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光谱法与分子对接法研究盐酸四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晓霞 聂智华 +4 位作者 李松波 马力通 刘金彦 王正德 闫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68-2476,共9页
盐酸四环素属于抗生素类,目前有关盐酸四环素和牛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报道较少。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以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盐酸四环... 盐酸四环素属于抗生素类,目前有关盐酸四环素和牛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报道较少。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三维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以及分子对接模拟法,研究了盐酸四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表明,盐酸四环素能有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制属静态猝灭,通过Stern-Volmer方程计算结合常数Ka为2.813×10^(5 )L·mol^(-1)(298K)。根据Vant’s Hoff方程确定结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ΔS=-151.1J·mol^(-1)·K^(-1)、ΔH=-76.09kJ·mol^-,~1两者之间作用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圆二色谱结果证明盐酸四环素能够改变BSA的二级结构和微环境。根据F9ster’s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盐酸四环素与BSA结合距离为0.49nm。希尔系数(n_H)值小于1,表明盐酸四环素与BSA结合后存在药物间协同作用。圆二色谱(CD)定量测定了盐酸四环素与BSA作用前后的二级结构含量:α-螺旋含量增加了9.16%(1∶1)。分子对接模拟表明盐酸四环素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等多种作用力结合在BSA的siteⅠ(亚域ⅡA)。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盐酸四环素与BSA的作用机制,也有助于理解盐酸四环素对蛋白质在储运过程中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四环素 牛血清白蛋白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模拟
下载PDF
四环素高效降解酵母菌Trichosporon mycotoxinivorans XPY-10降解特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冯福鑫 许旭萍 +1 位作者 程群星 韩永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779-4785,共7页
Trichosporon mycotoxinivorans XPY-10是一株分离自抗生素制药厂的高效四环素降解酵母菌。为了建立该菌株降解四环素的适宜条件,分别研究了碳源、有机氮源、金属离子等营养物质及初始底物浓度、接种量、pH、温度、装液量、摇床转速等... Trichosporon mycotoxinivorans XPY-10是一株分离自抗生素制药厂的高效四环素降解酵母菌。为了建立该菌株降解四环素的适宜条件,分别研究了碳源、有机氮源、金属离子等营养物质及初始底物浓度、接种量、pH、温度、装液量、摇床转速等理化因素对菌体生长及四环素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XPY-10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在含有0.05%FeSO4的培养基中,菌株XPY-10降解四环素的适宜条件为:接种量2%,pH 8,温度34℃,装液量100mL(250 mL三角瓶),摇床转速180 r/min。在此条件下,菌株XPY-10在7 d内对初始浓度为600 mg/L的四环素降解率为83.63%。本菌株对养殖废水及制药废水中四环素的污染治理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营养物质 理化因素 TRICHOSPORON mycotoxinivorans 降解率
原文传递
过硫酸盐协同光催化纳米ZnO降解盐酸四环素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翟文琰 李孟 张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83-2492,共10页
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备了负载纳米ZnO的生物炭材料(ZnO-BC),研究了单独光催化ZnO-BC和过硫酸钠(PS)协同ZnO-BC/UV体系氧化降解盐酸四环素(TC).结果表明,PS协同ZnO-BC/UV体系的降解反应速率比单独光催化ZnO-BC时有显著提高,120min后降解率... 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备了负载纳米ZnO的生物炭材料(ZnO-BC),研究了单独光催化ZnO-BC和过硫酸钠(PS)协同ZnO-BC/UV体系氧化降解盐酸四环素(TC).结果表明,PS协同ZnO-BC/UV体系的降解反应速率比单独光催化ZnO-BC时有显著提高,120min后降解率达到89.48%.PS可作为强氧化剂,利用纳米ZnO的光生电子产生SO4-·和·OH协同光催化反应.TC的反应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暗吸附阶段和光催化反应阶段.影响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结果得出的影响顺序为PS浓度>紫外灯功率>初始pH值>纳米ZnO质量浓度.猝灭试验表明,在TC的降解中,SO4-·和·OH是参与反应的主要自由基.起氧化作用的自由基一部分在溶液中产生,另一部分由生物炭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作用和紫外光激发纳米ZnO产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TC降解过程中,PS与ZnO-BC的协同机理和协同作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过硫酸盐 紫外光 生物炭 盐酸四环素 降解机理
下载PDF
