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明“民众”:“五四”运动后革命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力量的认识及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崇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01,共7页
"五四"运动之后,"共产主义"视域中的"民众"经历了从"合群"到"到民间去"的语义嬗变过程。"民众"由此而成为了一个被赋予特殊"阶级"特性,并指向"工农"... "五四"运动之后,"共产主义"视域中的"民众"经历了从"合群"到"到民间去"的语义嬗变过程。"民众"由此而成为了一个被赋予特殊"阶级"特性,并指向"工农"这一现实群体的政治话语。从话语机制来看,革命知识分子通过发明"民众"这一权力话语,以期实现把工人、农民转化成为革命主力军的目的。这种民众话语的生成,也为上世纪30、40年代把"工农"视为革命主体力量的"大众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调。同时,从20世纪的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形来看,革命知识分子所发明的以"工农"为主体的"民众"话语,为中国革命主体力量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理论准备和话语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工农 民众 到民间去 阶级
下载PDF
鄂豫皖根据地革命口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段 《三明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9-55,共7页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中共革命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其初步创立阶段、巩固和发展阶段、保卫苏区和三年游击战争阶段的发展进程中,制定并提出了诸多的革命口号。根据地党委运用教材、报纸、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的革命口号具有内容丰富...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中共革命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其初步创立阶段、巩固和发展阶段、保卫苏区和三年游击战争阶段的发展进程中,制定并提出了诸多的革命口号。根据地党委运用教材、报纸、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的革命口号具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目标明确、关联性强等特点,革命口号的提出与宣传,在鄂豫皖根据地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根据地 红军 工农 革命口号
下载PDF
论20世纪文学趣味的历史嬗变
3
作者 寇国庆 何言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9-72,共4页
历史上文学的等级与趣味发生过许多变化,对于个体来说,传统趣味不可能断然割舍,具有延续性。近代以来为民间与下层所喜爱的文体与趣味借助政治进入文学体系的中心地位。在20世纪的现实政治语境中,由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历史上文学的等级与趣味发生过许多变化,对于个体来说,传统趣味不可能断然割舍,具有延续性。近代以来为民间与下层所喜爱的文体与趣味借助政治进入文学体系的中心地位。在20世纪的现实政治语境中,由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揭橥的当代文学创作原则更是强调工农大众趣味,批判"小资趣味"、"小市民趣味",文学也出现新的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趣味 工农大众 政治 美学特征
下载PDF
陈独秀的群众观剖析
4
作者 杨帆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4-68,共5页
在陈独秀看来,群众主要包括三大群体:工人、农民和革命的资产阶级。陈独秀认为,工人农民是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但不是主要力量。革命的资产阶级才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力量,因为,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比较,工人农民都不如革命的资产阶... 在陈独秀看来,群众主要包括三大群体:工人、农民和革命的资产阶级。陈独秀认为,工人农民是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但不是主要力量。革命的资产阶级才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力量,因为,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比较,工人农民都不如革命的资产阶级集中雄厚,不易成为革命的主要力量。虽然,他肯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但是,过高估计了其力量,没有意识到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启发和教育之下,提高了工人农民的革命觉悟和意识,他们就必然会成长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而民族资产阶级则会成为革命的依靠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群众观 工人农民 民族资产阶级
下载PDF
川陕苏区群团组织与万源保卫战
5
作者 刘长江 陈显川 《龙岩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4-89,共6页
万源保卫战是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的关键之战,其胜败关乎川陕苏区的生死存亡。当时红军虽然在物资储备、运输、兵力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但最终还是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与群团组织的贡献密切相关。群... 万源保卫战是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的关键之战,其胜败关乎川陕苏区的生死存亡。当时红军虽然在物资储备、运输、兵力等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但最终还是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与群团组织的贡献密切相关。群团组织在苏区党的领导下大力动员和组织苏区群众为红军生产和运输军需物资,积极号召群众参加红军、辅助红军战斗,为万源保卫战提供了急需的物资和兵员。因此,群团组织的支持是万源保卫战取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团组织 万源农会 女工农妇协会 万源保卫战
下载PDF
论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27
6
作者 熊启珍 瞿晓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在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斗争中,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它是中国无产阶级英勇气概的体现,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象征,是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长征精...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在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斗争中,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它是中国无产阶级英勇气概的体现,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象征,是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长征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艰苦卓绝精神是其表征,百折不挠精神是其底蕴,团结进取精神是其中坚,实事求是是其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红军 长征精神 科学内涵
下载PDF
三线建设初期党和政府协调工农关系的尝试(1964—1966)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杨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106,7,共18页
工农联盟是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集中于大中城市,加之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的实施,使工农之间的互动受到地域范围、国家政令的阻碍。三线建设要求大型工矿企业迁移到"靠山、分散、隐蔽"的内地乡村,为... 工农联盟是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集中于大中城市,加之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的实施,使工农之间的互动受到地域范围、国家政令的阻碍。三线建设要求大型工矿企业迁移到"靠山、分散、隐蔽"的内地乡村,为工农关系发展创造了新契机。三线单位在选址基建过程中不占、少占农田,支援农业用水用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做法,受到农民欢迎。农民在三线建设中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保证了后勤物资供应,接纳职工家属插队入社,使三线单位节省了建设成本。虽然在政策实践中,工农双方在经济利益等方面存在矛盾,但三线建设毕竟第一次实现了工业在全国分散布局,为协调工农关系提供了试验场地。三线单位作为嵌入乡村的工业飞地,被各级政府寄予厚望,不仅成为工业生产队,也扮演了政治工作队、思想宣传队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工农关系 备战 征地 亦工亦农
原文传递
