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六堡茶茶艺美学特征及其美学思想体现
被引量:
8
1
作者
曹中环
马士成
龙志荣
《中国茶叶加工》
2016年第1期65-68,共4页
通过介绍六堡茶茶艺演示步骤及技巧,结合考察近年来对茶艺美学和美学思想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六堡茶茶艺美学特征,揭示了六堡茶茶艺体现的美学思想,从而充分挖掘六堡茶茶文化内涵,提升六堡茶文化价值,发展六堡茶文化旅游。
关键词
六堡茶
茶艺
美学
美学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茶碗看日本侘寂审美观
2
作者
郭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2期73-76,共4页
“侘”“寂”作为日本的典型审美观念为人熟知,广泛存在于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侘”“寂”的审美概念和茶道关系十分密切。茶碗是茶道中使用的道具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对于茶碗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这种对于茶碗的喜好和侘寂...
“侘”“寂”作为日本的典型审美观念为人熟知,广泛存在于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侘”“寂”的审美概念和茶道关系十分密切。茶碗是茶道中使用的道具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对于茶碗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这种对于茶碗的喜好和侘寂审美密切相关。该文从日本茶碗来分析日本侘寂审美观,日本茶碗颜色朴素,不追求完美无损的器型,反而刻意通过手工制作一些凹凸起伏,这些都体现出追求静谧简朴,自然闲寂的特点。这也正是侘寂审美观追求的意境。侘寂审美观不仅和日本文化关系密切,同时也对日本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侘寂审美观
日本文化
日本茶碗
日本审美观
茶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茶道视野下的日本平面设计之美
被引量:
5
3
作者
袁宙飞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深深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和美学之中,特别是对享誉全世界的日本平面设计影响深远。梳理日本茶道历史变迁和日本平面设计概况,解析日本茶道精神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于提升我国当下平面设计的发展具有参照体...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深深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和美学之中,特别是对享誉全世界的日本平面设计影响深远。梳理日本茶道历史变迁和日本平面设计概况,解析日本茶道精神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于提升我国当下平面设计的发展具有参照体系的价值,对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共生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茶道
平面设计
美学
和静清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之两端
4
作者
魏子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作为宋代士人代表的苏轼,在政治、器识、议论外的茶道也同样出众。文章从以诗言志角度,分析苏轼的茶诗与茶句,探究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安闲顺适”:现实生活理想化的态度;“以小见大”:理想生活现实化的方式。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
作为宋代士人代表的苏轼,在政治、器识、议论外的茶道也同样出众。文章从以诗言志角度,分析苏轼的茶诗与茶句,探究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安闲顺适”:现实生活理想化的态度;“以小见大”:理想生活现实化的方式。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不仅是宋代士人雅文化之典范,也为中国茶道哲学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一定美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茶道美学
文化结构
安闲顺适
以小见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岭的自然茶道探微
5
作者
杨晓琳
杨岚
杨崇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5期95-98,共4页
云岭自然茶道植根于云南多民族文化中,在云南高原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中茁壮生长。云岭自然茶道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具有深厚的内涵。云岭自然茶道追求原始自然之美,展现出粗犷、直白、开朗、乐观的美。云岭...
云岭自然茶道植根于云南多民族文化中,在云南高原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中茁壮生长。云岭自然茶道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具有深厚的内涵。云岭自然茶道追求原始自然之美,展现出粗犷、直白、开朗、乐观的美。云岭自然茶道融入民族生活,不仅是民间的茶俗,会友的茶席,是日常生活的艺术,也是生活的礼节和社交的规范,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和谐相处的气氛。其民族性、多元性、大众性以及生活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岭
自然茶道
茶道哲学
茶道美学
茶道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日本茶道美学的径山渊源
被引量:
3
6
作者
蔡洞峰
《农业考古》
2019年第2期239-245,共7页
中国禅宗的祖师禅推崇的"茶禅一味"影响日本茶道形式与内容,成为茶禅的终极精神追求。南宋时期,日本多名僧侣来径山寺参研佛学和茶道,从而形成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问世,成为日本茶道之源。茶道中体现的是冷寂的审美境界。在&qu...