载药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释放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邵丽 邓阳全 +2 位作者 吴旭 杨银 张志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961,965,共4页
实验采用乳化交联法,使用复合交联剂(先用甲醛交联,再用戊二醛交联),制得盐酸四环素壳聚糖缓释微球,并考察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原料质量比、交联剂用量、复合交联剂用量、搅拌速度对微球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条件制备出载药微球,并研究了... 实验采用乳化交联法,使用复合交联剂(先用甲醛交联,再用戊二醛交联),制得盐酸四环素壳聚糖缓释微球,并考察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原料质量比、交联剂用量、复合交联剂用量、搅拌速度对微球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条件制备出载药微球,并研究了该微球在扫描电镜和倒置式研究型显微镜下的形态及其在pH=7.4,温度为37℃时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交联剂的乳化交联法所制得的微球球形好,粒径分布为5~50μm之间,载药量为26.9%,包封率为56.3%,并且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微球 盐酸四环索 复合交联 缓释性能
下载PDF
TiO_2@碳纳米管吸附去除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佩 秦昉 +1 位作者 白波 关卫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15-3624,共10页
采用静电组装法制备了TiO2@碳纳米管复合吸附剂,用以除去水中的盐酸四环素.通过FE-SEM、EDS和XRD进行表征,考察了pH、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了吸附动力学、等温模型和热力学,并对吸附剂的再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采用静电组装法制备了TiO2@碳纳米管复合吸附剂,用以除去水中的盐酸四环素.通过FE-SEM、EDS和XRD进行表征,考察了pH、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了吸附动力学、等温模型和热力学,并对吸附剂的再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对盐酸四环素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52.33 mg/g;最佳吸附pH值为6,强酸不利于吸附;当初始浓度在15~60 mg/L范围内时,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50 g/L时,吸附效率最高.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热力学参数△G<0、△H >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过程.H2O2-TiO2光催化协同效应可有效完成吸附剂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盐酸四环素 动力学 吸附等温模型 热力学 再生
原文传递
磺化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14
6
作者 董康妮 谢更新 +2 位作者 晏铭 晏卓逸 熊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50-3657,共8页
采用高温煅烧-磺化法制备磺化改性苎麻生物炭(SBC),并将其作为过硫酸盐活化剂,实现了对水中盐酸四环素(TCH)的高效去除.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SBC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溶... 采用高温煅烧-磺化法制备磺化改性苎麻生物炭(SBC),并将其作为过硫酸盐活化剂,实现了对水中盐酸四环素(TCH)的高效去除.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SBC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溶液初始pH值、SBC投加量、PS投加量对SBC/PS体系中TCH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SBC的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SBC为片层介孔材料,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黄原酸酯官能团.在初始pH值为3,PS投加量为10mmol/L,SBC投加量为0.5g/L的最优条件下,反应180min后,SBC/PS体系对TCH的去除率达到89.0%,明显优于SBC、苎麻秸秆原始生物炭(BC)、PS和BC/PS体系.在实验考察范围内,SBC/PS体系对TCH的降解性能随pH值(pH=3~11)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随SBC和PS投加量的升高,TCH的去除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表明,SBC/PS体系降解TCH的过程中产生了硫酸根自由基(SO_(4)^(-))、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_(2)^(-))和单线氧(^(1)O_(2)),^(1)O_(2)起主导作用.循环利用实验结果表明,SBC表现出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研究认为SBC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效的非金属碳基过硫酸盐活化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过硫酸盐活化剂 盐酸四环素 磺化改性 催化降解
下载PDF
膨润土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佳琪 陈亚君 +1 位作者 王风贺 赵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808-4814,共7页
