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典型案件的“同案异判”看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 被引量:27
1
作者 徐光华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8,共9页
过度维权行为在我国当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审判实践中对此问题做法不一,"同案异判"影响了刑法的公正性。域外审判实践对于过度维权行为的处理,与其特定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但总体趋势是,基于对财产秩序的构建,过度维权行为入... 过度维权行为在我国当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审判实践中对此问题做法不一,"同案异判"影响了刑法的公正性。域外审判实践对于过度维权行为的处理,与其特定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但总体趋势是,基于对财产秩序的构建,过度维权行为入罪有扩大化的趋势。基于我国民众的维权渠道不畅通、法律意识淡漠、民众对弱势群体维权原因的过度同情,我国审判实践对于部分明显应入罪的过度维权行为作了无罪处理,这种做法有其现实必然性,但考虑到法制社会、财产秩序的良性构建,违反刑法规定的过度维权行为应逐步入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维权 行使权利 敲诈勒索罪 同案异判
原文传递
合理行使权利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 被引量:23
2
作者 蔡桂生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3,共11页
合理行使权利和敲诈勒索罪二者之间的划界,涉及到当事人是否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问题。揭发犯罪、检举违法的权利不等同于财产权利,以揭发犯罪、检举违法为由逼取财物,原则上属于敲诈勒索行为,只在少数例外情况下应予出罪。行使合法债... 合理行使权利和敲诈勒索罪二者之间的划界,涉及到当事人是否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的问题。揭发犯罪、检举违法的权利不等同于财产权利,以揭发犯罪、检举违法为由逼取财物,原则上属于敲诈勒索行为,只在少数例外情况下应予出罪。行使合法债权等类似的正当财产权利时,只要权利人的主张在其财产权利的覆盖范围之内,即使使用了胁迫手段以追求权利的实现,也不宜认定敲诈勒索罪。如果其主张超出了权利的覆盖范围,一旦附加了诉讼、举报、媒体或网络曝光等以外的不正当逼迫手段,则有可能入罪。如果利用虚假的权利胁迫取得财物,宜在敲诈勒索罪之外,再追究形成权利"虚假状态"的诈骗罪等其他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发 检举 权利行使 财产权范围 虚假权利 强迫取财 胁迫取财
原文传递
权利行使行为与敲诈勒索罪的类型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文涛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3-20,共8页
对使用胁迫手段的权利行使行为,需要按照敲诈勒索罪的各构成要件要素判断其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学界一般将涉及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的案件分为3种类型,即被害人用恐吓手段从盗窃犯等不法占有者手中取回财物的、行为人认为自己"吃... 对使用胁迫手段的权利行使行为,需要按照敲诈勒索罪的各构成要件要素判断其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学界一般将涉及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罪的案件分为3种类型,即被害人用恐吓手段从盗窃犯等不法占有者手中取回财物的、行为人认为自己"吃亏"而提出较高民事赔偿要求的、债权人主张债权时使用了恐吓手段的。在这3种类型案件中,行为人可能不具备针对财产权利的侵害,可能不具备非法占有目的,也可能不具备敲诈勒索罪要求的恐吓行为。特别需要重视的是,敲诈勒索罪的恐吓行为必须是以"恶害"为内容的,使他人的意思自由受到不当限制的不法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行使 敲诈勒索 财产权利 非法占有目的 恐吓行为
原文传递
消费领域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实务考察与理论再塑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光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4-81,共18页
对于消费领域的过度维权行为是否超出了“社会相当性”而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刑法理论与审判实务围绕着维权依据、索赔数额、维权手段展开了争论。刑法理论上,持违法一元论的论者更多地强调维权行为有民法上的依据,基于民法依存模式而... 对于消费领域的过度维权行为是否超出了“社会相当性”而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刑法理论与审判实务围绕着维权依据、索赔数额、维权手段展开了争论。刑法理论上,持违法一元论的论者更多地强调维权行为有民法上的依据,基于民法依存模式而主张限制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持违法相对论的论者,更强调秩序维持模式而主张扩张敲诈勒索罪的认定。审判实务并没有完全贯彻某一种理论,行为人是否具有维权依据是认定敲诈勒索罪的关键要素,索赔数额是否合理在认定犯罪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维权手段的不法程度在认定敲诈勒索罪中处于次要作用。行为是否超出了“社会相当性”而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应考虑公众法治观念、维权的规范意识、权利保护与救济的现状等,而非简单的公式化考量。法治的文明亦要求权利行使的规范化,因此应适度扩张过度维权的入罪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维权 消费者 敲诈勒索罪 权利行使 相当性
