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性肾病靶抗原及特异性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陆露莹 韩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841-845,共5页
膜性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疾病特异性靶抗原如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的发现为膜性肾病的诊治开辟新的思路,尤其为针对B细胞谱系的干预提供了基础,即治疗的核心是减少抗体产生和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该文从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疾病特异性靶抗原如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的发现为膜性肾病的诊治开辟新的思路,尤其为针对B细胞谱系的干预提供了基础,即治疗的核心是减少抗体产生和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该文从膜性肾病的特异性靶抗原出发,探讨有前景的靶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靶抗原 B细胞治疗
下载PDF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抗肿瘤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晓彤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5-761,共7页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2006年首个临床试验成功至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在杀伤性、安全性、持久性这三方面仍面临着...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2006年首个临床试验成功至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在杀伤性、安全性、持久性这三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TCR-T的趋化、浸润与活化将是提高其杀伤肿瘤作用的关键;新抗原具有高度的肿瘤特异性与免疫原性,是保障治疗安全有效和实现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另外,回输低分化的T细胞亚群是产生持久免疫应答的可靠方法。本文将结合当前的研究进展,从以上三个角度阐述TCR-T抗肿瘤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CR-T) 靶抗原 肿瘤微环境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膜性肾病靶抗原与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子哥 李懿 鲍浩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0-465,共6页
膜性肾病(MN)是一种免疫密切相关的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的核心在于体内产生针对肾小球足细胞特定抗原的自身抗体,两者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近年来,一系列靶抗原相继被识别与鉴定,其检测方法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激光显微切割联合... 膜性肾病(MN)是一种免疫密切相关的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的核心在于体内产生针对肾小球足细胞特定抗原的自身抗体,两者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近年来,一系列靶抗原相继被识别与鉴定,其检测方法包括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等,旨在从复杂的生物样本中确定并验证特定的抗原分子。此外,MN患者尿液和血液标本中一些蛋白质、代谢物和非编码RNA水平与健康对照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分子标志物在MN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靶抗原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食品与饲料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武侠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9-117,共9页
致病微生物污染是造成饲料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着重就我国现行有效的饲料和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标准所涉及的传统检测方法和现代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论述和归纳分类。按照检测方法的原理将现代快速分析技术分为免疫... 致病微生物污染是造成饲料和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着重就我国现行有效的饲料和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标准所涉及的传统检测方法和现代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论述和归纳分类。按照检测方法的原理将现代快速分析技术分为免疫识别技术、核酸测定技术、核酸杂交技术和细胞成分分析技术四大类,同时提出了应用现代分析技术解决传统微生物鉴定技术问题的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芯片生物传感器技术、MALDITOF-MS质谱分析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或将成为今后饲料和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应于现代新技术发展要求的国家细菌鉴定指纹质谱图数据库、分子分型数据库、基因序列图谱数据库,以便于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菌 抗原抗体 核苷酸 探针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并殖吸虫McAb识别靶抗原的IFAT固相抗原定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史志明 张耀娟 +1 位作者 章子豪 WillyF.Piessens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07-209,257,共4页
本文报告应用16 种单克隆抗体(McAb)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卫氏并殖吸虫(P.w)、斯氏狸殖吸虫(P.s)及三平正并殖吸虫(E.c)成虫及其子宫部位虫卵的冰冻切片作靶抗原的定位研究证明:以P.w成虫抗原制备的杂交瘤分泌的8种McAb中,4种具... 本文报告应用16 种单克隆抗体(McAb)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卫氏并殖吸虫(P.w)、斯氏狸殖吸虫(P.s)及三平正并殖吸虫(E.c)成虫及其子宫部位虫卵的冰冻切片作靶抗原的定位研究证明:以P.w成虫抗原制备的杂交瘤分泌的8种McAb中,4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只识别P.w的有关抗原,另4种与P.s或E.C出现交叉反应;以P.w囊蚴抗原所制备的杂瘤分泌的8种McAb中,2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只识别P.w的有关抗原,1种只识别E.c抗原,1种与E.c出现交叉反应,另4种不识别固相抗原片上的抗原.这些McAb识别抗原的部位主要为肠上皮、皮层、食管、排泄囊及卵壳.识别P.w 抗原显示的荧光均较P.s、E.c者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 靶抗原 固相抗原 单克隆抗体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下载PDF