研究了初始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振荡频率以及溶液p H值等不同条件下,膨润土对水溶液中盐酸四环素的吸附特性,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可在2 h达到吸附平衡,最佳吸附温度为35℃、最佳... 研究了初始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振荡频率以及溶液p H值等不同条件下,膨润土对水溶液中盐酸四环素的吸附特性,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可在2 h达到吸附平衡,最佳吸附温度为35℃、最佳振荡频率为180 r·min-1,p H值的升高有利于膨润土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由膨润土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动力学可知,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吸附 盐酸四环素
原文传递
CuO/Bi_(2)O_(3)光催化耦合过一硫酸盐氧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13
8
作者 丁丽丹 周家斌 +4 位作者 刘文博 陈新 冯芹芹 杨玉玲 张天磊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8-910,共13页
利用共沉淀-浸渍法合成了基于可见光响应的CuO/Bi_(2)O_(3)复合催化剂,并对其光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抗生素盐酸四环素(TC-HCl)的性能进行了探究。分别运用XRD、XPS、FESEM、UV-Vis DR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以及形貌的表征。... 利用共沉淀-浸渍法合成了基于可见光响应的CuO/Bi_(2)O_(3)复合催化剂,并对其光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PMS)去抗生素盐酸四环素(TC-HCl)的性能进行了探究。分别运用XRD、XPS、FESEM、UV-Vis DR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以及形貌的表征。考察了PMS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及pH对TC-HCl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CuO的掺杂有利于提高Bi_(2)O_(3)的可见光催化性能,也增强了对PMS的活化;在可见光照射100 min、催化剂的用量为0.2 g·L^(−1)、PMS的投加量为10 mmol·L^(−1)的条件下,CuO/Bi_(2)O_(3)复合催化剂对初始浓度为40 mg·L^(−1)的TCHCl的降解率可达到99.6%;SO_(4)^(-·)和·OH是催化降解TC-HCl的主要活性物种;该复合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探索新型非均相催化剂在抗生素废水处理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Bi_(2)O_(3)复合催化剂 光催化 过一硫酸盐 盐酸四环素
原文传递
KOH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盐酸四环素的吸附性能及其机理 被引量:11
9
作者 钟来元 廖荣骏 +1 位作者 刘付宇杰 罗章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38-2048,共11页
以花生壳为原料、KOH为改性剂,考察碱改性工艺流程中的参数(热解温度、碱炭比和碱处理方式)对改性生物炭吸附盐酸四环素(TCH)的影响。通过吸附实验,以原状生物炭(BC600)为对照,探讨改性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对生物炭进行扫... 以花生壳为原料、KOH为改性剂,考察碱改性工艺流程中的参数(热解温度、碱炭比和碱处理方式)对改性生物炭吸附盐酸四环素(TCH)的影响。通过吸附实验,以原状生物炭(BC600)为对照,探讨改性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对生物炭进行扫描电镜(SEM)、能谱(EDS)、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pHPZC等表征,探究生物炭对TCH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碳化温度600℃、碱炭比2∶1、使用碱后处理-熔融法制备的改性生物炭(Post-MBC)对TCH去除能力最强。在25℃、pH=4的环境下,0.1 g的Post-MBC对40 mL 0.06 mg·mL^(-1)的TCH去除率可达99.07%,Post-MBC对TCH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可达240.94mg·g^(-1)(45℃)。Post-MBC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可达863.56 m^(2)·g^(-1)和0.26 cm^(3)·g^(-1),KOH改性使生物炭的亲水性降低、表面带有负电荷,提高了对疏水性污染物和带正电荷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生物炭的动力学模型更符合McKay方程,三种等温吸附模型的相关系数均较高。改性后的生物炭对TCH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导,吸附过程吸热且自发进行。吸附机理包括孔隙填充作用、π-π相互作用、氢键作用、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生物炭 KOH改性 盐酸四环素 吸附机理
下载PDF
高铁酸钾去除饮用水源中盐酸四环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艳 高乃云 李聪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利用提纯后的次氯酸钠溶液、硝酸铁、氢氧化钾制备高铁酸钾。并采用高铁酸钾氧化去除水中盐酸四环素(TC),初步探讨了高铁酸钾去除TC的效果,研究了高铁酸钾投加量、pH值、氧化时间等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可以有效快... 利用提纯后的次氯酸钠溶液、硝酸铁、氢氧化钾制备高铁酸钾。并采用高铁酸钾氧化去除水中盐酸四环素(TC),初步探讨了高铁酸钾去除TC的效果,研究了高铁酸钾投加量、pH值、氧化时间等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可以有效快速地去除水中的TC,在一定范围内,高铁酸钾投加越多,TC去除率越高,反应越快。pH值对反应影响较大,最优pH值范围为9~10。降解反应主要发生在前60S,在之后的10-20min内高铁酸钾与TC持续反应,TC得到进一步的降解。当高铁酸钾与TC摩尔比为1:1和1:5时,反应60S后的TC去除率约为100%。但反应液TOC下降幅度不大,说明大部分的TC仅转化为中间产物,未得到彻底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盐酸四环素 PH值 矿化
下载PDF
