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岭民族走廊的人类学定位及意义 被引量:41
1
作者 麻国庆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90,共7页
从人类学角度,特别是从社区和区域的视角,来讨论南岭走廊的人类学意义。南岭民族走廊的研究,需要考虑不同生态空间之间的有机的联系,需要重新反思中心与周边的学术概念在这一新的人类学视角中的特殊性问题。在南岭民族走廊这一空间中,... 从人类学角度,特别是从社区和区域的视角,来讨论南岭走廊的人类学意义。南岭民族走廊的研究,需要考虑不同生态空间之间的有机的联系,需要重新反思中心与周边的学术概念在这一新的人类学视角中的特殊性问题。在南岭民族走廊这一空间中,空间的社会性、文化性及区域性的特殊性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民族或族群的特殊性和个性,因此一定要重视民族走廊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则。南岭走廊本身的变迁也是全球化的重要方面,在这变迁过程里面,族群文化不断建构的同时,也带来地方文化的重新创造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走廊 区域文化 流动
原文传递
从瑶族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大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瑶族是我国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过程,他的形成从体质、语言、历史等方面孕育了自身的复杂性。南岭民族走廊是瑶族形成的主要地理空间,在这一地理空间里瑶族与... 瑶族是我国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过程,他的形成从体质、语言、历史等方面孕育了自身的复杂性。南岭民族走廊是瑶族形成的主要地理空间,在这一地理空间里瑶族与其他族群的交流与互动对瑶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华“四大民瑶”是剖析瑶族形成过程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的一个很好的微观案例。瑶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一个缩影,瑶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瑶族 南岭民族走廊
下载PDF
走廊与聚落——潇贺古道石枧村民族志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大鸣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54,共15页
聚落、道路与走廊之间,对应的是点、线、面的交互关系。文章以南岭民族走廊作为理论考察对象,以潇贺古道作为理论衔接线索,将石枧村放置于中观层面的潇贺古道和宏观层面的南岭民族走廊中加以考察,探讨了微观层面的村落在宏大结构中逐渐... 聚落、道路与走廊之间,对应的是点、线、面的交互关系。文章以南岭民族走廊作为理论考察对象,以潇贺古道作为理论衔接线索,将石枧村放置于中观层面的潇贺古道和宏观层面的南岭民族走廊中加以考察,探讨了微观层面的村落在宏大结构中逐渐被形塑的动态过程和典型特征,即透过石枧村的研究个案,反观了南岭民族走廊自下而上、自发的文化整合动力以及该区域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族群互动模式,论述了道路在衔接村落研究和区域研究两种范式之间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贺古道 南岭民族走廊 石枧村
原文传递
南岭与“多元一体”的瑶族——从费孝通的“瑶族共同体形成之问”出发 被引量:6
4
作者 何海狮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1,共6页
早年金秀瑶山之行,是费孝通先生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费孝通先生思考并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相关民族走廊理论的基础之一。不过,瑶族复杂来源与族群认同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以致留下瑶族共同体形成之间。与传统... 早年金秀瑶山之行,是费孝通先生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费孝通先生思考并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相关民族走廊理论的基础之一。不过,瑶族复杂来源与族群认同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以致留下瑶族共同体形成之间。与传统从人口迁徙角度探讨族群来源与认同不同,本文尝试从区域空间视角重新认识瑶族共同体形成的问题。一方面,多元来源的人群,在华南经济社会开发过程中,经由三种类型的多元'瑶化'历程,获得'瑶族'身份。另一方面,这些瑶族在空间上被压缩至南岭而出现'南岭化',在南岭化过程中,瑶族'一体化'认同得以形成。由是,恰如中华民族形成一般,经一个复杂且丰富的'多元一体'的漫长历史过程,瑶族获得族群共同体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瑶族 南岭走廊 瑶化 南岭化
下载PDF
通道·边界·生存空间:略论南岭民族走廊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秀丽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9,共7页
南岭并非天然的"民族走廊"。今日我们所见的南岭民族走廊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而形成,这一进程既包括不同族群的迁徒与互动,也包括南岭作为地理空间的开发史、作为文化象征的意义建构史,南岭作为民族走廊的形成过程也即此三... 南岭并非天然的"民族走廊"。今日我们所见的南岭民族走廊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而形成,这一进程既包括不同族群的迁徒与互动,也包括南岭作为地理空间的开发史、作为文化象征的意义建构史,南岭作为民族走廊的形成过程也即此三者的演化、整合与变动过程。概言之,本文将透过族群、地理空间与文化象征三者的历史进程来对"南岭民族走廊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作出简要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族群 国家力量