Current advances in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for refractory/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 被引量:4
6
作者 He HUANG Heng-wei WU Yong-xian 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9-41,共13页
Multiple myeloma(MM),considered an incurable hematological malignancy,is characterized by its clonal evolution of malignant plasma cells.Alth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and the in... Multiple myeloma(MM),considered an incurable hematological malignancy,is characterized by its clonal evolution of malignant plasma cells.Alth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ovel agents such as immunomodulatory drugs(IMiDs)and proteasome inhibitors(PIs)have doubled the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o eight years,relapsed and refractory diseases are still frequent events in the course of MM.To achieve a durable and deep remission,immunotherapy modaliti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relapsed/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RRMM).Among these approaches,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cell therapy is the most promising star,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uccess in B-cell neoplasms.In this immunotherapy,autologous T cells are engineered to express an artificial receptor which targets a tumor-associated antigen and initiates the T-cell killing procedure.Tisagenlecleucel and Axicabtagene,targeting the CD19 antigen,are the two pacesetters of CAR T-cell products.They were approv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in 2017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an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Their development enabled unparalleled efficacy in combating hematopoietic neoplasms.In this review article,we summarize six promising candidate antigens in MM that can be targeted by CARs and discuss some noteworthy studies of the safety profile of current CAR T-cell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 cells IMMUNOTHERAPY Monoclonal antibody(mAb) target antigen Multiple myeloma
原文传递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tau inhibits autophagosome formation by activating TIA1-amino acid-mTORC1 signaling
7
作者 Meng-Zhu Li En-Jie Liu +11 位作者 Qiu-Zhi Zhou Shi-Hong Li Shi-Jie Liu Hai-Tao Yu Qi-Hang Pan Fei Sun Ting He Wei-Jin Wang Dan Ke Yu-Qi Feng Jun Li Jian-Zhi W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75-190,共16页
Background:Autophagy dysfunc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au accumulation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AD).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nd how the accumulating tau may in turn affect autop... Background:Autophagy dysfunc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au accumulation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AD).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nd how the accumulating tau may in turn affect autophagy.Methods:The primary hippocampal neurons,N2a and HEK293T cells with tau overexpression were respectively starved and treated with vinblastin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au on the initiating steps of autophagy,which was analysed by Student’s two-tailed t-test.The rapamycin and concanamycin A were employed to inhibit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kinase complex 1(mTORC1)activity and the vacuolar H+-ATPase(v-ATPase)activity,respectively,which were analysed by One-way ANOVA with post hoc tests.The Western blotting,co-immunoprecipitation and immunofuorescence staining were conducted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tau effects of mTORC1 signaling alterations,as analysed