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地区近40a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9
1
作者 刘晓冉 李国平 +2 位作者 范广洲 程炳岩 李洪权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6,共7页
利用西南地区96个测站近40a的月平均、月平均最高、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旋转主成分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等方法对西南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年平均、年平均最高、年平均最低... 利用西南地区96个测站近40a的月平均、月平均最高、月平均最低气温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旋转主成分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等方法对西南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年平均、年平均最高、年平均最低气温的空间变化均具有很好的整体一致性,反映了年平均和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960s到1980s中期经历了一个由暖变冷的过程后,1980s后期开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年平均最低气温从1970s就开始呈单调上升趋势。青藏高原东侧山脉走向对气温变化的东西差异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气温的主要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敏感区。小波分析表明,西南地区气温整体变化在近40a主要存在准8a的周期,其中四川盆地东部的气温在整个时段存在准20a和准8-9a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气温变化 时空特征 旋转主成分分析 小波分析
下载PDF
信阳市气温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赵辉 吴骞 +4 位作者 朱文洁 温涛 王守强 李淑华 贾德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46-350,共5页
通过对信阳1961—2009年气温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揭示信阳气候变暖的事实。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等方法对年季平均气温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运用非参数检验法(M-K法)对气温年季变化趋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20世纪60年代气温波动... 通过对信阳1961—2009年气温观测资料统计分析,揭示信阳气候变暖的事实。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滑动平均等方法对年季平均气温变化进行了诊断分析,运用非参数检验法(M-K法)对气温年季变化趋势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①20世纪60年代气温波动较大,60年代末期出现了年均气温最低值,进入70年代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增幅约为0.027℃,且达到0.05显著性水平。②年内气温变化存在季节性差异。增温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秋季和春季。信阳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做出了积极响应,近49年平均气温增高趋势明显,尤其是近期有加速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特征 MANN-KENDALL法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近60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叶伟林 黄钰涵 +1 位作者 周自强 朱彦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4-1353,共10页
全球气候变暖正改变着全球水汽,进而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因此,为了明确祁连山地区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针对祁连山及其周边地区21个气象站点的196... 全球气候变暖正改变着全球水汽,进而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也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因此,为了明确祁连山地区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针对祁连山及其周边地区21个气象站点的1960—2019年的气温数据,利用Anusplin气温插值法对祁连山区域的气温进行插值,并借助滑动平均方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累计距平法等对祁连山地区的气温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呈波动式变化,但总体变暖趋势明显,年均气温倾向率为0.319℃/a;各季节气温变化差异明显,其中冬季气温转暖较早,且升温趋势高于其他季节,升温贡献率最大;气温增温幅度自东南向西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祁连山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气温变化 时空特征 气候变暖
下载PDF
基于温度变化特征的GIL状态辨识系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洪涛 丁然 +3 位作者 赵科 梁睿 乔宇娇 高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6,共8页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的设备温度是判断其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技术指标,目前有较少研究将监测温度信号和辨识运行状态相结合,为了基于温度变化特征实现GIL运行状态的及时准确辨识,文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精准分析不同工况的温度场分布...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的设备温度是判断其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技术指标,目前有较少研究将监测温度信号和辨识运行状态相结合,为了基于温度变化特征实现GIL运行状态的及时准确辨识,文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精准分析不同工况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在GIL线路上布置红外测温传感器,以监测实际壳体温度值,设计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壳体温度的方案,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至监测系统,以仿真计算的正常运行壳体温度值为标准设置状态辨识的温度门限值,实时辨识GIL运行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当改变电流和环境等运行条件时,可直接修改模型参数,即得到相应的状态辨识温度门限值,从而通过监测系统和状态辨识得到准确的运行状态,有助于GIL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 温度变化特征 实时监测 有限元模型 状态辨识
