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GPS研究西秦岭地区的水平形变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姗兰 崔笃信 +1 位作者 杜伟吉 周琳 《工程勘察》 2014年第1期59-61,共3页
本文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西秦岭地区两期GP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该区域的水平运动速度场:西秦岭地区整体水平运动表现为由北东东向一近东西向一南东向的变化趋势,向东以近似顺时针旋转运动,运动速率为5—8mm/a。在此基础... 本文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西秦岭地区两期GP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该区域的水平运动速度场:西秦岭地区整体水平运动表现为由北东东向一近东西向一南东向的变化趋势,向东以近似顺时针旋转运动,运动速率为5—8mm/a。在此基础上又利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了西秦岭区域的形变应变场,获取该区域的应变特征,该区域应变场及面膨胀图中的高值区均体现在祁连一海原一六盘山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水平形变 应变场 面膨胀
下载PDF
新疆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亚轩 郝明 +2 位作者 李煜航 秦姗兰 王文萍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0-827,938,共8页
新疆地区GPS区域站1999—2007年、2009—2011年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水平运动速率分区性明显;2011年6月以来该地区中强地震增强.该文在分析区域站水平运动速率特征的基础上,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20个GPS连续观测站基线变化时... 新疆地区GPS区域站1999—2007年、2009—2011年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水平运动速率分区性明显;2011年6月以来该地区中强地震增强.该文在分析区域站水平运动速率特征的基础上,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20个GPS连续观测站基线变化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观测站坐标变化量在2011年4月后整体上变大,新疆地区地壳运动增强,但具体到不同的山区和盆地,基线变化趋势各异.其中,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内部变形相对较小,主要变化发生在天山中南部,出现明显的南北向挤压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速率 面膨胀率 基线变化时间序列 新疆地区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区域面膨胀现象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林章 张晶 郗钦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72,共5页
利用GPS连续观测站资料研究了2001年11月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8.1地震前的面膨胀现象。选取了震中周边6个GPS基准站的连续观测资料,计算了4个三角形的面应变,并分析了区域面膨胀的空间分布和时变特征,利用大尺度地面观测资料可能发现地... 利用GPS连续观测站资料研究了2001年11月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8.1地震前的面膨胀现象。选取了震中周边6个GPS基准站的连续观测资料,计算了4个三角形的面应变,并分析了区域面膨胀的空间分布和时变特征,利用大尺度地面观测资料可能发现地震前存在的区域面(体)膨胀现象,或可将其作为判断失稳压临界状态前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口西地震 GPS观测 区域面膨胀
下载PDF
三通管展开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立安 王健 张作强 《机械工程师》 2011年第9期124-125,共2页
针对按外壁展开油管存在壁厚会造成偏差,而按内壁展开又无法在实际中应用的问题,通过投影的方法,将内壁相贯线投影到外壁,然后按外壁展开,得到更为精确和适于生产的展开图。用参数化技术对模型进行参数化,用Pro/E的Pro/TOOLKIT模块借助V... 针对按外壁展开油管存在壁厚会造成偏差,而按内壁展开又无法在实际中应用的问题,通过投影的方法,将内壁相贯线投影到外壁,然后按外壁展开,得到更为精确和适于生产的展开图。用参数化技术对模型进行参数化,用Pro/E的Pro/TOOLKIT模块借助Visual C++进行编译调试,完成了应用程序的二次开发,实现了任意直径两管任意角度相交的展开图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开图 壁厚 投影 二次开发 参数化
下载PDF
基于磨损区重构的圆柱立铣刀周刃磨损评价方法
5
作者 盛精 王志敏 +2 位作者 易了 许建民 龙海飞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52,共12页
针对周刃磨损值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磨损区重构的铣刀周刃磨损的评价方法。从视频显微镜获取的磨损区图像出发,建立三维重构与曲面展开映射模型,实现周刃后刀面磨损区的三维重构以及螺旋面的近似平面展开;应用几何变换,实现第1... 针对周刃磨损值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磨损区重构的铣刀周刃磨损的评价方法。从视频显微镜获取的磨损区图像出发,建立三维重构与曲面展开映射模型,实现周刃后刀面磨损区的三维重构以及螺旋面的近似平面展开;应用几何变换,实现第1、第2后刀面磨损区的平面表示及其共面表示,从而得到等效平面磨损区。通过对等效平面磨损区的分析,得到后刀面磨损宽度和磨损面积,进而对铣刀周刃磨损进行评价。在对四刃铣刀的磨损(切削时间为57 min)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用重构法得到的磨损宽度、面积相比于用直接法平均增加了0.16 mm和0.067 mm^(2),增率为17.0%和14.9%。研究结果表明了重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立铣刀 周刃磨损 螺旋面展开 映射模型 等效平面磨损区
下载PDF
曲板测地线法展开的几何化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梦 于海燕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88,共4页
