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5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 被引量:148
1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黄速建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24,共20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条件下的国有经济与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融合。要实现这个改革目标,中国面临着与时俱进地根据国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条件下的国有经济与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融合。要实现这个改革目标,中国面临着与时俱进地根据国家使命调整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和布局、协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确立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构建分层分类全覆盖的新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奠定国有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治理机制四项重大任务。①新时期需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将国有企业分成公共政策性、特定功能性和一般商业性三种类型。这是国有经济改革的前提。在现有的113家中央企业中,本文认为公共政策性企业有5家,特定功能性企业有32家,一般商业性企业有76家。针对三类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各类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都不同。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上下结合、试点先行、协同推进"的方法论原则,做到"蹄疾而步稳";具体推进时要做到改革程序公正规范、改革方案依法依规、股权转让公开公允、内部分配公正透明;要协调推进产权改革、治理改革、政府功能完善及市场结构调整,保证非国有经济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平透明: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员工持股制度,应该坚持激励相容、增量分享和长期导向三个原则;推动垄断性行业向可竞争性市场结构转变,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创造条件。③国有经济管理新体制是由"国有经济管理委员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一般经营性国有企业"三个层次构成,管理公共政策性、特定功能性和一般商业性三个类型国有企业,可覆盖所有国有经济的"三层三类全覆盖"管理体制。④在"三层三类"国有经济管理体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 全面深化改革 功能分类 战略性调整 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经济管理体制 分类治理
原文传递
城市规划中四类利益主体剖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吴可人 华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0-85,共6页
认为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机制主要涉及四类利益主体,分别是地方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和城市规划师,而目前城市规划上产生的问题实质上多体现在上述各方面之间利益的冲突。提出为了响应健康城市化的号召,引导城市规划向着良性发展,需要... 认为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机制主要涉及四类利益主体,分别是地方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和城市规划师,而目前城市规划上产生的问题实质上多体现在上述各方面之间利益的冲突。提出为了响应健康城市化的号召,引导城市规划向着良性发展,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通过相应的利益政策调整和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协调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城市规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利益主体 机制调整
下载PDF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36
3
作者 戴智敏 操礼庆 +4 位作者 许坦 黄晓春 陈旭 丁鹏 褚晨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20,共3页
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医药分开已成为深化医改的共识,其中医疗服务价格的适时调整也提上医改议程。文章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探索通过构建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指数模型,监测、比对二者背离程度... 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医药分开已成为深化医改的共识,其中医疗服务价格的适时调整也提上医改议程。文章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探索通过构建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指数模型,监测、比对二者背离程度,结合医院内部加强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和医保基金的分配情况,提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方法和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动态调整 机制 公立医院
下载PDF
东北城市组群整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以长春市、吉林市为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士君 吴嫦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6-124,共9页
中国东北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组群发育较多的老工业区。作者以东北地区中部的一组近域城市——长春和吉林两市为例,以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为背景,分析了其近年呈现强劲势头的整合发展现象,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规律性地总结... 中国东北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组群发育较多的老工业区。作者以东北地区中部的一组近域城市——长春和吉林两市为例,以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为背景,分析了其近年呈现强劲势头的整合发展现象,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高度,规律性地总结了城市组群整合发展关系的演化过程和一般模式。论文指出:中国的城市整合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整体考虑城市组群地域的长远战略,合理组织组群城市在区域中的分工,追求双赢和共同发展是最佳选择;城市组群的整合关系主要体现在发展类型关系、发展模式关系和空间关系三个方面,而且这种类型、模式和空间关系往往随着城市组群整合发展关系的逐渐深入而向深层次演化;城市整合发展关系的调控有三种机制:行政协调机制、协商机制和市场协调机制。从我国的国情和城市整合发展现状及趋势来看,这三种协调机制必须同时存在,共同发挥作用,但是不同时期各种机制的作用和地位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老工业基地 城市组群 整合发展 调控机制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建华 张建平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5-78,共4页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应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特色发展、整体优化、校企合作等原则;专业动态调整的策略有...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应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特色发展、整体优化、校企合作等原则;专业动态调整的策略有扩大大类招生改革,增设、淘汰、改造专业等;其运行模式有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 动态调整 机制
