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髌骨脱位重建髌股韧带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周晓寒 李宗武 +6 位作者 钱超 罗文 夏煜博 代颖 温辉 王涛 郭英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8-64,69,共8页
目的:基于传统“筋束骨”理论,通过有限元建模研究内侧髌股韧带(MPFL)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力学关联,分析内侧髌股韧带股骨侧止点重建的最佳效应点。方法:选取29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1名,摄右下肢64排螺旋CT片。另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6... 目的:基于传统“筋束骨”理论,通过有限元建模研究内侧髌股韧带(MPFL)与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力学关联,分析内侧髌股韧带股骨侧止点重建的最佳效应点。方法:选取29岁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1名,摄右下肢64排螺旋CT片。另选取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收集并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髌股适合角(CA)、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T-TG)及髌骨倾斜角(PTA)情况。建立6个分组(正常组、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A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B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C组、内侧髌股韧带重建D组),观察分析膝关节屈曲4种工况(30°,60°,90°,120°)下力学关联指标(髌股关节内外侧接触压力、接触面积、等效应力、内侧髌股韧带张拉应力、内侧髌股韧带长度、髌骨位移变化量)。结果:建立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中,模拟膝关节屈曲的4种工况下,髌股关节内外侧接触压力、髌股关节接触面积、髌股关节等效应力、髌骨位移程度的变化量指标在30°~90°逐渐增大,90°~120°逐渐减小;内侧髌股韧带屈伸30°~90°张拉应力逐渐增大,90°~120°逐渐减小。其中内侧髌股韧带重建D组对应的髌股关节内外侧压力值、关节面接触面积、髌骨位移较接近膝关节正常组。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疼痛VAS评分、髌股适合角、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髌骨倾斜角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验证了股骨侧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最佳效应点,证实了等效点对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力学作用,为临床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股骨侧定位的选取提供了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束骨 内侧髌股韧带 膝关节 复发性髌骨脱位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筋能束骨”理念在第一腕掌关节脱位疾病中的解析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招 王斌 刘伟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9期84-86,共3页
应用"筋能束骨"理论探讨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半脱位的生理、病理基础和治疗方案。是在"筋能束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桡侧腕屈肌腱部分移植固定的方法治疗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半脱位的患者5例,通过术后随访... 应用"筋能束骨"理论探讨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半脱位的生理、病理基础和治疗方案。是在"筋能束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桡侧腕屈肌腱部分移植固定的方法治疗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半脱位的患者5例,通过术后随访X线片,发现所有患者第一腕掌关节已完全复位,术后无再次脱位。Buck-Gramcko评分为(55.32±4.32)分,随访患者均疗效满意。故在"筋能束骨"理论指导下,应用桡侧腕屈肌腱部分移植固定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桡背侧半脱位的有效方法,充分发扬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模式一定程度上有益于疾病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能束骨 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桡侧腕屈肌腱部分移植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