by Student’s two-tailed t-test or One-way ANOVA with post hoc tests.The autophagosome formation was detected by immunofuorescence stai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amino acids(AA)levels were detec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Results:We observed that overexpressing human full-length wild-type tau to mimic AD-like tau accumulation induced autophagy deficits.Further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increased tau could bind to the prion-related domain of T cell intracellular antigen 1(PRD-TIA1)and this associ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intercellular level of amino acids(Leucine,P=0.0038;Glutamic acid,P=0.0348;Alanine,P=0.0037;Glycine,P=0.0104),with concordant upregulation of mTORC1 activity[phosphorylated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binding protein 1(p-4EBP1),P<0.0001;phosphorylated 70 kD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1(p-p70S6K1),P=0.0001,phosphorylated unc-51-like autophagyactivating kinase 1(p-ULK1),P=0.0015]and inhibition of autophagosome formation[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II(LC3 II),P=0.0073;LC3 puncta,P<0.0001].As expected,this tau-in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 Autophagy Amino acid pathway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kinase complex 1(mTORC1) T cell intracellular antigen 1(TIA1)
下载PDF
膜性肾病靶抗原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代叶梅 苏晓乐 王利华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282-286,共5页
膜性肾病(MN)是由抗体介导的一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自身抗体结合靶抗原后激活补体,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和蛋白尿。现已发现了MN靶抗原包括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外泌素1/2复... 膜性肾病(MN)是由抗体介导的一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自身抗体结合靶抗原后激活补体,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和蛋白尿。现已发现了MN靶抗原包括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外泌素1/2复合物(EXT1/2)、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丝氨酸蛋白酶高温需求因子A1(HTRA1)、臂板蛋白3B(Sema3B)、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CAM1)、原钙粘蛋白7(PCDH7)、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3(TGFBR3)和接触蛋白1(CNTN1)等。本文对这些靶抗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MN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抗体 靶抗原
原文传递
膜性肾病抗原与发病机制
9
作者 杨阳 沈清 《生命的化学》 CAS 2023年第12期1878-1885,共8页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免疫介导的肾脏疾病,其特征是上皮下免疫沉积。目前通过利用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经鉴定出多种靶抗原,抗原相关MN可能表现出独特的临床及病理学关联,有助于医生识别潜在病因和触发因素,如自身...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免疫介导的肾脏疾病,其特征是上皮下免疫沉积。目前通过利用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经鉴定出多种靶抗原,抗原相关MN可能表现出独特的临床及病理学关联,有助于医生识别潜在病因和触发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药物和感染等。基于抗原的方法将进一步定义MN的亚型,有望促进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的发展。故本文就近年MN抗原、组织病理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靶抗原 自身免疫
原文传递
抗精子抗体相关靶抗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德宇 黄宇烽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58-460,464,共4页
抗精子抗体能导致免疫性不育 ,对抗精子抗体靶抗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抗精子抗体与不育的因果关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陆续发现的 6种重要的抗精子抗体靶抗原的结构和功能 ,为进一步探讨抗精子抗体与不育的因果关系以及筛选免疫避孕疫... 抗精子抗体能导致免疫性不育 ,对抗精子抗体靶抗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抗精子抗体与不育的因果关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陆续发现的 6种重要的抗精子抗体靶抗原的结构和功能 ,为进一步探讨抗精子抗体与不育的因果关系以及筛选免疫避孕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子抗体 靶抗原 不育
下载PDF
