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8篇文章
< 1 2 1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隐喻的基本类型及句法和语义特征 被引量:110
1
作者 束定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8,共9页
本文对隐喻的基本类型及其句法和语义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从隐喻的表达形式、功能和认知特点角度,隐喻可分为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从隐喻的句法特点角度... 本文对隐喻的基本类型及其句法和语义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从隐喻的表达形式、功能和认知特点角度,隐喻可分为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从隐喻的句法特点角度,又可分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介词性隐喻等。作者对隐喻的某些句法、语义、认知和修辞特点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类型 句法 语义特征 语言 语法
原文传递
“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 被引量:52
2
作者 金立鑫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48,共11页
本文讨论表示“起始”体意义的句尾“了”在不同句法条件下所表示的不同的时体意义:“现在起始体”、“将来起始体”和“过去起始体”。这些不同的“时”是由相应的句法条件提供的,并不是“了”的语法功能。本文用相应的时体疑问句对“... 本文讨论表示“起始”体意义的句尾“了”在不同句法条件下所表示的不同的时体意义:“现在起始体”、“将来起始体”和“过去起始体”。这些不同的“时”是由相应的句法条件提供的,并不是“了”的语法功能。本文用相应的时体疑问句对“现在起始体”和“过去起始体”作了测试。疑问测试的方法可以推广到本文之外的“S了”句子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了" 时体意义 句法条件 起始 疑问测试
原文传递
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3
作者 郭艳华 周昌乐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8-65,共8页
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同时也是最前沿的难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内容 ,接着分析了汉语的特点 ,最后综述了国内外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自然语方理解 汉语的特点 语法 语义
下载PDF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图标设计 被引量:41
4
作者 周煜啸 罗仕鉴 陈根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19-1328,共10页
为进一步探讨图标设计的识别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图标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图标设计分成语意、语构、语境和语用4个维度,根据设计符号学原理对图标设计与用户研究进行认知、整合上的创新,构成一个闭环式的图标设计理论模型;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图标设计的识别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图标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图标设计分成语意、语构、语境和语用4个维度,根据设计符号学原理对图标设计与用户研究进行认知、整合上的创新,构成一个闭环式的图标设计理论模型;分析了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图标设计过程,以图标代数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图标设计表达模型,探讨了语意和语构2个维度的重要性.采用.NET技术在Windows 7平台上构建了一个辅助图标设计过程的计算机原型系统IDAS1.0,其中包括快速设计模块、设计符号学评价模块和知识库模块.基于该系统可以实现图标方案的快速生成,构建设计知识库及获取专家的设计符号学评价,从而提高图标的设计和认知效率,验证了基于设计符号学的图标设计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标设计 设计符号学 语意 语构 语境 语用
下载PDF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培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4-139,共6页
文章分析了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 。
关键词 把字句 句法 语义 语用 条件限制
下载PDF
一种汉语语句依存关系网协动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艳华 周昌乐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4-32,共9页
句法分析的研究是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汉语在词类这个语言层次上存在着许多歧义结构 ,这给汉语的自动句法分析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本文以依存语法作为语言模型的基础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句子分析策略 :分析在两... 句法分析的研究是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汉语在词类这个语言层次上存在着许多歧义结构 ,这给汉语的自动句法分析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本文以依存语法作为语言模型的基础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句子分析策略 :分析在两级上进行 ,一级是基于中心动词同其他成分间的约束关系 ,通过寻找汉语语义类之间可能存在的句法关系 ,实现句子成分过滤 ,完成句子主干提取。一级是上下文级 ,将语法、语义和语境信息一体化 ,结合依存语法确定汉语句子中各成分间的依存关系。通过实验表明了该分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分析 依存语法 歧义 语法 语义 语境
下载PDF
“得”字句研究述评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豫峰 《汉语学习》 2000年第2期23-28,共6页
本文对现代汉语“得”字句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论。全文分别对“得”字句的句法结构、内部分段、“得”后的主谓结构、重复动词的“得”字句、“得”字句的变换等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指出过去人们比较重视句法描写,取得了一定的... 本文对现代汉语“得”字句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论。全文分别对“得”字句的句法结构、内部分段、“得”后的主谓结构、重复动词的“得”字句、“得”字句的变换等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指出过去人们比较重视句法描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了80年代才开始注意语义分析,进入90年代人们逐渐自觉地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来考察“得”字句,但这样的分析才刚刚起步,许多问题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字句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重动句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雪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7-71,共5页
 重动句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句式,它具有突出的特点。重动句在句法上具有线性序列特点,在语义上具有立体语义特点,重动句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够在一个句式中巧妙地化解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矛盾。重动句的句法语义形式主要表现为三大类,即&qu...  重动句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句式,它具有突出的特点。重动句在句法上具有线性序列特点,在语义上具有立体语义特点,重动句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够在一个句式中巧妙地化解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矛盾。重动句的句法语义形式主要表现为三大类,即"动助"式、"动介"式和"动趋"式,每一大类之下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动句 句法 语义 句法语义形式
下载PDF
“动词+ 得+ 补语”的分类和语义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吴 颖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文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尝试着对现代汉语中“动词+ 得+ 补语”进行了分类,根据其结构并结合语义分析分为:情态补语的基本形式、情态补语的变化形式和“准副词”或程度补语三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语义结构和使用环境作进一步的... 本文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尝试着对现代汉语中“动词+ 得+ 补语”进行了分类,根据其结构并结合语义分析分为:情态补语的基本形式、情态补语的变化形式和“准副词”或程度补语三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语义结构和使用环境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切实可行的、易于操作的对外汉语的句法和语义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语 分类 句法 语义教学
下载PDF
“把”的宾语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培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45,共4页