下载PDF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军 袁丽红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3期102-111,155,共11页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主要包括市场型与互惠型两种模式,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从经济视角看,族际经济互动实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互补,其内在驱动力是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这是由不同民族群体对物品需求的...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主要包括市场型与互惠型两种模式,是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从经济视角看,族际经济互动实现了不同群体之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互补,其内在驱动力是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这是由不同民族群体对物品需求的多元性及所处生态环境制约所决定的;从文化视角看,经济交往是族际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交往方式,其蕴含着交往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尊重与价值认同,从而进一步促进族际间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与融合发展;同时,南岭民族走廊族际经济互动对“一带一路”建设及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族际经济互动 文化价值认同
下载PDF
南岭民族走廊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蔡群 廖继武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7-63,116,共8页
南岭民族走廊是历史上中国人口迁移、物种传播、商品流动、文书传递、军事征伐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的聚集区。通过运用GIS分析工具对681个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研究表明:南岭山区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 南岭民族走廊是历史上中国人口迁移、物种传播、商品流动、文书传递、军事征伐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的聚集区。通过运用GIS分析工具对681个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研究表明:南岭山区传统村落数量多、分布广,空间分布具有聚集性和显著不均衡性特征。南岭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地形地貌、海拔高程、水文环境等自然因素以及交通条件、民族分布格局、经济环境、政府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针对南岭山区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提出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普查、申报与建档;加强跨区域府际合作,形成区域协调机制;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机制等建议,对推动南岭传统村落跨区域保护和连片集中保护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南岭民族走廊”瑶族长鼓舞文化阐释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37,共8页
南岭地区分布着不同支系的瑶族,流传着不同形式的长鼓舞。文章从民族走廊视角,借助古代文献和田野考察等材料,以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长鼓舞为案例,探索瑶族长鼓舞的空间分布、源流演变,尝试阐释该地区瑶族长鼓舞的共性与差异性。族群共... 南岭地区分布着不同支系的瑶族,流传着不同形式的长鼓舞。文章从民族走廊视角,借助古代文献和田野考察等材料,以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长鼓舞为案例,探索瑶族长鼓舞的空间分布、源流演变,尝试阐释该地区瑶族长鼓舞的共性与差异性。族群共同的“槃瓠”信仰与迁徙、劳作相关的地方性记忆融入长鼓舞形态,构成该地区瑶族长鼓舞同源异流的形态特征,这正是南岭民族走廊舞蹈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历史的当代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瑶族 长鼓舞
原文传递
民族医学视角下南岭走廊地区康养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程瑜 邱宇宁 《湘南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1-27,共7页
在人口老龄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性的康养文化能够为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南岭走廊地区具有绝佳的康养资源禀赋,其康养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保护并发展康养文化有利于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将文... 在人口老龄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性的康养文化能够为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南岭走廊地区具有绝佳的康养资源禀赋,其康养文化具有多元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保护并发展康养文化有利于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既契合了“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也切合了中国人养生、养老的现实需求。南岭走廊康养体系发展过程中,应该从内部的、地方的视角认识和解读康养文化,关注流落在规范化知识体系和现代科学体系之外的传统康养知识,去粗取精,致力于满足老龄化趋势下凸显的养老需求,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康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康养文化 民族医学 老龄化
下载PDF
排瑶宗族的“非典型性”与南岭民族走廊的族群互动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荣垆 艾少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21,共9页