下载PDF
变化温度下岩石混凝土界面剪切损伤特征
5
作者 屈春来 王晓阳 刘世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5,133,共5页
环境温度变化改变了隧洞围岩与衬砌界面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着衬砌结构的承载特性和隧洞围岩的安全稳定性。通过设计三种变温养护模式干预方案,进行混凝土单轴压缩和岩石混凝土直剪试验,获得不同温度变化干预下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和岩... 环境温度变化改变了隧洞围岩与衬砌界面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着衬砌结构的承载特性和隧洞围岩的安全稳定性。通过设计三种变温养护模式干预方案,进行混凝土单轴压缩和岩石混凝土直剪试验,获得不同温度变化干预下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和岩石混凝土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分析变化温度干预下岩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相对刚度及界面剪切损伤演化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干预温度越高,界面抗剪强度峰值和剪切刚度越大、岩石混凝土相对刚度越大、界面峰后剪切脆性越好、界面剪切损伤演化速率越大,初始干预温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岩石混凝土相对刚度与界面剪切损伤演化速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高地温及变温环境下隧洞衬砌结构承载性能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变化 岩石混凝土 力学性能 界面损伤特征 相对刚度
下载PDF
考虑温度影响下行星轮系的均载特性分析
6
作者 顾云鹏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139,共6页
为分析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在温度变化影响下均载特性的变化情况,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直齿圆柱齿轮行星轮系纯扭转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齿侧间隙、轮系综合误差以及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推导出该行星轮系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 为分析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在温度变化影响下均载特性的变化情况,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直齿圆柱齿轮行星轮系纯扭转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齿侧间隙、轮系综合误差以及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推导出该行星轮系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受温度效应影响下齿轮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以动态均载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在温度效应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说明,行星传动系统工作环境温度的升高会使偏载情况发生恶化,不利于传动系统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行星轮系 动态均载系数 均载特性
下载PDF
1972-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7
作者 李睿 李毓富 罗焕梅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84-96,共13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朔州市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与分布特征,为该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等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利用朔州市6县(区、市)1972-2023年的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资料基本统计方法、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朔州市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与分布特征,为该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等提供合理参考。【方法】利用朔州市6县(区、市)1972-2023年的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资料基本统计方法、线性倾向估计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该地区气温的平均值和极端值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①朔州市1972-2023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40℃/10 a、0.39℃/10 a、0.53℃/10 a。夜间增温贡献最大,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四季平均气温也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和冬季增温最为明显。1991-2020年每隔10 a的平均气温较之前10 a均呈显著升温趋势,1991-2020年平均气温较1971-2000年、1981-2010年均呈显著升温趋势。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都呈不显著升温,增温率为0.26℃/10 a和0.08℃/10 a。②朔州市年、四季、月气温均值均呈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极端高温达40.4℃(2005年应县),极端低温为-37.4℃(1972年右玉县)。③朔州市极端最高气温重点出现在5月下旬到8月上旬,其中7月下旬出现频度最高,7月和6月出现最多,最早出现在4月下旬,最晚出现在9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重点出现在12月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1月出现频度最高,最早出现在11月下旬,最晚出现在次年3月上旬。④朔州市气温的平均值和极端最高气温在1997年均发生了突变,1998年以后气温上升尤为显著。以1998年为界分为冷、暖2个阶段,1998年以前为冷期,1998年及以后为暖期。冷冬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暖冬主要发生在20世纪之后。⑤朔州市气温的平均值和极端值都存在2 a或4 a的显著振荡周期。【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灌溉排水、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气象服务等提供科学支撑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州市 气温变化特征 线性倾向估计法 M-K突变分析 增温速率
下载PDF
基于播期的温度变化对豫南粳稻播始历期和灌浆成熟期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段斌 方玲 +4 位作者 何世界 李慧龙 彭波 宋晓华 胡杨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5,共7页