针对不可展的双向曲度板,所采用的手工测地线近似展开法的精度以及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出一种测地线展开法结合几何化思想的算法,保留画法几何手工作图原理简单、直观性强的特点,选取适用于测地线展开法的扇形板为对象,根据测地线法展开... 针对不可展的双向曲度板,所采用的手工测地线近似展开法的精度以及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出一种测地线展开法结合几何化思想的算法,保留画法几何手工作图原理简单、直观性强的特点,选取适用于测地线展开法的扇形板为对象,根据测地线法展开手工作图原理,研究基于测地线为展开准线的自动化展开方法,并结合几何化的思想,将最基本的代数运算封闭于几何基中,以几何基序列表述求解过程并与手工作图原理相对应,最后实现扇形曲面板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展开 测地线法 几何化 几何基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船体三维曲面外板展开与精度控制
7
作者 肖雄 江帆 +1 位作者 吴伟国 陈炯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9年第5期48-53,共6页
目前船厂生产设计软件(如Tribon、SPD等)对于三维曲面船体外板展开主要采用模拟手工放样的方法,生成的外板加工数据精度不高,需提供一定的余量。文章通过MATLAB语言,对船体外板的型值点阵数据进行曲面拟合形成网格曲面,提出“小曲面三... 目前船厂生产设计软件(如Tribon、SPD等)对于三维曲面船体外板展开主要采用模拟手工放样的方法,生成的外板加工数据精度不高,需提供一定的余量。文章通过MATLAB语言,对船体外板的型值点阵数据进行曲面拟合形成网格曲面,提出“小曲面三角形网格”的数学方法进行展开,并通过加密插值曲面网格控制点来提高展开精度,对展开的缝隙和重叠区域模拟外板加工过程进行收缩与延展,生成无缝隙重叠的AutoCAD展开图形。并以规则的马鞍形外板为例,验证了本程序对外板表达与展开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曲面表达 曲面展开 小曲面三角形 鞍形板
下载PDF
对华北GPS监测区近期地壳应变连续分布的估计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希 江在森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2期17-22,共6页
直接利用华北GPS监测网各个测点的位移观测值,借助高斯型位移协方差函数通过最小二乘配置建立连续分布的位移函数,并根据应变与位移的偏导关系,对华北GPS监测区1992~1995年、1995~1996年最大剪应变及面膨胀... 直接利用华北GPS监测网各个测点的位移观测值,借助高斯型位移协方差函数通过最小二乘配置建立连续分布的位移函数,并根据应变与位移的偏导关系,对华北GPS监测区1992~1995年、1995~1996年最大剪应变及面膨胀连续分布进行估算,得到其应变场动态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应变 最小二乘法 GPS 连续分布 地震地质
下载PDF
利用GNSS资料研究新源—和静M_S6.6地震前后地壳形变与地震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治国 秦珊兰 +2 位作者 李煜航 崔笃信 李桂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7-412,430,共7页
利用2009-2011年三期GNSS观测资料,获得新源—和静6.6级地震前后震中附近区域水平运动速率、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及最大剪应变率,分析得出:(1)研究区整体呈挤压缩短趋势,南部区域运动速率总体高于北部,而中部区域运动速率高于东西两侧,... 利用2009-2011年三期GNSS观测资料,获得新源—和静6.6级地震前后震中附近区域水平运动速率、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及最大剪应变率,分析得出:(1)研究区整体呈挤压缩短趋势,南部区域运动速率总体高于北部,而中部区域运动速率高于东西两侧,这与区域构造特点有关。新源—和静MS6.6地震之后,研究区西北部区域的应力场能量得到较大的吸收和释放。(2)从研究区应变分析中可以看出,沿断层出现的主应变率正负交替区域与地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从面膨胀等值线图可以看出,两个面收缩区之间区域是地震发生的重要区域。剪应变区域变化可以反映出地震的破裂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速率 主应变率 面膨胀率 剪应变率 GNSS
下载PDF
耐温抗盐泡沫驱油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10
作者 郭程飞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5期66-71,共6页
为了改善高温、高盐油藏泡沫驱油体系性能,揭示泡沫性能与发泡液表面性质的关系,针对现场使用的单一表面活性剂(原体系)进行复配优化,并研究泡沫性能与表面张力、表面扩张模量的关系。通过单一发泡剂性能考察、发泡剂复配以及助剂优选,... 为了改善高温、高盐油藏泡沫驱油体系性能,揭示泡沫性能与发泡液表面性质的关系,针对现场使用的单一表面活性剂(原体系)进行复配优化,并研究泡沫性能与表面张力、表面扩张模量的关系。通过单一发泡剂性能考察、发泡剂复配以及助剂优选,确定复配体系配方为0.105%(质量分数)CHSB+0.045%(质量分数)AES+150mg/L十四醇。研究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较原体系的泡沫体积、泡沫半衰期以及综合指数分别提高了27%、109%和165%。原体系的发泡性能受表面张力的控制,泡沫稳定性受表面张力和表面扩张模量两个因素的影响。复配体系的发泡性能受表面张力的控制,当发泡剂浓度较低时,泡沫稳定性与表面张力呈负相关;当发泡剂浓度较高时,泡沫稳定性与表面扩张模量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构建耐温抗盐泡沫驱油体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 泡沫性能 表面张力 表面扩张模量 复配体系 耐温抗盐
下载PDF
城市不透水表面的梯度格局、演变驱动与景观优化
11
作者 吴宇哲 谷晨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8-175,共8页
