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经翻译与汉语四字格的发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5,共6页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佛经翻译 四字格 双音化 构词法
下载PDF
《逍遥游》中“野马”、“尘埃”考辨 被引量:7
2
作者 鲁立智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42-44,共3页
研究《庄子》的学者对《逍遥游》篇"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段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通过引证汉译佛典,参... 研究《庄子》的学者对《逍遥游》篇"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段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通过引证汉译佛典,参之以《礼记注疏》,对"野马"一词的准确意义以及"尘埃"一词在文中的使用作了新的说明,考证出"野马"乃指海市蜃楼的现象,而"尘埃"则因鸱鸣而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游》 野马 海市蜃楼 尘埃 鸱鸣 汉译佛典 《礼记注疏》
下载PDF
再释“在所”
3
作者 于方圆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6-446,共11页
汉译佛经中,经常见到“在所V”和“在所N”两种结构。“在所V”应分析为“在/所V”,可理解为“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在”表“任凭”,是“自在”的省缩;“在所N”应分析为“在所/N”,可理解为“任何N”,N一般为表方所的名词。“在所... 汉译佛经中,经常见到“在所V”和“在所N”两种结构。“在所V”应分析为“在/所V”,可理解为“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在”表“任凭”,是“自在”的省缩;“在所N”应分析为“在所/N”,可理解为“任何N”,N一般为表方所的名词。“在所”的成词是在“在所V处”这一结构中完成的:汉语的“在所V处”原本是介词“在”与方所宾语组合,因常用来翻译梵语表方所的关系小句,获得了任指义,由于“所”字功能的变化,加之四字格和双音化影响,“在/所V处”发生了重新分析,成为“在所/V处”,“在所”就成为一个主要修饰方所成分、表任指的词。“在在”则是对原典语言仿译,“在”也是来自表方所的“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所 梵汉对勘 汉译佛经
下载PDF
关于汉译佛典音译词的讨论--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为考察对象
4
作者 胡敕瑞 《语言学论丛》 2024年第1期26-43,共18页
本文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材料为考察对象,对汉译佛典中音译词的来源、选择音译的理由、音译词的差别、音译词的用字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本文亦证实《慧琳音义》中所反映的选择音译的理由正是玄奘“五不翻”... 本文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材料为考察对象,对汉译佛典中音译词的来源、选择音译的理由、音译词的差别、音译词的用字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本文亦证实《慧琳音义》中所反映的选择音译的理由正是玄奘“五不翻”的内容,此可弥补玄奘“五不翻”理论长期阙然不见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译词 慧琳音义 玄类“五不翻” 汉译佛典
原文传递
简论汉译佛典之“譬喻”文体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小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73,共9页
在汉译佛典中,"譬喻"虽有多种含义,但作为一种重要而独立的叙事文体,其性质则相当于中土固有的寓言,且具有独特的文体表现:如从组织结构言,可分成原始例证型、独立完整型和变化复合型;从故事与寓意之间的对应关系看,则有一一... 在汉译佛典中,"譬喻"虽有多种含义,但作为一种重要而独立的叙事文体,其性质则相当于中土固有的寓言,且具有独特的文体表现:如从组织结构言,可分成原始例证型、独立完整型和变化复合型;从故事与寓意之间的对应关系看,则有一一对应、一多对应、多一对应、双重并列及多重对应等关系;从寓象与寓意关系的生成机制看,则主要表现为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关系联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典 譬喻 文体表现
下载PDF
东汉译经文献与本土文献关系小句对比研究
6
作者 江永凤 《现代语文》 2023年第8期9-15,共7页
