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长制下跨省河流管理保护现状及联防联控对策研究——以赤水河为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吴志广 汤显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共7页
河长制为区域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何在流域层面实现联防联控是当前河长制推行的难点与薄弱环节。以长江流域典型跨省河流——赤水河为例,针对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梳理流域内河长制推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河长制工作的... 河长制为区域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如何在流域层面实现联防联控是当前河长制推行的难点与薄弱环节。以长江流域典型跨省河流——赤水河为例,针对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梳理流域内河长制推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河长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总结了赤水河流域保护管理的主要经验与不足;再从推进流域保护整体规划与立法、促进部门联动与联合执法、规范跨界断面监测评估、严格水量分配调度和完善资金投入激励等方面,提出了河长制下赤水河流域联防联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他跨省河流的流域整体性管理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生态环境保护 流域综合管理 联防联控 监测评估 赤水河
下载PDF
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昂 王武 马旭洲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2,共4页
本文阐述了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将稻蟹共作模式的历史特点分为3个阶段:兴起阶段、思考阶段和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表明了该模式对生态系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讲述了新型稻蟹共作模式——"盘山模式"的特点。并对今后稻蟹共作... 本文阐述了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将稻蟹共作模式的历史特点分为3个阶段:兴起阶段、思考阶段和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表明了该模式对生态系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讲述了新型稻蟹共作模式——"盘山模式"的特点。并对今后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作 大垄双行 生态环境 植物保护 盘山模式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彦随 夏军 +3 位作者 王永生 宋进喜 赵新正 刘晓琼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7-370,共14页
科学解析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机理,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成为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时代“一带一路”与黄河流域国家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实施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科学计划,具... 科学解析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机理,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成为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时代“一带一路”与黄河流域国家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优势,实施黄河流域人地系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科学计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文梳理黄河流域人地系统面临主要问题,解析黄土高原“三生”空间演化及其耦合特征,探讨人地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提出了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研究范式和“土”字样带。通过黄河流域人地系统智能化模拟、高质量发展情景分析,揭示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结构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阐明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的关键因子及其驱动机制,为全面构建黄河流域资源能源节约与集约利用技术体系,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人地系统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 人地系统科学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河湖长制助推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志广 《长江技术经济》 2018年第3期22-28,共7页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提供了有利契机和重要抓手。本文立足地方河湖长制与流域综合管理的深度融合,基于长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节约保护优先与保护管理并重,划定监管边界与严格监管考核,区域措施落地与流域整...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提供了有利契机和重要抓手。本文立足地方河湖长制与流域综合管理的深度融合,基于长江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坚持节约保护优先与保护管理并重,划定监管边界与严格监管考核,区域措施落地与流域整体协调,强化科技支撑和鼓励公众参与等原则,探讨建立健全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协调管理、统一监测和科学评估等制度,完善绿色绩效考核与生态补偿等机制,以期促进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取得实效和长效,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河湖长制 生态环境 保护
下载PDF
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改革之我见 被引量:13
5
作者 吕敏 齐晓安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5,共7页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税收作为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而且应当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及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绿色税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税收作为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而且应当在"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及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绿色税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提高我国绿色税收体系在税收制度中的地位,改革现行的绿色税收体系,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改革已经具备了政治、社会及制度基础。我国新的绿色税收体系应由改革后的资源税、新开征的环境污染税和能源税三大税种以及其他税种中的"绿色元素"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收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税 环境污染税 能源税
原文传递
河长制下北京水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路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东春 唐摇影 +1 位作者 王凤春 高晓龙 《中国水利》 2019年第20期11-16,共6页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整体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北京市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政策环境和科技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索河长制背景下以政府(包括河长)、企业(市场)、公众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的管理思路,政府主...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整体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本研究立足于北京市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政策环境和科技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索河长制背景下以政府(包括河长)、企业(市场)、公众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的管理思路,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相互监督、支持和促进,共同推进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提出推进、改善北京市水生态系统管理的制度措施,对优化城市水生态系统管理、推进北京市落实河长制相关要求、协调水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水生态管理水平提供较为完整的决策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水生态环境 保护管理路径 北京
