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分离介导细胞内短距离囊泡运输
1
作者 吴先登 裘骅 张明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71-880,共10页
细胞内的囊泡运输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经典的马达蛋白与细胞骨架依赖性的长距离运输,另一类是局域的短距离运输。短距离运输也有明确的方向,却不依赖马达蛋白或细胞骨架,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对短距离囊泡运输的原理缺乏清晰的理解。以突触囊... 细胞内的囊泡运输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经典的马达蛋白与细胞骨架依赖性的长距离运输,另一类是局域的短距离运输。短距离运输也有明确的方向,却不依赖马达蛋白或细胞骨架,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对短距离囊泡运输的原理缺乏清晰的理解。以突触囊泡(synaptic vesicle,SV)的定向转运为例,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由相分离介导的、钙信号调控的、定向的运输方式。具体来讲,一个名为Pclo(Piccolo)的支架蛋白,通过与囊泡发生受钙信号调控的相分离,一方面介导囊泡从储备池的提取,另一方面促进囊泡在活性区的栓系。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在普通的动物细胞中,TFG(Trk-fused gene)的相分离可以介导COPII(coat protein complex II)囊泡从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到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olgi intermediate compartment,ERGIC)的转运。因此,相分离提供了一种普适的介导短距离囊泡定向运输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无膜细胞器 囊泡运输 突触囊泡循环
原文传递
神经元突触囊泡循环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云 张志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神经末梢突触囊泡循环包括锚靠、出胞、入胞及囊泡再生等步骤,由囊泡、轴浆及突触前膜的多种蛋白质的级联反应介导,其关键步骤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关键词 突触囊泡循环 神经元 分子机理
下载PDF
Tau蛋白病与突触囊泡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文雨彤 肖钰 +1 位作者 田月琴 高筱雅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4-1058,共5页
近年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和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等Tau蛋白病的病理改变均涉及突触囊泡传递或循环障碍。本文现围绕AD、PSP与突触囊泡循环障碍的关系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以期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Tau蛋白病 突触囊泡循环 突触囊泡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原文传递
Physiological Roles of β-amyloid in Regulating Synaptic Function:Implications for AD Pathophysiology 被引量:1
4
作者 Wenwen Cai Linxi Li +2 位作者 Shaoming Sang Xiaoli Pan Chunjiu Zhong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289-1308,共20页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endogenous amyloid-β(Aβ),which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AD),have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Here,we review the multiple physiological effect...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endogenous amyloid-β(Aβ),which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AD),have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Here,we review the multipl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β,particularly in regulating synaptic transmission,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in order to decipher the real characters of Aβunder both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Some worth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deprivation of endogenous Aβgives rise to synaptic dysfunction and cognitive deficiency,while the moderate elevation of this peptide enhances long term potentiation and leads to neuronal hyperexcitability.In this review,we provide a new view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Aβin AD pathophysi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ological mea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ological role SYNAPSE LTP synaptic vesicle cycle COGNITION A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