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二程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洪兴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71,共8页
本文详细考察了二程(程颢与程颐)兄弟在气象上的差异及对二程思想异同认识的历史演变。从道学思潮的主题和二程共同创建“洛学”的实际历史过程出发,作者提出二程思想大同小异,“大同”同在他们共同致力于建构“理”本体论这个关节点上... 本文详细考察了二程(程颢与程颐)兄弟在气象上的差异及对二程思想异同认识的历史演变。从道学思潮的主题和二程共同创建“洛学”的实际历史过程出发,作者提出二程思想大同小异,“大同”同在他们共同致力于建构“理”本体论这个关节点上,“小异”主要异在工夫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兄弟 异同 道学思潮
下载PDF
二程本体哲学的根源与架构 被引量:2
2
作者 成中英 杨柱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程氏兄弟建构了关于道和理的本体哲学,这个本体哲学包括理气论、心性论及涵养学说。比较而言,程颢更多的是持态度取向和宏观之道,程颐则倾向于系统取向和微观之理。
关键词 本体哲学 程颢 程颐 生生之道 “道” “理” “性” 理气论 心性论 涵养学说
下载PDF
洛阳新见《宋故安定席处士墓志铭》考论
3
作者 刘祥辉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宋故安定席处士墓志铭》由二程(程颐、程颢)门生刘立之撰文,李处遯书丹,记载了席彦正的生平家世、个人品行及其处士生活。墓志透露出二程先生的门生故旧及部分姻亲状况,对于了解二程先生的姻亲、社交以及宋代书法艺术、书院教育状况... 《宋故安定席处士墓志铭》由二程(程颐、程颢)门生刘立之撰文,李处遯书丹,记载了席彦正的生平家世、个人品行及其处士生活。墓志透露出二程先生的门生故旧及部分姻亲状况,对于了解二程先生的姻亲、社交以及宋代书法艺术、书院教育状况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铭 席彦正 二程 宋代书法 宋代书院教育
下载PDF
程朱“理一分殊”思想的方法论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建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76,共4页
“理一分殊”这一命题具有丰厚的思想渊源,具体提出是程颐回答他的学生杨时关于张载《西铭》的疑问时说出的,朱熹则做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一分殊”不但是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理学中扮演着方法论的角色。程朱利用“... “理一分殊”这一命题具有丰厚的思想渊源,具体提出是程颐回答他的学生杨时关于张载《西铭》的疑问时说出的,朱熹则做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一分殊”不但是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理学中扮演着方法论的角色。程朱利用“理一分殊”解决了世界万物如何产生以及世界万物统一于什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了程朱理学的哲学性质和发展方向。正是由于“理一分殊”这一方法的运用,使得程朱理学大大超越了先秦儒学、道家哲学和佛学关于宇宙生成和万物统一性的论述,使理学成为更缜密、完善、思辨性更强的哲学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一分殊 二程 朱熹 方法论
下载PDF
洛学心性化:以二程、张九成工夫进路为线索
5
作者 袁大鑫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4-99,共6页
随着二程后学对二程学术思想的弘扬,洛学呈现出不同发展脉络。通过对二程、张九成工夫进路的分析,可知洛学心学化的发展走向。在格物致知问题上,二程通过对理的察识与认知以恢复人固有的天理,而张九成有所突破,将外在的格物穷理彻底地... 随着二程后学对二程学术思想的弘扬,洛学呈现出不同发展脉络。通过对二程、张九成工夫进路的分析,可知洛学心学化的发展走向。在格物致知问题上,二程通过对理的察识与认知以恢复人固有的天理,而张九成有所突破,将外在的格物穷理彻底地收归于对心中之理的穷究。在涵养问题上,二程注重统摄内外的诚、敬工夫,从而实现对天理的体认;张九成通过对戒慎恐惧、诚、敬等内在工夫的重视,将外在活动收缩于对自我内心的省察。从二程到张九成工夫进路的转向,展现了洛学心学化的发展脉络,凸显了洛学发展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学 二程 张九成 工夫
下载PDF
二程“公私观”对干部廉政建设的启示
6
作者 赵壮道 曲哲浩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4-47,共4页
二程理学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他们的“公私观”包含着“天理无私”“圣人治国,大公无私”“仁者公也”“至诚无私”“公则同,私则异”等廉政观念,这些观念对今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大公无私的是非观、一心为公的权力观、至诚无私的义利观... 二程理学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他们的“公私观”包含着“天理无私”“圣人治国,大公无私”“仁者公也”“至诚无私”“公则同,私则异”等廉政观念,这些观念对今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大公无私的是非观、一心为公的权力观、至诚无私的义利观、公而忘私的事业观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公私观 廉政建设 启示
下载PDF