以三个平面的理论 ,分析“把”的宾语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许多新的特征。“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 ,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 ,也不是后结构主语 ,它就在“把”后 ,是介词“把”的宾语 ;“把”的宾语是受动词支配和影响的成分 ;... 以三个平面的理论 ,分析“把”的宾语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许多新的特征。“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 ,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 ,也不是后结构主语 ,它就在“把”后 ,是介词“把”的宾语 ;“把”的宾语是受动词支配和影响的成分 ;它不应当分析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把字句 宾语 句法 语义 语用 汉语
下载PDF
“一+N_1+N_2”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顺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7,共4页
“一 +N1+N2 ”序列包含着两种不同的类别 :名词性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N1的语义特征决定了“一 +N1+N2 ”的类别。文章分析了该格式产生歧义的原因 ,指出以主谓短语“一 +N1+N2 ”构成的主谓句 ,在语用功能上是凸显主观大量 。
关键词 临时量词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字句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常红 王佳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7-80,共4页
文章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有”字句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价 ,分别从“有”字句的内部分段、表比较“有”字句的研究、古代汉语和方言中的“有”字句研究概况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指出 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地以句法结构为主的研... 文章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有”字句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价 ,分别从“有”字句的内部分段、表比较“有”字句的研究、古代汉语和方言中的“有”字句研究概况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指出 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地以句法结构为主的研究转向了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来考察“有”字句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这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90年代 “有”字句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不是……而是……”格式新论 被引量:9
13
作者 余晓环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不是……而是……"格式不但可以构成复句,而且可以充当单句成分。一般表示并列关系,有时表示递进关系。这种格式的使用受到语境的制约。
关键词 “不是……而是……”格式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标语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本文就"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标语展开系统研究。首先,从功能上将已搜集到的标语分成科普型、劝说型、警告型和恐吓型四类,且劝诫的语气程度逐渐递增。其次,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对这些标语进行语法分析:句法方面包括结构样式和结... 本文就"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标语展开系统研究。首先,从功能上将已搜集到的标语分成科普型、劝说型、警告型和恐吓型四类,且劝诫的语气程度逐渐递增。其次,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对这些标语进行语法分析:句法方面包括结构样式和结构关系类型。结构样式上包括单句式、对举式和并列式;结构关系类型上包括主谓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连谓结构和混合结构。语义方面包括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两大类。最后,从语音修辞和修辞格的角度对这些标语进行修辞分析。语音修辞包括音节对称、韵脚齐整、声调平仄相间;修辞格则主要采用比喻、夸张、对偶和排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语 功能 句法 语义 修辞
下载PDF
句法歧义消解影响因素、认知机制及其神经基础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文广 张晓靓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1-886,共6页
句法歧义消解是指在面临多种句法分析的情况下,句法分析器抑制不正确的句法分析而选择正确句法分析的认知过程。研究表明,该过程受到工作记忆、认知控制、语言分布频率、语境、韵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们建构了诸如花园路径模型、约束... 句法歧义消解是指在面临多种句法分析的情况下,句法分析器抑制不正确的句法分析而选择正确句法分析的认知过程。研究表明,该过程受到工作记忆、认知控制、语言分布频率、语境、韵律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们建构了诸如花园路径模型、约束满意理论、弱交互作用句法分析理论等模型,旨在揭示句法消歧的认知机制。另外,基于脑成像研究表明,左侧额下回、左侧颞叶后部、中部和前部在句法消歧任务中都有显著激活。未来研究当围绕着句法消歧中的语义效应、句法和词汇歧义消解机制的异同、句法消歧中抑制能力的效应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 句法歧义 歧义消解 神经机制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 Teacher’s Perspective
16
作者 Ma.Leticia Jose C.Basilan Daniel Reds G.De Sagu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8期253-264,共12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the syntactic complexity of the text i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of students.Utilizing the qualitative method of research,this paper used structured interview questions as the m...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the syntactic complexity of the text in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of students.Utilizing the qualitative method of research,this paper used structured interview questions as the main data-gathering instruments.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from Coral na Munti National High Schoo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pondents of the study.Finding of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syntactic complexity of the text affects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the students.Students found it challenging to understand the message that the author conveyed if he or she used a large number of phrases and clauses in one sentence.Furthermore,the complex sentence syntactic structure was deemed the most challenging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To overcome said challenges in comprehending text,various reading intervention programs were utilized by teachers.These interventions include focused or targeted instru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Dear,sugges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These programs were proven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on as well as their knowledge in syntactical structure of sentences.This study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selecting appropriate reading materials and implementing suitable reading intervention programs to enhance students’comprehension ski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ding comprehension syntactic complexity Reading intervention program syntactic structure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in Applied Linguistics Abstracts Written by Chinese Novice Writers and Native English Advanced Writers
17