中国禅宗的祖师禅推崇的"茶禅一味"影响日本茶道形式与内容,成为茶禅的终极精神追求。南宋时期,日本多名僧侣来径山寺参研佛学和茶道,从而形成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问世,成为日本茶道之源。茶道中体现的是冷寂的审美境界。在"茶禅一味"中呈现的是清寂之美,品味东方流传数千年的优雅和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茶道
径山
美学
茶禅一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茶与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7
作者
郝祥满
刘娟
《文化发展论丛》
2022年第1期285-297,共13页
茶是中国积数千年智慧开发的饮品,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和审美附加,故源于中国的茶品及饮茶文化能传播于世界,风靡于世界,丰富了世界诸多国家、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体验。近代以来,中国茶的出口更是繁荣了世界茶市和茶业经济,推动了饮品工...
茶是中国积数千年智慧开发的饮品,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和审美附加,故源于中国的茶品及饮茶文化能传播于世界,风靡于世界,丰富了世界诸多国家、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体验。近代以来,中国茶的出口更是繁荣了世界茶市和茶业经济,推动了饮品工艺、社交礼仪的精进。中国茶品让世界分享的是多重体验,各民族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宁静的生活和身心的净化,还可以借助茶会、茶艺鉴赏等培养情操并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茶道修验过程中提升审美境界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茶
世界茶业
制茶工艺
品茶文化
茶道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素风、素裁、素穴、素瓷皎然茶道美学思想又研究
8
作者
沈纯道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3-87,94,共6页
皎然在佛教及其禅宗、诗歌及其诗论、茶诗及其茶道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或明或隐的美学倾向和审美观点。通过对其诗文的深入研读,可以找到不少清晰的美学线索。皎然诗中有如此多关于“素”的元素:素风、素高、素诚、素发、素裁、素月、素...
皎然在佛教及其禅宗、诗歌及其诗论、茶诗及其茶道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或明或隐的美学倾向和审美观点。通过对其诗文的深入研读,可以找到不少清晰的美学线索。皎然诗中有如此多关于“素”的元素:素风、素高、素诚、素发、素裁、素月、素穴、素瓷、素耿介、缁素,似乎有意要一素到底。皎然希望“素裁”有“天地秋色”与“庆云从风”一样的自然之态,而不需要有太多的修饰与堆砌。皎然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为“素穴”,这表明他的生活清苦得几乎一无所有。皎然有着一颗雅素之心。他的一句“素瓷雪色缥沫香”,为茶道美学中的茶器做了适时定位,让唐宋两代的茶人有了自己的审美倾向,并在宋代到达艺术审美的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皎然
茶道
茶道美学
素风
素裁
素穴
素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周作人对日本茶道的接受
9
作者
高健欣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8-31,共4页
茶文化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样式之一。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形成了茶禅一体的茶道精神。曾有旅日经历的周作人在汲取中国茶文化营养的基础上,接受了日本茶道精神,从而对其文学创作、生活态度、精神追求等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茶文化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样式之一。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形成了茶禅一体的茶道精神。曾有旅日经历的周作人在汲取中国茶文化营养的基础上,接受了日本茶道精神,从而对其文学创作、生活态度、精神追求等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追溯周作人对日本茶道精神的接受,可以看出其茶文中所流露出的美学范式正是由日本茶道美学与他自身对传统文化、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坚守而共同构筑起来的,同时,这一追溯也为理解周作人追求超越性的生活艺术以及有禅意与"苦味"的生活态度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苦茶
日本茶道
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茶道的美学空间探析
10
作者
危彦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17期116-118,130,共4页
中华茶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美学文化研究价值。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由于物理空间界限相隔与精神空间民族品格等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华茶道美学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大陆模式中华茶道美学较偏向于茶道技巧与寻...
