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变迁概况及原因分析--基于1993-2008年间的数据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新萍 王海峰 王洋洋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2-46,共5页
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是为完成某项特定事务而设立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这些机构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变迁情况及特点,进一步探究了其变迁的原因,并思考了议事协调机构设计及变迁带来... 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是为完成某项特定事务而设立的,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这些机构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的变迁情况及特点,进一步探究了其变迁的原因,并思考了议事协调机构设计及变迁带来的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国务院各议事协调机构在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议事协调机构 临时机构 机构改革
原文传递
中央政府对信息化的注意力研究——基于1997—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洛忠 陈宇 都梦蝶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7-182,共6页
中央政府对信息化的注意力变化及其配置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1997—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中央政府对信息化的注意力呈现出稳中求进、曲折上升的趋势;在信息化领域方面呈现出... 中央政府对信息化的注意力变化及其配置对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1997—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样本,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中央政府对信息化的注意力呈现出稳中求进、曲折上升的趋势;在信息化领域方面呈现出由信息发展能力向信息发展环境建设的过渡性特征;在信息化落实过程中,其所涉及的政策领域方面,中央政府的注意力呈现出集中性与广度性相统一的特性,在涉及信息化的某一具体政策领域,中央政府的注意力则呈现出'间断—均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政府 信息化 国务院 《政府工作报告》 注意力
下载PDF
GIS在政府宏决策中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清浦 张家庆 刘纪平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1998年第6期494-499,共6页
国务院综合国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工程)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和多时态的空间型信息系统,它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为支撑,旨在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领导提供一套进行宏观分析决策的辅助工具,用以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 国务院综合国情地理信息系统(9202工程)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和多时态的空间型信息系统,它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为支撑,旨在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领导提供一套进行宏观分析决策的辅助工具,用以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政府GIS的基本特征,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开发手段,系统功能及在政府机关的实际应用,并对如何加快我国GIS软件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软件系统 政府部门 宏决策
下载PDF
国务院批准具有立法权的“较大的市”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兵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52-57,133,共7页
国务院批准“较大的市”的行为是“较大的市”立法权的依据,因此从性质上说属于立法行为,应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发布。同时应明确“较大的市”的法定标准,尽快健全批准程序,使国务院的批准行为有章可循,得以规范。
关键词 国务院 较大的市 批准 规范
原文传递
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法体系构造 被引量:9
5
作者 屈茂辉 柳婷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在代表国家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机制中,国务院主导着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行使,国务院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从抽象到具象均行使着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近年来,虽然自然资源单行法陆续修改,但国务院代表行使国家所有权仍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则体系,... 在代表国家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机制中,国务院主导着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行使,国务院和国务院相关部门从抽象到具象均行使着自然资源的所有权。近年来,虽然自然资源单行法陆续修改,但国务院代表行使国家所有权仍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则体系,国务院与全国人大、地方人民政府等其他国家机构,以及国务院各部委之间的权限划分和权利来源依然模糊。优化国家所有权行使机制,首先,需要在立法层级、内容上实现管理与所有的分离;其次,需要明确国务院授权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委托相关部门代理行使所有权的依据和形式;最后,国务院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权,其权限范围可通过全国人大、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等机构的权限排除法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国务院部委 自然资源 所有权 法律体系
下载PDF
渐进整合式改革: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述评 被引量:10
6
作者 吕志奎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4,共4页
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以往机构改革基础上的一次渐进整合式改革。在这种渐进整合式改革中,主要有机构整合、职能整合、制度整合和技术整合四种改革战略。本文用一种更为系统、整体、协同的分析视角,观察和理解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在... 201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以往机构改革基础上的一次渐进整合式改革。在这种渐进整合式改革中,主要有机构整合、职能整合、制度整合和技术整合四种改革战略。本文用一种更为系统、整体、协同的分析视角,观察和理解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内在规律,根据这种内在规律,思考未来改革的主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机构改革 职能转变 整合式改革
原文传递
国务院设定行政许可实践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徐继敏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5,134,共9页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发布决定设定、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是行政许可主要设定主体。国务院设定行政许可权被滥用,设定行政许可程序、内容不规范,设定行政许可具有随意性。国务院将非行政许可审批、核准等措施排除在行政许可之外,规避...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或者发布决定设定、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是行政许可主要设定主体。国务院设定行政许可权被滥用,设定行政许可程序、内容不规范,设定行政许可具有随意性。国务院将非行政许可审批、核准等措施排除在行政许可之外,规避了《行政许可法》约束。国务院设定行政许可的实践妨碍了《行政许可法》实施,增加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设定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国务院
原文传递
我国体育仲裁的立法主体及立法依据 被引量:7
8
