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智能传播时代的传播主体与主体认知 被引量:25
1
作者 程明 赵静宜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1期11-18,共8页
智能传播是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全新传播现象。有鉴于智能技术工具性与心灵性兼具的复合属性,以及后现代哲学在人类主体性消解问题上给予的认知空间,一方面,智能机器以前所未有的自动化模式,极大提高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效率;另一方面,其以... 智能传播是人工智能技术催生的全新传播现象。有鉴于智能技术工具性与心灵性兼具的复合属性,以及后现代哲学在人类主体性消解问题上给予的认知空间,一方面,智能机器以前所未有的自动化模式,极大提高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效率;另一方面,其以特殊的主体形式,改变智能传播的主体结构与主体认知。在传播实践中,智能机器展现出自主性、创造性与意向性的主体特征,可以被视为拟传播主体。但是,基于本质主义的主体哲学理论,其也具有非实践性、技术逻辑与单一需求的自身特点。机器主体可能偏离人类主体的发展路径,发展出具有技术逻辑的独特主体性,进而导致传播失控危机。在机器主体的冲击下,人类主体需要进一步反思自身的主体特性。同时,以机器主体为重要参照物,在人机共生、协同进化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人类主体性并建构主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播 传播主体 机器主体 人类主体 主体认知
下载PDF
主体认知与乡村聚落的地域性表达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竹 王韬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3期8-13,共6页
作为乡村聚落的基本属性,地域性在主体语境下显示出更为契合的内涵:文章通过引入第三空间与价值认异的概念对地域性还原时主体性把握的意义进行辨析,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聚落固有的真实性、生长性等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地域性表达的应... 作为乡村聚落的基本属性,地域性在主体语境下显示出更为契合的内涵:文章通过引入第三空间与价值认异的概念对地域性还原时主体性把握的意义进行辨析,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聚落固有的真实性、生长性等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地域性表达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主体认知 地域性 真实
下载PDF
主体认知、理性自觉与农民对新农保满意度关系研究——基于湖北省3个村庄调查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方菲 胡勋峰 《西北人口》 CSSCI 2018年第3期100-108,共9页
农民对新农保满意与否关系到新农保的运行效果,决定着新农保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基于湖北省荆门市、咸宁市、恩施州的三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建立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民主体认知与理性自觉两个方面对新农保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农民对新农保满意与否关系到新农保的运行效果,决定着新农保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基于湖北省荆门市、咸宁市、恩施州的三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建立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民主体认知与理性自觉两个方面对新农保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个体农民基本人口学特征的情况下,在主体认知因素中,农民对新农保的制度认知与新农保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权利认知与责任认知对农民满意度未呈显著性影响;在理性自觉因素中,农民的个体理性自觉程度对农民满意度呈显著正向影响,公共理性自觉对农民满意度未呈显著性影响。农民主体认知与理性自觉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农民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主体认知 理性自觉 满意度 二项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农牧交错区农牧民城镇化意愿及影响因素差异化研究--基于资源禀赋与主体认知视角
4
作者 任彬彬 张凯军 肖少英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7-94,共8页
剖析农牧户城镇化意愿影响机制对农牧交错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资源禀赋与主体认知视角,对兴安盟突泉镇农牧户入户调查并采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分析农牧户城镇化意愿及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发现:牧户城镇化意愿远低于农户,... 剖析农牧户城镇化意愿影响机制对农牧交错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资源禀赋与主体认知视角,对兴安盟突泉镇农牧户入户调查并采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分析农牧户城镇化意愿及影响因素差异性。研究发现:牧户城镇化意愿远低于农户,影响农牧户城镇化意愿的因素不尽相同,除年龄、政策了解度、人均年收入、宅基地用途等共同因素外,农户城镇化意愿另受地形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再就业效益信心显著影响,牧户城镇化意愿另受距河流、镇区与草地距离、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满意度、住宅补偿与医疗保障效益信心显著影响。研究农牧户城镇化意愿影响动因并提出城镇化政策建议,可为加快农牧交错区城镇化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农户 牧户 城镇化意愿 资源禀赋 主体认知 影响因素 二元Logistics
下载PDF
何以塑造:美国左翼记者史沫特莱的中共观生成探究
5
作者 王悦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8-76,共9页
