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胚芽米碾米机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万志华 夏吉庆 贾富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对影响胚芽米碾米效果的碾米机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碾米辊转速、碾辊筋倾角和碾白室间隙为试验工艺参数,以留胚率、增碎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试验设计,研究留胚率和增碎率在各参数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碾米辊转速和... 对影响胚芽米碾米效果的碾米机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碾米辊转速、碾辊筋倾角和碾白室间隙为试验工艺参数,以留胚率、增碎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试验设计,研究留胚率和增碎率在各参数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碾米辊转速和碾白室间隙是影响碾米时留胚率和增碎率的两个主要因素,碾辊筋倾角次之;胚芽米碾米机最优工艺参数为碾米辊转速948 r/min、碾辊筋倾角0.86°、碾白室间隙11.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芽米碾米机 工艺参数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氯碱系统利用十水碳酸钠替代纯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邹寿仁 黄克生 《江西化工》 2002年第4期121-121,125,共2页
用次氯酸钠的氯化性除去十水碳酸钠中的肼 ,从而代替纯碱在氯碱系统化盐工序中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
关键词 十水碳酸钠 替代 纯碱 工艺研究
下载PDF
各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沈明宏 裴夏生 陈德棉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 1997年第3期12-17,共6页
本文在分析高技术产业政策对于促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各国在这方面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产业政策 对比研究 世界
下载PDF
共性技术(GT)与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鲍健强 胡平 +1 位作者 陈玉瑞 项浙学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6,12,共7页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 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揭示市场经济背景下,科学-技术-生产互动过程中的"脆弱地带",以及 从美国高级经济学家G.Tassey提出的"以技术为基础...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 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揭示市场经济背景下,科学-技术-生产互动过程中的"脆弱地带",以及 从美国高级经济学家G.Tassey提出的"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引申出共性技术 (Generic Technology 简称GT)概念;并从技术学、经济学的角度剖析共性技术的特点和规律;由 此提出了如何构建基于共性技术的科技创新体制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性技术 科技创新 体制研究
下载PDF
跨国技术战略联盟合作、动机与联盟稳定:跨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震宁 李东红 曾丽华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8-59,共12页
通过理论文献综述和对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公司、比亚迪汽车与戴姆勒公司建立的两个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建立研究命题和理论框架,通过深入的跨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比亚迪与戴姆勒的技术战略联盟中,技术合作战略动... 通过理论文献综述和对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公司、比亚迪汽车与戴姆勒公司建立的两个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建立研究命题和理论框架,通过深入的跨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比亚迪与戴姆勒的技术战略联盟中,技术合作战略动机是双方合作的主要原因,但技术战略动机没有引发投机行为,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的相互信任和通过谈判建立规范的合作制度对联盟稳定起到了制约作用。而在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公司的战略联盟中,家化公司的技术战略动机起到了负向作用,合作机制不完善,而使得美国庄臣公司直接控制了合资公司,导致联盟破裂;第二,在跨国技术战略联盟中,上海家化参与国际合作的时间不长,较少的国际合作经验影响了其参与制定联盟合作机制过程中的谈判能力。而比亚迪和戴姆勒公司都是充分市场化的公司,两家公司都具有相对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在战略资源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技术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第三,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建立跨国技术战略联盟过程中,高效的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具备一定的战略动机来安排联盟过程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技术战略联盟 联盟合作机制 战略动机 联盟稳定 跨案例研究
原文传递
乌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梁汉明 郭晓玲 +1 位作者 冯毅凡 孟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3-644,共2页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乌药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乌药醚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及解析温度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解析压力8 m...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乌药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乌药醚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及解析温度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解析压力8 mPa,解析温度55℃;萃取时间4 h;CO2流量为20 L/h。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用于乌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乌药醚内酯