下载PDF
权利行使与财产罪的辨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叶智坚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9-23,共5页
对采取非法手段救济自己权利的行为,究竟应如何予以认定,无论是国外的理论界还是国内的刑法学界都存在不同的观点,而在相异观点的背后,又各自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基于刑法机能二元论,在对行使权利行为分析考察时,应放在人权保... 对采取非法手段救济自己权利的行为,究竟应如何予以认定,无论是国外的理论界还是国内的刑法学界都存在不同的观点,而在相异观点的背后,又各自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基于刑法机能二元论,在对行使权利行为分析考察时,应放在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的框架下,既要体现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家安全的精神,还要体现出保障公民权利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行使 财产罪 刑法机能 法治社会
下载PDF
“先因型”敲诈索财行为的罪与非罪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启忠 金朝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3,共9页
关于“先因型”敲诈索财行为的性质界定,应当贯通民刑思维,从法秩序整体全面审视索赔事由、索赔数额和民法的关系。在索赔事由方面,依据法律有无明确规定,可以将其划分为“法定权利行使”与“法外索赔主张”两种类型。在索赔数额方面,... 关于“先因型”敲诈索财行为的性质界定,应当贯通民刑思维,从法秩序整体全面审视索赔事由、索赔数额和民法的关系。在索赔事由方面,依据法律有无明确规定,可以将其划分为“法定权利行使”与“法外索赔主张”两种类型。在索赔数额方面,索赔数额高低与财产法益相关联,需要明确索赔数额的限度。在索赔限额内,“法定权利行使”没有侵害财产法益;“法外索赔主张”虽然欠缺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法律上不为主张”或“事实状态维持”的利益,但如果“危害不大情节显著轻微”,那么刑法介入就需谨慎。逾越索赔限额,以胁迫方式天价索赔的行为,对超额部分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敲诈勒索罪 财产法益 权利行使 索赔事由 索赔数额
下载PDF
比较法视野下的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昭武 《中国法律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88-100,共13页
司法实务中“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的问题屡见不鲜,我国多认定此类行为不成立财产犯罪。日本的判例与学说自20世纪初便开始关注此问题,现在主要是财产犯罪否定说与财产犯罪成立说之间的对立,具体存在“保护法益延长线”“不存在财产损... 司法实务中“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的问题屡见不鲜,我国多认定此类行为不成立财产犯罪。日本的判例与学说自20世纪初便开始关注此问题,现在主要是财产犯罪否定说与财产犯罪成立说之间的对立,具体存在“保护法益延长线”“不存在财产损失”“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违法性阻却”四种问题解决路径。“违法性阻却”解决路径由日本最高裁判所的判例确立,多由财产犯罪成立说主张。该路径将此类问题分为构成要件该当性判断、违法性阻却判断两个阶段,能够更为统一、合理地解决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的问题。研究日本刑法对此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我国具有以下重要参考意义:第一,重视禁止私力救济的理念;第二,区分构成要件的该当性判断与权利行使行为的正当化判断,避免研究路径上的混乱;第三,不能仅以手段行为作为评价对象,而应对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进行整体评价;第四,确定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给债务人造成了财产损失,而非债权人有无“非法占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行使 敲诈勒索罪 财产损失 非法占有目的 社会相当性 私力救济
原文传递
“被遗忘权可被删除权替代说”之质疑
8
作者 邾立军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0,共13页
被遗忘权的具体构成不同于删除权。被遗忘权的实质在于遗忘,而不在于删除。被遗忘权是由遗忘权与删除权融合而成的在线权利,对个人信息的一种控制保留的权利。遗忘权是使个人信息权利主体免受过时的、不当的、不相关的负面信息困扰或伤... 被遗忘权的具体构成不同于删除权。被遗忘权的实质在于遗忘,而不在于删除。被遗忘权是由遗忘权与删除权融合而成的在线权利,对个人信息的一种控制保留的权利。遗忘权是使个人信息权利主体免受过时的、不当的、不相关的负面信息困扰或伤害而设立的权利,目的是维护人的尊严和自由。程序性权利的删除权是个人信息权利主体为了实现遗忘权,向个人信息处理者请求删除,经其审查没有例外保留个人信息的必要性,依法采取删除等技术措施,区分作为被遗忘权的义务主体,以决定是否具有通知相关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从而达到防止个人信息扩散的目的。被遗忘权不能被删除权替代,我国应当考虑设立被遗忘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遗忘权 遗忘权 删除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 权利行使