中华茶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美学文化研究价值。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由于物理空间界限相隔与精神空间民族品格等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华茶道美学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大陆模式中华茶道美学较偏向于茶道技巧与寻道养德的审美感受,台湾地区模式中华茶道较偏向于茶道的纯美感体验与多元形式下的审美共鸣。该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中华茶道美学在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审美空间与文化异同。从两岸中华茶道美学的不同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出发探讨比较其隐含文化的不同特性,加深海峡两岸茶道各具特色的美学体验交流,在相互磨合与传承发展中将茶道这一中华民族独特传统文化传扬国内外,探寻中华茶道美学的多元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美学
审美文化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茶道美学探析
11
作者
康保苓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8期1-4,共4页
苏轼茶道美学内容丰富,对茶、水、器、以茶会友、茶道精神等多有论述。宋代茶文化繁荣、经济发展、雅文化流行是苏轼茶道美学形成的外因,个人阅历、人格魅力等是成就苏轼茶道美学的内因。
关键词
苏轼
茶道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境互渗”与审美境界——以中国茶道为中心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晓婷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117,159,共7页
本文从"心""境"关系来探讨中国茶道美学的境界问题。基于"心境互依"而实现的"心境互渗",是审美境界之所以生成的一般特征,具有审美发生学上的普遍意义。"境况"是现场实况,而"境...
本文从"心""境"关系来探讨中国茶道美学的境界问题。基于"心境互依"而实现的"心境互渗",是审美境界之所以生成的一般特征,具有审美发生学上的普遍意义。"境况"是现场实况,而"境界"的现起则是对于"境况"的超越性转换。"境因心起"或"心能转境"是以"心境互渗"为基本条件而生成的审美境界。"心"是境界得以建构的"灵源",是主体心灵在当下境况之下所实现出来的心灵场域,因此一切"境界"皆为"意境",是自身之"心意"与"意义"得以呈现的基本形态。"心不起境"或"心境双泯"是无言之境,蕴含对于生命与存在之究竟实相的终极体悟,是究竟的生命境界,也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
境况
境界
审美
心境互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六堡茶茶艺美学特征及其美学思想体现
被引量:
8
1
作者
曹中环
马士成
龙志荣
机构
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
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16年第1期65-68,共4页
基金
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层次人才研究小组项目
文摘
通过介绍六堡茶茶艺演示步骤及技巧,结合考察近年来对茶艺美学和美学思想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六堡茶茶艺美学特征,揭示了六堡茶茶艺体现的美学思想,从而充分挖掘六堡茶茶文化内涵,提升六堡茶文化价值,发展六堡茶文化旅游。
关键词
六堡茶
茶艺
美学
美学思想
Keywords
Liupao
tea
tea
ceremony
aesthetics
aesthetics
thought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茶碗看日本侘寂审美观
2
作者
郭城
机构
广州华商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2期73-76,共4页
基金
广州华商学院2022年度青年学术科研项目“茶碗的侘寂审美与无常观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HSXS098)。
文摘
“侘”“寂”作为日本的典型审美观念为人熟知,广泛存在于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侘”“寂”的审美概念和茶道关系十分密切。茶碗是茶道中使用的道具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对于茶碗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这种对于茶碗的喜好和侘寂审美密切相关。该文从日本茶碗来分析日本侘寂审美观,日本茶碗颜色朴素,不追求完美无损的器型,反而刻意通过手工制作一些凹凸起伏,这些都体现出追求静谧简朴,自然闲寂的特点。这也正是侘寂审美观追求的意境。侘寂审美观不仅和日本文化关系密切,同时也对日本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日本茶道
侘寂审美观
日本文化
日本茶碗
日本审美观
茶文化
Keywords
Japanese
tea
ceremony
Wabi-sabi
aesthetics
Japanese
culture
Japanese
tea
bowl
Japanese
aesthetics
tea
culture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茶道视野下的日本平面设计之美
被引量:
5
3
作者
袁宙飞
机构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1 种基金
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CXZZ12_0077]
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206090063]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深深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和美学之中,特别是对享誉全世界的日本平面设计影响深远。梳理日本茶道历史变迁和日本平面设计概况,解析日本茶道精神对日本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于提升我国当下平面设计的发展具有参照体系的价值,对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共生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日本
茶道
平面设计
美学
和静清寂
Keywords
Japan
tea
ceremony
graphic
design