抗战时期海外中共观的塑造反映了以海外记者为代表的海外认知群体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同情立场。这些精神因素与他们在中国的一线体验,共同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总体认识,这些认识对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史沫特莱的中... 抗战时期海外中共观的塑造反映了以海外记者为代表的海外认知群体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革命同情立场。这些精神因素与他们在中国的一线体验,共同形成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总体认识,这些认识对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史沫特莱的中共观塑造便是海外记者群体中的重要典范。史沫特莱中共观的生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和其个人主体认知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共观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意志的代言人、人道主义的解放力量和根据地民主的建设者。史沫特莱中共观主要通过抗战叙事凸显军民合作下的集体认同,以人物叙事建构起中国共产党的“群像”与“具像”,以解放叙事烘托出中国共产党的人类价值关怀,将一个客观立体的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呈现给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中共观 中国共产党 革命与抗战 主体认知 叙事 对外传播
下载PDF
主体认知、情境约束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樊晋璇 余志刚 崔钊达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2-1053,共12页
引导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促进耕地增产增效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南、黑龙江、山东和山西4省439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析了主体认知与情景约束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 引导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促进耕地增产增效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南、黑龙江、山东和山西4省439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分析了主体认知与情景约束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情境约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随着技术采纳数量的增加,农户的比重逐渐下降。(2)主体认知和情境约束均显著促进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程度,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3)环境压力强化了生态认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政策支持在技术认知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纳程度中起正向调节效应,但削弱了生态认知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对此提出了要重视农户主体认知能力的提升;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农户认知“内化于心”,技术采纳“外化于行”;增强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农户的政策满意度及政策效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采纳程度 主体认知 情境约束 调节效应
原文传递
基于主体认知的传统村落地域景观解译 被引量:1
7
作者 余翰武 吕沅蔓 胡沛玲 《中外建筑》 2023年第3期35-40,共6页
传统村落地域景观是漫长历史过程中村民记忆积淀的产物,是承载乡村文化、情感和意义的物质载体。从地方居民的角度出发,基于村落景观要素的格局、街巷、地标3个维度,采用认知地图、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住民的景观认知偏差和探究其对村寨... 传统村落地域景观是漫长历史过程中村民记忆积淀的产物,是承载乡村文化、情感和意义的物质载体。从地方居民的角度出发,基于村落景观要素的格局、街巷、地标3个维度,采用认知地图、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住民的景观认知偏差和探究其对村寨景观的情感认知,归纳村落景观文化内涵,得出各类景观要素分别承载了村落的氏族关系、风俗活动及文脉特色,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地域景观的再现与表达提供一种实践性较强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主体认知 地域景观 景观层级 扪岱村
下载PDF
艺术专业教育中的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以艺术学理论学科认知与课程指南编写导向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贾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49,152,共5页
艺术专业教育中的学科体系建设问题是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以艺术学理论学科认知与课程指南编写导向问题为例展开探讨,对于分析和解决当下艺术教育和学科建设领域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艺术学学科成为大... 艺术专业教育中的学科体系建设问题是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以艺术学理论学科认知与课程指南编写导向问题为例展开探讨,对于分析和解决当下艺术教育和学科建设领域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艺术学学科成为大门类、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已经整整八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都逐步纳入正规,该学科的主干课程指南编写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尽管学术界已有许多共识,但在相关研讨与学科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错误认识,对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属性、学科边界、学科范畴和基本任务等认知不清,这必然导致在学科实践与研究生培养中的偏差甚至背道而驰。重申学科认知一是基于这一现实,一是针对艺术理论主干课程指南编写的导向问题。只有正确的学科认知,认清本学科建设发展的导向、主线或学术原则,才能正确引领教材编写。因此,在笔者设定的五大版块中,首先强调的是“艺术学科”,然后才有“艺术动态”“艺术观念”“艺术创造”“艺术文化”几个联动的部分。如此,才能突显艺术学理论的学科理念和使命,才不至于跑偏,主干课程的编写才能真正有益于本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艺术理论 学科认知 学科范畴 课程板块
下载PDF
认知与激活:民族地区农牧民主体地位研究——基于四川6个民族村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郭险峰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47,共8页
