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由“卢绳日记”引发出的几件史料——1950年代卢绳先生与颐和园测绘及建筑史教学
1
作者 梁雪 《中国建筑教育》 2020年第1期169-174,共6页
本文通过阅读《卢绳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一书中收录的卢绳日记、论文摘要等史料,解读和梳理原中国营造学社会员卢绳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建筑界重新审视传统的背景下,带领天津大学的学生测绘颐和园、联系工匠制作古建筑模型等事件,以及... 本文通过阅读《卢绳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一书中收录的卢绳日记、论文摘要等史料,解读和梳理原中国营造学社会员卢绳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建筑界重新审视传统的背景下,带领天津大学的学生测绘颐和园、联系工匠制作古建筑模型等事件,以及卢先生对古建筑教学、古典园林设计等问题的看法和心得。最后,论及天大教师对中国古典园林研究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绳 古建筑模型制作 中国古典园林 古建筑教学
原文传递
建筑历史教学中的“Archi-Neering”——“西方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课程中三个案例的解读
2
作者 钱锋 《建筑师》 2015年第3期32-38,共7页
建筑历史教学在以往的课程中,常常以风格史作为重点。笔者在所主持的"西方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课程中,尝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从结构、材料、技术和施工等其他角度来重新解读历史建筑。课程采用了"研讨型"教学模式... 建筑历史教学在以往的课程中,常常以风格史作为重点。笔者在所主持的"西方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课程中,尝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从结构、材料、技术和施工等其他角度来重新解读历史建筑。课程采用了"研讨型"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并深入剖析历史中的典型建筑案例。学生们通过这一过程的训练,对于建筑历史和建筑本身的特质和丰富内涵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理解了建筑和承载它的材料、技术和工艺之间所具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领悟了有关"Archi-Neering"的含义。论文选择了三个同样具有穹顶结构的典型建筑案例,展开了对其形态以及结构、材料、技术、施工工艺方面的深入剖析,展示了学生们在课堂实践中所进行的探讨及其多方面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历史教学 Archi-Neering 历史建筑形制与工艺 历史建筑案例解读
下载PDF
对建筑技术史教学和研究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骏阳 《城市建筑》 2016年第1期86-88,共3页
本文是笔者在2015年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从结构和环境调控两个方面论述了建筑技术史在建筑学教育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前者与我国建筑史教学中建筑技术史的缺失有关,而后者则在班纳姆对现代建筑史学技术观之批评... 本文是笔者在2015年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从结构和环境调控两个方面论述了建筑技术史在建筑学教育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前者与我国建筑史教学中建筑技术史的缺失有关,而后者则在班纳姆对现代建筑史学技术观之批评的基础上,涉及环境调控的技术史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议题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史教学与研究 建筑技术史 结构工程 环境调控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中国建筑史教学中的大木作营造认知——梁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明晖 孟祥武 《华中建筑》 2010年第6期169-172,共4页
在中国古代建筑大木作营造作法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直观的认知学习这一部分,加深对古代建筑成就的认同,体验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与博大,笔者尝试让学生亲手制作大木构件模型。以七檩硬山建筑的木构架为例,从计算、加工到安装,遵循古代匠... 在中国古代建筑大木作营造作法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直观的认知学习这一部分,加深对古代建筑成就的认同,体验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与博大,笔者尝试让学生亲手制作大木构件模型。以七檩硬山建筑的木构架为例,从计算、加工到安装,遵循古代匠人的营造方法,深刻体会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教学 大木作 营造 梁架
下载PDF
影像建筑——摄影在建筑史教学中的运用
5
作者 王伟鹏 《建筑技艺》 2019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照片在建筑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通常是毫无异议的,然而这种疏忽却引发了一些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建筑只能以中间媒介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是真实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批判性地论述建筑史教学中摄影成像的运用,阐述可... 照片在建筑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通常是毫无异议的,然而这种疏忽却引发了一些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建筑只能以中间媒介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是真实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批判性地论述建筑史教学中摄影成像的运用,阐述可供选择的数种照片运用的策略,以此来展示由照片和文字创造出的丰富多彩的建筑意义。我们认为理解这些要素对建筑史的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建筑 摄影 建筑史教学
下载PDF
作为学科记忆的建筑史教学
6
作者 卢永毅 《中国建筑教育》 2017年第3期35-42,共8页
建筑史教学如何成为'有用'的知识,能否为建筑设计创新提供启示?本文以同济建筑系西方建筑史课程的部分内容为例,介绍任课教师对相关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论文分析了新时期建筑史教学对知识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新要求,以引入... 建筑史教学如何成为'有用'的知识,能否为建筑设计创新提供启示?本文以同济建筑系西方建筑史课程的部分内容为例,介绍任课教师对相关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论文分析了新时期建筑史教学对知识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新要求,以引入关于记忆的理论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倡在开放的史学中融入历史的多种叙述,使建筑史教学成为构建学科记忆的过程,成为连接传统与创新的不竭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史教学 知识形式 学科记忆 传统与创新
原文传递
从个案积累到领域拓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深入的若干可能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亦师 《建筑师》 2020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在近年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和出版欣欣向荣的背景下,本文简要分析其成因,并尝试讨论若干使本领域走向深入和深刻的可能。首先,以清华大学建筑系开设的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为例,补充论述其教学现状及发掘一手资料、发动多数学生开展普查... 在近年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和出版欣欣向荣的背景下,本文简要分析其成因,并尝试讨论若干使本领域走向深入和深刻的可能。首先,以清华大学建筑系开设的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为例,补充论述其教学现状及发掘一手资料、发动多数学生开展普查和研究的重要性。此外,试从技术史、观念史和思想史等视角与方法,以及重视1949年前后的断裂与接续问题两个方面论述可能的方向与方法。结论部分论述本领域研究的两个特点,指出未来近代建筑史的生命力在于在艰苦、坚实的史料工作和案例研究基础上,能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叙事方式和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建筑史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 学术史 案例研究 领域拓展
下载PDF
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中的“宏观-微观”阅读探析——上海交通大学“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8
作者 赵冬梅 范文兵 刘小凯 《中国建筑教育》 2019年第1期27-32,共6页
20世纪西方史学经历了从以兰克史学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到新史学及新文化史的发展过程,西方建筑史学的发展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受其影响国内的西方建筑历史教学与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起长期的宏观建筑史教学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西方史学经历了从以兰克史学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到新史学及新文化史的发展过程,西方建筑史学的发展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受其影响国内的西方建筑历史教学与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起长期的宏观建筑史教学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被打破。近年来强调历史丰富性和复杂性的微观阅读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教学改革中。微观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但过于关注微观阅读而缺乏结构性认知会导致忽视历史关联性,而陷入自说自话的虚构性误区。因此,我们在西方建筑历史理论教学改革中思考"宏观阅读"与"微观阅读"如何平衡,进行了旨在结构与细节并存的优化教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 宏观建筑史 微观建筑史 宏观阅读 微观阅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