排瑶的宗族是排瑶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排瑶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观察分析、深入理解排瑶传统社会文化的关键点。本文以田野材料为基础,把排瑶宗族置于区域社会内族群互动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从社会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了排瑶... 排瑶的宗族是排瑶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排瑶族群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观察分析、深入理解排瑶传统社会文化的关键点。本文以田野材料为基础,把排瑶宗族置于区域社会内族群互动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从社会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了排瑶宗族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本文认为,排瑶宗族的"非典型性"特征正是南岭民族走廊这一区域社会内多族群互动、交融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瑶 宗族 南岭民族走廊 族群互动
下载PDF
南岭民族走廊族际技术知识互动交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军 袁丽红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6,共9页
不同民族技术知识体系互动交流可从差异性、互补性、开放性等方面加以阐释,其中差异性是其互动交流的内在动力,互补性是其相互借鉴的现实需求,而开放性是其相互学习的客观要求。南岭民族走廊族际技术知识互动交流体现在工具制造、农业... 不同民族技术知识体系互动交流可从差异性、互补性、开放性等方面加以阐释,其中差异性是其互动交流的内在动力,互补性是其相互借鉴的现实需求,而开放性是其相互学习的客观要求。南岭民族走廊族际技术知识互动交流体现在工具制造、农业生产、建筑风格、传统工艺等方面,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各民族技术知识的整体水平,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各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更为重要的是以技术知识为载体的交往交流为新时期形塑睦邻友好、共生共存的新型民族关系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技术知识 互动交流
下载PDF
从民族走廊到经济走廊:南岭民族经济走廊的建构逻辑与战略价值
12
作者 李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9-74,共6页
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地理”区域概念,南岭民族走廊具有显著的通道内涵,是发展走廊经济的天然区域。构建南岭民族走廊经济带,实现由民族走廊向经济走廊的范式转换,将南岭民族走廊这个民族学概念延伸至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既是形势所致,... 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地理”区域概念,南岭民族走廊具有显著的通道内涵,是发展走廊经济的天然区域。构建南岭民族走廊经济带,实现由民族走廊向经济走廊的范式转换,将南岭民族走廊这个民族学概念延伸至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既是形势所致,又是问题所逼。民族走廊学说与施坚雅区域划分模型在认识论上的相通性,为将南岭民族走廊经济带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南岭民族走廊经济带具有其它经济区划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其作为整体性区域实现从民族走廊到经济走廊的范式转换,对于该区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经济走廊 区域建构 战略价值
下载PDF
南岭民族走廊旅游经济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冲 吴忠军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1-37,共7页
南岭民族走廊是费孝通提出的"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然而,南岭民族走廊旅游经济存在普遍的非均衡发展。利用Geoda空间统计软件方法建立时间、空间与旅游经济数值之间的联系,分析南岭民族走廊旅游经济差异,识别各地区的旅游经济... 南岭民族走廊是费孝通提出的"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然而,南岭民族走廊旅游经济存在普遍的非均衡发展。利用Geoda空间统计软件方法建立时间、空间与旅游经济数值之间的联系,分析南岭民族走廊旅游经济差异,识别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的四大类型,总结旅游经济差异的两大特征,并依据类型及特征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旅游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南岭民族走廊的民族经济学定位及双重视域下的战略区位研究
14
作者 李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4-89,共6页
民族经济学视角下的南岭民族走廊的界定,应坚持走廊整体性原则,一方面应参照自然地理学界对南岭山区的范围界定,也要遵循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一般范式,即充分考虑走廊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族群流动等因素;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南岭民族... 民族经济学视角下的南岭民族走廊的界定,应坚持走廊整体性原则,一方面应参照自然地理学界对南岭山区的范围界定,也要遵循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一般范式,即充分考虑走廊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族群流动等因素;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南岭民族走廊的经济空间特征,以有利于走廊内各民族之间与各区域之间合作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兼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在“核心区+辐射区”的空间界定方式下,南岭民族走廊在国内和国际视角下具有独特的战略区位,它既是衔接西南东南、长江珠江的重要廊道,又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起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文化空间 经济空间 耦合 区位
