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意识形态构建与类型性的隐性承续及开拓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旭光 郝哲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3,共11页
"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新中国电影史上颇为"边缘另类"但又无法忽视的独特存在。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有效地发挥了教化宣传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了新生政权的合法性营造、民族... "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新中国电影史上颇为"边缘另类"但又无法忽视的独特存在。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有效地发挥了教化宣传的意识形态功能,完成了新生政权的合法性营造、民族政策的宣传普及、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想象性建构;另一方面,"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以其独特绚丽的视听风格、多样杂糅的类型融合、直白热烈的情感表达为新中国电影原本单调的主流版图增添了诸多艳丽的色调。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中,家国观念的意识形态构建与类型化的隐性承续及开拓也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共谋与和谐。相较于汉族主流电影类型性的不够丰富多元,类型性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有难能可贵的继承和发展,因而也成为我们今天很有价值的电影艺术与文化的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意识形态 类型性 类型化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河南电影放映员的职业困境与身份认同
2
作者 宋谦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7-38,共12页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是河南电影放映员队伍建立和成熟的时期,其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种种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一步步完善起来的。放映员在工作中既面临上级规定的任务,又面对地方实践的难题,在工作中他们产生过身份认同的迷茫。他... 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是河南电影放映员队伍建立和成熟的时期,其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种种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一步步完善起来的。放映员在工作中既面临上级规定的任务,又面对地方实践的难题,在工作中他们产生过身份认同的迷茫。他们的身份认同是在国家意志与自身职业诉求的张力中共同塑造的,体现了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国家意志的应对与调适。探究这一时期放映员群体在工作实践中的职业困境与身份认同,可以展现出“小人物”在国家意识形态延伸过程中的复杂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河南放映员 职业困境 身份认同
下载PDF
革新与坚守——“十七年”时期庐剧《借罗衣》文本生成过程考察
3
作者 樊诺宜 王夔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期23-26,共4页
庐剧经典剧目《借罗衣》以“十七年”时期戏曲改革工作为契机,经皖西庐剧团与安徽省庐剧团多次整理完善,在新文艺工作者与庐剧老艺人的密切配合下,一改内容随意、表演简单的水词戏样态,将二嫂子借罗衣回娘家的闹剧整合为一部雅俗共赏的... 庐剧经典剧目《借罗衣》以“十七年”时期戏曲改革工作为契机,经皖西庐剧团与安徽省庐剧团多次整理完善,在新文艺工作者与庐剧老艺人的密切配合下,一改内容随意、表演简单的水词戏样态,将二嫂子借罗衣回娘家的闹剧整合为一部雅俗共赏的生活小戏。这一经典剧目的文本生成过程体现出庐剧在新中国戏曲改革实践中的改造与坚守:一方面文艺工作者通过强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内核,赋予剧目人民性的面貌,与新中国自上而下重建社会秩序与道德文化的需求相呼应;另一方面悉心维系剧种本身所蕴含的泥土清香,通过乡土书写充分调动了民间话语的能动性与包容性,为漂泊的灵魂搭建起一方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庐剧 《借罗衣》 文本生成过程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美术作品中钢铁工人的形象和叙事
4
作者 佘醒 刘虔 欧阳汕鑫 《丝网印刷》 2023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钢铁工人”是建国初期统合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主体认同的象征性形象,参与了新中国图像历史与民族记忆的构建。研究“十七年”时期的书籍封面、文学插图、宣传画上的人物图像,对当代视觉艺术创作具有启发作用。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钢铁工人 图像叙事
下载PDF
记忆重建:十七年时期的中国新闻史书写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战花 赵泽鹏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70,共18页
