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葵花浓缩蛋白的酶法改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洁 刘国琴 +1 位作者 裘爱泳 王冠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90,69,共6页
采用1.398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对葵花浓缩蛋白进行水解,降解蛋白分子,通过电泳分析了不同水解度蛋白亚基的变化,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水解度葵花酶解蛋白与葵花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实验表明,水解度6.5%的葵花酶解蛋白溶解性、吸油性、乳化... 采用1.398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对葵花浓缩蛋白进行水解,降解蛋白分子,通过电泳分析了不同水解度蛋白亚基的变化,系统地分析了不同水解度葵花酶解蛋白与葵花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实验表明,水解度6.5%的葵花酶解蛋白溶解性、吸油性、乳化性等功能性得到较大的改善,而葵花浓缩蛋白持水性、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好于葵花酶解蛋白,葵花浓缩蛋白经酶解后游离的氨基酸含量都有明显提高。葵花蛋白除赖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他必需氨基酸组成与NAS(1980)和FAO(1973)参考模式相比,具有良好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浓缩蛋白 酶水解 电泳 功能性
下载PDF
超声波对葵花籽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邓爱华 汤须崇 +1 位作者 王云 谢鹏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94,共5页
为了改善葵花籽蛋白的功能特性,以未处理的葵花籽蛋白作为对照,研究了超声波(100、300、500 W和700 W,30 min)处理对葵花籽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未处理的葵花籽蛋白相比,超声波处理后,当超声功率为700 W时葵花籽蛋白的溶解... 为了改善葵花籽蛋白的功能特性,以未处理的葵花籽蛋白作为对照,研究了超声波(100、300、500 W和700 W,30 min)处理对葵花籽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未处理的葵花籽蛋白相比,超声波处理后,当超声功率为700 W时葵花籽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分别提高了21.18%、1.87 m;/g和11.03%;超声功率为500 W时泡沫稳定性和持油性分别提高了9.94%和4.27 g/g;乳化稳定性和持水性分别下降了36.59 min和0.87 g/g。综上所述,超声波处理可以较好地改善葵花籽蛋白的功能特性,这也为超声波处理改善其他蛋白质功能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超声波 超声功率 功能特性
原文传递
反胶束法萃取葵花籽蛋白的结构及营养特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建平 任健 +2 位作者 宋春丽 王殿友 张宏瑞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6,共4页
采用反胶束法萃取葵花籽蛋白,利用拉曼光谱、氨基酸分析及热分析技术测定其结构与营养特性。结果表明,其氨基酸组成与FAO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相比赖氨酸含量较低,而其它氨基酸含量较丰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萃取所得葵花籽蛋白是一种优... 采用反胶束法萃取葵花籽蛋白,利用拉曼光谱、氨基酸分析及热分析技术测定其结构与营养特性。结果表明,其氨基酸组成与FAO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相比赖氨酸含量较低,而其它氨基酸含量较丰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萃取所得葵花籽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表明萃取所得葵花籽蛋白稀溶液变性温度为93.26℃;拉曼光谱分析表明萃取所得葵花籽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构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反胶束 构象分析 营养特性分析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葵花籽饼粕蛋白质工艺
4
作者 廉玉利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旨在以葵花籽饼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以优化提取工艺,提高蛋白质提取率.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p... 旨在以葵花籽饼粕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以优化提取工艺,提高蛋白质提取率.结果表明:各单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蛋白质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8.5、提取时间85 min、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50℃,此时蛋白质提取率为72.58%.该研究为葵花籽饼粕中蛋白质的高效提取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碱溶酸沉法 葵花籽饼粕 蛋白质
下载PDF
