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多模态隐转喻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以《经济学人》涉华政治漫画语篇为例 |
赵秀凤
冯德正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
2017 |
80
|
|
2
|
美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隐喻建构研究——以“美国退出TPP”相关报道为例 |
汪徽
辛斌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7
|
|
3
|
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教研课题为例 |
赵秀凤
张卉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7
|
|
4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与中国形象在海外的传播 |
朱伊革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
2018 |
43
|
|
5
|
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七百年来西方中国观的两个极端 |
周宁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8
|
|
6
|
中国形象研究的话语转向 |
陈琳琳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1
|
|
7
|
探究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方法论创新:基于“全球中国”的概念透视 |
史安斌
盛阳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21 |
38
|
|
8
|
《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1998 |
潘志高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0
|
|
9
|
华北地区航磁图像处理结果和地震构造解释 |
余钦范
马杏垣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24
|
|
10
|
一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武术之研究 |
方国清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11
|
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建构“全球中国”话语体系 |
贾文山
刘长宇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3
|
|
12
|
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
吴秀明
方爱武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13
|
中国符号:武术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
方国清
骆红斌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14
|
从“中国年”到“孔子学院”——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柔性塑造 |
陈强
郑贵兰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6
|
|
15
|
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建构中国形象和大国关系的话语策略研究——以2016中俄联合军演的相关报道为例 |
潘艳艳
董典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
2017 |
21
|
|
16
|
全球中国形象研究的知识版图——基于SSCI期刊论文(1998—2015)的文本挖掘 |
韦路
谢点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17
|
“国家形象”的内涵、功能之辨与中国定位探讨 |
潘一禾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18
|
中泰关系近况与泰国社会厌华情绪 |
张锡镇
|
《东南亚研究》
CSSCI
|
2016 |
20
|
|
19
|
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逻辑建构与策略优化 |
沈正赋
|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6
|
|
20
|
“中国故事”与中国的国际形象 |
楚树龙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