农牧民主体地位实现具有复杂性,需要从理论上建构起哲学、政治和历史的逻辑认知,构建确立农牧民主体地位的良好环境。当前民族地区农牧民存在主体认知缺乏、主体角色担当弱化、主体作用发挥缺失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农牧民主体地位实现具有复杂性,需要从理论上建构起哲学、政治和历史的逻辑认知,构建确立农牧民主体地位的良好环境。当前民族地区农牧民存在主体认知缺乏、主体角色担当弱化、主体作用发挥缺失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育程度不支持、主体能力与主体地位要求不匹配、自上而下的乡村振兴推进模式不支撑等。破解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变革“保姆型”角色,充分尊重民族地区发展阶段性特征,构建村两委引导力量;提升农民“主体能力束”;发挥产业利益同农牧民参与的利益粘性作用等举措,构建起完善的路径体系,培育主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民 主体认知 能力匹配 利益粘性
下载PDF
经济思想演进历程中的学科认知——从蒙克莱田的“政治经济学”到马歇尔的“经济学” 被引量:4
10
作者 杜丽群 王欢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0-161,共12页
自'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被首次提出以来,其内涵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首先是重'政治'而轻'经济'的前古典经济学时期;接着是亚当·斯密将'经济'从'政治'中解放出来后并经由其他政治经济... 自'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被首次提出以来,其内涵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首先是重'政治'而轻'经济'的前古典经济学时期;接着是亚当·斯密将'经济'从'政治'中解放出来后并经由其他政治经济学家发展的古典经济学时期;然后是不同地区学科认知明显分流的过渡时期。随着学科认知的演进,'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完成了体系化、多样化的历史任务。对这一演进逻辑的把握,对认识西方经济学、甄别各种'政治经济学'概念不同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 学科认知 经济思想史
原文传递
价值、认知与社会关系——档案存在的正当性阐释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林兴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7,共5页
长期以来对档案价值的认知都是凭借主体能力、通行标准、领导意志等通道来实现,但聚焦点仅停留在档案内容所展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档案价值层面,没有意识到档案价值是负载于档案的一种社会关系.没有去发现与理解隐含在档案中的人伦关... 长期以来对档案价值的认知都是凭借主体能力、通行标准、领导意志等通道来实现,但聚焦点仅停留在档案内容所展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档案价值层面,没有意识到档案价值是负载于档案的一种社会关系.没有去发现与理解隐含在档案中的人伦关系层面的价值、情感寄托层面的价值,导致对档案价值的认知出现很大的偏差。因此,重塑档案价值的I;JL知理念很有必要,在对档案价值认知时应是“问题导向”而不是“量入为出”的思维模式,认识到完善的社会关系体现需要完整的档案存在.完整的档案体系是社会主体形成而非制造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价值 社会关系 主体认知
原文传递
新农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蕴含及主体认知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建民 韩一丁 郭修平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 2022年第2期96-106,共11页
2019年新农科建设全面启动,对农林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成为涉农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在此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价值凸显,成为实现“立德树人”以及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相融合的重要环节。正确把握涉农... 2019年新农科建设全面启动,对农林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成为涉农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在此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价值凸显,成为实现“立德树人”以及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相融合的重要环节。正确把握涉农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的主体认知的现状和特点,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这一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专业课程思政 主体认知
原文传递
主体认知自我理念的具身范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峻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人的认知发展的高阶内容即是自我理念;同时,自我理念又是人们据以认知客观世界的内在坐标。自我理念的主要作用乃是引领、规划和调节主体的自我认知活动;其发生机制包括感性化、知性化和理性化的自我意象廓出及具身价值体验;其运作方式... 人的认知发展的高阶内容即是自我理念;同时,自我理念又是人们据以认知客观世界的内在坐标。自我理念的主要作用乃是引领、规划和调节主体的自我认知活动;其发生机制包括感性化、知性化和理性化的自我意象廓出及具身价值体验;其运作方式在于以本体工作记忆为核心的具身映射-镜像投射。自我理念预演的神经机制在于,位于前运动区和"布罗卡区"的身体型镜像神经元与符号型镜像神经元能够将主体的自我理念(意象)转化为身体意象、符号表象、动作表象和物体表象;主体实现自我理念的三种具身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内在返输入、由内而外的身体输出、左右互动的局部自励式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认知 自我理念 具身认知 镜像时空
下载PDF
提高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质量的策略探索
14
作者 钟小燕 《科教文汇》 2022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是有必要的。然而,如何提高小学教师课题的质量?首先,小学教师要对课题研究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课题研究团队建设是关键,主持人的作用举足轻重,团队协作不可或缺。最后,学校管理的支持是保障,要注... 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是有必要的。然而,如何提高小学教师课题的质量?首先,小学教师要对课题研究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课题研究团队建设是关键,主持人的作用举足轻重,团队协作不可或缺。最后,学校管理的支持是保障,要注意管理中的“度”与“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课题研究 课题认识 研究团队 学校管理