Fe^(2+)/过硫酸钠体系降解盐酸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良波 许春红 +2 位作者 祝慧娜 李莹 张宝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6-779,783,共5页
采用Fe^(2+)/过硫酸钠体系降解水溶液中的盐酸四环素,探讨了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Fe^(2+)浓度、过硫酸钠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盐酸四环素去除率随着盐酸四环素的初始浓度、过硫酸钠浓度、温度的... 采用Fe^(2+)/过硫酸钠体系降解水溶液中的盐酸四环素,探讨了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Fe^(2+)浓度、过硫酸钠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盐酸四环素去除率随着盐酸四环素的初始浓度、过硫酸钠浓度、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Fe^(2+)浓度的增加,盐酸四环素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酸性条件有利于Fe^(2+)/过硫酸钠体系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当盐酸四环素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Fe^(2+)摩尔浓度为0.10mmol/L、过硫酸钠摩尔浓度为2.0mmol/L、反应温度为30℃、pH=3.0时,反应90min后盐酸四环素去除率可达87.6%。Fe^(2+)/过硫酸钠体系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得到该反应体系下盐酸四环素降解的活化能为5.17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FE^2+ 硫酸根自由基 盐酸四环素
下载PDF
盐酸四环素对秀丽线虫(C.elegans)的急性与多代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于振洋 张晶 +1 位作者 张洪昌 尹大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盐酸四环素(TCH)为对象、秀丽线虫(C.elegans)为模式生物,开展了急性与多代毒性研究.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盐酸四环素对秀丽线虫的LC50为167.5mg·L-(112h)、82.9mg·L-(124h),与现... 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盐酸四环素(TCH)为对象、秀丽线虫(C.elegans)为模式生物,开展了急性与多代毒性研究.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盐酸四环素对秀丽线虫的LC50为167.5mg·L-(112h)、82.9mg·L-(124h),与现有四环素毒性数据相比,秀丽线虫对TCH的毒性更为敏感.分别对虫卵和成虫进行多代毒性的研究表明,盐酸四环素环境水平(μg·L-1)下的暴露,对秀丽线虫母代(P0)、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的逆向运动抑制率(RMI)、身体弯曲频率(BBFI)、Omega运动抑制率(OMI)3个行为学指标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行为学指标比死亡率更加敏感,虫卵比成虫更加敏感.多代毒性作用的结果表明,盐酸四环素对P0、F1和F2产生的毒性存在差异,对于RMI和BBFI,其毒性作用强度为P0>F2>F1;对于OMI,其毒性作用强度为P0>F1≈F2.代际之间没有显示世代毒性逐代恶化或逐代修复的一般规律,可能与行为学指标的敏感性差异、盐酸四环素自身的降解、生物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线虫 盐酸四环素 环境浓度 急性毒性 多代毒性
下载PDF
Ag掺杂型TiO_2粉末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宇溪 罗力莎 +1 位作者 时峥 孙守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13期30-32,共3页
本研究利用Ag掺杂型TiO_2粉末,以盐酸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于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通过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实验初步分析,优化实验条件,确定最佳投加量,最佳pH,最佳初始浓度。结果表明:Ag-TiO_2光催化剂投加量为0.8... 本研究利用Ag掺杂型TiO_2粉末,以盐酸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于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通过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实验初步分析,优化实验条件,确定最佳投加量,最佳pH,最佳初始浓度。结果表明:Ag-TiO_2光催化剂投加量为0.8g/L,初始浓度为50mg/L,pH=5.2的盐酸四环素溶液降解120min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通过与德固赛P-25粉末进行对比试验,Ag掺杂型TiO_2粉末催化效率比德固赛P-25提升了37.4%,Ag-TiO_2光催化剂是一种优良的可见光光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水处理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AG掺杂 TiO2改性 盐酸四环素 可见光
下载PDF