东汉时期的关系小句在中土文献和译经文献中,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的共性主要体现在:都存在由“者”“所”“之”标记的关系小句,包括有核关系小句和无核关系小句。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者”的关系化范围在两种文献中存在区别... 东汉时期的关系小句在中土文献和译经文献中,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的共性主要体现在:都存在由“者”“所”“之”标记的关系小句,包括有核关系小句和无核关系小句。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者”的关系化范围在两种文献中存在区别;关系小句的类型不同,中土文献只有内嵌式关系小句,译经文献以内嵌式关系小句为主,但也有少数附加式关系小句;关系标记的使用频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小句 东汉 译经文献 中土文献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西游记》灵感大王故事源流考——兼论故事中的中国祭祀文化元素
7
作者 童辉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4-101,共8页
《西游记》通天河故事中灵感大王吃童男女的主体情节应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钵迦伏诛篇中的独轮城故事。汉译佛经在史诗的基础上提炼出“罗刹鬼定期食人”的故事框架并影响了后世中国小说,致使一批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本土罗刹鬼... 《西游记》通天河故事中灵感大王吃童男女的主体情节应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钵迦伏诛篇中的独轮城故事。汉译佛经在史诗的基础上提炼出“罗刹鬼定期食人”的故事框架并影响了后世中国小说,致使一批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本土罗刹鬼故事诞生。《西游记》的作者吸取了本土罗刹鬼故事的创作经验,将取经见闻中的罗刹鬼故事高度文学化。可以说灵感大王故事的骨架是由印度文学搭建的,但其血肉是由中国祭祀文化填补的,该故事正是中印文化碰撞下共同孕育的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灵感大王 印度文学 汉译佛经 中国祭祀文化
下载PDF
汉至南北朝汉译佛典中的“形相”审美观念
8
作者 田淑晶 《中国美学》 2023年第2期135-147,共13页
佛教分中外,汉译佛典是史上外来佛教观念的重要载体。汉至南北朝时期汉译佛典中的形相可分为世界之相、人之相和美术之相。关于世界形相审美,观念和实践当中皆否弃审美活动,但美本身并没有被否定,对世俗世界美物美相的否定和对理想世界... 佛教分中外,汉译佛典是史上外来佛教观念的重要载体。汉至南北朝时期汉译佛典中的形相可分为世界之相、人之相和美术之相。关于世界形相审美,观念和实践当中皆否弃审美活动,但美本身并没有被否定,对世俗世界美物美相的否定和对理想世界美物美相的描述中隐含着外来的佛教审美观念;关于人之形相审美,审美活动积极而活跃,佛为主要的审美对象,代表着最高的美,其身相描述中隐含着异域佛教关于人之形相的理想审美;在美术形相审美方面,本体论层次、信仰层次各有不同甚至相悖的审美崇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至南北朝 汉译佛典 形相审美 外来佛教观念
原文传递
《沧浪诗话》“本色”涵义考辨
9
作者 冯春祥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3年第1期244-263,共20页
《沧浪诗话》“本色”一词的语源,可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经,以及同时期稍后与宋代的中国文学观念;此外,大约也有着儒学的背景。为准确把握《沧浪诗话》“本色”的涵义,须理清两个关系:一为“本色”与“悟”及“妙悟”的关系,认... 《沧浪诗话》“本色”一词的语源,可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经,以及同时期稍后与宋代的中国文学观念;此外,大约也有着儒学的背景。为准确把握《沧浪诗话》“本色”的涵义,须理清两个关系:一为“本色”与“悟”及“妙悟”的关系,认识到“悟”与“妙悟”存在不小的差别,“本色”与“妙悟”并不构成完全对应关系,诗之“本色”需要作者之“悟”以获得;一为“本色”与“当行”的关系,认识到二者涵义接近,皆既包括“悟”这一抽象内涵,又存在诗法层面去除“五俗”这样的具体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本色 汉译佛经 妙悟 当行
原文传递
“男人生湩”的翻译文献考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6-142,共7页
明清小说、戏曲对于时事政治关注和多元互动 ,刺激了母题盛行。“男人生氵重”母题来源于中古汉译佛经的原创。经过史传、类书 ,后来才大放异彩于戏曲 ,又由戏曲进入小说。这一外来母题 ,移植到中土“义仆”这一人物类型上 。
关键词 母题 戏曲 人物类型 复仇主题 明清小说 史传 汉译佛经 人生 中国传统 男人
下载PDF
论敦煌变文叙事体制的渊源与衍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晓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4-38,共5页
敦煌变文叙事体制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是在散文形式的叙事进程中加入韵文,散文主要用于叙事,韵文用于渲染或概括,深化散文内容;散文部分和韵文部分不断交替出现,形成韵散相间的整体格局。变文的韵文引导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直接以&qu... 敦煌变文叙事体制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是在散文形式的叙事进程中加入韵文,散文主要用于叙事,韵文用于渲染或概括,深化散文内容;散文部分和韵文部分不断交替出现,形成韵散相间的整体格局。变文的韵文引导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直接以"偈语"、"诗偈"、"诗曰"等方式引导;二是以纯粹的"当尔之时,道何言语"及其省略方式"道"、"云云"等词引导;三是只简单用到"道"、"曰"、"云"这样一些词语,甚至干脆没有任何引导词或引导句。这三类引导方式,展示了引导词从繁复到简洁的流变过程,无论哪一种引导方式,最后都能追溯到汉译佛典的叙事体制。变文的叙事体制是汉译佛典叙事体制的传承、沿袭和衍变,应是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文 叙事体制 引导词 偈颂 汉译佛典