原文传递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杨立雄 胡姝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3-46,共14页
近年来,受物价波动和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价格和收入调整机制。从各地的做法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存在调整手段单一、调整标准不规范、调整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建议将最低生活保障标... 近年来,受物价波动和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价格和收入调整机制。从各地的做法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机制存在调整手段单一、调整标准不规范、调整参数设置不当等问题。建议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价格挂钩,保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购买力不变;而且还应与收入挂钩,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为此,需要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划分为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两部分,食物贫困线随价格调整,非食物线随平均收入水平调整。同时还应建立临时价格补贴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调整机制 价格 收入
下载PDF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调查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许坦 祁旺 +2 位作者 黄晓春 陈旭 操礼庆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及动态调整机制相关问题。方法: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全国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医疗机构所在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核定主体主要为物价主管部门,大部分医疗机构所在地区没有有固定的医疗...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及动态调整机制相关问题。方法: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全国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医疗机构所在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核定主体主要为物价主管部门,大部分医疗机构所在地区没有有固定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周期,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动态调整机制、价格背离成本,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应在医疗成本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结论:现阶段全国普遍未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及调整应以医疗服务成本为基础,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并综合考虑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及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价格动态调整 调整机制
原文传递
“三医”联动视角下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静 崔兆涵 王虎峰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背景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部门之间的动态调整协作机制尚未形成。文章分析了卫生、价格、医保、财政四个部门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发挥的作用和各自承担的压力,构建了理论模型分析医疗服务... 在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背景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部门之间的动态调整协作机制尚未形成。文章分析了卫生、价格、医保、财政四个部门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发挥的作用和各自承担的压力,构建了理论模型分析医疗服务价格不同调整幅度和不同时段对几个部门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小幅多次"的价格调整策略、多部门调价协同机制、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建立能够调价模拟系统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价格 价格动态调整 多部门协同 “三医”联动
原文传递
BOT模式开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叶苏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2-29,共8页
采用BOT模式发展轨道交通项目需要提供补偿。为了研究由谁来补偿、什么时候补偿、用什么方式补偿、给多少补偿、风险如何补偿等问题,本文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优点出发,认为补偿应以政府提供为主,并把政府补偿机制分为运营补贴、财... 采用BOT模式发展轨道交通项目需要提供补偿。为了研究由谁来补偿、什么时候补偿、用什么方式补偿、给多少补偿、风险如何补偿等问题,本文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优点出发,认为补偿应以政府提供为主,并把政府补偿机制分为运营补贴、财务投资、实物投资和物业开发等四类。基于合理回报原则,本文建立了补偿数量的计算公式和补偿调整机制。本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BOT项目补偿机制设计提供参考,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需要政府补偿的基础设施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BOT模式 补偿机制 调节机制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的利益主体分析与机制调整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勇 吴人韦 《规划师》 2005年第5期8-11,共4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可避免地存在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其中涉及到国家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事业单位、各类开发企业、当地居民等各方面,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实际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可避免地存在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其中涉及到国家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事业单位、各类开发企业、当地居民等各方面,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体现了上述各方利益关系的冲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需要构建合理的利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主体 国家风景名胜区 风景资源保护 调整 市场经济条件 主管部门 事业单位 利益关系 利益机制 开发 矛盾 企业 居民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中的市场失灵及其矫正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3,共9页