下载PDF
利用十水碳酸钠开发过碳酸钠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寿发 邹寿仁 《江西化工》 2003年第3期101-103,共3页
过碳酸钠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利用十水碳酸钠生产过碳酸钠是一种新工艺 ,探讨了该工艺的工艺条件及其经济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十水碳酸钠 开发 过碳酸钠 工艺条件 经济可行性
下载PDF
喹赛多的合成工艺研究
8
作者 薛克友 袁宗辉 +1 位作者 张卫元 刘洁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8期42-44,共3页
以苯并呋咱-N-氧化物和丙酮醛缩二甲醇为起始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吡咯烷为催化剂,经过Beirut反应得到喹噁啉-1,4-二氧-2-甲醛缩二甲醇,喹噁啉-1,4-二氧-2-甲醛缩二甲醇在以甲醇为溶剂、浓盐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氰乙酰肼反应... 以苯并呋咱-N-氧化物和丙酮醛缩二甲醇为起始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吡咯烷为催化剂,经过Beirut反应得到喹噁啉-1,4-二氧-2-甲醛缩二甲醇,喹噁啉-1,4-二氧-2-甲醛缩二甲醇在以甲醇为溶剂、浓盐酸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氰乙酰肼反应生成喹赛多。终产物喹赛多经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红外光谱进行确证。总收率为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赛多 合成工艺研究 苯并呋咱-N-氧化物 Beirut反应
下载PDF
教育元宇宙的教学场域架构、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15
9
作者 华子荀 黄慕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31,共9页
元宇宙是根据物理世界的样态而由人类创造的数字世界。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概念,是建立在5G、虚拟现实等技术基础上而逐渐成型的。技术的发展成熟为创建教育元宇宙(Edu-Metaverse)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有助于元宇宙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 元宇宙是根据物理世界的样态而由人类创造的数字世界。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概念,是建立在5G、虚拟现实等技术基础上而逐渐成型的。技术的发展成熟为创建教育元宇宙(Edu-Metaverse)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有助于元宇宙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教育元宇宙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一种沉浸式的教学互动场域,同步满足师生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教与学需求。这里的虚拟世界并不是对物理世界的简单复制后所形成的“平行宇宙”,还包括对物理世界的再开发。教育元宇宙的教学探索需要首先明确其场域架构及其支撑技术。研究组建构的教育元宇宙教学场域包括物理层、软件层、应用层、分析层四层架构,贯通四层架构的关键设备与技术包括5G网络、VR沉浸设备及其对应的软件系统、高性能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元宇宙系统、生物数据采集设备及其数据分析算法等。为探究其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创设“图书馆”“校园”“教室”三类教育元宇宙场景,分别对应序列型指引、综合型探究和众创建构三种学习活动,实验实施后的数据分析表明,教育元宇宙能够促进学习者交互感、沉浸感和认知的提高,且随着三种学习活动的递进开展,学习者的认知投入表现出由“中认知投入”向“高认知投入”跃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教学场域 关键技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从柴胡中萃取挥发油及其皂甙的研究 被引量:72
10
作者 葛发欢 李莹 +5 位作者 谢健鸣 李菁 马国俊 陈友鸿 林毅超 李笑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工艺。方法 :主要探讨压力、温度、时间、流量、夹带剂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确定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最佳条件。并将挥发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法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 ,...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工艺。方法 :主要探讨压力、温度、时间、流量、夹带剂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确定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最佳条件。并将挥发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法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 ,同时 ,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挥发油的萃取压力为 2 0MPa ,温度 30℃ ;解析釜I压力为 12MPa ,温度 6 5℃ ;解析釜Ⅱ压力为 6MPa ,温度 40℃ ;萃取时间 4h ,CO2 流量为每1kg原料 10~ 2 0kg·h-1。柴胡皂甙的萃取压力是 30MPa ,温度 6 5℃ ;解析釜I压力为 12MPa ,温度 5 5℃ ;解析釜Ⅱ压力为 6MPa ,温度 43℃ ;萃取时间 3h ,CO2 流量为每 1kg原料 2 0~ 2 5kg·h-1。结论 :超临界CO2 提取挥发油比传统法优越 ,表现在收率大大提高 ,提取时间短等方面。挥发油由己醛等 2 2个化学成分组成。加入乙醇等夹带剂 ,并升高压力和温度 ,才能提出柴胡皂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柴胡 挥发油 皂甙
下载PDF
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官建成 张华胜 高柏杨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8-16,共9页