为了探索温度变化对豫南粳稻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和灌浆成熟期的影响,以生产上引进应用的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2年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探索了播期及基于播期的温度变化对参试品种生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 为了探索温度变化对豫南粳稻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和灌浆成熟期的影响,以生产上引进应用的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1-2012年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探索了播期及基于播期的温度变化对参试品种生育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始历期温度随着播种期推迟而升高,接近水稻生物学最适温度,灌浆成熟期温度随播期推迟显著降低。随着播种期推迟,播始历期缩短,灌浆成熟期延长。利用改进的水稻发育温度效应的非线性模型进行播始历期模拟,参试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温性,感温性宁粳3号>9优418>南粳44>郑稻18>隆优1875。9优418、南粳44、宁粳3号和隆优1875灌浆成熟期长短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极显著负相关,郑稻18与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温差呈显著正相关。隆优1875灌浆成熟期对低温敏感,21℃以下灌浆成熟期显著延长,郑稻18灌浆速度快,对低温钝感。综合考虑,播始历期和灌浆成熟期受气温影响,为安全起见,将隆优1875播种期安排在5月10日前,郑稻18播种期安排在5月下旬,而宁粳3号、南粳44和9优418,播种期安排在5月15日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温度变化 生育特性 粳稻
原文传递
不同设施栽培模式下红地球葡萄光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利鑫 解艳玲 +2 位作者 马建 苏斌 张亚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40-43,共4页
为研究不同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生长期叶片的光合特性,采用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暖棚)促早、塑料大棚(冷棚)促早及延后栽培3种模式,通过设施内环境和葡萄光合特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下葡萄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在1.2~2.2... 为研究不同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生长期叶片的光合特性,采用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暖棚)促早、塑料大棚(冷棚)促早及延后栽培3种模式,通过设施内环境和葡萄光合特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下葡萄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在1.2~2.2 mg/g;暖棚促早栽培与冷棚促早栽培的开花期与浆果生长前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单峰曲线,浆果生长中期到成熟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双峰曲线;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否为单峰或双峰与胞间CO2浓度出现的最低值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在冷棚延后栽培中,葡萄生长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曲线均呈单峰曲线;3种栽培模式下生长期葡萄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都呈现“V”字型,先下降再深高,只是下降到最低值的时间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设施栽培 温度变化 光合特性
下载PDF
Interpretation of 850 hPa of Temperature in Temperature Forecast
10
作者 Ma Ziping Lv Yan +2 位作者 Meng Lixia Hao Wenjin Gao Yu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9年第3期81-83,共3页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topography and landform in Xinzhou region decide different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rea under its jurisdiction.Different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its forecast...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topography and landform in Xinzhou region decide different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rea under its jurisdiction.Different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its forecast difficulty.To understand occurrence time of daily highest and lowest temperature,Xinfu District was taken as research area,and actual lowest and highest temperature at automatic station of Xinfu District in 2014 was used.Analytic results showed that occurrence time of daily highest and lowest temperature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easons,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highest and lowest temperature were also different in each region.Moreover,forecast method and idea we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FORECAST temperatur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Xinzhou
下载PDF