葵花籽蛋白及乳粉蛋白复配制备凝固型酸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鹤霖 刘文静 +1 位作者 张雪 李鋆一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葵花籽蛋白为原料,通过试验确定葵花籽蛋白在酸奶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对酸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葵花籽蛋白可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替代部分乳蛋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凝固型酸奶稳定性。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食品添加剂 质构 黏度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葵花籽蛋白微观结构和水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姜程耀 林松毅 +2 位作者 李冬梅 杨睿雯 孙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了揭示电子束辐照对葵花籽蛋白的微观结构和水解特性的影响,以脱脂后的葵花籽粕为原料,分别采用0、2.5、5.0、7.5、10.0 kGy剂量进行辐照处理,基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低场核磁共振、激光粒度仪等研究手段分析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 为了揭示电子束辐照对葵花籽蛋白的微观结构和水解特性的影响,以脱脂后的葵花籽粕为原料,分别采用0、2.5、5.0、7.5、10.0 kGy剂量进行辐照处理,基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低场核磁共振、激光粒度仪等研究手段分析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后葵花籽蛋白的微观结构、水分含量、水解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辐照会改变葵花籽蛋白微观结构,破坏其表面结构完整性,造成穿孔和破碎,而且辐照剂量越大,破坏程度越高。经2.5 kGy辐照后葵花籽蛋白粉表面出现很多孔隙,开始变得凹凸不平,但仍然保持完整的颗粒结构;当辐照强度达到7.5 kGy时,样品表面完整性遭到破坏,边界不明显,呈破碎状。然而,辐照剂量达到7.5 kGy以上时,葵花籽蛋白的水解度增加,促进其水解产生粒度更小的葵花籽蛋白肽,说明电子束辐照提高了葵花籽蛋白的水解特性。本研究结果为电子束辐照在改善蛋白质性能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电子束辐照 微观结构 水解特性 改性
下载PDF
葵花籽粕绿原酸脱除及其蛋白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振源 黄雪港 +7 位作者 崔颢凡 顾丰颖 马萨日娜 Karim GAFUROV Ismail ISABAEV Dilshoda SAFARAVA 郭芹 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0-298,共9页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的副产物,其蛋白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且致敏性低,是一种优质的蛋白原料。目前关于葵花籽粕的相关综述主要集中在其加工应用现状、综合利用、活性成分、改性技术和饲料领域应用等。然而,葵花籽粕中多酚类物质...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的副产物,其蛋白质营养丰富、氨基酸组成合理且致敏性低,是一种优质的蛋白原料。目前关于葵花籽粕的相关综述主要集中在其加工应用现状、综合利用、活性成分、改性技术和饲料领域应用等。然而,葵花籽粕中多酚类物质(主要为绿原酸)的存在导致葵花籽蛋白粉在制备和加工过程易发生褐变,严重制约其深度开发利用。对葵花籽粕绿原酸的提取脱除技术主要有水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物理场辅助法、生物酶法、盐抑制法及树脂吸附脱色等,但目前鲜见系统总结。本文从葵花籽蛋白组成特性、其与绿原酸互作机制、葵花籽粕绿原酸提取脱除方法以及葵花籽蛋白在食品领域应用等方面综述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葵花籽粕的深度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粕 蛋白 绿原酸 脱除方法 应用
下载PDF
葵花籽蛋白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小鼠的抗抑郁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卢肖蒙 齐策 +4 位作者 郑洁 孙美 唐雪 金龙 孙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5-1212,1155,共9页
葵花籽蛋白富含芳香族氨基酸。本研究旨在考察其作为食物主要蛋白来源时,对抑郁模型小鼠大脑多巴胺(dopamine,DA)和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产生的影响,及缓解抑郁发生的作用。将C57BL/6J小鼠分别用大豆蛋白(模型对照,MOD)... 葵花籽蛋白富含芳香族氨基酸。本研究旨在考察其作为食物主要蛋白来源时,对抑郁模型小鼠大脑多巴胺(dopamine,DA)和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产生的影响,及缓解抑郁发生的作用。将C57BL/6J小鼠分别用大豆蛋白(模型对照,MOD)、葵花籽蛋白(SFSP)和乳清蛋白组(WPC,阳性对照)为主要蛋白源饲料饲养2月,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造模处理,用未造模动物作为正常对照(CON,10只/组)。SFSP显著预防CUMS引起的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预防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的焦虑行为,效果与WPC相当。SFSP也提高了大脑海马组织5-HT、DA、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提高了血清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浓度和色氨酸与中性氨基酸比值。同时降低了血清皮质酮水平,提高抑郁小鼠皮层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和活性氧自由基水平。SFSP通过增加芳香族氨基酸吸收、提高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和预防大脑皮层氧化应激发挥预防抑郁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氧化应激 神经递质 抗抑郁
下载PDF
葵花籽蛋白脱色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秦那日苏 包小兰 武佳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1,共5页
