与身份认同的研究;脉络三是对风景与权力关系的考察。海外人类学的风景研究对中国人类学界在该领域的开拓和探索颇具启发性。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人类学研究者们可以在这个文化巨变的时代经由对风景的探讨,将地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普通人的家园感/恋地情结与国家/市场的权力相勾连,深描一幅时代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 文化建构 记忆 身份认同 权力
下载PDF
曹操杂传与中古曹操历史形象的构建
14
作者 姜磊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魏晋南朝时期是杂传创作的高峰期,杂传文学对于史学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曹操形象在三国西晋时期趋于正面,及至东晋南朝其历史形象渐趋负面,“奸诈”“权谋”逐渐成为构建、形塑曹操形象的杂传文学所惯用的书写模板。这种模式的出现,除... 魏晋南朝时期是杂传创作的高峰期,杂传文学对于史学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曹操形象在三国西晋时期趋于正面,及至东晋南朝其历史形象渐趋负面,“奸诈”“权谋”逐渐成为构建、形塑曹操形象的杂传文学所惯用的书写模板。这种模式的出现,除曹魏正统性在不断受政治变动而削弱外,一定程度上和南北对峙局面下迫切需要通过文本形式对政治诉求的延伸有关。以《三国志》和《后汉书》为正史参照,通过将正史中曹操形象嬗变的文字记载与曹操杂传进行比较,从而研究出杂传作品对于正史人物形象演变的独特作用,并揭示了其演变背后所蕴含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杂传 形象构建 历史记忆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媒介传播——族群—象征主义视角下影响民族建构的两个维度
15
作者 曾一涵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4期35-38,共4页
族群—象征主义可视为对现代主义民族建构的补充与修正。以此为视角,选择历史记忆与媒介传播两个因素,呈现该理论对民族以及民族建构的整体性把握。历史记忆是指以历史形态呈现和流传的一种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中多数成员脑海里留存的... 族群—象征主义可视为对现代主义民族建构的补充与修正。以此为视角,选择历史记忆与媒介传播两个因素,呈现该理论对民族以及民族建构的整体性把握。历史记忆是指以历史形态呈现和流传的一种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中多数成员脑海里留存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性再现,其实是一种身份认同的寻觅。在共同体的建构上,建构者要寻求一种最广泛的影响因素,如文化与历史记忆的广泛性,媒介传播便是一种共同联结的探寻,以形成横纵一体的民族建构的联结形态。在网络时代,解构性要素弥漫成为对民族建构的一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建构 族群—象征主义 历史记忆 媒介传播
下载PDF
文化类电视节目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以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金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44-147,151,共5页
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建构文化记忆时,也在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国家宝藏》通过舞台戏剧表演建构文物的过去,借助专家解读阐释文物的基因,用守护人自身经历讲述文物的故事,在具有仪式感的舞台上建构文物的文化记忆;在影像化的创... 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建构文化记忆时,也在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国家宝藏》通过舞台戏剧表演建构文物的过去,借助专家解读阐释文物的基因,用守护人自身经历讲述文物的故事,在具有仪式感的舞台上建构文物的文化记忆;在影像化的创作传播中,实现记忆的再媒介化;在建构和传承文化记忆中,促进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并坚定文化自信,进而传播文物中蕴藏的优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宝藏 文化记忆 记忆建构 记忆传承 文化类电视节目
下载PDF
百年中国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的文脉变迁与当代建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瑞霞 何疏悦 《工业工程设计》 2022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各种现代思潮的影响和对现代化的激进追求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也逐步受到冲击,导致"三农问题"集中爆发,"乡村建设"在20世纪初危机深重的中国本土孕育而生.如何从百年中国乡村建...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各种现代思潮的影响和对现代化的激进追求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也逐步受到冲击,导致"三农问题"集中爆发,"乡村建设"在20世纪初危机深重的中国本土孕育而生.如何从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渊源来认识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建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和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系统"成为当前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研究议题.回溯中国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百年变迁演进过程,阐释乡建文化景观与乡村振兴国家记忆"融合共生"的映射机制;按照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五大目标要求,提出当代乡村乡建文化景观设计的"145"系统构架,并结合影响乡村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三大要素,创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生境""五生融合"的共生机制,完成由传统"设计造物"向"融合共生"文化景观系统的转换与提升,最终为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文化景观 乡村振兴 国家记忆 融合共生
下载PDF
在单位记忆与社区资本间挣扎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翠霞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57-63,共7页
社区建设是在当前中国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从滕尼斯有关社区与社会的界说中,社区建设的性质得到了新的诠释:社会社区化或社会人文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社区社会化与社会社区化的交替融合,也就是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绵延更替。... 社区建设是在当前中国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从滕尼斯有关社区与社会的界说中,社区建设的性质得到了新的诠释:社会社区化或社会人文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社区社会化与社会社区化的交替融合,也就是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的绵延更替。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社区社会化的权宜之计,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弊端日益显露,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要顺利进行,必须要破除单位制的束缚,培育良好的社区资本,建立有效的社区制,而其成败与否则取决于单位记忆与社区资本之间的博弈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建设 社区发展 单位记忆 社区资本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LDPC Codes for the Layered Decoding Algorithm 被引量:4
19
作者 Wang Da Dong Mingke +2 位作者 Chen Chen Jin Ye Xiang Haige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2年第7期99-107,共9页
Abstract: The layered decoding algorith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decoders, due to its high convergence speed. However, the pipeline operation of the layered dec... Abstract: The layered decoding algorith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decoders, due to its high convergence speed. However, the pipeline operation of the layered decoder may introduce memory access conflicts, which heavily deteriorates the decoder throughput. To essentially deal with the issue of memory access confli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PC codes construction algorithm PEG algorithm layered decoding algorithm memory access conflic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