本文讨论了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研究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地区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实证研究,应用主因素及方差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归纳出界面管理有关的四个主要因素,并对界面管理与企业技术战略关... 本文讨论了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研究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地区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R&D/市场营销界面管理实证研究,应用主因素及方差分析等数据分析技术,归纳出界面管理有关的四个主要因素,并对界面管理与企业技术战略关系及部门间对界面管理因素认识上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管理 技术创新 实证研究 市场营销 R&D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葛发欢 史庆龙 +2 位作者 谭晓华 李志远 金雪松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7期345-350,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着重探讨了压力、温度、流量、时间对收油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_2提取姜黄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用GC-MS分析了所提取的姜黄油的化学组成。对姜黄油的超临界CO_2提取和水蒸汽蒸馏进... 本文首次报道了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姜黄油的工艺研究。着重探讨了压力、温度、流量、时间对收油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_2提取姜黄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用GC-MS分析了所提取的姜黄油的化学组成。对姜黄油的超临界CO_2提取和水蒸汽蒸馏进行了比较。同时还进行了超临界CO_2提取姜黄油的工业化试验。结果证明,压力和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佳的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为25MPa、温度为45℃,分离1压力为12.5MPa、温度为60℃,分离Ⅱ压力为6MPa、温度为38℃,CO_2流量为9kg/kg·h,萃取时间为2小时;超临界CO_2萃取和水蒸汽蒸馏提取的姜黄油化学成分一致,只是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超临界CO_2提取法比水蒸汽法优越,表现为收油率高、提取时间短等;姜黄油用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CO2萃取 姜黄油 工艺 气相色谱
下载PDF
香菇冷冻干燥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宫元娟 王博 +2 位作者 林静 李成华 赵青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6-229,共4页
确定了最优的香菇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以提高冻干效率和冻干香菇品质。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4因素5水平的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了冻干室压力、加热板温度、预冻降温速度和物料厚度等因素对冻干时间、干燥前后物料体积收缩率及复水比等几个... 确定了最优的香菇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以提高冻干效率和冻干香菇品质。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4因素5水平的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研究了冻干室压力、加热板温度、预冻降温速度和物料厚度等因素对冻干时间、干燥前后物料体积收缩率及复水比等几个指标的影响;建立了各指标与试验因子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最后利用多目标非线性优化理论与方法,在保证香菇干燥品质的情况下,得到了香菇(厚度6~10mm)冷冻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干燥室压力111Pa,加热板温度42.5℃,降温速率-0.29℃/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冷冻干燥 工艺参数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何以赋能农业协同创新发展:功能特征、增效机理与管理机制 被引量:42
14
作者 生吉萍 莫际仙 +1 位作者 于滨铜 王志刚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43,共22页
本文在介绍区块链发展进程和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生产组织、加工商和经销商三部门模型,剖析区块链提升供应链创新福利水平和供应链绩效的增效机理,进一步阐释区块链赋能农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管理机制,最后基于种植、养殖、加工等产... 本文在介绍区块链发展进程和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生产组织、加工商和经销商三部门模型,剖析区块链提升供应链创新福利水平和供应链绩效的增效机理,进一步阐释区块链赋能农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管理机制,最后基于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的4个典型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的使用可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各组织的可信、协作和互联,促进多主体供应链的协调和管理,并完善相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引入区块链技术后,供应链可以提高数据质量,并通过降低企业预测误差,降低能耗、物耗与维护费用,减少人力资本需求等,提升供应链绩效和供应链创新福利水平;基于区块链多技术的融合创新,通过产业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空间整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市场表现、提升农业市场效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从而促进农业协同创新发展;4则案例引入区块链技术后,结构分工更加清晰明确,农产品流通方式更加顺畅完备,追溯、监管更加智能化和现代化,各主体绩效和福利水平均得到了提高。总之,区块链应用优化了农业产业化路径和产业链交易方式,通过加快"供应链+区块链""区块链+区域化"生产交易方式建设,推进产业链同类主体间的横向整合和上下游主体间的纵向整合,促进生产者降本增收和农产品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农业发展 协同创新 技术赋能 案例分析
原文传递
城市道路雨水生态处置技术及其案例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俊奇 王文亮 +2 位作者 边静 陈晓君 徐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0-64,共5页
