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36—1939年中共青年工作的调整与革新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熊成帅
-
机构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
-
出处
《苏区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58-69,共12页
-
基金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研究”(2019MZD017)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全面抗战时期川渝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干部培养工作研究”(XNZZSH2120)。
-
文摘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受关门主义影响,一度陷入困境。长征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反对关门主义,推动青年工作走向群众化。中国共产党通过改造共青团,另建青年救国会的方式,壮大了青年群众组织,为广泛团结根据地青年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安吴青训班等机构训练了一批熟悉青年工作的青年干部,为青年工作的革新提供了干部保障。随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开展青年工作的新方法。通过争取知识青年、发展群众组织、创新宣传手法、纪念五四运动等方式,实现了青年工作的“青年化”与群众化。经过调整与革新后,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走向成熟,为解放战争期间“第二条战线”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青年工作
共青团
青救会
青训班
-
Keywords
the CPC
youth work
Communist youth League
youth salvation association
youth training class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晋西北抗日根据地青救会的革命动员机理
- 2
-
-
作者
岳嘉鑫
贺文乐
-
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
出处
《长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9-24,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集体化时代山西新农村建设研究”
-
文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动员与组织青年进行对日作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革命策略。青救会(全称"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建立即是此种策略具体实践的产物,专门负责领导青年运动的开展。以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为例,分析青救会建立与发展的过程,进而从武装青年参战、教育青年学习文化、组织青年生产和参与民主政权建设等方面对其革命动员的方式与内容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评述动员效果。梳理抗日根据地青救会开展革命动员的相关史实,不仅可以加深对青年运动的研究,而且有利于激发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开展提供历史借鉴。
-
关键词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青救会
革命动员
-
Keywords
Northwestern Shanxi Anti-Japanese Base Area
the youth salvation association
The revolutionary mobilization mechanism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