十七年时期,中国新闻史研究在革命报刊史、地方新闻史、新闻人物研究以及编年史、新闻史料收集与编纂等领域都各有进展。与此同时,“重建”中国新闻史的记忆也在国家力量的主导下逐渐展开。作为生产“遗忘”的手段,学术批判的开展为新... 十七年时期,中国新闻史研究在革命报刊史、地方新闻史、新闻人物研究以及编年史、新闻史料收集与编纂等领域都各有进展。与此同时,“重建”中国新闻史的记忆也在国家力量的主导下逐渐展开。作为生产“遗忘”的手段,学术批判的开展为新的“历史记忆”制造出书写空间;以“回忆”为主导的“三亲”史料收集为“趋同记忆”的形成奠定基础;党史研究的成熟推动了革命史范式的初步建构,为记忆的建构与规范化提供了普遍框架,奠定了将经验建构成回忆的基础;《中国报刊史教学大纲(草稿)》《中国现代报刊史讲义(初稿)》的完成,实现了从记忆到现实的再现与刻写,成为有关中国新闻史的制度化记忆,在“记忆重建”的基础上实现对“确定、明晰的现在世界”和未来的昭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中国新闻史 历史记忆
原文传递
“路”作为母题:“十七年”时期西部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现代化叙事 被引量:2
6
作者 屈波 《艺术探索》 2018年第4期6-14,共9页
在"十七年"时期关于西部民族地区题材的美术创作中,"路"成为一个重要的母题。美术家围绕着路进行巧思妙作并精心设计作品的标题,以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部民族地区的崭新气象。将众多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生... 在"十七年"时期关于西部民族地区题材的美术创作中,"路"成为一个重要的母题。美术家围绕着路进行巧思妙作并精心设计作品的标题,以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部民族地区的崭新气象。将众多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关于路的图像排列在一起,可以展现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历史。美术家以此进行国家现代化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西部民族地区 美术 母题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共同意识叙事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菁 许媛萍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11,149,共12页
以“共同意识”作为切入点,采用较为深度的泛文本语境方法,对“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品进行叙事层面的剖析,尝试对其间的话语策略进行归纳,并着重探讨其如何通过影像化、故事化叙述共同历史、共同故事,诠释民族关系和党的民... 以“共同意识”作为切入点,采用较为深度的泛文本语境方法,对“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品进行叙事层面的剖析,尝试对其间的话语策略进行归纳,并着重探讨其如何通过影像化、故事化叙述共同历史、共同故事,诠释民族关系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探讨影像与时代话语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个体身份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路径。这一时期有着独特的叙事话语方式,总是倾向于以国家话语统合族群、家庭观念,以家国情感取代个体情感,以阶级认同重构他者阵营、以阶级矛盾替代故事冲突从而实现国家意识形态融入民族题材的书写;其间旖旎多姿的少数民族地域风光再现、与汉杂糅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再造、敢于斗争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塑造,又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民族话语对国家话语兼容之下的“黄金年代”,并成为时代符号而深深嵌入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当中;还多采用黑暗与光明的象征、身体与疾病的隐喻、身份与认同的建构等方式进行共同文化的叙事。经由国家话语的规训、民族话语的兼容以及“国族、家国同构”的话语体系,如何建构关于新中国的文化想象与共同体想象,塑造出一个通过异域空间、民族风情、人物形象等景观展示出来的“共和国”,将各民族同胞通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凝聚在一起,通过“讲述过去”“讲述当下”,进而“塑造未来”,从而印证“意识形态工具是‘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共同意识 叙事 话语策略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教育为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大”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
8
作者 胡莉芳 白紫薇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2年第4期15-22,共8页
新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社会主义的教育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旗帜鲜明地面向工农、服务工农,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坚持德育为... 新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社会主义的教育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旗帜鲜明地面向工农、服务工农,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坚持德育为首、德育与体育并重发展,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教育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为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代会报告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劳动者 方针政策
下载PDF
关于“童心论”与“教育工具论”的再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淑英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50,共7页
