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1
作者 何元松 李焐仪 孟保华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大黄为蓼科植物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现代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炮制方法、药理药效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现将从大黄基原考证、饮片炮制、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大黄... 大黄为蓼科植物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现代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炮制方法、药理药效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现将从大黄基原考证、饮片炮制、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大黄研究现状进行汇总,以期为大黄药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黄芪的本草考证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薛嘉宁 赵容 +1 位作者 蔡欣航 汤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研究历代书籍对黄芪的文献记载,对黄芪进行本草考证,总结黄芪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学书籍以及与黄芪相关的现代书籍与期刊,从黄芪的道地沿革、基源、名称、功效主治、炮制方法、分类品级以及黄芪在现代医学应用... 目的:研究历代书籍对黄芪的文献记载,对黄芪进行本草考证,总结黄芪的现代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学书籍以及与黄芪相关的现代书籍与期刊,从黄芪的道地沿革、基源、名称、功效主治、炮制方法、分类品级以及黄芪在现代医学应用研究七个方面进行考证。结果:通过查阅,黄芪道地产区由之前的四川、陕西、宁夏地区逐渐过渡到山西、内蒙古地区,如今以山西、内蒙古地区的黄芪为优,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黄芪的发展历程和应用价值。黄芪作为最常用的中药补药,且应用范围广泛,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结论:黄芪最初以膜荚黄芪为正品,后来蒙古黄芪所替代,但膜荚黄芪仍作为正品被使用,为黄芪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黄芪作为最常用的中药补药,应用范围广泛,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本草考证 道地沿革 炮制 应用
下载PDF
荜茇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佑波 徐新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 考究荜茇的用药历史 ,确定正品 ,排除伪品。方法 考查古今文献记载 ,综合分析。结果 古今本草所载荜茇不尽相同。结论 荜茇正品来源于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同属他种植物果穗为混伪品。
关键词 荜茇 本草考证 混淆品 中药
下载PDF
清宫茯苓药材性状、产地及其加工:文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的二重证据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婷 彭华胜 +4 位作者 关雪玲 金艳 李逢源 袁媛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118-3123,共6页
茯苓是大宗常用中药,其药用历史悠久,品类复杂。清宫医案中收载有白茯苓、赤茯苓、朱茯苓等多种茯苓类药材。故宫博物院庋藏的茯苓类药材文物有茯苓个、白茯苓、赤茯苓、朱茯苓、白茯神、茯神木等6种。通过对故宫藏茯苓类药材文物进行... 茯苓是大宗常用中药,其药用历史悠久,品类复杂。清宫医案中收载有白茯苓、赤茯苓、朱茯苓等多种茯苓类药材。故宫博物院庋藏的茯苓类药材文物有茯苓个、白茯苓、赤茯苓、朱茯苓、白茯神、茯神木等6种。通过对故宫藏茯苓类药材文物进行性状鉴定,并结合清宫各类档案、历代本草文献梳理源流,发现清宫茯苓个为完整菌核,并不预先在产地加工切制,而是在清宫炮制加工成茯苓皮、白茯苓、赤茯苓、朱茯苓等茯苓类药材。此外,据清宫相关档案文献记载,清朝宫廷中所用茯苓多为云贵地区官员进贡所得,在整个清代进贡情形相对稳定,及至晚清贵州巡抚不再进贡茯苓,茯苓主要从云南进贡。该文结合了清宫茯苓类药材文物与清宫医案、药材底簿等档案文献,梳理了清宫茯苓各时期的产地,为了解清代宫廷用茯苓类药材的产地提供了珍贵史料,为后续清宫茯苓的产区溯源提供了参考;分析了清宫茯苓类药材规格,为研究清代清宫茯苓类药材的加工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考古 茯苓 清代 宫廷医学 道地药材
原文传递
猪苓的本草考证
5
作者 卢柠霞 常惟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7期38-41,共4页
目的:梳理猪苓本草源流,为猪苓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指导其临床使用。方法:通过查阅本草古籍中关于猪苓的记载,对猪苓的名称、产地及采收时间、性味归经、功用、用药禁忌等进行了本草考证。结果:对猪苓进行较全面分析,明确了猪苓的中药... 目的:梳理猪苓本草源流,为猪苓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指导其临床使用。方法:通过查阅本草古籍中关于猪苓的记载,对猪苓的名称、产地及采收时间、性味归经、功用、用药禁忌等进行了本草考证。结果:对猪苓进行较全面分析,明确了猪苓的中药基原和应用价值,以期为现代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结论:猪苓在我国各地均有生长,采收季节为春秋二季;性味归经主要为“性平味甘淡,归肾、膀胱经”;主要有利水渗湿功效,可治疗水肿、淋浊、泄泻、带下、脚气等证;体内无水湿者忌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本草考证 药性 功用
下载PDF
垂盆草本草考证 被引量:4
6
作者 江涛 李铁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垂盆草是一类利湿退黄类中药,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作用,现代临床多将其应用于肝炎、黄疸的治疗。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发现,其药用历史较短,古代文献并没有记载,宋代《履巉岩本草》中的山护花与《本草纲目拾遗》中的鼠牙半支可能为本... 垂盆草是一类利湿退黄类中药,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的作用,现代临床多将其应用于肝炎、黄疸的治疗。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发现,其药用历史较短,古代文献并没有记载,宋代《履巉岩本草》中的山护花与《本草纲目拾遗》中的鼠牙半支可能为本品。直至近现代以来,发现其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后,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现已成为中药学教科书上的常见中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盆草 山护花 本草考证
下载PDF
经典名方制剂开发的主要环节关键技术问题探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星 张臻 +9 位作者 林夏 杨莎莎 黄友 周靖惟 赖文静 章津铭 马秀英 傅舒 耿福能 傅超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6724-6731,共8页
经典名方是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经典载体,系统开发经典名方既是对中医药精华的守正创新,也是我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足动力。目前,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技术指导原则鼓励开展研制经典名方,但经典名方研发中的剂... 经典名方是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经典载体,系统开发经典名方既是对中医药精华的守正创新,也是我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长足动力。目前,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技术指导原则鼓励开展研制经典名方,但经典名方研发中的剂量换算、本草考证、炮制方法及制剂工艺等关键环节仍面临诸多难点与挑战。针对经典名方开发存在的共性关键问题,从剂量换算、本草考证、炮制工艺、制剂工艺、已上市品种二次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意见,旨在为系统、高效开展经典名方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剂量换算 本草考证 炮制工艺 制剂工艺 二次开发
原文传递
零陵香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欧阳涵 李迪扬 +2 位作者 袁姝雅 秦优 蔡萍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4期111-115,共5页
零陵香是我国传统中草药,来源于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的带根全草,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皂苷类、甾醇类、香豆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药理作用。近现代临床上多以复方制剂形式出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及经济... 零陵香是我国传统中草药,来源于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的带根全草,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皂苷类、甾醇类、香豆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药理作用。近现代临床上多以复方制剂形式出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及经济效益。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对零陵香展开综述,为其进一步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陵香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