无产阶级专政的三个发展公式透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锡恩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从产生起已经历了三个发展公式:一是从"革命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发展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概念自身的逻辑发展公式,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存在外在形式上的不完美性和严重...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从产生起已经历了三个发展公式:一是从"革命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发展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概念自身的逻辑发展公式,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存在外在形式上的不完美性和严重的内在逻辑缺陷,通常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定为无产阶级专政,在理论上根据不足,在实践上有害。二是从无产阶级专政到工农民主专政,再到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公式事实上把小资产阶级即使没有当作首要的"专政对象",也是当作了专政对象的"主体",没有看到无产阶级专政自身的"不断扩大人民性"的发展方向,因而实际上它是在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某些误区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完整的、非正向的发展公式。三是从无产阶级专政到工农民主专政,再到人民民主专政。这个公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性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从工农民主专政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误区,创造了通过人民民主专政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崭新道路和方向,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大发展,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点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专政 发展公式 革命形式 国家政权 逻辑发展公式 工农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工农城乡关系的探索——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追赶世界工业化进程的考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有贵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4-62,共9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强大的工业国为宏伟蓝图,以追赶世界工业化进程为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取向,以国家工业化为全国人民...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强大的工业国为宏伟蓝图,以追赶世界工业化进程为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取向,以国家工业化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以兼顾大仁政和小仁政为政策取向,统筹兼顾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各项建设,统筹把握艰苦奋斗、自立自强进程中人民的长远幸福与追赶世界工业化进程初期过紧日子的度,以此为内在规定性,对社会主义工农城乡关系进行了开创性探索,探索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农城乡关系政策体系,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带动,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历史基础,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这一探索进程中提出了独创性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农城乡关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工农城乡关系 剩余转移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列宁对群众鼓动工作问题的审思与求解
10
作者 潘金倩 孙迪亮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群众鼓动工作是激发群众阶级意识、凝聚群众政治意志的重要抓手。无论是在俄国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都强调将群众鼓动工作作为社会民主党的重点工作紧抓、常抓、狠抓。而随着俄国革命形势的持续推进,列宁发现党的群众鼓动... 群众鼓动工作是激发群众阶级意识、凝聚群众政治意志的重要抓手。无论是在俄国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都强调将群众鼓动工作作为社会民主党的重点工作紧抓、常抓、狠抓。而随着俄国革命形势的持续推进,列宁发现党的群众鼓动工作存在缺乏专业性和灵活性、缺乏深入性和广泛性、缺乏统筹性和组织性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鼓动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列宁立足俄国实际,深刻剖析了群众鼓动工作问题的成因,并从制定明确的鼓动纲领、训练有经验的鼓动员、合理区分鼓动对象、依托各类组织载体、灵活转变方式方法等多个层面规划了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深刻体悟列宁对群众鼓动工作问题的审思与求解,对于当下我国进一步提高社会动员的深度、广度、力度、精度,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共识与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鼓动工作 工农群众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述论
11
作者 王娟 何益忠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0,共9页
全面抗战时期,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应对复杂的战争局势,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教育,使工农干部实现“知识分子化”。在这过程中,党既要克服工农干部的学习态度问题,又要解决师资缺乏这一现实难题,还面临着文化教育和政治理论教... 全面抗战时期,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应对复杂的战争局势,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教育,使工农干部实现“知识分子化”。在这过程中,党既要克服工农干部的学习态度问题,又要解决师资缺乏这一现实难题,还面临着文化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孰先孰后的艰难选择。全面抗战时期工农干部的文化教育提高了工农干部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纠正了大革命失败后党内逐渐形成的对知识、知识分子的错误认知,并为党开展干部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工农干部 “知识分子化” 文化教育
下载PDF
新中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璐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72-88,共1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建设需要,急需培养工农干部,党和政府提出了“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1950年4月3日,新中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正式成立。该校在课程安排、教学教法、组织管理、学制等方面均有新的创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建设需要,急需培养工农干部,党和政府提出了“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1950年4月3日,新中国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正式成立。该校在课程安排、教学教法、组织管理、学制等方面均有新的创举,培养了如郝建秀、杭佩兰等一批新工农青年干部,在全国同类学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以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为代表的工农速成中学教育的举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为工农服务”的教育方针,反映了党追求教育公平的决心和魄力,巩固了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政权,同时也促进了新中国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 “向工农开门” 工农速成教育
原文传递
列宁与苏俄三个时期的三种工农联盟 被引量:1
13
作者 俞良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4,共5页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时期苏俄工农联盟的内容一方面是工人阶级及其执政党支持对农民平分土地,另一方面是农民拥护十月革命和支持革命向前发展。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工农联盟的内容一方面是工人阶级支持贫苦农民对富农进行斗争,另一方面是农... 列宁认为,十月革命时期苏俄工农联盟的内容一方面是工人阶级及其执政党支持对农民平分土地,另一方面是农民拥护十月革命和支持革命向前发展。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工农联盟的内容一方面是工人阶级支持贫苦农民对富农进行斗争,另一方面是农村向城市即农民向工人阶级国家提供战争必需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工农经济联盟的内容一方面是工人阶级及其国家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是工人阶级领导农民一起建设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俄 工人阶级 农民 工农联盟 工农经济联盟
下载PDF