识别不同靶抗原的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临床表型相关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昭 贾晓玉 +6 位作者 刘畅 赵娟 杨瑞 曲贞 郑欣 刘章锁 赵明辉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识别不同靶抗原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抗体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以重组人a1、a2、a3、a4和a5(IV)NC1为固相抗原,测定97例抗GBM... 目的研究识别不同靶抗原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抗体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以重组人a1、a2、a3、a4和a5(IV)NC1为固相抗原,测定97例抗GBM病患者血清中抗体的靶抗原,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69例患者血清进一步应用以正常人肾组织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的位置。隐匿性抗原表位的暴露采用6M尿素对组织切片进行预处理,天然暴露抗原表位的检测则以未经处理的组织切片作为底物。结果所有患者血清均识别a3(IV)NC1,56.7%患者同时识别a1(IV)NC1,43.3%患者识别a2(IV)NC1,53.6%患者识别a4(IV)NC1,85.6%患者识别a5(IV)NC1。抗a3(IV)NC1抗体的水平是患者确诊时的血肌酐水平(r=0.308,P=0.003)以及肾脏病理肾小球中新月体的比例(r=0.492,P<0.05)的独立决定因素。识别a5(IV)NC1的患者血清对天然暴露的抗原表位的识别率较高(67.3%比30.0%,P=0.026),且抗a5(IV)NC1抗体的水平与细胞性新月体的比例呈正相关(P=0.013)。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阳性的患者,对a1(IV)NC1(7.3%比26.2%,P=0.011)和a4(IV)NC1(7.7%比24.4%,P=0.023)的识别率较低。结论抗GBM抗体的主要靶抗原位于a3(IV)NC1,其抗体的水平是肾脏损害程度的决定因素。天然暴露的抗原表位可能与a5(IV)NC1相关,其抗体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合并ANCA阳性的患者,其抗体识别的靶抗原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 Goodpasture病 自身抗体 靶抗原 临床表型
下载PDF
膜性肾病靶抗原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郁良 解汝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膜性肾病(MN)是成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经过数十年的不断研究,MN的发病机制已日趋明确,M型磷脂酶A2受体、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域7A等靶抗原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肾活检,可为MN的诊断、... 膜性肾病(MN)是成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经过数十年的不断研究,MN的发病机制已日趋明确,M型磷脂酶A2受体、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域7A等靶抗原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肾活检,可为MN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传统免疫抑制剂对B细胞抑制不足,疗效不稳定,容易复发。以利妥昔单抗为首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够高效杀伤清除B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疗效稳定且安全性高,为MN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MN靶抗原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MN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靶抗原 单克隆抗体 治疗
下载PDF
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认识和争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毕礼明 王朝晖 俞海瑾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3,共4页
中性粒细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组临床表现为ANCA阳性并且累及多系统的寡免疫复合物型小血管炎。AAV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病因尚不清楚,可导致器官和血管的局灶坏死。若累及肺脏可导致肺泡出血,肾脏受累则可表现为新月... 中性粒细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组临床表现为ANCA阳性并且累及多系统的寡免疫复合物型小血管炎。AAV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病因尚不清楚,可导致器官和血管的局灶坏死。若累及肺脏可导致肺泡出血,肾脏受累则可表现为新月体性肾炎和急性肾衰竭,皮肤表现为紫癜性皮疹和溃疡。临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部分患者需要血浆置换。笔者对AAV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进行探讨,阐述了一些不同的认识和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质抗体 血管炎 靶抗原
下载PDF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鉴定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C 被引量:3
14
作者 喻启桂 秦克锋 +3 位作者 高谦 汪美先 姜绍谆 王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33-337,共5页
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HSV—1/HSV-2)型间重组株作物理谱图的方法.鉴定出抗HSV的单克隆抗体(McAb) 1A12、Mad-2、2D11、CM-D3、2A8和1C_4的靶抗原是一组分子量在105~130Ka之间的糖蛋白,其编码基因定位于长单一序列... 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HSV—1/HSV-2)型间重组株作物理谱图的方法.鉴定出抗HSV的单克隆抗体(McAb) 1A12、Mad-2、2D11、CM-D3、2A8和1C_4的靶抗原是一组分子量在105~130Ka之间的糖蛋白,其编码基因定位于长单一序列(UL)上,在0.536~0.682遗传单位之间,与gC的编码基因部分重叠。故认为这些McAbs的靶抗原为gC,其中,Mad-2和CM-D3分别为HSV-1和HSV-2型特异性,其靶抗原分别为gC-1和gC-2。ELISA阻断试验结果表明,4株型共同性McAbs 1A12、2D11、2A8和1C4.抗gC上4个独立的抗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放射免疫 沉淀试验
下载PDF
肾癌相关抗原G250-MN/CAⅨ在肾癌疫苗和免疫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亮 田仁礼 +1 位作者 阎瑾琦 于继云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2-585,共4页