作者 包玉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认为国务院有权成为我国体育仲裁的立法主体,这既是由体育仲裁调整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也是由体育仲裁自身特点决定的,而且符合立法第8条的规定。依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我国《体育仲裁条例》可以由国家体育... 采用文献资料法,认为国务院有权成为我国体育仲裁的立法主体,这既是由体育仲裁调整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也是由体育仲裁自身特点决定的,而且符合立法第8条的规定。依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我国《体育仲裁条例》可以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起草,由国务院发布实施。根据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原则,国务院的体育仲裁条例必须与其上位法相一致,其立法依据是:宪法、立法法、仲裁法、体育法及相关民事法律(狭义),并参照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仲裁 立法主体 立法依据 国务院
下载PDF
论国务院行政规定的效力位阶 被引量:5
9
作者 贾圣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77-82,共6页
国务院行政规定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法律规范体系内却一直处于比较"隐蔽"的地位。在行政规范体系中,国务院行政规定的效力仅次于行政法规,高于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各种其他行政规定;在行政规范体系之... 国务院行政规定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法律规范体系内却一直处于比较"隐蔽"的地位。在行政规范体系中,国务院行政规定的效力仅次于行政法规,高于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各种其他行政规定;在行政规范体系之外,国务院行政规定的效力低于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判断规范性文件的效力位阶存在"从行政等级出发"和"从表现形式出发"两种思路。应该逐步摆脱从行政等级出发确定行政机关制定规范的等级的思维惯性,正确定位国务院发布的行政规定的效力位阶,自觉区分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行政规定的适用场合、调整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行政规定 效力位阶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机构历次重大改革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希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1-16,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机构共进行了五次大的改革。除1982年机构改革外,1988年、1993年、1998年机构改革有四个方面的特点: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明确一致的,即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改革重点集中在经济管理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机构共进行了五次大的改革。除1982年机构改革外,1988年、1993年、1998年机构改革有四个方面的特点: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明确一致的,即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系;改革重点集中在经济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人员分流的趋向、安排思路基本一致;每次改革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各有所侧重,但改革在逐步深化和完善。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三次机构改革都具有过渡性质,并存在一定的误区。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表现出新的趋向,即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凸现政府管理专业化特色;最大限度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和国际经济接轨。但此次机构改革的盲点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国务院 机构改革 政府职能 中国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述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秦立海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9,125-126,共7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务院与后来的国务院在性质和地位方面有着重要区别,其本身并不构成中央人民政府,不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只是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当时,政务院在人员和机构组成、权力配置和运作、党政关系的处理方面经历了一个曲...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务院与后来的国务院在性质和地位方面有着重要区别,其本身并不构成中央人民政府,不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只是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当时,政务院在人员和机构组成、权力配置和运作、党政关系的处理方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初创特点和探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9-1954年 政务院 国务院
原文传递
国务院地方性法规审查活动探究——基于“组织关系势能原理”的国家组织法规范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磊 陈思言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9-43,共15页
国务院作为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备案机关,展开着重要的审查活动,但并不对此具有改变或者撤销权限。宪法、立法法等设定的备案分工结构和改变或者撤销权限结构之间形成交叠错位样态,国务院对地方性法规的备案审查,正处于只... 国务院作为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备案机关,展开着重要的审查活动,但并不对此具有改变或者撤销权限。宪法、立法法等设定的备案分工结构和改变或者撤销权限结构之间形成交叠错位样态,国务院对地方性法规的备案审查,正处于只备案而无审查权的区域。这是因为国务院同地方性法规制定主体之间,既非领导关系又非监督关系,而仅仅具有上位法制定主体的松散关联,不足以支撑授予审查权。不具有宪法规定的组织基础,使得立法也不宜赋予国务院地方性法规审查权。但国务院的审查活动却具有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体系的结构性意义,比如,移送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由此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法 备案审查 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 改变或者撤销
下载PDF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立法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文博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17,共6页
自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个授权决议以来,我国的授权立法取得了长足发展。授权立法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保障,在法理上为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大量的、可操作化的规定提供了依据。通过对现行... 自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个授权决议以来,我国的授权立法取得了长足发展。授权立法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保障,在法理上为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大量的、可操作化的规定提供了依据。通过对现行法律法规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对我国授权立法的总体发展现状、授权表述及类型展开讨论。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授权立法实践仍然存在授权行为不规范、越权行为和授权立法约束与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 授权立法 文本量化分析
原文传递
国务院会议制度变迁的组织法透视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圣真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0年第1期79-92,共14页
考察国务院会议制度变迁的过程可以发现,在1954年宪法的框架下,国务院全体会议处于核心地位,1982年宪法制定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地位逐渐重要,在事实上成为中国行政系统中的最高议事和决策平台。国务院的决策重心经历了从"全体会议... 考察国务院会议制度变迁的过程可以发现,在1954年宪法的框架下,国务院全体会议处于核心地位,1982年宪法制定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地位逐渐重要,在事实上成为中国行政系统中的最高议事和决策平台。国务院的决策重心经历了从"全体会议"到"总理办公会议+常务会议"再到"常务会议"的发展历程,这是国务院日常工作的实践和宪法、国务院组织法的规范长期磨合的结果。国务院常务会议之所以能在制度竞争中"胜出",是因为其契合了总理负责制下国务院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总目标,修改国务院组织法,进一步完善国务院会议制度。本文的研究显示,以行政决策为核心的行政权在行政组织内部的运作结构及其规范问题,应该成为行政组织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常务会议 全体会议 总理负责制 组织法