下载PDF
翻译学视角下的《回向轮经》
12
作者 交巴草 《攀登(藏文版)》 2022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汉藏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唐朝时期,汉藏之间进行了大量的典籍翻译活动,主要表现在汉语佛教经典翻译与禅宗讲授传播翻译。《回向轮经》正是这一时期由汉文翻译成藏文的重要典籍。结合敦煌文献与汉藏大藏经,可分析推断《... 汉藏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唐朝时期,汉藏之间进行了大量的典籍翻译活动,主要表现在汉语佛教经典翻译与禅宗讲授传播翻译。《回向轮经》正是这一时期由汉文翻译成藏文的重要典籍。结合敦煌文献与汉藏大藏经,可分析推断《回向轮经》的译者及翻译时间等问题,通过内容的比较,还可以确定此文献与《甘珠尔》中保存的《圣密意怛特罗大鬘菩萨大决定宣说中摩尼宝善巧宣说迴向王》系同一个文献,对汉藏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向轮经》 汉藏交流 汉藏翻译 佛典翻译
下载PDF
“原文至上”观在佛经翻译中的演变及其对典籍外译的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天骥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77-82,共6页
典籍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对外文化传播活动,近年来政府已多次尝试对我国典籍进行大规模译介,以期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中国文化,然而译本在海外的接受度却差强人意。佛经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典籍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对外文化传播活动,近年来政府已多次尝试对我国典籍进行大规模译介,以期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中国文化,然而译本在海外的接受度却差强人意。佛经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佛经译者的翻译观从初期以"原文至上"为严格准绳,到后来以追求译本的文饰藻蔚为主导,直至繁盛期的"文质调和",最终使译文在接受度上取得较大成功。这种从"原文至上"到"文质调和"的演变能为当前典籍外译带来相关启示,给组织者在译者的选择及译者在翻译策略的运用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外译 佛经翻译 “原文至上” 演变
下载PDF
圣经与佛经汉译中的译者与翻译策略比较
14
作者 彭金玲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8期106-107,共2页
圣经与佛经的汉译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文从译者和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圣经与佛经汉译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异同。
关键词 圣经汉译 佛经汉译 译者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对汉语负面排他标记来源的再探讨——以中古译经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长才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70,127,共14页
本文以中古汉语译经文献为主(兼及本土文献)对汉语"除舍"类负面排他标记的来源、在中古时期的使用情况以及一些相关的具体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认为佛经传入之前汉语已经存在负面排他范畴,使用的标记形式为"自(非)"... 本文以中古汉语译经文献为主(兼及本土文献)对汉语"除舍"类负面排他标记的来源、在中古时期的使用情况以及一些相关的具体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认为佛经传入之前汉语已经存在负面排他范畴,使用的标记形式为"自(非)",而"除舍"类负面排他标记虽然在东汉译经中已有萌芽,但主要是在魏晋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除舍"类负面排他标记的产生主要是汉语"除舍"义动词自身语义演变的结果,佛经翻译以其口语性强的优势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古时期"除"的追加用法也已经产生,而非此前学者们认为的唐宋以后才产生。至于追加用法产生的途径,显然是由其表排他的用法自然引申而来的,而非经由对反问句的重新分析才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舍”类负面排他标记 中古汉语 汉译佛经 语义演变