用常规方法提取的葵花籽蛋白颜色呈深灰色,严重影响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为此研究了葵花籽蛋白的脱色工艺,旨在制备浅色葵花籽蛋白。以低温脱脂葵花籽粕为原料,利用限制性酶解后再结合大孔树脂对葵花籽蛋白进行吸附处理,探讨其对葵花籽蛋... 用常规方法提取的葵花籽蛋白颜色呈深灰色,严重影响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为此研究了葵花籽蛋白的脱色工艺,旨在制备浅色葵花籽蛋白。以低温脱脂葵花籽粕为原料,利用限制性酶解后再结合大孔树脂对葵花籽蛋白进行吸附处理,探讨其对葵花籽蛋白脱色效果的影响。以吸附温度、pH、吸附时间、树脂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葵花籽蛋白的L^(*)值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结合AB-8型大孔树脂吸附后葵花籽蛋白的脱色效果最佳,葵花籽蛋白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pH 7.0、吸附温度20℃、吸附时间120 min、树脂添加量12%;在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下,葵花籽蛋白的L^(*)值为86.3、a^(*)值为2.6、b^(*)值为10.7,脱色葵花籽蛋白为浅白色,质地柔软细腻,脱色效果显著,其蛋白质含量和得率分别为97.50%和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脱色 限制性酶解 大孔树脂
下载PDF
葵花籽粕的营养特性及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宜全 杨志强 +5 位作者 赵金鹏 周期 张峥臻 刘军彪 王松坡 苏衍菁 《中国奶牛》 2020年第3期14-17,共4页
葵花籽粕富含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在我国,葵花籽粕资源丰富,但未能充分和有效的利用。本文通过分析、探讨葵花籽粕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为生产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葵花籽粕 蛋白质饲料 营养价值 反刍动物
下载PDF
葵花籽粕的深加工研究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敖燕妮 刘君悟 +3 位作者 刘光泽 李学姣 李超 阮培英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7期74-76,80,共4页
向日葵籽提油后的葵花籽粕主要用于绿原酸、葵花粕蛋白、抗氧化和ACE抑制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制备,而葵花粕蛋白与多肽等则可依据其特性进一步应用于食品、饮品及工业用品等的研制与加工中。在总结目前葵花籽粕的深加工研究现状的... 向日葵籽提油后的葵花籽粕主要用于绿原酸、葵花粕蛋白、抗氧化和ACE抑制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与制备,而葵花粕蛋白与多肽等则可依据其特性进一步应用于食品、饮品及工业用品等的研制与加工中。在总结目前葵花籽粕的深加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葵花粕为原料,采取同步提取绿原酸和蛋白质、以及后续多肽等的“一条龙”加工将会是一种实现葵花粕高效深加工的途径;此外,制油/粕工艺的精细化分类也有助于将试验研究结果应用于葵花籽加工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粕 精深加工 葵花蛋白 绿原酸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大孔树脂提取浅色葵花籽蛋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那日苏 李泓颉 +2 位作者 李雪馨 聂记记 包小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1-226,共6页
以低温脱脂葵花籽饼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大孔树脂处理方法提取浅色的葵花籽蛋白。以L*值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来优化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处理方法对葵花籽蛋白得率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浅色葵花籽蛋... 以低温脱脂葵花籽饼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大孔树脂处理方法提取浅色的葵花籽蛋白。以L*值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来优化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处理方法对葵花籽蛋白得率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浅色葵花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25 min和树脂添加量10%。在此条件下葵花籽蛋白的L*值高达82.87。与未处理的葵花籽蛋白相比提高了32.79%;超声波辅助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后葵花籽蛋白的得率、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持水性均显著改善(P<0.05),分别提高了33.27%、19.04%、0.95 m2/g、0.73 min、6.04%、0.65 g/g。综上所述,超声波辅助大孔树脂处理可以改善葵花籽蛋白的色泽和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大孔树脂 葵花籽蛋白 功能特性
下载PDF
葵花籽仁蛋白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海悦 徐鹤 王蕾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85,共2页