下载PDF
北江流域客家地区的生计模式变迁与特色民俗旅游展望
15
作者 黄韧 贾鸿鸣 邓文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3-50,共8页
处于北江中游的英德是扼守北江内河航运的重要枢纽,自古以来便是粤北重镇。该地区不但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客家族群与少数民族和汉族其他民系发生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古时,沟通岭南岭北的途径主要是北江航运。当地陆运在民国前... 处于北江中游的英德是扼守北江内河航运的重要枢纽,自古以来便是粤北重镇。该地区不但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客家族群与少数民族和汉族其他民系发生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古时,沟通岭南岭北的途径主要是北江航运。当地陆运在民国前很不发达;由于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直到清朝中期才完全打通与湘粤赣陆上通道。在京九铁路开通以后,物流对于北江河运的依赖性大大下降。建国以来,由于陆运和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渐完善以及武广高铁的运行,进一步对依赖内河运输的生计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梳理当地的历史和独特的河运商业生态,提出当地应当依赖现存丰富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一些展望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 客家商业 河运 民间信仰 文化旅游
下载PDF
从曹主信仰神话看客家文化在南岭民族走廊的传播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韧 汤旭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1-16,共6页
粤北英德地区流行曹主信仰,其演变与发展的动力来自客家移民和航运商业,曹主信仰的传播路径也与客家移民和航运商业迁徙方式紧密相关;以水上传播为主、陆上传播为辅。从曹主信仰神话的形成、传播和系统化的过程可见,曹主信仰与地方信仰... 粤北英德地区流行曹主信仰,其演变与发展的动力来自客家移民和航运商业,曹主信仰的传播路径也与客家移民和航运商业迁徙方式紧密相关;以水上传播为主、陆上传播为辅。从曹主信仰神话的形成、传播和系统化的过程可见,曹主信仰与地方信仰之间经历了接触、冲突、融合的过程,其反映的是信仰主体之间的关系互动。曹主信仰及其神话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以民间信仰系统为代表的客家移民文化本地化过程。此一过程突现出了客家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主娘娘 客家移民 信仰传播 南岭走廊 包容性
下载PDF
南岭民族走廊城市职能演变特征及互补性研究
17
作者 侯玉霞 王淑慧 李杨雯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南岭民族走廊地区是唯一一条与海洋相连接的民族走廊,是中国与域外和海外开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研究其职能演变特征对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选取南岭民族走廊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区位商、纳尔逊城市... 南岭民族走廊地区是唯一一条与海洋相连接的民族走廊,是中国与域外和海外开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研究其职能演变特征对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选取南岭民族走廊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区位商、纳尔逊城市职能分类法及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南岭民族走廊城市2011—2019年间的职能规模、专业化部门、强度演变特征及互补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在基本职能中,南岭民族走廊城市职能发展较为协调,规模与全国保持相同的发展趋势,部门主导的城市数量没有发生变化;在非基本职能中,南岭民族走廊城市职能专业化程度及职能互补性不断提高,职能部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民族走廊城市 职能结构演变 互补性 对应分析
下载PDF
民族走廊学说与区域舞蹈文化研究——以南岭民族走廊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骁 曹德祺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9-179,共11页
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走廊学说为研究视角,以南岭民族走廊为研究对象,对走廊所包含的东段粤北地区、中段桂东北地区、北段湘西南地区的瑶族、汉族、壮族、苗族、侗族、客家等族群舞蹈的分布及互动展开比较研究。拟从区域舞蹈文化... 本文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走廊学说为研究视角,以南岭民族走廊为研究对象,对走廊所包含的东段粤北地区、中段桂东北地区、北段湘西南地区的瑶族、汉族、壮族、苗族、侗族、客家等族群舞蹈的分布及互动展开比较研究。拟从区域舞蹈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变、民族迁徙、信仰流播、“中心”与“边缘”等多元视角来看族群舞蹈文化的互动互融,印证南岭民族走廊各族群在历史上的动态流变,以此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南岭民族走廊舞蹈文化研究提供更多研究的视角与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走廊学说 南岭民族走廊 区域文化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