"童心论"和"教育工具论"作为"十七年"儿童文学的重要理论话语,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新时期遭遇的命运各有不同。理论界对此展开的批判与反思,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密不可分。"童心论"和"... "童心论"和"教育工具论"作为"十七年"儿童文学的重要理论话语,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新时期遭遇的命运各有不同。理论界对此展开的批判与反思,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密不可分。"童心论"和"教育工具论"分别指向的儿童立场问题以及儿童文学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触及儿童文学理论的一些基本内核,仍有重新探讨的空间。它们在政治立场和儿童视角之间、教育性和趣味性之间产生的缝隙里,蕴含着从传统指向未来的历史反思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心论” “教育工具论” “十七年” 新时期 历史反思
下载PDF
特殊语境中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个人变异——论十七年时期巴金的主体精神
10
作者 王建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93-96,共4页
巴金在十七年时期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是其解放前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延伸和变异,对那个狂热时代的欢呼和对领袖的赞颂也符合其情感表达逻辑,这种选择更多地包含着作家主体的主动性,而不完全是在意识形态和文学规范压抑下的被动接受,... 巴金在十七年时期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是其解放前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延伸和变异,对那个狂热时代的欢呼和对领袖的赞颂也符合其情感表达逻辑,这种选择更多地包含着作家主体的主动性,而不完全是在意识形态和文学规范压抑下的被动接受,表现出巴金一贯真诚率直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无政府主义 主体精神 个人变异
下载PDF
“民间生活世界”与“十七年”戏曲文本改编的阐释
11
作者 周涛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十七年"戏曲改编呈现了"民间生活世界"的审美传统。在《秦香莲》和《四郎探母》等戏曲文本的改编过程中,民间文化在"阐释"的视野或"改编"的框架中支撑或生发出新的意识形态意义,同时依然拥有... "十七年"戏曲改编呈现了"民间生活世界"的审美传统。在《秦香莲》和《四郎探母》等戏曲文本的改编过程中,民间文化在"阐释"的视野或"改编"的框架中支撑或生发出新的意识形态意义,同时依然拥有并遵循自身的价值内容和情感逻辑,实现了在"改戏"背景下突破意识形态的遮蔽并使自身具有审美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戏曲改编 民间生活世界
下载PDF
从“十七年”到新时期:资产者形象的变化及意义
12
作者 马冬云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7,共2页
从"十七年"到新时期,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试从文学作品中的资产者形象这一角度来探讨人物形象塑造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资产者形象 意识形态 十七年 新时期
下载PDF
沟通、交流与审美失衡——“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读者来信”考察
13
作者 龚奎林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8-42,共5页
"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读者来信"对作品进行批评、建言或表扬,推动作品的艺术再加工,达到沟通与交流的效果。但同时,在倾斜的文学场中",读者来信"遮蔽了作品内在的丰富性、差异性以及作品、... "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读者来信"对作品进行批评、建言或表扬,推动作品的艺术再加工,达到沟通与交流的效果。但同时,在倾斜的文学场中",读者来信"遮蔽了作品内在的丰富性、差异性以及作品、读者与编者之间的矛盾,在泛政治化的场域中,也就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作品的美学价值,从而走向审美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读者来信” “十七年” 沟通 交流 审美失衡
下载PDF
“十七年”长影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叙事模式
14
作者 李克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5-78,共4页
"十七年"时期,长影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艺术成就较高,《五朵金花》、《刘三姐》等作为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本文将这些影片的叙事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并通过对具体影片的分析,还原"十七年"这一特殊... "十七年"时期,长影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艺术成就较高,《五朵金花》、《刘三姐》等作为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本文将这些影片的叙事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并通过对具体影片的分析,还原"十七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党的民族政策、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建情景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风情,同时总结这一时期的影片特点,为当下此类影片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长影 少数民族 叙事模式