朱熹知行观的理论创进和主要特色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翰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7,共6页
朱熹的知行理论是在继承孔孟和二程思想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其中在知行的轻重关系上,朱熹强调以力行为重,但不以知为轻,实际坚持的是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这种看法与学界一般认为程颐"知重行轻"、朱熹"行... 朱熹的知行理论是在继承孔孟和二程思想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其中在知行的轻重关系上,朱熹强调以力行为重,但不以知为轻,实际坚持的是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这种看法与学界一般认为程颐"知重行轻"、朱熹"行重知轻"的观点迥异其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二程 知行 知先行后 行重知要
下载PDF
二程与朱子的道统说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杰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66,共7页
近年来,关于"道统"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美国学者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新发现的一篇文献为宋代道统说的发生、发展以及朱子道统论深层文化、政治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与依据。"道统"一词所包含的一个... 近年来,关于"道统"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美国学者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新发现的一篇文献为宋代道统说的发生、发展以及朱子道统论深层文化、政治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与依据。"道统"一词所包含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思想、文化、学说的传递。一般认为,孟子是清晰勾勒儒家道统的第一人,韩愈则对儒家道统传承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而朱子则是儒家道统论的集大成者。朱子的道统说把孔子的地位提升到尧舜之上,并刻意把"道"与"势"作切割,标志着宋代士大夫主体意识由觉醒而趋于成熟。在朱子的道统谱系中,二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认程氏兄弟为道统的直接承续者,从而确立了道学(理学)在儒家道统传续的整个谱系中的正宗与主导地位。从此,关于道统传承的纷争归于一统,道学在整个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得以确立。与此相应,道学家也取得了道统乃至整个儒学系统中的话语权。朱子确认自己是二程的继任者,确定自己是道统的继承人。由此,道统谱系的最后一环被扣上,宋代的道统谱系得以最后完成。于是,捍卫孔门道统的纯正便成了朱子一生当仁不让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朱熹 道统说 谱系
下载PDF
与二程相关的几点哲学思想及史料问题之辨析——兼评葛瑞汉书中的一些观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庞万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11,共7页
分析了二程思想倾向之异。程颢主德,追求超越的宇宙人生之道德价值。程颐侧重主知的格物致知,把握事物现象中之必然性。二程的天理(理)既是宇宙中人与物本身皆内在具有的超越的道德性的绝对,又是天地间事物本身客观的自然规律之理 大程... 分析了二程思想倾向之异。程颢主德,追求超越的宇宙人生之道德价值。程颐侧重主知的格物致知,把握事物现象中之必然性。二程的天理(理)既是宇宙中人与物本身皆内在具有的超越的道德性的绝对,又是天地间事物本身客观的自然规律之理 大程的识仁倾向前者,小程的格物注重于后者。文章认为周敦颐、张载、程颢、胡宏等人的性说是性善论的一种,张载有明显的虚、气二元倾向,对《粹言》的编者为谁,及张载和程颐的语录中分别混杂有对方语录等问题作了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形上与形下 天理 人性 考辨
下载PDF
简论二程洛学的思想特征、创新精神及现代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宗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5-50,71,共7页
程颢、程颐兄弟在北宋创立了洛学 ,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理学的奠基者 ,影响深远。近代以来 ,论者多对其学严于在专制意识上的针砭、唯心论性质方面的批判 ,疏于揭示和弘扬其学中的积极层面。本文就此据实进行了审慎探索 ,指出二程洛学富有... 程颢、程颐兄弟在北宋创立了洛学 ,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理学的奠基者 ,影响深远。近代以来 ,论者多对其学严于在专制意识上的针砭、唯心论性质方面的批判 ,疏于揭示和弘扬其学中的积极层面。本文就此据实进行了审慎探索 ,指出二程洛学富有创新意识和辩证智慧 ,科学思想深刻 ,洛学中蕴含着二程兄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崇高精神 ,体现了洛学的现代价值和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洛学 思想特征 创新 现代价值
下载PDF
王道政治的理念——基于程氏经说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林伟 《政治思想史》 2014年第2期17-33,197,共17页