下载PDF
解读农村三产融合与农民利益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艳娟 《商业经济》 2019年第2期124-125,177,共3页
在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有关农村三产融合的文件后,农村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近一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问题是我国关乎民生的大问题,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当下我国粮食紧张,农业... 在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有关农村三产融合的文件后,农村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近一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问题是我国关乎民生的大问题,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当下我国粮食紧张,农业产品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农村与城市收入发展不均的大背景下,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增加农民收入刻不容缓。基于三产融合的概念,分析了三产融合与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推进三产融合,不能忽视农民的利益,要将农民与农业三产融合改造相联系,相融合。一方面,要让农民自我改造、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引导,提供政策、资金支持,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农村 三产融合 农业大国
下载PDF
我国旅游管理机构的演变与前瞻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艳晴 郭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01-109,共9页
国务院旅游管理机构对指导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调控我国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务院旅游管理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务院旅游管理机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探究最新一轮国务院文旅机构整合情况,以促进“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深... 国务院旅游管理机构对指导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调控我国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国务院旅游管理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务院旅游管理机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探究最新一轮国务院文旅机构整合情况,以促进“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回顾国务院旅游管理机构演变历程发现:国务院旅游管理机构呈现重要性逐渐上升,职责转向分权化、市场化和服务化的变化特征。对最新一轮国务院文旅机构融合改革前后进行量变和质变分析得到:国务院文旅机构融合改革已经基本实现量变,即改革前后内设机构和主要职责数量减少,实现从部门外协调转为部门内协调。但文旅融合发展的质变有待加强,体现为业务机构职责整合较为僵化、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我国旅游发展的转变存在现实困境。文化和旅游部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合力,如何实现从“物理整合”的量变转为“化学反应”的质变是当今学术界更应该关注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旅游管理机构 历史演变 文旅融合
下载PDF
清末资政院两次常年会期间请开临时会风波
17
作者 唐靖 《昭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1-88,共8页
作为清末最高议事机构的资政院,其重要活动除常年会之外,尚可按《院章》的规定,于遇有紧要事件时呈请召开临时会。在其仅有的两次常年会之间,外侮侵逼,国事日亟。一方面涉外的秘密交涉日益频繁,引发各界的猜疑;另一方面清廷为应付危局,... 作为清末最高议事机构的资政院,其重要活动除常年会之外,尚可按《院章》的规定,于遇有紧要事件时呈请召开临时会。在其仅有的两次常年会之间,外侮侵逼,国事日亟。一方面涉外的秘密交涉日益频繁,引发各界的猜疑;另一方面清廷为应付危局,加紧筹借外债,并极力推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结果导致不久后四川局势糜烂。凡此种种,均或多或少与资政院议决权限相关。政府无视《资政院章程》,不经资政院议决而自作主张,意图造成事实再强迫议员接受。资政院议员激于义愤,屡次倡议发起召开临时会,最终均被清廷予以拒绝。事件前后波折数月,使清廷对议事机关的漠视显露无遗,也为立宪派此后转向革命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资政院 临时会
下载PDF
一个有关提高地理学国内地位的重要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南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提出改善国内地理学者投稿大环境这一重要问题,阐述了其意义、缘由和内涵,并提出改善该环境的具体措施。建议在提高我国地理学者国际文章写作水平的同时,抓紧争取SSCI-ISSHP系列与SCI-ISTP系列在国内有同等的检索地位,进而争... 本文提出改善国内地理学者投稿大环境这一重要问题,阐述了其意义、缘由和内涵,并提出改善该环境的具体措施。建议在提高我国地理学者国际文章写作水平的同时,抓紧争取SSCI-ISSHP系列与SCI-ISTP系列在国内有同等的检索地位,进而争取国内地理期刊和中国召开的国际地理会议进入SSCI-ISSHP系列检索,逐步争取国内承认GEOBASE等国际地学文献库;在国内期刊方面,应尽快改变国务院学位办“重要期刊目录”中地理学的不利地位,同时进一步提高地理学刊自身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文献 期刊研究 数据库 地理学者 投稿
下载PDF
论中国国务院制政府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兼论中国政府制度与西方政府制度的分野
19
作者 张立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7,共5页
中国的国务院制政府制度 ,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下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曾多次对国务院制政府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 ,使之不断发展。这种政府制度具有两个主要特... 中国的国务院制政府制度 ,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下 ,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曾多次对国务院制政府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 ,使之不断发展。这种政府制度具有两个主要特征 ,即国务院从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实行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总理负责制。它在制度性质、依循原则、政党制度对政府制度的影响以及目标取向方面明显相异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 政府制度 发展历史 特征 中国 西方国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集中制 性质 政党制度
下载PDF
从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孟璇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2年第4期60-68,共9页
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89人给中央写信,建议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面向全国,择优资助基础性研究。建议得到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决定于1982年起拨专款设立这项基金。1986年,在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下,并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内容... 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89人给中央写信,建议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面向全国,择优资助基础性研究。建议得到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决定于1982年起拨专款设立这项基金。1986年,在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下,并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内容,决定正式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这方面的工作。从此,我国科学基金事业茁壮成长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基金制 中国 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