原文传递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非支谶译新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静 《现代语文》 2021年第9期4-10,F0002,共8页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的译者是否为支谶,存有疑问。以确定为支谶翻译的《道行般若经》为比照,将《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同类常用词语的用法进行对比分析,两部佛经在常用言说动词、位移动词“至”“到”、表示完结义的“竟...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的译者是否为支谶,存有疑问。以确定为支谶翻译的《道行般若经》为比照,将《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同类常用词语的用法进行对比分析,两部佛经在常用言说动词、位移动词“至”“到”、表示完结义的“竟”、总括副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对立性。这些新的证据,可进一步证明《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非支谶所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词 考辨 译者 汉译佛经 中古汉语
下载PDF
从程度副词看中土文献与汉译佛经的差异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家合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3-87,共5页
中土文献和汉译佛经是不同质的,在语言使用上存在着不少差异。比较中土文献与汉译佛经的程度副词,可以得到六种不同的类别。程度副词在两种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主要受到使用频率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的制约。
关键词 程度副词 中土文献 汉译佛经 差异
下载PDF
论佛教外来词的翻译方法
18
作者 朱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7-20,共4页
大量佛经的翻译生成了很多汉语所没有的词汇。这些佛教汉语新词属于宽泛意义上的佛教外来词。它们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文化,扩充了汉语词汇。按照它们的得来方式,即翻译方法,可以将其分为:音译词... 大量佛经的翻译生成了很多汉语所没有的词汇。这些佛教汉语新词属于宽泛意义上的佛教外来词。它们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文化,扩充了汉语词汇。按照它们的得来方式,即翻译方法,可以将其分为:音译词,新造词,意译词,半音半意词。通过分析这些佛教外来词,它们融入汉语的成功给翻译外来词提供了有用的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译 音译 外来词 佛教汉语 佛经翻译
下载PDF
佛典汉译的源语是“胡”还是“梵”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东萍 庞观丽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140,192,共9页
佛典汉译的源语是胡还是梵的问题纠缠了八百多年,是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本文对大量史料进行考证,探究不同历史时期佛典汉译的源语问题,以求正本清源。考证发现,从东汉到三国佛典汉译的源语以胡语为主;两晋南北朝时期佛典汉译的源语是... 佛典汉译的源语是胡还是梵的问题纠缠了八百多年,是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本文对大量史料进行考证,探究不同历史时期佛典汉译的源语问题,以求正本清源。考证发现,从东汉到三国佛典汉译的源语以胡语为主;两晋南北朝时期佛典汉译的源语是胡、梵并举,胡语包含梵语,出现胡语泛化的问题;自隋朝彦琮提出梵语才是佛典汉译真正的源语之后,隋唐时期佛典汉译的源语以梵语为主,梵语包含胡语,出现梵语泛化的问题;直到宋朝赞宁开始理性地看待佛典汉译的源语问题,源语是“胡”就是“胡”,是“梵”就是“梵”,才与事实相符。本文考证了佛典汉译的胡、梵问题,厘清了不同历史时期佛典汉译的源语,对研究佛典汉译历史具有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典汉译 源语 胡语 梵语 考证
原文传递
中古三类佛教文献四言文体的构成差异
20
作者 王嘉宜 《现代语文》 2022年第8期22-30,共9页
四言格是构成汉译佛典四言文体的基本单位,它存在着两种类型:依附型与独立型。其中,依附型是汉译佛经四言格的主要类型,它的“四字一顿”与句法停顿并不一致,语法或语义不能自足,也不能单独使用,多是与其他四言格连用。在中土文献中,则... 四言格是构成汉译佛典四言文体的基本单位,它存在着两种类型:依附型与独立型。其中,依附型是汉译佛经四言格的主要类型,它的“四字一顿”与句法停顿并不一致,语法或语义不能自足,也不能单独使用,多是与其他四言格连用。在中土文献中,则以独立型为主,它既可以在整句中充当句法成分,也可以在复句中充当分句。就构成四言格的方式来看,主要有加字、连用和省略。就四言格构成语段、语篇的情况来看,在中土文献中,四言格常与其他句式夹杂共现,整个段落夹叙夹议;在汉译佛经中,则存在着通篇由四言格构成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言格 四言文体 佛教文献 构成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