下载PDF
河长制下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效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向敏 马海良 姜明栋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11期4-7,17,共5页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目前农村水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农村水生态污染源,提出控制污染源头、结合多种污染治理技术、增强环保意识等农村水环境治理具体建议。并在河长制的基础上,结合协同治理思想,提出建立工作制度搭建信息化水治理平台、拓宽... 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目前农村水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农村水生态污染源,提出控制污染源头、结合多种污染治理技术、增强环保意识等农村水环境治理具体建议。并在河长制的基础上,结合协同治理思想,提出建立工作制度搭建信息化水治理平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的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农村 水生态环境 保障机制
下载PDF
云南开远南洞暗河系统生态环境地质管理保护区划分 被引量:6
8
作者 段乔文 周翠琼 李焱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年第2期57-62,共6页
 从南洞暗河系统生态环境地质现状特征入手,根据暗河系统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由人类活动带来的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不同,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自净能力及含水层环境容量等为依据,并综合考虑区内工农业布局、社会经济...  从南洞暗河系统生态环境地质现状特征入手,根据暗河系统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由人类活动带来的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不同,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化、自净能力及含水层环境容量等为依据,并综合考虑区内工农业布局、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将南洞暗河系统划分为三级水资源管理保护区,使暗河水资源管理更科学合理,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河 生态环境地质 管理 保护区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浅谈GIS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罗筱枭 林梦晓 刘旻慧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59-160,176,共3页
GIS技术能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集成到一个共同的信息流中,将其应用于综合性和复杂性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从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应急预报等六个方面,论述了... GIS技术能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集成到一个共同的信息流中,将其应用于综合性和复杂性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从环境监测、环境评价和预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应急预报等六个方面,论述了GIS技术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 应用
下载PDF
长庆油田生态油气田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苟晓涛 董晓玲 +1 位作者 杨静 张翼鹏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0年第1期7-11,60,共6页
介绍了长庆油田生态油气田的建设目标,阐述了具体做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依法合规抓项目建设,分步分类解决油田突出环境问题,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样板,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建立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得出: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是建设生态... 介绍了长庆油田生态油气田的建设目标,阐述了具体做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依法合规抓项目建设,分步分类解决油田突出环境问题,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样板,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建立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得出: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是建设生态油气田的前提,打造生态油气田示范工程,持续推进生态建设、丰富生态保护内涵是促进生态油气田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想、不触碰生态红线、积极履行生态油气田建设与保护的职责,是企业促进绿色、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油气田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生态文明 环境风险管控
下载PDF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明儿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年第4期37-42,共6页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其形成起源于2 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千百年来,区域内劳动人民将地势低下、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然后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其形成起源于2 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千百年来,区域内劳动人民将地势低下、常年积水的洼地挖深变成鱼塘,挖出的塘泥则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然后逐步演变成为"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模式。这种传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蕴含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智慧,对当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基鱼塘系统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新管理体系下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玉霞 周鹏 +2 位作者 庞宁 闫琨 何燕飞 《环境与发展》 2017年第5期1-3,共3页
针对乌梁素海愈加严重的污染状况,巴彦淖尔市政府在新的管理体系之下,采取了建立和完善乌梁素海的管理机构、编制减排方案、调查水质污染源头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大大改善了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为保护和治理乌梁素海及其他水体生态... 针对乌梁素海愈加严重的污染状况,巴彦淖尔市政府在新的管理体系之下,采取了建立和完善乌梁素海的管理机构、编制减排方案、调查水质污染源头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大大改善了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为保护和治理乌梁素海及其他水体生态环境工作的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系 乌梁素海:生态环境 保护 治理
下载PDF
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健全水权概念体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刚 郭露洁 +1 位作者 黎喆汇 韩鹏煜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38-3045,共8页