碳纳米管/钒酸铋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欣 王铁成 +2 位作者 屈广周 梁东丽 呼世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8-2742,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碳纳米管/钒酸铋(CNTs/BiVO_4)光催化剂,利用SEM、XRD和UV-vis漫反射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研究了CNTs/BiVO_4在模拟可见光下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考察了pH对光降解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碳纳米管/钒酸铋(CNTs/BiVO_4)光催化剂,利用SEM、XRD和UV-vis漫反射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研究了CNTs/BiVO_4在模拟可见光下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考察了pH对光降解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活性基团在光催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制备出的CNTs/BiVO_4具有较高可见光响应,且CNTs与BiVO_4结合紧密,形成了单斜晶型支架结构。与BiVO_4相比,CNTs/BiVO_4光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活性显著增强,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催化剂中光生电子-空穴的高效分离造成的;同时发现随着溶液pH的增大,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减小。添加捕获剂的实验结果表明:空穴在CNTs/BiVO_4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OH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碳纳米管/钒酸铋 盐酸四环素 光催化 降解
原文传递
钴锰硫化物活化过硫酸盐强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谢金伶 蒲佳兴 +2 位作者 李思域 黄丽 龚小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4-551,共8页
采用简单两步法制备了钴锰双金属硫化物(MnCo_(2)S_(4)).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MnCo_(2)S_(4)的形貌,晶体结构,组成成分等进行分析.探究了MnCo_(2)S_(4)/PMS体系中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能和降解路径,... 采用简单两步法制备了钴锰双金属硫化物(MnCo_(2)S_(4)).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MnCo_(2)S_(4)的形貌,晶体结构,组成成分等进行分析.探究了MnCo_(2)S_(4)/PMS体系中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能和降解路径,结果表明,MnCo_(2)S_(4)和PMS投加量为0.1g/L,TC的降解率在30min达到88%,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3~9)均具有较高的降解率,这归因于MnCo_(2)S_(4)中金属活性位点Mn^(2+),Co^(2+)的持续供应和钴锰的协同作用.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表明MnCo_(2)S_(4)/PMS体系主要是SO_(4)•-,•OH和^(1)O_(2)共同作用降解TC.本研究为PMS的活化和抗生素等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新的催化剂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硫化物 盐酸四环素 过一硫酸盐 催化降解
下载PDF
CuO@C催化过二硫酸盐降解盐酸四环素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霄 张静 +2 位作者 闫春晖 黄雪 吴青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0,26,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含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MOFs),并进一步碳化得到了CuO@C催化剂。研究了CuO@C催化过二硫酸盐(PS)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效能,考察了CuO@C投加量、PS投加量、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及反应溶液初始pH对PS/CuO@C体系降解盐酸四...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含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MOFs),并进一步碳化得到了CuO@C催化剂。研究了CuO@C催化过二硫酸盐(PS)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效能,考察了CuO@C投加量、PS投加量、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及反应溶液初始pH对PS/CuO@C体系降解盐酸四环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O@C投加量、PS投加量、盐酸四环素浓度分别为0.150 g/L、1.00 mmol/L、20μmol/L时,盐酸四环素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和PS投加量增加、盐酸四环素含量降低以及碱性环境更有利于PS-CuO@C体系中盐酸四环素的降解。通过投加叔丁醇和乙醇2种猝灭剂,证实了盐酸四环素的降解主要由SO_4^(·-)及其转化的HO·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C催化剂 过二硫酸盐 盐酸四环素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氧化铜 自由基
下载PDF
Fe3O4@生物炭磁性材料光-类Fenton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鑫辰 于晓丹 +2 位作者 肖成龙 林森 冯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3,共5页