程氏兄弟之经说展现了他们的王道政治理念,即认为王道本于天理,王心与王政为王道之纲宗,在王道之权衡上有传德与传道之区分,尧舜、三代与孔子是王道政治理念之楷模。王道政治的实质是不偏不倚、万世不易的中庸之道,其具体表现是文质彬... 程氏兄弟之经说展现了他们的王道政治理念,即认为王道本于天理,王心与王政为王道之纲宗,在王道之权衡上有传德与传道之区分,尧舜、三代与孔子是王道政治理念之楷模。王道政治的实质是不偏不倚、万世不易的中庸之道,其具体表现是文质彬彬、情理交融的礼乐文明。按照二程的王道政治理念,历史上只有尧舜及三代之英能实现王道政治理想;秦汉以来以至于宋,则只是以法把持天下而已。与自由民主政治相较,王道政治始终以和谐共筑的原初整体为出发点(内圣外王的整体),而自由民主政治在其本质内容中蕴含某种根源性的分裂特征(德性与政治的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道政治 程氏经说 二程
下载PDF
试析二程的情礼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鑫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45-48,共4页
北宋哲学家二程的情礼思想包括缘情制礼、以礼促情、以礼制情三个部分。二程是情性皆善论者,缘情制礼之"情"发自纯善的"天命之性",性情之善保证了礼的正当性,礼一经制度化,会对情产生反作用,可巩固有益的情感,限制... 北宋哲学家二程的情礼思想包括缘情制礼、以礼促情、以礼制情三个部分。二程是情性皆善论者,缘情制礼之"情"发自纯善的"天命之性",性情之善保证了礼的正当性,礼一经制度化,会对情产生反作用,可巩固有益的情感,限制不合节度的情。在现实中,二程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以及礼较之于情的优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洛学 宋代理学
下载PDF
宋代思想转型中的二程与王安石
13
作者 郑臣 《兰州学刊》 2007年第10期28-30,51,共4页
王安石新学在宋代思想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新学在"道德性命"方面的内圣之学的不足,二程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并指出新学内在的学理弊病。二程也正是在对王安石新学进行深入批判的基础上发展... 王安石新学在宋代思想转型的过程中起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新学在"道德性命"方面的内圣之学的不足,二程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批评,并指出新学内在的学理弊病。二程也正是在对王安石新学进行深入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其"内圣外王"的理学思想的,在宋代思想转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王安石 新学 理学 内圣外王
下载PDF
二程理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万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B03期1-8,共8页
揭示二程理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在本体论上 ,二程以实理 ,区别于佛老空虚本体。在工夫论上 ,二程主张在道德修养上的实工夫 ,对理从亲身格物和践行中去真知 ,以及参与经世实务。二程认为治经近本 ,程颐称治经为实学。他们肯定人们基本... 揭示二程理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在本体论上 ,二程以实理 ,区别于佛老空虚本体。在工夫论上 ,二程主张在道德修养上的实工夫 ,对理从亲身格物和践行中去真知 ,以及参与经世实务。二程认为治经近本 ,程颐称治经为实学。他们肯定人们基本的情、欲、利 ,提倡朴实的学风。二程的实学思想亦开明清实学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实学 实理 治经
下载PDF
程颢、程颐论“王道”与“治道”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立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126,144,160,共12页
程颢、程颐的政治思想,首先着眼于君主心术的本源。较之兵刑法律制度的改进、财政税收与行政效率的提升,"正君心"更为彻底,也更为重要。他们所诠释的王道政治之所以能够也必须占据首要地位,乃是因为它本身是天理之秩序与命令... 程颢、程颐的政治思想,首先着眼于君主心术的本源。较之兵刑法律制度的改进、财政税收与行政效率的提升,"正君心"更为彻底,也更为重要。他们所诠释的王道政治之所以能够也必须占据首要地位,乃是因为它本身是天理之秩序与命令。王道政治是政治人物对内在秉性的自觉呼应,遵循天理以贯彻王道政治,既是外王事业之体现,也是内圣工夫之要求。因而,王道政治应是圣王以"纯王之心"行"纯王之政"。与此同时,二程也探索治国理政的具体路径,不排斥强制性规训力量对社会的管控作用。众多的现实政治问题迫使他们不得不作出符合时代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从复古的方案中寻找现成的答案。二程学说通过"元丰九先生"而传播两浙,下开南宋永嘉学派之先河,浙学的渊源来自洛学。二程的人治思想体现着一种对道德的执着认同,在今天"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语境中,依然有其独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王道 治道 人治 浙学
下载PDF
简论宋儒“一体之仁”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以张载、二程、朱子的“一体之仁”思想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根友 Peng Ping 《孔学堂》 2015年第2期36-42,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共17页