水权概念体系属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由于水权的复杂性,我国水权概念至今仍未形成共识,水权理论和水权实践还不能满足共抓大保护的时代要求。在落实共抓大保护战略、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的时代背景下,回顾总结水权... 水权概念体系属于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由于水权的复杂性,我国水权概念至今仍未形成共识,水权理论和水权实践还不能满足共抓大保护的时代要求。在落实共抓大保护战略、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的时代背景下,回顾总结水权概念发展历程及其研究成果,以《长江保护法》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基于法律协调性和一致性,确立水权概念价值目标、基本原则及其法律属性,统一水权概念认识,健全水权概念体系,促进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水权概念体系 水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利用
原文传递
耦合水体循环系统的围填海区域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新风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415-419,共5页
填海造地是沿海地区缓解土地供求矛盾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填海模式忽视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价值。提出引入水体循环系统的围填海模式,这种开发模式能够在开发海洋综合价值、维护区域生态价值、提高区域品牌价值等方面起到很好的... 填海造地是沿海地区缓解土地供求矛盾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填海模式忽视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价值。提出引入水体循环系统的围填海模式,这种开发模式能够在开发海洋综合价值、维护区域生态价值、提高区域品牌价值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对某耦合水体循环系统的围填海区域产生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我国的围填海区域规划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循环系统 区域规划 围填海 生态保护
下载PDF
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素珍 冯晓淼 +2 位作者 宋保平 马静 焦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1-185,共5页
以石家庄市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状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石家庄市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进行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保护并逐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系统,划分了... 以石家庄市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对象,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状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石家庄市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进行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为保护并逐步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系统,划分了一级环境保护区、二级环境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在此基础上针对石家庄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噪声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 生态城市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功能区划 保护区 保护对策
下载PDF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森 刘岳雄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0年第2期42-43,共2页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证规划设计顺利开展,在明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二级指标权重,利用具体案例对其进行验证,使项目建设方更加清晰地把握规划方案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地对项目规划方案进行...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证规划设计顺利开展,在明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二级指标权重,利用具体案例对其进行验证,使项目建设方更加清晰地把握规划方案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地对项目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项目规划中,应强化评价体系应用,确保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均衡状态,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划 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河长制推行背景下邢台市治水成效分析
17
作者 杨泽铭 唐德善 《海河水利》 2023年第8期70-73,共4页
河海大学南水北调及河长制调研团以实地寻访、座谈交流与学习研讨等形式,调研了河北省邢台市水资源分配调度情况与河湖系统治理成效,通过对比河湖面貌及相关数据,认为邢台市河湖面貌出现的切实变化是落实河长制、践行“十六字”治水思... 河海大学南水北调及河长制调研团以实地寻访、座谈交流与学习研讨等形式,调研了河北省邢台市水资源分配调度情况与河湖系统治理成效,通过对比河湖面貌及相关数据,认为邢台市河湖面貌出现的切实变化是落实河长制、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的结果,并对邢台市水利事业后续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水 河长制 河湖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窦滨怡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12期243-243,245,共2页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 体制改革 生态环境 保护治理
下载PDF
嵌入与重构:中央环保督察对中国环境治理体系的溢出性影响--基于央地关系与政社关系的整体性视角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娄成武 韩坤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9,共12页
作为中央政府矫正地方政府"偏离失控"行为的控制手段,中央环保督察在调适央地关系,压实地方环境责任的同时,还嵌入政府、企业和公众互动形成的关系网络,对整个环境治理体系发挥调适作用。这一现象很难单纯从央地关系这一视角... 作为中央政府矫正地方政府"偏离失控"行为的控制手段,中央环保督察在调适央地关系,压实地方环境责任的同时,还嵌入政府、企业和公众互动形成的关系网络,对整个环境治理体系发挥调适作用。这一现象很难单纯从央地关系这一视角给予完整解释,为此,本文引入解读国家治理模式的另一条主要线索,基于央地关系和政社关系的整体性视角对相关问题加以考察。研究发现,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控制不足"以及地方政府对社会主体"控制过度"是导致早期环境治理模式陷入困境以及多元共治难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中央环保督察嵌入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将原来的四元治理结构重构为"中央政府-督察组-地方政府-企业-公众"五元治理结构,进而通过纵向干预、横向吸纳及其间接渗透作用调试了失衡的互动关系,整合了分散的治理行为,对推动中国环境治理模式从"政府管理"向"多元共治"变革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环境治理 政府管理 多元共治 溢出效应
下载PDF
植被根系形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安然 柴军瑞 +1 位作者 覃源 许增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0-156,共7页
针对裸露边坡大量增加导致破坏自然植被、威胁边坡稳定性等问题,以植被护坡的力学效应为重点,采用的经典WU模型对植被根系附加凝聚力进行数值模拟,并在工程常用岩土软件Geo Studio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二维有限元方法的植被护坡模型。应... 针对裸露边坡大量增加导致破坏自然植被、威胁边坡稳定性等问题,以植被护坡的力学效应为重点,采用的经典WU模型对植被根系附加凝聚力进行数值模拟,并在工程常用岩土软件Geo Studio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二维有限元方法的植被护坡模型。应用植被护坡模型分析了不同乔木类型以及不同边坡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对JI模型和ZHANG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无论是直坡还是阶梯状边坡,植被根系都可以提高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增量最高可达39.7%。相同附加凝聚力下,Tap型根系对安全系数的提高效果大于Plate型根系。黄土边坡平整为阶梯状后安全系数提高(刺槐坡安全系数增量为8.3%,侧柏坡为8.2%);砂土和粉土的直边坡更稳定。研究成果对植被根系护坡模拟和生态护坡基础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植被护坡 根系形态 生态工程 有限元法 摩尔-库仑强度理论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 加筋土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