980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变温输出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雪梅 王烨 +3 位作者 秦莉 李特 宁永强 王立军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980 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输出特性的影响,理论计算模拟了温度为365 K和400 K时980 nm VCSEL的功率-电流特性(P-I)曲线,计算了器件的特征温度。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器件输出... 为了研究温度对980 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输出特性的影响,理论计算模拟了温度为365 K和400 K时980 nm VCSEL的功率-电流特性(P-I)曲线,计算了器件的特征温度。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了温度变化对器件输出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特征温度 温度变化 输出特性
原文传递
雅鲁藏布江流域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舒含 张新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4期50-51,共2页
对比分析1956—2017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7个气象站气温变化趋势和降水量变化,着重对比降水区域分布和降水量年份变化,最终得出雅鲁藏布江流域气温变化和降水变化趋势结论。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流域 气温变化特征 趋势 分析
下载PDF
淄博市温度精细预报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国泳 李君 +1 位作者 朱敏 张洪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29-31,共3页
分析了淄博市30年气候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利用欧洲中心气温、湿度等数值预报场资料,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挑选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分别建立淄博市8个站点72h内,从6时开始每隔6h的精细气温预报方程,并对预报质量进行检验分析,同时利... 分析了淄博市30年气候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利用欧洲中心气温、湿度等数值预报场资料,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挑选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分别建立淄博市8个站点72h内,从6时开始每隔6h的精细气温预报方程,并对预报质量进行检验分析,同时利用VB语言建立自动预报系统,自动读入预报资料、定时自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温度 预报 温度变化特征
下载PDF
沙漠沙尘粒径对太阳能光伏组件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明智 苗一鸣 +1 位作者 张旭 孙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3-808,共6页
通过选用不同粒径的沙漠沙尘颗粒沉积于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背板温度变化及输出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在光伏组件表面的沙尘粒径(0.05~0.3 mm)变化,组件的开路电压变化较小,其最大差值为0.25 V,变化... 通过选用不同粒径的沙漠沙尘颗粒沉积于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背板温度变化及输出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沉积在光伏组件表面的沙尘粒径(0.05~0.3 mm)变化,组件的开路电压变化较小,其最大差值为0.25 V,变化幅度约1.2%;对短路电流和输出功率有较大影响,短路电流的最大差值大约为13%,输出功率的最大差值约为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粒径 光伏组件 沙漠地区 温度变化 输出特性
下载PDF
贵州省近60 a温度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富燕 陈百炼 +1 位作者 白慧 毛倩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3期88-94,103,共8页
通过站点历史沿革考察、地形环境GIS分析及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提出了地形复杂地区合理选取气候代表站的方法,确定了贵州省48个气候代表站并做了必要的验证,综合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气候突变检测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1961~2020年... 通过站点历史沿革考察、地形环境GIS分析及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提出了地形复杂地区合理选取气候代表站的方法,确定了贵州省48个气候代表站并做了必要的验证,综合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气候突变检测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1961~2020年贵州省温度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近60 a贵州省温度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转折点的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特征,1985年至今增温速率为0.26℃/10 a,增暖趋势十分显著,而日最低温度的上升更为明显,对应冬季的增温最为显著;(2)近60 a贵州大部分地区升温速率在0.1~0.2℃/10 a,西部升温高于东部,增温局地性差异明显;(3)贵州省平均温度在1987年和1998年存在显著的升温突变,1987年的大幅升温改变了此前的持续降温趋势,而1998年之后的升温速率更是显著增大;(4)近60 a贵州省温度变化存在20 a时间尺度的主振荡周期,且进入21世纪以后该周期信号开始变强,目前处于2012年以来升温半周期的末期,根据其周期振荡特征预计未来10 a内贵州省温度总体可能会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变化 气候代表站选取 时空分布特征 多时间尺度分析
下载PDF
瑞安市气温历史演变特征及城市热岛强度研究
16
作者 刘樱 何月 +2 位作者 宋超辉 马浩 杨明 《环境科学导刊》 2019年第5期49-54,共6页
为了解瑞安市近40a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热岛效应,首先对1980—2017年瑞安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年高温日数等物理量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然后分别采用气象站实测资料与LANDSAT-TM遥感资料对瑞安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瑞... 为了解瑞安市近40a气温变化特征及城市热岛效应,首先对1980—2017年瑞安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年高温日数等物理量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然后分别采用气象站实测资料与LANDSAT-TM遥感资料对瑞安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瑞安站近38a来气温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以2000年为界,近18a较前20a平均气温上升0.7℃,极端最高温度、最高平均温度上升1.2℃,年高温日数增幅达160%;近10a城区代表站年平均气温也呈上升趋势;②利用气象站实测资料直接计算,近10a瑞安市热岛强度有所增强,以2017年为例,热岛强度在6—8月有明显的增强现象;③利用LANDSAT-TM遥感资料反演得到城市地表温度的连续变化后,获得的城市热岛强度与气象站直接计算空间分布趋势一致;④遥感监测结果表明,近40a来瑞安市主城区热岛强度明显增强,强热岛区主要集中在人口较为聚集、建筑较多的中心街道、工业园区等地,山区、水体、绿地呈现冷岛。可见,人类活动及工业生产与城市气温升高密切相关,而水体和山区植被可以有效地降低其附近地温和缓解热岛,是城市气候的调节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特征 城市热岛 地表温度反演 瑞安市