原文传递
论诈骗罪的未遂犯
9
作者 付立庆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9,共18页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数额较大”场合的诈骗未遂不处罚而“数额巨大”的场合则需要处罚,对该罪未遂的研究具有直接意义。欠缺欺骗行为或者属于不能犯的场合,都不成立诈骗未遂;中立帮助行为是否成立诈骗罪需要限缩性讨论。狭义的权利行使...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数额较大”场合的诈骗未遂不处罚而“数额巨大”的场合则需要处罚,对该罪未遂的研究具有直接意义。欠缺欺骗行为或者属于不能犯的场合,都不成立诈骗未遂;中立帮助行为是否成立诈骗罪需要限缩性讨论。狭义的权利行使行为一般不成立诈骗罪,所有权人采用欺骗方法骗回财物的场合也不成立诈骗罪。未提出交付要求的欺骗行为也可能例外地肯定“着手”,各种具体类型诈骗的着手标准需要分别判断。诈骗罪的既遂标准应采取“取得加损害说”,处分行为并未导致行为人一方取得财产的场合,更可能被评价为诈骗未遂。在实行着手后犯罪既遂之前,成立诈骗未遂包括多种不同情形。而对诈骗未遂的处罚,也要避免重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能犯 权利行使 着手 取得加损害 未遂犯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0条(个人信息权利行使保障机制)评注
10
作者 郭旨龙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4期179-190,共12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0条规定了个人信息权利行使的保障机制,其规范目的在于保障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信息自决权得以实现。个人信息权利行使保障机制存在双重结构:一重是以个人信息处理者为义务主体搭建的个人信息权利行使保障机制,包...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0条规定了个人信息权利行使的保障机制,其规范目的在于保障以知情同意为核心的信息自决权得以实现。个人信息权利行使保障机制存在双重结构:一重是以个人信息处理者为义务主体搭建的个人信息权利行使保障机制,包括权利行使申请的受理与处理机制,这一机制应当符合便捷性的要求;另一重是对保障机制的保障和兜底,以有关监管部门和法院等为救济主体,在保障机制失灵时借助国家强制力实现权利救济。为了实现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和避免过度加重信息处理者成本之间的平衡,第50条在对个人信息处理者保障个人信息权利行使的义务作出原则性规定的同时,也赋予其特殊情形下的拒绝权以豁免此种义务。权利行使保障机制需要从请求受理机制、身份核查机制、请求处理机制和衔接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构建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行使保障机制 司法救济 信息主体 个人信息处理者 豁免
下载PDF
行使权利与财产犯罪的阶层去罪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会勋 李兆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44-50,共7页
实践中对行使权利与财产犯罪的去罪化是主流,但通过怎样的路径去罪化却是理论研究的难点。实现有效去罪,必须依托行使权利与财产犯罪的不同类型,根据其特征有的放矢。学界一般将行使权利与财产犯罪分为两类,一是“所有权实现型”,二是... 实践中对行使权利与财产犯罪的去罪化是主流,但通过怎样的路径去罪化却是理论研究的难点。实现有效去罪,必须依托行使权利与财产犯罪的不同类型,根据其特征有的放矢。学界一般将行使权利与财产犯罪分为两类,一是“所有权实现型”,二是“债权实现型”,其中第二类是争议的焦点。准确定位财产犯罪所保护之法益,厘清刑民关系是前提,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手段行为的评价则是关键。债权实现型财产犯罪所保护之法益是所有权、其他本权以及占有状态,其手段行为应从必要性与相当性两个方面评析,鉴于非法占有目的带有主观色彩,可依据客观上债权实现的表现形式来判断非法占有目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使权利 财产犯罪 刑民关系 去罪化
下载PDF
“权利行使不可罚”原则之质疑
12
作者 贺晨霞 《人权研究(辑刊)》 2023年第1期145-165,457-458,共23页
“权利行使不可罚”的依据是缓和的违法一元论,出罪路径是“构成要件阻却说”与“违法阻却说”。不能以享有权利否认非法手段对法益的侵害,权利行使的动机不是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唯一标准,因此“构成要件阻却说”存在疑问。权利行使若... “权利行使不可罚”的依据是缓和的违法一元论,出罪路径是“构成要件阻却说”与“违法阻却说”。不能以享有权利否认非法手段对法益的侵害,权利行使的动机不是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唯一标准,因此“构成要件阻却说”存在疑问。权利行使若逾越了相当性,则沦为权利滥用,于是“违法阻却说”同样存在疑问。因刑法中的权利行使与财产犯罪的区别在于责任阶层,故提出“权利行使可罚”的观点。“权利行使可罚”是指采用法所不容许的手段实现其权利内容的行为,能以财产犯罪处罚。“权利行使可罚”基于违法相对论的理论,通过“责任减轻说”的路径,将“权利性”因素在量刑上予以考量,以区别于一般财产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行使 权利滥用 财产权 财产犯罪 刑民交叉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专利属性及其权利归属
13