aesthetics
harmony
and
tranquility
分类号
J511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之两端
4
作者
魏子钦
机构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桐城方氏学派哲学思想研究”(19ZBX059)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作为宋代士人代表的苏轼,在政治、器识、议论外的茶道也同样出众。文章从以诗言志角度,分析苏轼的茶诗与茶句,探究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安闲顺适”:现实生活理想化的态度;“以小见大”:理想生活现实化的方式。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不仅是宋代士人雅文化之典范,也为中国茶道哲学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一定美学思考。
关键词
苏轼
茶道美学
文化结构
安闲顺适
以小见大
Keywords
Su
Shi
tea
ceremony
aesthetics
cultural
structure
leisure
and
carefree
making
a
whole
picture
out
of
its
small
details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岭的自然茶道探微
5
作者
杨晓琳
杨岚
杨崇仁
机构
日本德岛大学
昆明吉生茶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35期95-98,共4页
文摘
云岭自然茶道植根于云南多民族文化中,在云南高原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中茁壮生长。云岭自然茶道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具有深厚的内涵。云岭自然茶道追求原始自然之美,展现出粗犷、直白、开朗、乐观的美。云岭自然茶道融入民族生活,不仅是民间的茶俗,会友的茶席,是日常生活的艺术,也是生活的礼节和社交的规范,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和谐相处的气氛。其民族性、多元性、大众性以及生活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云岭
自然茶道
茶道哲学
茶道美学
茶道生活
Keywords
Yunnan
mountains
Natural
tea
ceremony
Philosophy
of
tea
ceremony
aesthetics
of
tea
ceremony
Life
of
tea
ceremony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日本茶道美学的径山渊源
被引量:
3
6
作者
蔡洞峰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2019年第2期239-245,共7页
文摘
中国禅宗的祖师禅推崇的"茶禅一味"影响日本茶道形式与内容,成为茶禅的终极精神追求。南宋时期,日本多名僧侣来径山寺参研佛学和茶道,从而形成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问世,成为日本茶道之源。茶道中体现的是冷寂的审美境界。在"茶禅一味"中呈现的是清寂之美,品味东方流传数千年的优雅和文明。
关键词
日本茶道
径山
美学
茶禅一味
Keywords
Japanese
tea
ceremony
Jingshan
Mountain
aesthetics
the
concept
that
drinking
tea
is
like
Zen
meditation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茶与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7
作者
郝祥满
刘娟
机构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大学中日社会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出处
《文化发展论丛》
2022年第1期285-297,共13页
文摘
茶是中国积数千年智慧开发的饮品,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和审美附加,故源于中国的茶品及饮茶文化能传播于世界,风靡于世界,丰富了世界诸多国家、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体验。近代以来,中国茶的出口更是繁荣了世界茶市和茶业经济,推动了饮品工艺、社交礼仪的精进。中国茶品让世界分享的是多重体验,各民族在品茶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宁静的生活和身心的净化,还可以借助茶会、茶艺鉴赏等培养情操并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茶道修验过程中提升审美境界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
关键词
中国茶
世界茶业
制茶工艺
品茶文化
茶道美学
Keywords
Chinese
tea
World
tea
Industry
tea
-making
Process
tea
Tasting
Culture
tea
ceremony
aesthetics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素风、素裁、素穴、素瓷皎然茶道美学思想又研究
8
作者
沈纯道
机构
上海禅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出处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3-87,94,共6页
文摘
皎然在佛教及其禅宗、诗歌及其诗论、茶诗及其茶道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或明或隐的美学倾向和审美观点。通过对其诗文的深入研读,可以找到不少清晰的美学线索。皎然诗中有如此多关于“素”的元素:素风、素高、素诚、素发、素裁、素月、素穴、素瓷、素耿介、缁素,似乎有意要一素到底。皎然希望“素裁”有“天地秋色”与“庆云从风”一样的自然之态,而不需要有太多的修饰与堆砌。皎然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为“素穴”,这表明他的生活清苦得几乎一无所有。皎然有着一颗雅素之心。他的一句“素瓷雪色缥沫香”,为茶道美学中的茶器做了适时定位,让唐宋两代的茶人有了自己的审美倾向,并在宋代到达艺术审美的高地。
关键词
皎然
茶道
茶道美学
素风
素裁
素穴
素瓷
Keywords
Jiaoran
tea
ceremony
aesthetics
of
tea
ceremony
plain
style
plain
genre
plain
cave
plain
porcelain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J19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周作人对日本茶道的接受
9
作者