不透水表面扩张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功能、服务有显著影响,研究其演变规律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空间梯度分析与景观格局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城市中心向外设置等距辐射状梯度带... 不透水表面扩张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功能、服务有显著影响,研究其演变规律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空间梯度分析与景观格局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沿城市中心向外设置等距辐射状梯度带,分析不透水表面时空分布和梯度变化特征,同时建立沿江、跨江样带,研究不透水表面扩张规模与方向演变背后的驱动机制,最终为南京市景观格局优化提供政策依据。结果表明:(1)不透水表面景观优势度沿梯度带逐渐降低,城市中心不透水表面高度集聚,外围城区是扩张的重点区域,耕地、林地、水域等景观面积缩减严重,景观格局变化剧烈,城郊区域保持低速稳定扩张。(2)地形地貌与河流水系显著影响不透水表面扩张方向,政策规划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影响不透水表面扩张规模。(3)南京市应从改善城市生活空间、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控制城市扩张规模3个方面对城市景观格局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表面扩张 南京市 梯度分析 驱动机制 景观格局优化
下载PDF
基于大地测量和MT技术分析吉林龙岗火山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其机理
12
作者 胡亚轩 赵凌强 +2 位作者 庄文泉 梁国经 綦伟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3年第6期633-642,共10页
位于吉林长白山西麓龙岗山脉中段的龙岗火山群是中国近代主要火山活动区之一.通过对火山区2010—2020年多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allite System)观测资料及1970—2010年多个时段的一、二等水准资料进行解算,获取现今三维地壳运动... 位于吉林长白山西麓龙岗山脉中段的龙岗火山群是中国近代主要火山活动区之一.通过对火山区2010—2020年多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allite System)观测资料及1970—2010年多个时段的一、二等水准资料进行解算,获取现今三维地壳运动速度场.GNSS获取的水平运动速率从西向东增大,东部主要以拉张运动为主,连续面应变率场结果反映火山区位于膨胀区;一等水准路线长抚线和丹抚线资料显示火山区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主要速率为0.55~1.83 mm/a,其中抚松—仙人桥—老山队一带为主要隆升区,速率多大于1.0 mm/a;该区域分布丰富的地热资源,也是地震多发地区.邻近区域的二等水准路线梅通线速率相对较小,为0.23~0.77 mm/a.结合对99个测点大地电磁数据三维反演得到的火山区深部电性结构:与隆升区对应的中下地壳赋存相对较浅的岩浆系统,电性边界带推测的浑江断裂北向延伸.断裂附近的低阻体规模最大,向下延伸至地幔尺度.最浅的低阻体位于最年轻的金龙顶子火山大约10 km以下位置,以上的高阻结构认为是岩浆溢流结束后的后撤和固结.综合分析认为现今火山区地壳的膨胀隆升、地震活动与幔源物质的上涌、间断性的运移引起断层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面膨胀率 MT 地震 隆升机理
下载PDF
改性纳米硅颗粒强化高温泡沫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13
作者 郑家桢 裴海华 +2 位作者 张贵才 单景玲 蒋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247,共5页
高温环境下常规两相泡沫的泡沫稳定性很差,不能满足高温油藏生产需求。本工作以改性纳米硅颗粒(NP)强化α-烯烃磺酸钠(AOS)的泡沫性能,通过Waring Blender法对NP强化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进行评价,研究了NP稳定AOS泡沫的机理和NP强化泡沫... 高温环境下常规两相泡沫的泡沫稳定性很差,不能满足高温油藏生产需求。本工作以改性纳米硅颗粒(NP)强化α-烯烃磺酸钠(AOS)的泡沫性能,通过Waring Blender法对NP强化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能进行评价,研究了NP稳定AOS泡沫的机理和NP强化泡沫高温下的封堵能力。结果表明,2.0%NP强化的0.5%AOS泡沫具有十分稳定的泡沫性能,高温热老化处理后泡沫性能稳定;其稳泡机理在于NP能在气液界面上形成不可逆吸附,同时NP能与AOS分子发生吸附,有效提高起泡溶液的黏度、表面扩张弹性模量和储能模量,增强液膜强度,延缓泡沫的排液、歧化和聚并;NP强化泡沫在1000 mD和3000 mD渗透率时均具有优秀的封堵性能,其阻力因子远大于AOS泡沫,具有高温调驱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泡沫 纳米硅颗粒 流变性 表面扩张黏弹性 调驱剂
下载PDF
和静-新源6.6级地震前新疆地区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亚轩 崔笃信 +2 位作者 郝明 秦姗兰 王文萍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3,共7页
对新疆地区2009—2011年223个GPS区域站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水平运动速率分区性比较明显,以85°E、43°N为界,东西和南北不同区域的测站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征。GPS资料揭示的面膨胀率高值区分布在喀什和伊宁-阿克苏... 对新疆地区2009—2011年223个GPS区域站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水平运动速率分区性比较明显,以85°E、43°N为界,东西和南北不同区域的测站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征。GPS资料揭示的面膨胀率高值区分布在喀什和伊宁-阿克苏等地震多发地区。对2011.08—2012.25年期间29个GPS连续站坐标时间序列的去线性后站坐标变化分析表明,各观测站坐标变化量在2011.4年后整体上变大,2011.8年后多数观测站存在由小-增大-减小的过程。形变分析结果表明天山中部分界线附近存在明显的能量积累。位于准噶尔地块的XJKL和西昆仑地块的观测站坐标变化幅度较大。坐标变化反映整个新疆地区地壳活动的增强过程,是这个时间段地震多发的背景场,但具体到每个测站的坐标变化,对6.0级以下地震反映不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速率 面膨胀率 坐标变化 时间序列 新疆地区
下载PDF
Comparisons of urban-related warming in Beijing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to calculate the daily mean temperature
15