作者 陈志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5-111,共7页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关乎专利权的权利行使以及责任承担。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人不一致,给现行专利法带来了挑战。通过对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专利属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权利归属...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关乎专利权的权利行使以及责任承担。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人不一致,给现行专利法带来了挑战。通过对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专利属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权利归属的理论,从法律上明确了人工智能本身“发明人”的地位。建议合理调整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专利属性标准,构建明确可行的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权利归属模式;逐步确立切实可行的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权利归属机制;从不同角度完善专利法制,明确专利权的归属、行使及责任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发明创造 专利属性 权利归属 权力行使
下载PDF
冷冻胚胎的权利归属及权利行使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浩明 《光华法学》 2021年第1期69-88,共20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就冷冻胚胎的权利归属和权利行使等问题,实践中已涌现出诸多纠纷。冷冻胚胎作为处于物与人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存在,蕴含发育成为生命之潜能。这种过渡兼有准主体与准客体的双重法律属性,应当被给予更多的尊重和保护。就权... 随着技术的发展,就冷冻胚胎的权利归属和权利行使等问题,实践中已涌现出诸多纠纷。冷冻胚胎作为处于物与人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存在,蕴含发育成为生命之潜能。这种过渡兼有准主体与准客体的双重法律属性,应当被给予更多的尊重和保护。就权利归属而言,根据权利来源的不同,冷冻胚胎的原始权利主体为选择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妻双方,其内部的具体权利归属可以根据婚姻关系的存续状态和双方是否达成合意两个标准进一步划分。继受权利主体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受赠夫妻三种可能。这些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利时,需要视情况遵循一些共性和个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胚胎 辅助生殖 权利归属 权利行使
原文传递
法秩序统一视野下敲诈勒索罪的认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运梁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2年第4期137-149,共13页
在刑法适用过程中法秩序统一原理发挥着制约作用,民法中的合法行为是犯罪认定中的出罪事由(违法阻却事由)。如果一个行为属于民事上的行使权利行为,那么该行为就不存在刑事违法性,会因存在出罪事由而不成立犯罪。即使所有权人胁迫对方... 在刑法适用过程中法秩序统一原理发挥着制约作用,民法中的合法行为是犯罪认定中的出罪事由(违法阻却事由)。如果一个行为属于民事上的行使权利行为,那么该行为就不存在刑事违法性,会因存在出罪事由而不成立犯罪。即使所有权人胁迫对方而取回被不法占有的本人财物,也不会成立敲诈勒索罪,因为没有侵害该罪的保护法益。在分析债权行使行为是否成立敲诈勒索罪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节,如债权行使目的是否正当,行为在规范意义上能否被容忍,手段方式是否必要、相当,被害人是否有过错及其程度等。行使索赔权是一种行使民事权利的行为,因而是一种出罪事由,能够阻却敲诈勒索罪的违法性。在区分权利行使行为与敲诈勒索罪时,要综合考虑各种要素,不能仅根据个别要素便认定罪或非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秩序统一性 敲诈勒索罪 权利行使 违法阻却事由
下载PDF
论作为独立违约责任形式的减价规则——内在逻辑与制度构造
16
作者 张金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5,195,共13页
减价规则是指,在债务人的给付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根据缔约时有瑕疵与无瑕疵给付的价值比例减少对待给付。该规则的正当性在于使对待给付与给付相适应,保持原合同的交换比例,体现给付与对待给付义务的牵连性以及公平原则的要... 减价规则是指,在债务人的给付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根据缔约时有瑕疵与无瑕疵给付的价值比例减少对待给付。该规则的正当性在于使对待给付与给付相适应,保持原合同的交换比例,体现给付与对待给付义务的牵连性以及公平原则的要求。减价规则的适用条件是:债务人瑕疵履行、债权人的对待给付可分、债权人就瑕疵作了通知以及减价具备适用资格。适用时,关键是确定有瑕疵及无瑕疵给付的价值———通常以市场价格为准,必要时可进行估价。市场价格的标准时应为缔约时,如此才能反映交易是否合算。同理,标准地原则上应为缔约地。为更好地保护债权人,便于清理债务关系,应将减价权确认为形成权,债权人在主张减价时应说明计算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价规则 正当性 适用条件 权利的行使
下载PDF
论空中空间权的所有权属性及行使 被引量:1
17