作者 Mingming Zhao Tianshuang Ge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4年第1期1-26,共26页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of abstracts has been a widely discussed topic, as it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abstract writing skills of second-language writer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syntactic features ...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of abstracts has been a widely discussed topic, as it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abstract writing skills of second-language writer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syntactic features that L2 learners can employ, as well as suggest which features they should focus on in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To achieve this, all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rhetorical moves using Hyland’s five-rhetorical move model. Additionally, all sentences were evaluated for syntactic complexity, considering measures such as global, clausal and phrasal complexity.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expert writers exhibit a more balanced use of syntactic complexity across moves, effectively fulfilling the rhetorical objectives of abstracts. On the other hand, MA students tend to rely excessively on embedded structures and dependent clauses in an attempt to increase complexit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academic writing research, pedagogy, and assessment are thoroughly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ctic Complexity Rhetorical Functions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 L2 Academic Writing
下载PDF
Aspect-Level Sentiment Analysis Incorporating Semantic and Syntactic Information
18
作者 Jiachen Yang Yegang Li +2 位作者 Hao Zhang Junpeng Hu Rujiang Bai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4年第1期191-207,共17页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existing models in aspect-level sentiment analysis cannot fully and effectively utilize sentenc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graph neural network-base...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existing models in aspect-level sentiment analysis cannot fully and effectively utilize sentenc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graph neural network-based aspect-level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model. Self-attention, aspectual word multi-head attention and dependent syntactic relations are fused and the node representations are enhanced with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 to enable the model to fully learn the global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f sentenc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performs well on three public benchmark datasets Rest14, Lap14, and Twitte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ct-Level Sentiment Analysis Attentional Mechanisms Dependent syntactic Trees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下载PDF
Similarity measure of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verse stratigraphic modeling 被引量:6
19
作者 Taizhong Dua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84-492,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unique and formal method of quantifying the similarity or distance between sedimentary facies successions from measured sections in outcrop or drilled wells and demonstrates its first applic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unique and formal method of quantifying the similarity or distance between sedimentary facies successions from measured sections in outcrop or drilled wells and demonstrates its first application in inverse stratigraphic modeling. A sedimentary facies succession is represented with a string of symbols, or facies codes in its natural vertical order, in which each symbol brings with it one attribute such as thickness for the facies. These strings are called attributed strings. A similarity measure is defined between the attributed strings based on a syntactic pattern-recognition technique. A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similarity. Inverse stratigraphic modeling aims to generate quantitative 3D facies models based on forward stratigraphic modeling that honors observed datasets. 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in inverse stratigraphic modeling is how to quantify the similarity or distance between simulated and observed sedimentary facies successions at data locations in order for the forward model to condi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 the observed dataset such as measured sections or drilled wells. This quantification technique comparing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is demonstrated in the form of a cost function based on the defined distance in our inverse stratigraphic modeling implemented with forward modeling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ilarity quantification Sedimentarysuccession Inverse stratigraphic modeling Globaloptimilization syntactic approach
下载PDF
把字句与主动宾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差异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培玉 赵敬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10-114,共5页
把字句和主动宾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两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句法方面,两句式结构成分的位序不同、介词“把”的有无不同、结构功能不同;在语义方面,两句式突显的关系不同、语义重心不同、动补结构表示的因果关系不... 把字句和主动宾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两式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句法方面,两句式结构成分的位序不同、介词“把”的有无不同、结构功能不同;在语义方面,两句式突显的关系不同、语义重心不同、动补结构表示的因果关系不同;在语用方面,两句式的焦点不同、视点不同、对NP2的指称性要求不同、出现的语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句 主动宾句 句法 语义 语用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