作者 Deming ZHAO Jian W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93-702,共10页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to regional warming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to calculate the daily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 satellite-based images displaying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o...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to regional warming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to calculate the daily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SAT), satellite-based images displaying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over the past 37 years(1980–2016) across China were collected for use in nested numerical experiments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 regional climate model. 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to urban-related warming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daily mean SAT averages based on four time records each day(00, 06, 12, and 18 h UTC, T_4) and averages of the SAT maximum(Tmax) and minimum(Tmin)(Txn). 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to urban-related warming(relative value) in Beijing was 0.110°C per decade(22.8% of total warming) for T_4 and 0.094°C per decade(20.2%) for Txn. The values obtained when using T_4 were larger than those obtained when using Txn. Differences in the urban-related warming calculated using T_4 and Txn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smaller changing trends in Txnin the urban-surface expansion experiment, which resulted from a large changing trend in Tminand a much smaller changing trend in Tmax. The changes in the diurnal cycle of the energy budget due to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induced changes in the diurnal cycle of SAT, as evidenced by the four time records each day, as well as Tmaxand Tmin. This was especially true for periods of intense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although the annual mean SAT calculated using Txnwas larger than that calculated using T_4. The increase in impervious area(walls, streets, etc.) due to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as well as the widespread use of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a large heat capacity resulted in a marked increase in ground heat flux in the daytime. This restricted the increase in SAT in the daytime, but promoted it at night. The increases in SAT due to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were not symmetrical, being smaller in the daytime and larger at n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surface expansio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DAILY mean TEMPERATURE Changing trend Urban-related WARMING
原文传递
一些曲面测地线方程的几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荣 马骏 肖曼玉 《大学数学》 2022年第4期86-95,共10页
从一道2018年大学生数学竞赛赛题引出,通过对原赛题的分析,对四种求解椭圆柱面上测地线方程的方法加以推广,给出了相应旋转曲面、二次曲面和可展曲面的测地线方程求解方法,这四种方法是:参数变换法、微分方程求解法、变分法和曲面展开法... 从一道2018年大学生数学竞赛赛题引出,通过对原赛题的分析,对四种求解椭圆柱面上测地线方程的方法加以推广,给出了相应旋转曲面、二次曲面和可展曲面的测地线方程求解方法,这四种方法是:参数变换法、微分方程求解法、变分法和曲面展开法.最后给出了四种方法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地线 参数变换 微分方程 变分法 曲面展开法
下载PDF
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光 柯龙华 叶友章 《福建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探讨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盐酸浓度对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微晶纤维素得率角度,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盐酸质量分数为2.5%、处理时间为180 min、水解温度为130℃;从表面膨胀体积角度,高温高压制备微... 探讨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和盐酸浓度对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微晶纤维素得率角度,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盐酸质量分数为2.5%、处理时间为180 min、水解温度为130℃;从表面膨胀体积角度,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盐酸质量分数为1.0%、处理时间为120 min、水解温度为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微晶纤维素 得率 表面膨胀体积