市场调节是高等教育调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因素和外部力量的强有力介入,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有无限度、有多大限度,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实践运作中必须予以严肃考虑的一个问题。市场调节并非万能的,高等教... 市场调节是高等教育调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因素和外部力量的强有力介入,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有无限度、有多大限度,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实践运作中必须予以严肃考虑的一个问题。市场调节并非万能的,高等教育市场失灵主要缘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及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外部效应、技术性与体制性垄断、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机会与结果分配不公平等属性与特征。为了矫正高等教育市场失灵,除了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主导作用外,还应恰当发挥社会力量的调节作用。为使高等教育市场良好地运行,应恰当地行使调节机能,并有必要采取综合性治理的方式矫正诸种市场缺失与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市场失灵 调节机制 矫正
下载PDF
哈尔滨典型行道树夏季热舒适效应及形态特征调节机理 被引量:23
12
作者 赵晓龙 李国杰 高天宇 《风景园林》 2016年第12期74-80,共7页
选取哈尔滨市4条典型步行街列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夏季日间微气候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结合雷曼模型拟合出其热舒适度PET值,比较了不同行道树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树木形态特征对微气候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在夏季... 选取哈尔滨市4条典型步行街列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夏季日间微气候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结合雷曼模型拟合出其热舒适度PET值,比较了不同行道树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树木形态特征对微气候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在夏季里,行道树树木对微气候具有显著的调节能力,可调节温度范围约为0.3-2.5℃,最大可增湿约8.45%,降低太阳辐射强度最高可达91.39%,并对风速具有明显的衰减作用。最后通过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树木形态特征与微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即树木形态特征(树高、树冠距地高度、冠幅、冠层密度)对微气候因子、人体热舒适度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行道树 实地测量 热舒适度 形态特征 调节机理
下载PDF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变迁、问题与优化 被引量:22
13
作者 丁建定 郭林 《保险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7-52,共6页
应用叠代模型对养老金调整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梳理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变迁历程的基础上,依据上述养老金调整机制理论分析指出我国养老金调整过程中存在调整时间与调整基数非同步变迁、调整比率确定方法的蜕化、特殊调整覆盖范... 应用叠代模型对养老金调整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梳理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变迁历程的基础上,依据上述养老金调整机制理论分析指出我国养老金调整过程中存在调整时间与调整基数非同步变迁、调整比率确定方法的蜕化、特殊调整覆盖范围缺乏公平性等问题,并提出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精算公式、理性界定特殊调整对象的范围和制定规范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程序等措施优化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金 调整机制 叠代模型 变迁 精算
原文传递
建立合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以动态合意替代率作为参照系的探讨 被引量:20
14
作者 田青 张水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8-84,共7页
在分析全国及部分省市历次调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动态的基本养老金合意替代率为参照系,针对不同人群分别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关键词 养老金 调整机制 替代率 合意替代率 动态合意替代率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的调整、布局及衍生机制——基于33所代表性高校的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红雨 于张娜 闫广芬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30,共7页
"新工科"时代的到来赋予工程教育新的使命,工科专业调整是新工科建设的应有之义,而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是验证新工科建设是否得以扎实推进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中的33所重点综合性院校、工科优势高校和地方高校... "新工科"时代的到来赋予工程教育新的使命,工科专业调整是新工科建设的应有之义,而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是验证新工科建设是否得以扎实推进的重要维度。本研究以新工科建设中的33所重点综合性院校、工科优势高校和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科专业调整与布局进行全面资料搜集与分类处理的基础上,认为当前工科专业调整主要包括外生新兴专业与内生新型专业相结合的专业新建、内部转型升级与外部跨界沟通并存的专业调整与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专业退出三种基本路径,调整后的工科专业布局则可归纳为基础类工科专业支撑、主干类工科专业引领与特色类工科专业差异化发展三种基本模式。工科专业的调整方式与布局模式之所以呈现出如上形态,既是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等教育外部因素的驱动结果,也是工程教育转型、工科院校办学传统与师资力量等教育内部因素的必然生成,这为日后"新工科"建设之专业转型提供了一定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工科专业 专业调整 专业布局 影响机制
原文传递
数字金融赋能绿色创新的异质非线性调节效应 被引量:19
16
作者 韩先锋 宋文飞 +1 位作者 李勃昕 降子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5-76,共12页