宋儒提出的"一体之仁"的命题,是对先秦原始儒家仁学思想的一次新发展,张载、二程、朱子等人对于"一体之仁"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但都认同这一命题,体现了宋儒在仁学思想方面的一致性。宋儒"一体之仁"的思... 宋儒提出的"一体之仁"的命题,是对先秦原始儒家仁学思想的一次新发展,张载、二程、朱子等人对于"一体之仁"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但都认同这一命题,体现了宋儒在仁学思想方面的一致性。宋儒"一体之仁"的思想经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发展,再经过王门后学的一支"泰州学派"王艮的发展,中经李贽,再穿过清代,到晚清谭嗣同的解释,发展出"仁以通为第一义"的新命题,从而与近现代的人道主义思想发生了内在的关联。这一命题在当代仍然可以与生态主义思想发生联系,并且可以为生态主义提供中国式的哲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儒 一体之仁 张载 二程 朱子
下载PDF
美德伦理学: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8,共11页
与从美德伦理学的角度看宋明儒学,从而试图将后者看作是一种美德伦理学不同,从宋明儒的观点去看美德伦理学主要是看美德伦理学还存在什么缺陷、局限和问题,而宋明儒特别是二程、朱熹和王阳明,在克服这些缺陷、超越这些局限和解决这些问... 与从美德伦理学的角度看宋明儒学,从而试图将后者看作是一种美德伦理学不同,从宋明儒的观点去看美德伦理学主要是看美德伦理学还存在什么缺陷、局限和问题,而宋明儒特别是二程、朱熹和王阳明,在克服这些缺陷、超越这些局限和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是否能够有所作为。虽然这样的研究在广义上也算是一种比较哲学,但它不是在比较已经完成了的美德伦理学体系,而是在比较中促进美德伦理学自身的发展,而这种美德伦理学并不是西方历史上(事实上也不是中国历史上)某些伦理学形态的专利。在这个意义上,从宋明儒的观点看美德伦理学并不是用宋明儒的材料去解决西方美德伦理学的问题,因为这种说法隐含了这些问题不是宋明儒、儒家甚至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宋明儒能够解决西方哲学家没有甚至不能解决的这些美德伦理学的问题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它们也是宋明儒、儒学甚至整个中国哲学本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学 儒学 二程 朱熹 王阳明
下载PDF
洛学与宋代河南书院
18
作者 吕旭峰 《大学教育科学》 2006年第4期82-85,共4页
面对儒、佛、道之学的冲突与碰撞,儒学大师程颢、程颐汲取佛、道之长,创立“洛学”一派。尤其是二程以书院为阵地,使洛学得以传播和弘扬,成为北宋末年的“显学”,更使宋代河南书院得以快速发展。这种学术与书院的结缘对后世学术与书院... 面对儒、佛、道之学的冲突与碰撞,儒学大师程颢、程颐汲取佛、道之长,创立“洛学”一派。尤其是二程以书院为阵地,使洛学得以传播和弘扬,成为北宋末年的“显学”,更使宋代河南书院得以快速发展。这种学术与书院的结缘对后世学术与书院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学 二程 宋代 河南 书院
下载PDF
心性美学的是非考辨——从周敦颐到二程的立诚审美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北宋时期从周敦颐到程颢和程颐所奉行的理学,以先验的"天理"为世界的本源,认为人与一切相关的万物都是承载"天理"的存在,而在人集中体现为内心道德的充盈,实现为禀承"天理"的"立诚"。人只有达... 北宋时期从周敦颐到程颢和程颐所奉行的理学,以先验的"天理"为世界的本源,认为人与一切相关的万物都是承载"天理"的存在,而在人集中体现为内心道德的充盈,实现为禀承"天理"的"立诚"。人只有达到"立诚"至善的程度,才能得天之道,在行为中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与同是内蕴"天理"的对象亲合为一体。他们认为这对于作为人的心性活动的诗文载道之作和审美静观的自得境界的实现,是主体先在的决定性条件。先验主义和道德主义的理学文艺审美观,如舍弃其客观唯心主义的"天理"决定性,而重视其审美主体应有对于心性之为的正心诚意的修养,则能得到文艺审美创造的有益启示。文章对于二程的心性美学进行了是非的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美学 二程 天理 立诚 文以害道
下载PDF
论二程的“为己之学”及其对朝鲜教育理念的影响
20
作者 张静互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75-78,共4页
程颐、程颢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他们在以词章、训诂、科举为主的学风盛行的北宋初期 ,毅然提出了“为己之学”。不像“为人之学”跟满足自己的名利私欲联系在一起 ,“为己之学”是指对“理”的探求与将其内化为提高自身的... 程颐、程颢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他们在以词章、训诂、科举为主的学风盛行的北宋初期 ,毅然提出了“为己之学”。不像“为人之学”跟满足自己的名利私欲联系在一起 ,“为己之学”是指对“理”的探求与将其内化为提高自身的修养的纯粹的学问观。二程所坚持的这种为学态度对 16世纪朝鲜教育理念上的影响很大 ,尤其是朝鲜中期性理学的集大成者李 ,通过对程朱理学的钻研和书院的设立及普及来振作了“为己之学”的学风。与当今的教育比较而言 ,“为己之学”的精神与实践具有更强的崇高性和本质性 ,这对现代社会的人生方式与教育仍然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为己之学 朝鲜 教育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