下载PDF
云南地区GPS面膨胀格网异常动态变化与M≥5.0地震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声鑫 王岩 辜有启 《华南地震》 2020年第3期6-16,共11页
基于2011—2014年云南地区GPS连续观测资料,利用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处理后获得位移场,对位移场进行网格化插值获得均匀分布于56个网格的位移场。基于每个网格位移场时间序列求取其面膨胀时间序列,对去除趋势项后的面膨胀... 基于2011—2014年云南地区GPS连续观测资料,利用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GAMIT/GLOBK)处理后获得位移场,对位移场进行网格化插值获得均匀分布于56个网格的位移场。基于每个网格位移场时间序列求取其面膨胀时间序列,对去除趋势项后的面膨胀时间序列,设定二倍标准差作为异常阈值。以2011年6月20日腾冲5.2级、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2014年5月24、30日盈江5.6、6.1级和2013年3月3日洱源5.5级地震为样本,对地震孕育过程中面膨胀格网异常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尺度的变化走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次地震前云南地区的面膨胀格网异常存在大区域的动态变化,且震前相对集中,面膨胀异常格网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作为未来地震发生地点的参考性指标;从5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和异常格网的分布状况来看,5次地震震中都没有位于异常格网内,而是位于异常格网边缘,这表明面膨胀异常区边缘可能更加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面膨胀 格网异常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不透水表面扩张模拟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桂林 杨昆 王保云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2-570,共9页
对不透水表面扩张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认为,不透水表面扩张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一个最直接的行为方式,其直接改变地表结构导致区域下垫面结构发生变化,得出“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和功能退化”链式驱... 对不透水表面扩张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认为,不透水表面扩张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一个最直接的行为方式,其直接改变地表结构导致区域下垫面结构发生变化,得出“人类活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和功能退化”链式驱动机制。在该链式驱动模式上,采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模型分析了不透水表面扩张的驱动机制,量化人类活动对不透水表面扩张的影响程度,最终预测流域在人文环境驱动下的不透水表面扩张。结果表明:2002年、2009年、2018年的滇池不透水表面覆盖率分别为:7.95%,13.40%,25.95%。2002年滇池流域不透水表面覆盖率〈10%,即“生态环境脆弱期”,如果没有其他环境压力,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可持续性;2009年滇池流域不透水表面覆盖率在(10~25%)之间,即“生态系统受影响期”,具有明显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迹象;依照目前的驱动机制和发展模式,到2018年,其不透水表面覆盖率〉25%,即“生态功能退化期”,其将带来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如生态系统结构高度不稳定,生物多样性少,生态功能退化等现象。因此,要对滇池流域不透水表面扩张进行合理地规划,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避免其带来不可控制的生态系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环境效应 城市扩张 人文驱动 滇池流域
下载PDF
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新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光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6期76-79,共4页
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工艺与传统的制备工艺的反应机理相近,随着处理液pH值、时间、温度、压力等反应相关因素的调整,其反应进程发生重大变化,并且产生与传统工艺截然不同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过程因素影响关系为:酸浓度<处... 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工艺与传统的制备工艺的反应机理相近,随着处理液pH值、时间、温度、压力等反应相关因素的调整,其反应进程发生重大变化,并且产生与传统工艺截然不同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过程因素影响关系为:酸浓度<处理时间<水解温度;从得率对比情况看,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的工艺水解反应时间过长,则纤维素反应物明显减少,其得率明显偏低,合理控制处理时间是保证有效得率的重要环节。从不同工艺条件下微晶纤维素得率角度,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盐酸浓度取2.5%、处理时间为180 min、水解温度为130℃;但以表面膨胀体积为参照系时,高温高压制备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此时盐酸浓度应取1.0%、处理时间为120 min、水解温度为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高温高压制备 常规工艺 得率 表面膨胀体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