作者 房梁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58,共9页
传统上,不动产所有权以土地平面为界分为地表及地表上、下空间进行讨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立法发展较快,空中空间相比明显迟延。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科技产品,触动了人们对地表上部空间的权利需求,但空中空间权的属性和行使仍需法... 传统上,不动产所有权以土地平面为界分为地表及地表上、下空间进行讨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立法发展较快,空中空间相比明显迟延。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科技产品,触动了人们对地表上部空间的权利需求,但空中空间权的属性和行使仍需法律予以解释和明确。地表上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客观存在一项单独的所有权,即空中空间权,它是国家或集体所有的一项财产权。现阶段它的行使方式以公权力为主导,但不应排斥私权利的合理诉求,行使目标是平衡权利的自由与限制。明确空中空间权的所有权属性,是平面土地法走向立体空间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空间权 财产 所有权 权利行使
下载PDF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若干问题思考
18
作者 张宇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5-17,共3页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法律赋予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现有的法律对该权利的具体规定很少,导致很多争论,对该权利的行使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可通过分析和探讨相关学说和法律规定,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律性质、行...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法律赋予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的权利。但是现有的法律对该权利的具体规定很少,导致很多争论,对该权利的行使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可通过分析和探讨相关学说和法律规定,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法律性质、行使,与工程垫资的关系,与抵押权、消费者权利的竞合等问题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先受偿权 法律性质 权利行使 工程垫资 效力竟合
下载PDF
“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的私法表达
19
作者 何冰洁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9-65,共7页
“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的理论困境在于债权与物权两种制度难以衔接。权利行使理论以动态的视角解释土地经营权的生成逻辑,即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和土地经营权人系通过法律行为实现“直接占有-间接占有”关系。依照交易的不同需求,土地经... “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的理论困境在于债权与物权两种制度难以衔接。权利行使理论以动态的视角解释土地经营权的生成逻辑,即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和土地经营权人系通过法律行为实现“直接占有-间接占有”关系。依照交易的不同需求,土地经营权可为便利、隐秘的债权,亦可为安全、优先的物权。以5年的流转期限区分作为债权的土地经营权和作为物权的土地经营权,是物权法定之下兼顾农户与经营者利益的立法。土地经营权物权性流转所产生的租赁费用应当予以登记,融资担保产生的土地经营权应在担保实现之后再予以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土地经营权 权利行使 债物二分 流转期限
下载PDF
浅论我国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
20
作者 高语聪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20期82-83,85,共3页
所谓的优先购买权就是在法律的保障下,当出卖的人在出卖某种物品,而出现了第三方购买人时,这样的条件下购买的权利却高于第三方购买人的权利。目前就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而言,这种房屋租赁的优先购买权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完善的部分,所以... 所谓的优先购买权就是在法律的保障下,当出卖的人在出卖某种物品,而出现了第三方购买人时,这样的条件下购买的权利却高于第三方购买人的权利。目前就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而言,这种房屋租赁的优先购买权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完善的部分,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下就是笔者分析了我们国家这一制度实际的发展情况,通过充分的研究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和完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的优先购买权 权利的行使 法律效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