下载PDF
辽宁省本溪县冷暖分布特征分析
17
作者 刘明芝 张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859-14860,共2页
利用2005~2011年本溪县加密自动站气温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该县区域内各月、季、年以及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本溪县的冷暖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以中部最暖、温度最高,北部最冷、温度最低... 利用2005~2011年本溪县加密自动站气温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该县区域内各月、季、年以及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的分布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本溪县的冷暖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以中部最暖、温度最高,北部最冷、温度最低为主要特点。通过分析各区域温度时空分布特点,比较各时段温度差异,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气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暖分布 气温变化 本溪县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栽培模式的土壤水热特征及产量品质效应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尚中 樊廷录 +5 位作者 赵刚 党翼 王磊 张建军 唐小明 程万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44,共11页
揭示不同覆盖时间、覆盖方式和覆盖材料调节土壤水热环境、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为旱地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秋季覆盖和播前覆盖2个处理,裂区为垄沟和平面2个处理,裂裂区地膜、秸秆和露地3个处理。... 揭示不同覆盖时间、覆盖方式和覆盖材料调节土壤水热环境、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为旱地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秋季覆盖和播前覆盖2个处理,裂区为垄沟和平面2个处理,裂裂区地膜、秸秆和露地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玉米生育期耕层土壤温度,玉米主要品质指标,播前和收获0~2m土层土壤贮水量,结合玉米籽粒产量分析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冬春休闲期,不论是地膜还是秸秆覆盖都可以提高玉米播前0~2m土层土壤贮水量,依次为42.2和43.7mm,垄沟覆盖和平面覆盖播前贮水量差异不显著。玉米全生育期,地膜覆盖较露地可平均提高地温1.4℃,而秸秆覆盖降低了2.9℃,平面覆盖平均温度为23.2℃,较垄沟覆盖提高1.8℃。地膜覆盖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秸秆覆盖依次提高42.8%和38.2%,较露地分别提高47.3%和36.0%,秋覆盖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播前覆盖分别提高7.1%和4.5%,垄沟地膜覆盖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平面地膜覆盖增产6.3%和5.2%,而垄沟秸秆覆盖和垄沟露地均表现出减产效应。秋覆盖提高了玉米容重、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但与播前覆盖差异不显著。地膜覆盖提高了玉米容重和脂肪含量,降低了蛋白质,对淀粉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秸秆覆盖提高了脂肪,降低了容重和蛋白质含量,垄沟覆盖提高了玉米淀粉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对容重和脂肪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可见,覆盖时间、覆盖方式和覆盖材料对玉米播前土壤水分、耕层土壤温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均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总体表现为覆盖材料>覆盖方式>覆盖时间。在生产实际中,应根据生产目标选择适宜的覆盖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覆盖栽培模式 土壤水热特征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利用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志强 涂亚楠 +4 位作者 孙南翔 蔡斌 朱林丰 杨蛟洋 杨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09,121,共6页
选取了3种不同处理程度的焦化废水及清水与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制浆试验,研究了成浆特性、温变特性和燃烧特性。由制浆试验发现,原液的制浆效果最好,清水与稀液相当,浓液最差。由温变试验发现,随着浆体温度的提高,废水煤浆的表观... 选取了3种不同处理程度的焦化废水及清水与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制浆试验,研究了成浆特性、温变特性和燃烧特性。由制浆试验发现,原液的制浆效果最好,清水与稀液相当,浓液最差。由温变试验发现,随着浆体温度的提高,废水煤浆的表观粘度迅速降低,但利用较低阶煤样制备的废水煤浆的温度超过特定值后表观粘度又会提高。由燃烧特性试验发现,各种废水煤浆均可正常燃烧,但浓度过低时会延长燃尽时间,这与试验环境有关。最后从成本、热值和流变性角度讨论了焦化厂利用水煤浆技术处理废水的煤种及欲处理废水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水煤浆 流变性 温变特性 燃烧
下载PDF
FDM型3D打印喷头的传热结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文捷 丁子元 +2 位作者 郝洪涛 侯明月 刘好博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97,共4页
熔融沉积型3D打印喷头传热结构温度场对塑料熔丝的流变状态具有较大的影响。对其隔热段塑料熔丝温变特性及其造成的运维问题,进行了机头热流分析计算、熔丝实例收集与分析。提出并设计了基于阻热和热流改向的T型组件、多层套管送料等结... 熔融沉积型3D打印喷头传热结构温度场对塑料熔丝的流变状态具有较大的影响。对其隔热段塑料熔丝温变特性及其造成的运维问题,进行了机头热流分析计算、熔丝实例收集与分析。提出并设计了基于阻热和热流改向的T型组件、多层套管送料等结构,与隔热段熔丝温度急变特性相匹配。在大幅面打印机实验中,热感成像仪温度场显示,T型组件热阱平面上侧温度不高于60℃,散热段铁氟龙内外管温度均不高于50℃,低于其玻璃态转化温度,实测冷开机打印、长时持续打印效果良好。阻热和热流改向结构根本性地改变了打印喷头传热温度场,在化工填料用大幅面3D打印机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喷头 温度急变特性 传热结构 T型组件 多层套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