以东北特产葵花籽为主要原料,添加乳粉、白砂糖、复合稳定剂,经过科学加工制成蛋白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并按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GB16322进行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产品颜色均匀乳白,口感细腻... 以东北特产葵花籽为主要原料,添加乳粉、白砂糖、复合稳定剂,经过科学加工制成蛋白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并按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GB16322进行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产品颜色均匀乳白,口感细腻,香甜适口,葵花籽香浓郁,而且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仁 蛋白饮料 最佳工艺配方
原文传递
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对葵花籽蛋白色泽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那日苏 包小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6,共5页
以低温脱脂葵花籽粕为原料提取葵花籽蛋白,对其分别进行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和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处理,对比不同处理的葵花籽蛋白白度值、绿原酸含量及功能特性(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持油性、持... 以低温脱脂葵花籽粕为原料提取葵花籽蛋白,对其分别进行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和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处理,对比不同处理的葵花籽蛋白白度值、绿原酸含量及功能特性(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持油性、持水性和凝胶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限制性酶解10 min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的葵花籽蛋白白度值(L^(*))为86.3,绿原酸含量为0.16 mg/g,溶解性为77.60%,起泡性为20.87%,乳化性为3.44 m^(2)/g,乳化稳定性为118.51 min,均显著优于葵花籽蛋白和大孔树脂吸附脱色葵花籽蛋白(P <0.05),持水性为1.94 mL/g,显著优于葵花籽蛋白,但与大孔树脂吸附脱色葵花籽蛋白相当,持油性和泡沫稳定性分别为4.40 mL/g和69.62%,显著低于葵花籽蛋白和大孔树脂吸附脱色葵花籽蛋白,限制性酶解10 min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葵花籽蛋白展现出较好的凝胶性。研究表明,经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后,葵花籽蛋白色泽显著改善,其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持水性和凝胶性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脱色 限制性酶解 功能特性 白度值
下载PDF
向日葵种子萌发过程中红外光谱及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聿双 刘海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以萌发时间为0 h、48 h、72 h的向日葵幼芽为试验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双向电泳技术研究向日葵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发生的变化,为研究向日葵的蛋白质组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萌发时间的向日葵蛋白二级结构存在差异,... 以萌发时间为0 h、48 h、72 h的向日葵幼芽为试验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双向电泳技术研究向日葵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发生的变化,为研究向日葵的蛋白质组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萌发时间的向日葵蛋白二级结构存在差异,β-折叠结构的含量呈现上升状态,自由卷曲结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α-螺旋结构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而β-转角结构含量呈现下降状态;0 h的蛋白双向电泳显示有93个蛋白点,48 h的蛋白样品有72个蛋白点,而72 h的蛋白点则更少,只有41个蛋白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种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蛋白提取 SDS-PAGE单向电泳 2-DE电泳
下载PDF
葵花籽蛋白脱色工艺优化及功能特性研究
16
作者 秦那日苏 包小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93,共7页
研究了葵花籽蛋白脱色工艺优化及其功能特性,旨在制备出颜色和功能特性都较好的葵花籽蛋白。以低温脱脂的葵花籽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分析研究限制性酶解后再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对葵花籽蛋白脱色效果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限制... 研究了葵花籽蛋白脱色工艺优化及其功能特性,旨在制备出颜色和功能特性都较好的葵花籽蛋白。以低温脱脂的葵花籽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分析研究限制性酶解后再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对葵花籽蛋白脱色效果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对葵花籽蛋白得率、蛋白含量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蛋白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解pH 6.0、酶解时间10 min、酶添加量0.8%。在此条件下葵花籽蛋白的L^(*)值为84.5、a^(*)值2.7、b^(*)值12.6,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浅白色,脱色效果显著。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后葵花籽蛋白质含量和得率分别由90.76%和5.96%提高至97.65%和8.22%,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持水性都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 限制性酶解 脱色 正交试验 功能特性