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探究技术创新过程中数字金融的“普惠效应”,却普遍忽视了数字金融赋能的“网络效应”问题。该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助力绿色创新发展的非线性赋能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 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探究技术创新过程中数字金融的“普惠效应”,却普遍忽视了数字金融赋能的“网络效应”问题。该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助力绿色创新发展的非线性赋能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驱动了中国绿色创新,且东中部地区的赋能效应远高于西部地区,表明数字金融的“普惠效应”是显著存在的;数字金融的绿色创新赋能效应存在着一个正向的由弱到强的演化过程,但这种“网络效应”特征主要出现在东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则表现出正向“U”型非线性规律;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的非线性赋能效应存在异质强化调节机制,在城市化、财政透明度和居民收入水平调节下存在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增特征,在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表现为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减特征,在技术引进作用下则呈现正向倒“U”型特征;当前只有不断提升财政透明度、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及使经济增长目标和技术引进力度保持在合理水平上,才能最大化地提升数字金融赋能的绿色创新效应。该研究发现了绿色创新过程中数字金融赋能的“普惠效应”和“网络效应”的共存现象,相关结论可能为“十四五”时期地方政府搭上“数字金融快车”,加速驱动绿色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绿色创新 网络效应 调节机制
下载PDF
嵌入性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应性调适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祥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100,共8页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大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主要根源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离农村社区,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农业雇工过程中劳动力成本高,道德风险问题突出。但研究发现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实实践中找到了突破口,他们通...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大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主要根源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离农村社区,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农业雇工过程中劳动力成本高,道德风险问题突出。但研究发现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实实践中找到了突破口,他们通过获取政治身份、人情化运作和策略性妥协的调适机制,即通过政治嵌入、文化嵌入和结构嵌入的方式,利用地方社会和农村社区中有利的制度安排和政治资源,争取发展空间,并依靠人情、面子等村庄文化和关系网络,建立起农业工人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经营收益。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方向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有助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构建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嵌入性 调适机制 小农户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下游弯曲河型演变规律调整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0
18
作者 樊咏阳 张为 +1 位作者 韩剑桥 余梦清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0-431,共12页
大型水库的兴建深刻改变了下游水沙输移特点,进而导致河床演变规律显著调整,水库下游弯曲河型对水沙过程改变响应敏感,是水库下游河床演变、航道整治、河势控制等方面研究的关键区域。本文基于1996-2016年的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对长江... 大型水库的兴建深刻改变了下游水沙输移特点,进而导致河床演变规律显著调整,水库下游弯曲河型对水沙过程改变响应敏感,是水库下游河床演变、航道整治、河势控制等方面研究的关键区域。本文基于1996-2016年的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对长江三峡水库下游弯曲河型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前,下荆江存在"凸淤凹冲"、"凸冲凹淤"两类弯曲河型,而三峡水库蓄水后均表现为"凸冲凹淤"的一致性规律;(2)在水库拦沙作用的影响下,下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存在累积性冲刷现象,冲刷部位集中于枯水河槽与基本河槽之间的低滩,冲淤部位调整主要由变化的流量过程所驱动,上游河势、河道边界以及支流入汇等因素均有一定驱动作用;(3)在三峡水库蓄水后缺乏大洪水的情况下,凸岸水流挟沙力随流量增加逐渐增强,水流对凸岸冲蚀力度在平滩流量级附近(20000~25000 m3/s)达到最强,平滩流量附近流量级的持续时间超过20天时,弯曲河道发生凸冲凹淤现象。而悬沙中造床粗沙的减少,增强了水流冲刷强度,加剧了凸岸的冲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下游 弯曲河型 冲淤调整 驱动机制 下荆江
原文传递
多方博弈情景下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价值重构问题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郭本海 王涵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0-151,共12页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在价值重构过程中各方博弈主体的损益关系及其行为策略趋于渐进稳定性的条件,并运用MATLAB模拟仿真三方交互行为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自主品牌轿车价值...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在价值重构过程中各方博弈主体的损益关系及其行为策略趋于渐进稳定性的条件,并运用MATLAB模拟仿真三方交互行为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自主品牌轿车价值重构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激励、产业增值收益、企业的附加成本与机会损失等;基于三方主体间的策略互动,可考虑从实施自主品牌轿车振兴计划、汽车消费端的政府干预计划以及自主品牌轿车形象重塑计划等方面着手,重构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博弈 自主品牌轿车 价值重构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1949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演变——高校专业调整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晓玲 张德祥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39,47,共8页
专业调整机制及其演变是驱动专业调整历史实践的内在动力和根本法则。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就是专业调整机制的演变史。高校专业调整机制本质上是专业调整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通过需求信息传递执行、办学资源配置以及适应性评估与持续改... 专业调整机制及其演变是驱动专业调整历史实践的内在动力和根本法则。高校专业调整的历史就是专业调整机制的演变史。高校专业调整机制本质上是专业调整主体与需求主体之间,通过需求信息传递执行、办学资源配置以及适应性评估与持续改进的信息与资源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需求信息传递执行、办学资源配置、适应性评估与持续改进既是高校专业调整机制的生成路径,也构成了专业调整机制的根本特征。基于对不同历史阶段专业调整机制生成及其特征分析,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专业调整历史分为3个阶段:计划机制阶段(1949—1984年),类市场机制阶段(1985—2016年),准市场机制探索阶段(2017年至今),并认为准市场机制是我国高校专业调整的未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专业 专业调整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