以玉米秸秆为生物炭原料,在600℃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并利用共沉淀法在其上负载Fe3O4,制得Fe3O4@玉米秸秆炭磁性非均相芬顿催化剂。运用XRD、SEM、EDS和TEM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光-类Fenton协同催化降解水中盐酸... 以玉米秸秆为生物炭原料,在600℃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并利用共沉淀法在其上负载Fe3O4,制得Fe3O4@玉米秸秆炭磁性非均相芬顿催化剂。运用XRD、SEM、EDS和TEM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光-类Fenton协同催化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性能,考察材料的磁性回收能力和催化稳定性。结果表明,Fe3O4纳米颗粒均匀覆盖在炭载体表面,整体形貌上保持玉米秸秆通道状多孔结构。初始pH=7条件下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最佳参数为:溶液初始过氧化氢量为10 mmol/L、Fe3O4@玉米秸秆炭催化剂投加量为0.3 g/L、反应时间为60 min。材料具有pH为3~7的适用范围和磁性回收能力。催化剂稳定性强,进行5次重复实验后仍可保持98%的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四环素 催化降解 玉米秸秆炭 光-类Fenton 磁性材料 FE3O4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保伟 王超 +2 位作者 徐艳 彭叶平 姚淑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87-1694,共8页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盐酸四环素(TC),研究了输入功率、放电间距、气体流量、初始浓度等参数对盐酸四环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为1.3W,放电间距为2.5 mm,气体流量为150ml·min^(-1),初始浓度为100 mg...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盐酸四环素(TC),研究了输入功率、放电间距、气体流量、初始浓度等参数对盐酸四环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为1.3W,放电间距为2.5 mm,气体流量为150ml·min^(-1),初始浓度为100 mg·L^(-1)时降解效果最好,放电处理30 min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92%。动力学研究表明盐酸四环素的降解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检测了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提出了盐酸四环素的降解路径与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废水 盐酸四环素 降解 机理 氧化
下载PDF
含盐酸四环素α-TCP骨水泥的理化性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志国 周大利 +2 位作者 尹光福 张昭 郑昌琼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对含有盐酸四环素的α TCP骨水泥的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盐酸四环素吸附和同钙离子螯合而结合到磷酸钙晶体表面,从而对磷酸钙骨水泥的水化过程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四环素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骨水泥的凝结时间,但XRD分析显...  对含有盐酸四环素的α TCP骨水泥的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盐酸四环素吸附和同钙离子螯合而结合到磷酸钙晶体表面,从而对磷酸钙骨水泥的水化过程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四环素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骨水泥的凝结时间,但XRD分析显示并不影响α TCP的最终的转化;同时改变了骨水泥固化体的晶体形貌和微结构,使形成的羟基磷灰石晶体由原来发散的针状晶转变为相互交织的条状和层状晶,这种晶体形貌的改变在一定盐酸四环素含量的条件下明显提高了骨水泥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盐酸四环素 抗压强度 水化反应 骨修复材料
下载PDF
纳米Fe/Co合金类Fenton降解盐酸四环素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君超 蒋进元 +3 位作者 张伟 白璐 李云 许春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7-764,共8页
为研究纳米Fe/Co合金对含TCs(盐酸四环素)废水的类Fenton催化性能,以及催化降解体系p H、H2O2投加量和活性成分浸出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Fe/Co合金,并通过对比试验探究其类Fenton催化性能,Fe、Co的浸出量及其... 为研究纳米Fe/Co合金对含TCs(盐酸四环素)废水的类Fenton催化性能,以及催化降解体系p H、H2O2投加量和活性成分浸出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Fe/Co合金,并通过对比试验探究其类Fenton催化性能,Fe、Co的浸出量及其表面积结构变化与活性之间的关系.添加纳米Fe/Co合金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体系p H、H2O2投加量和初始TCs浓度分别对TC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纳米Fe/Co合金制备过程中,添加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不仅能有效防止纳米Fe/Co合金发生团聚,且促进纳米Fe/Co合金比表面积增大(BET为113.8 m2/g).(2)纳米Fe/Co合金具有拓宽催化体系p H使用范围的优势;在p H为3.0~9.0范围内,纳米Fe/Co合金对30 mg/L TCs的去除率(87.2%~91.7%)远大于Fe Cl2(0~30.7%)和纳米Fe的去除率(0~28.2%);H2O2投加量超过150 mmol/L后,TCs的去除率达到最佳(86.2%).(3)纳米Fe/Co合金催化体系中(p H为3.0~11.0),活性成分Fe、Co浸出量分别为0.20~0.35和0.20~1.00 mg/L,均满足我国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浸出成分(Fe、Co)在环境中大量累积,对生态环境等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大大降低.(4)纳米Fe/Co合金具有再利用性,催化利用4次后,对TCs的去除效果仍达50.0%以上.研究显示,纳米Fe/Co合金对去除TCs具有较高催化性能和再利用性,利于拓宽催化体系p H使用范围,具有稳定活性成分Fe、Co浓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FENTON 纳米Fe/Co合金 盐酸四环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