下载PDF
脱脂大豆粉、浓缩葵籽蛋白强化面包的营养学研究
17
作者 鲍纯义 于守洋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5期360-363,共4页
本文对3种植物蛋白强化主食面包,做了理化分析及动物营养学试验。结果表明,其中脱脂大豆粉与浓缩葵籽蛋白混合面包组及添加脱脂大豆粉面包组的PER,分别为目前国内认为最佳的北京义利面包组的2.53倍及1.91倍,具有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和降... 本文对3种植物蛋白强化主食面包,做了理化分析及动物营养学试验。结果表明,其中脱脂大豆粉与浓缩葵籽蛋白混合面包组及添加脱脂大豆粉面包组的PER,分别为目前国内认为最佳的北京义利面包组的2.53倍及1.91倍,具有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和降低动物血脂作用,为开发植物蛋白质强化面包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大豆粉 浓缩葵籽蛋白 强化面包
下载PDF
葵花籽壳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大豆分离蛋白可食膜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32
18
作者 陈珊珊 陶宏江 +1 位作者 王亚静 马中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6-314,共9页
为了研究具有良好性能的可食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成膜基材,向其中添加葵花籽壳纳米纤维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NCC)和壳聚糖(chitosan,CS)制备得到共混可食膜。通过研究成膜材料配比... 为了研究具有良好性能的可食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成膜基材,向其中添加葵花籽壳纳米纤维素(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NCC)和壳聚糖(chitosan,CS)制备得到共混可食膜。通过研究成膜材料配比、pH值和丙三醇质量浓度对可食膜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TS)、断裂伸长率(elongarion,E)、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和氧气透过率(oxygen permeability,OP)的影响,以可食膜综合性能为响应值,各因素为自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到各因素对可食膜性能综合分影响的大小顺序为pH值>成膜材料配比>丙三醇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成膜材料质量比NCC:CS:SPI为1.25:0.75:2,pH值为3.59,丙三醇质量浓度为0.02 g/m L时,可食膜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系数和氧气透过率)的综合分达到最高为0.63。红外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成膜材料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研究结果可为可食膜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性能 优化 葵花籽壳纳米纤维素 大豆分离蛋白 壳聚糖
下载PDF
葵花籽粕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29
19
作者 高荣丽 陶冠军 杨严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140,共3页
对从葵花籽粕中提取绿原酸和葵花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提取绿原酸和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50%乙醇,料液比1∶12,浸提1.5h,温度50℃,pH4.0首先提取绿原酸,然后用1mol/LNaCl溶液,料液比1∶10,时间1h,温... 对从葵花籽粕中提取绿原酸和葵花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提取绿原酸和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50%乙醇,料液比1∶12,浸提1.5h,温度50℃,pH4.0首先提取绿原酸,然后用1mol/LNaCl溶液,料液比1∶10,时间1h,温度50℃,pH9.0提取葵花籽分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 葵花籽分离蛋白 绿原酸 提取
下载PDF
超声处理结合碱提酸沉法提取葵花粕蛋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效兵 石晶红 +2 位作者 郭瑞 韩育梅 包晓兰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99,共5页
葵花粕蛋白即葵花粕分离蛋白,是从脱脂油用葵花的副产品葵花粕中提取出来的蛋白。成本低,营养价值高,有较好的工艺特性,在食品工业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葵花粕蛋白的提取率,研究采用超声处理葵花粕结合碱提酸沉法提取葵... 葵花粕蛋白即葵花粕分离蛋白,是从脱脂油用葵花的副产品葵花粕中提取出来的蛋白。成本低,营养价值高,有较好的工艺特性,在食品工业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葵花粕蛋白的提取率,研究采用超声处理葵花粕结合碱提酸沉法提取葵花粕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研究表明,葵花粕在超声处理后,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0、温度55℃、时间60 min、料液比1︰15(g/m L),此工艺条件下,葵花粕蛋白提取率为7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处理 葵花粕 碱提酸沉法 葵花粕蛋白 蛋白质提取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