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历史、现状与对策思路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熙保 崔文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71,131-132,共14页
从工农关系发展规律出发,分农业支持工业与工业反哺农业两个时期回顾了我国工农业关系演变的历程。尽管我国在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和城乡公共服务供... 从工农关系发展规律出发,分农业支持工业与工业反哺农业两个时期回顾了我国工农业关系演变的历程。尽管我国在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和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同步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构建公平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保障农村金融资源支持农村发展,同时尽快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到"公共服务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关系 城乡发展 对策思路
原文传递
毛简青革命功绩述评
15
作者 谢子叶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毛简青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家、宣传教育家,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他组建了广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梧州市支部;建立平江工农义勇军,领导平江20万农军“三月扑城”。他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的牺牲奉... 毛简青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家、宣传教育家,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他组建了广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梧州市支部;建立平江工农义勇军,领导平江20万农军“三月扑城”。他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他的牺牲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永远铭记。他的革命功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仍有学习借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简青 平江工农义勇军 三月扑城 革命功绩
下载PDF
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的历史意蕴与时代价值
16
作者 金鑫 《法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6,共13页
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历史经验值得总结。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制度迥异于历史上的其他监督制度,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民性,带有浓厚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色彩。它是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直接产物,但又由于极为复杂的历史... 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历史经验值得总结。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制度迥异于历史上的其他监督制度,具有极其鲜明的人民性,带有浓厚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色彩。它是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直接产物,但又由于极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并未在创设之始就按照列宁的设想与党的监察机关合署运行,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与磨合,才得以逐步完善。从其主要任务、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和法律地位来看,我国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虽然承担了一定的检察职能,但它并非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而是苏维埃政权之下的行政机关、纪律监督机关和反腐败机关。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用好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两个答案,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 苏维埃工农检察机关 党的监察机关 检察机关
原文传递
川陕苏区建立之坚实基础——固军坝起义的历史意义探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中平 王成佑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5-57,共3页
1929年春的固军坝起义坚持了一年之久,沉重打击了反革命武装,开创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乡村政权,实行了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在四川的一次重要实践,具有发人深思的历史经验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 固军坝起义 李家俊 工农武装割据
下载PDF
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革命与工农联盟--当代中国宪制思考之一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力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2年第1期1-16,共16页
本文旨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由工人阶级领导,并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是因为:工人阶级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动力和象征;传统农耕中国必须通过革命和建设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重构现代中国;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必须逐步... 本文旨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由工人阶级领导,并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是因为:工人阶级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动力和象征;传统农耕中国必须通过革命和建设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重构现代中国;占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必须逐步加入这一进程,不只是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更是加入工人阶级队伍。本文还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农业机械化历程为例证,论证了前述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农联盟 工人阶级领导 现代化 宪制 法治
下载PDF
唤起工农群众:李大钊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开贤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6,共5页
主观上李大钊日趋科学的群众观以及客观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双向需求决定了李大钊必然会选择以唤起工农群众作为他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群众运动的结合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 主观上李大钊日趋科学的群众观以及客观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双向需求决定了李大钊必然会选择以唤起工农群众作为他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群众运动的结合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唤起工农群众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起点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革命问题认识的突破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坤 陈晓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6-145,共10页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革命问题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革命对象、革命同盟、革命主力、农民土地等中... 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革命问题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在革命对象、革命同盟、革命主力、农民土地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为什么“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就是土地问题”等进行了科学剖析,从而提出了独有的农民革命思想。农民革命思想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得出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和革命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 农民革命问题 工农联合 土地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