对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案例介绍了道路生物滞留带的设计,并对其径流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能够有效削减径流体积和峰流量,控制径流污染,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具... 对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案例介绍了道路生物滞留带的设计,并对其径流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城市道路雨水处置技术能够有效削减径流体积和峰流量,控制径流污染,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雨水 生态处置技术 生物滞留 案例 控制效果
原文传递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实证分析—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 被引量:31
16
作者 贾军 张卓 张伟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5,59,共8页
技术创新系统可分为产品创新系统和工艺创新系统。基于二象对偶理论,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系统设计为由以创新绩效为表征的状态子系统和以创新资源协同为度量方法的行为子系统构成的二象系统。分析了技术创新系统子系统的二象特征,构建... 技术创新系统可分为产品创新系统和工艺创新系统。基于二象对偶理论,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系统设计为由以创新绩效为表征的状态子系统和以创新资源协同为度量方法的行为子系统构成的二象系统。分析了技术创新系统子系统的二象特征,构建了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1995-2008年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科技活动数据,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协同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其中,提升工艺创新资源协同水平将成为未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协同度 实证
原文传递
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郑展鹏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5,共8页
文章借鉴国际经典技术溢出模型,构建包含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的国际R&D溢出模型,利用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将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对... 文章借鉴国际经典技术溢出模型,构建包含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国际技术溢出渠道的国际R&D溢出模型,利用2003-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将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比较而言,对外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还与技术本身所属的创新层次有关,但总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技术溢出渠道 技术创新 比较研究 面板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多组学联用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改君 苗静 +2 位作者 郭丽颖 贾建伟 崔换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12-3120,共9页
组学技术的运用主要基于高通量分析检测技术,包括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为探索中药治疗疾病的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当中。中药具有多成... 组学技术的运用主要基于高通量分析检测技术,包括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为探索中药治疗疾病的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组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当中。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单一通路研究难以诠释中药"整体观念"的治疗思想,而多组学联用研究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查阅近年文献,对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16S rRNA测序等联用在中药治疗疾病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中药 多组学 机制研究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16S rRNA测序
原文传递
磁悬浮飞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刚 刘昆 张育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5-390,共6页
针对目前卫星上使用的滚珠轴承动量飞轮的不足,概要介绍了磁悬浮飞轮的优点及其分类。首先综述了应用于卫星姿态控制执行机构的磁悬浮飞轮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磁悬浮飞轮的主要关键技术。其次阐述了两轴主动控制型磁悬浮飞... 针对目前卫星上使用的滚珠轴承动量飞轮的不足,概要介绍了磁悬浮飞轮的优点及其分类。首先综述了应用于卫星姿态控制执行机构的磁悬浮飞轮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磁悬浮飞轮的主要关键技术。其次阐述了两轴主动控制型磁悬浮飞轮应用于卫星姿态控制的适应性,较为全面的介绍了我们在磁悬浮飞轮技术研究上的工作与进展。最后展望了磁悬浮飞轮技术未来应用的发展方向,针对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目前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磁悬浮飞轮 研究现状 关键技术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江西钨矿细泥选矿技术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辉 《中国钨业》 CAS 2002年第5期30-33,共4页
简介了江西钨细泥选矿几种典型的工艺流程和细泥选矿技术发展 ,探讨了目前钨细泥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推广钨细泥选矿新工艺、新设备的方向。
关键词 细泥选矿 工艺流程 回收率 江西 钨矿 技术改造 技术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