下载PDF
对“十七年”女性观的修正及其价值——以《黄河东流去》为中心
15
作者 黄海丹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9,共9页
《黄河东流去》是李準在"新时期"着意调整自己创作的产物。《黄河东流去》中的女性观对"十七年"的女性观有所继承,又有所修正,因而具有务实性、人性化、进取性、调和性等特征。这种女性观在"新时期"的独... 《黄河东流去》是李準在"新时期"着意调整自己创作的产物。《黄河东流去》中的女性观对"十七年"的女性观有所继承,又有所修正,因而具有务实性、人性化、进取性、调和性等特征。这种女性观在"新时期"的独特价值在于:它确认了女性面对历史的主动性;乐观地看待女性为改善自身境遇而进行的抗争;从独特的角度解读参与社会劳动对女性改善自身地位,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东流去》 女性观 “十七年” “新时期” 独特价值
原文传递
河南当代诗歌的发展流变
16
作者 潘磊 彭迎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8-61,共4页
新中国成立后,以河南籍作家为创作主体的河南文学创作队伍日渐形成,诗歌创作也日渐丰富成熟。"十七年"时期河南诗歌受其时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多为"颂歌";新时期以来,河南诗歌在创作视野、诗体艺术上均有很大拓展,... 新中国成立后,以河南籍作家为创作主体的河南文学创作队伍日渐形成,诗歌创作也日渐丰富成熟。"十七年"时期河南诗歌受其时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多为"颂歌";新时期以来,河南诗歌在创作视野、诗体艺术上均有很大拓展,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共存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诗歌 “十七年” 新时期
下载PDF
关于建国头17年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理论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建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55-62,共8页
我国建国头 17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 195 6 )以模仿苏联模式进行改革为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 (195 7- 196 5 )的主要特征则是偏离苏联模式。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建立由单科院... 我国建国头 17年的高等教育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 195 6 )以模仿苏联模式进行改革为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 (195 7- 196 5 )的主要特征则是偏离苏联模式。以苏联模式为蓝本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建立由单科院校与文理科综合大学构成且以单科院校为主的大学体制 ;建立“大学—系”、系内设专业、教学研究组的大学内部组织结构 ;建立以专业为中心、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后 高等教育 改革模式 改革动因
下载PDF
论“十七年”时期电影明星生成机制与身体政治——以上官云珠入选“22大明星”为中心
18
作者 戢海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5,I0005,共7页
“十七年”时期,“22大明星”在政治实践、明星表演、观众参与等多重机制的作用下诞生,这些机制复杂而多面,暗合着不同程度的悖论。上官云珠通过对自己银幕内外的身体规训,完成了对这些悖论的意识形态缝合,最终得以成为代表新中国文艺... “十七年”时期,“22大明星”在政治实践、明星表演、观众参与等多重机制的作用下诞生,这些机制复杂而多面,暗合着不同程度的悖论。上官云珠通过对自己银幕内外的身体规训,完成了对这些悖论的意识形态缝合,最终得以成为代表新中国文艺工作者形象的“22大明星”中的一员。以上官云珠入选“22大明星”为中心,可一窥“十七年”时期电影文化的特殊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明星 上官云珠 “22大明星” “十七年”电影 身体政治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的莎学探索——论吴兴华对《威尼斯商人》的解读及其范式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刚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7,共11页
英年早逝的诗人、学者吴兴华教授对英国伊丽莎白时期两位重要剧作家马洛和莎士比亚的评论和译介,是"十七年"时期英美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其中发表于1963年《文学评论》上的长篇论文《〈威尼斯商人〉——冲突和解决》作... 英年早逝的诗人、学者吴兴华教授对英国伊丽莎白时期两位重要剧作家马洛和莎士比亚的评论和译介,是"十七年"时期英美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其中发表于1963年《文学评论》上的长篇论文《〈威尼斯商人〉——冲突和解决》作为其莎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堪称"十七年"时期莎学研究的典范,也是"十七年文论"中的精华之一。本文考察了吴兴华对《威尼斯商人》特有的研究范式,阐明了其从素材改动、剧本结构及情节发展中发现作者意图和价值观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肯定了他的以总体性历史-文本分析与原典实证为核心精神的莎学研究方向,并试图借助"袪魅"、"复魅"等理论深化吴兴华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兴华 《威尼斯商人》 中国莎学 十七年文论 袪魅 复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