肿瘤疫苗主要是通过肿瘤相关抗原,尤其是肿瘤特异性抗原,激活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达到治疗目的。G250在肾细胞癌中的特异性表达使它成为肾癌疫苗潜在的靶抗原和肾癌免疫治疗的重要靶分子。本文主要针对以G250-MN/CA... 肿瘤疫苗主要是通过肿瘤相关抗原,尤其是肿瘤特异性抗原,激活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达到治疗目的。G250在肾细胞癌中的特异性表达使它成为肾癌疫苗潜在的靶抗原和肾癌免疫治疗的重要靶分子。本文主要针对以G250-MN/CAⅨ为特异性靶点的肾癌疫苗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抗原 肿瘤 癌症疫苗 G250-MN/CAⅨ 靶抗原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肿瘤靶向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恬 张慧林 童华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47-452,共6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具有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特异性和细胞毒素的抗肿瘤能力,其利用化学接头将细胞毒性药物与单克隆抗体偶联,与肿瘤部位的靶抗原结合后释放毒素。尽管概念简单,但是结构设计复杂、药物副作用明...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具有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特异性和细胞毒素的抗肿瘤能力,其利用化学接头将细胞毒性药物与单克隆抗体偶联,与肿瘤部位的靶抗原结合后释放毒素。尽管概念简单,但是结构设计复杂、药物副作用明显和疗效欠佳等问题为其进一步研究应用带来了挑战。随着新技术的出现,ADC的开发逐渐获得了较为瞩目的研究成果。本综述就ADC的发展历程、结构及功能等方面进行论述,并主要阐述了一些目前具有较大临床意义的ADC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偶联物 肿瘤 单克隆抗体 靶抗原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及其靶抗原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小文 尧荣凤 +2 位作者 鞠北华 黄清水 朱清仙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活动期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靶抗原的分析,探讨ANCA在LN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33例处于活动期的LN患者和20例正常... 目的通过对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活动期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靶抗原的分析,探讨ANCA在LN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33例处于活动期的LN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血清ANCA,并分析ANCA与LN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用IIF方法检测时,ANCA在LN的阳性率为45.4%,全部是核周型ANCA(p-ANCA)。用ELISA方法检测靶抗原,乳铁蛋白(LF)为主要的靶抗原,占80.0%,且其荧光模型全为甲醛敏感型。其余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占20.0%,其荧光模型为甲醛抵抗型。而正常对照血清ANCA及其靶抗原全部阴性。ANCA阳性组中LN患者平均年龄为24.3岁±4.5岁,而ANCA阴性组中LN患者平均年龄为31.9岁±9.3岁,ANCA阳性组合并皮肤血管炎、病情活动及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但2组间病理分型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ANCA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过程,且与LN的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靶抗原
下载PDF
新型被动性膜性肾病模型靶抗原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艳 黄智敏 +2 位作者 赵秀芬 钱军 邢昌赢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3-65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兔抗人足细胞蛋白抗体诱导的新型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靶抗原的初步定位。方法观察第28天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免疫后的兔血清分别在正常大鼠肾组织、正常人肾组织和正常人足细胞的定位。结果免疫后的兔血清和第28天模型组鼠血清均可见... 目的探讨兔抗人足细胞蛋白抗体诱导的新型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靶抗原的初步定位。方法观察第28天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免疫后的兔血清分别在正常大鼠肾组织、正常人肾组织和正常人足细胞的定位。结果免疫后的兔血清和第28天模型组鼠血清均可见沉积于正常人肾组织、正常大鼠肾组织基底膜外侧和足细胞结合。兔血清和人足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膜均能结合,鼠血清和人足细胞在足突部位结合最多。结论新型被动性膜性肾病模型靶抗原初步定位为足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性膜性肾病模型 靶抗原
原文传递
靶向抗肿瘤抗体-药物偶联物研发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铭 《大众科技》 2022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将细胞毒性小分子药物与单克隆抗体偶联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利用抗体的特异靶向性和细胞毒性小分子的高效抗肿瘤活性,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是当前肿瘤创新药研发的热点。文章主要从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和人源化改造、...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将细胞毒性小分子药物与单克隆抗体偶联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利用抗体的特异靶向性和细胞毒性小分子的高效抗肿瘤活性,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是当前肿瘤创新药研发的热点。文章主要从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和人源化改造、靶点抗原的选择、细胞毒小分子的类型、连接子的偶联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对ADC研发趋势进行总结分析,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偶联物 单克隆抗体 靶点抗原 细胞毒性小分子 连接子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男性避孕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德宇 刘生杰 朱茂英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7,共4页
抗精子抗体能导致的免疫性不育,对抗精子抗体靶抗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抗精子抗体与不育的因果关系.文章总结了近年来男性避孕疫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避孕疫苗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避孕疫苗 精子靶抗原 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