高健欣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8-31,共4页
文摘
茶文化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样式之一。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形成了茶禅一体的茶道精神。曾有旅日经历的周作人在汲取中国茶文化营养的基础上,接受了日本茶道精神,从而对其文学创作、生活态度、精神追求等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追溯周作人对日本茶道精神的接受,可以看出其茶文中所流露出的美学范式正是由日本茶道美学与他自身对传统文化、传统士大夫精神的坚守而共同构筑起来的,同时,这一追溯也为理解周作人追求超越性的生活艺术以及有禅意与"苦味"的生活态度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
关键词
周作人
苦茶
日本茶道
美学
Keywords
Zhou
zuoren
bitter
tea
Japanese
tea
ceremony
aesthetics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茶道的美学空间探析
10
作者
危彦霖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17期116-118,130,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华夏美学“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项目编号:GD18CZW03)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华茶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美学文化研究价值。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由于物理空间界限相隔与精神空间民族品格等因素逐渐形成了中华茶道美学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大陆模式中华茶道美学较偏向于茶道技巧与寻道养德的审美感受,台湾地区模式中华茶道较偏向于茶道的纯美感体验与多元形式下的审美共鸣。该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中华茶道美学在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审美空间与文化异同。从两岸中华茶道美学的不同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出发探讨比较其隐含文化的不同特性,加深海峡两岸茶道各具特色的美学体验交流,在相互磨合与传承发展中将茶道这一中华民族独特传统文化传扬国内外,探寻中华茶道美学的多元魅力。
关键词
茶道美学
审美文化
比较研究
Keywords
tea
ceremony
aesthetics
Aesthetic
culture
A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茶道美学探析
11
作者
康保苓
机构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系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8期1-4,共4页
基金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与超越:宋代休闲美学思想研究(12CZX073)
文摘
苏轼茶道美学内容丰富,对茶、水、器、以茶会友、茶道精神等多有论述。宋代茶文化繁荣、经济发展、雅文化流行是苏轼茶道美学形成的外因,个人阅历、人格魅力等是成就苏轼茶道美学的内因。
关键词
苏轼
茶道美学
Keywords
Su
Shi
tea
ceremony
aesthetics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境互渗”与审美境界——以中国茶道为中心
被引量:
1
12
作者
刘晓婷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系
贵州大学人武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117,159,共7页
文摘
本文从"心""境"关系来探讨中国茶道美学的境界问题。基于"心境互依"而实现的"心境互渗",是审美境界之所以生成的一般特征,具有审美发生学上的普遍意义。"境况"是现场实况,而"境界"的现起则是对于"境况"的超越性转换。"境因心起"或"心能转境"是以"心境互渗"为基本条件而生成的审美境界。"心"是境界得以建构的"灵源",是主体心灵在当下境况之下所实现出来的心灵场域,因此一切"境界"皆为"意境",是自身之"心意"与"意义"得以呈现的基本形态。"心不起境"或"心境双泯"是无言之境,蕴含对于生命与存在之究竟实相的终极体悟,是究竟的生命境界,也是最高的审美境界。
关键词
茶道
境况
境界
审美
心境互渗
Keywords
tea
-
ceremony
state
of
circumstances
realm
of
aesthetics
mutual
permeation
of
mind
and
scene
分类号
B83-05 [哲学宗教—美学]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六堡茶茶艺美学特征及其美学思想体现
曹中环
马士成
龙志荣
《中国茶叶加工》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茶碗看日本侘寂审美观
郭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日本茶道视野下的日本平面设计之美
袁宙飞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之两端
魏子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云岭的自然茶道探微
杨晓琳
杨岚
杨崇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和敬清寂”与“茶禅一味”——日本茶道美学的径山渊源
蔡洞峰
《农业考古》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茶与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郝祥满
刘娟
《文化发展论丛》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素风、素裁、素穴、素瓷皎然茶道美学思想又研究
沈纯道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周作人对日本茶道的接受
高健欣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华茶道的美学空间探析
危彦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苏轼茶道美学探析
康保苓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心境互渗”与审美境界——以中国茶道为中心
刘晓婷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