下载PDF
哲学视野中的农民主体
15
作者 孙淑卿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从哲学意义上看,农民与农业、农村属于主客体的关系,农民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农业、农村则是客体对象。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 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一直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从哲学意义上看,农民与农业、农村属于主客体的关系,农民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农业、农村则是客体对象。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双方的相互统一,要受种种限制,其中主体自身的限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正确认识农民主体地位,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现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主体 客体 主体意识
下载PDF
村民主体认知视野下乡村聚落地域文化诠释
16
作者 王韬 王竹 陈世钊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2期52-54,共3页
以村民主体认知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利用信息传播的相关概念与机制,分别从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形成,增值与异化以及内涵与表征三个方面诠释了主体认知在文化演进中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同时表明了关于村民主体认知的研究并非走向文化决定论,重... 以村民主体认知作为研究的着眼点,利用信息传播的相关概念与机制,分别从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形成,增值与异化以及内涵与表征三个方面诠释了主体认知在文化演进中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同时表明了关于村民主体认知的研究并非走向文化决定论,重点在于将对居住者人本关怀提升至核心层面,并且将其作为研究和认知乡村聚落地域文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主体认知 地域文化 信息传播
下载PDF
基于“知乎”关注热点的学科认知特点挖掘——以情报学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赖纪瑶 魏思仪 秦玥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96-104,共9页
[目的 /意义]以情报学为例,探索基于社会化问答网站热点的学科认知特点挖掘方法及其可行性。通过总结归纳知乎用户对情报学的知识期待和学科认知,为情报学学科建设提供特定参考。[方法/过程]以知乎情报学话题下的"精华"讨论... [目的 /意义]以情报学为例,探索基于社会化问答网站热点的学科认知特点挖掘方法及其可行性。通过总结归纳知乎用户对情报学的知识期待和学科认知,为情报学学科建设提供特定参考。[方法/过程]以知乎情报学话题下的"精华"讨论内容作为分析对象,运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挖掘关注热点,并对这些关注热点的自身属性、相互关系和核心程度等特征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 /结论]知乎的情报学关注热点可分为信息检索与搜索引擎、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等7类,反映出大众对情报学的技术、商业、学科、社会4方面的知识需求,进而构建出信息技术、现实应用、信息社会3个维度的学科认知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乎 学科关注热点 知识需要 学科认知 数据挖掘分析
原文传递
共识视角下农民工讨薪维权机制的建构
18
作者 韩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1-33,36,共4页
介绍了多元主体认知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特色,并运用这一理论对农民工讨薪问题作了结构分析。指出了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错位,认为在新的有效的农民工维权机制下,农民工、政府以及包工头三方都能得到收益并且使整个社会能够良性发展。
关键词 多主体认知 互知 平等 讨薪 政府角色
下载PDF
论主体认识图式的结构和特点及其运行机制
19
作者 彭浩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43-46,共4页
对于认识的本质 ,人们习惯于把认识置于实践之上对其加以研究 ,而对主体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对思维内在的运行机制研究不够 ,不能系统地探索认识的主体根源。文章立足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基本原则 ,试图通过对主... 对于认识的本质 ,人们习惯于把认识置于实践之上对其加以研究 ,而对主体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对思维内在的运行机制研究不够 ,不能系统地探索认识的主体根源。文章立足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基本原则 ,试图通过对主体认识图式的构成要素、功能、特点等方面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认识图式 选择功能 同化或顺应功能
下载PDF
英美报刊选读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8
20
作者 贾爱兵 《外语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5,共5页
英美报刊选读课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本文认为传统的报刊选读课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文章介绍了我们对该课程在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上所进行的改革,包括削减课时,更新教材,改进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此... 英美报刊选读课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本文认为传统的报刊选读课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文章介绍了我们对该课程在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上所进行的改革,包括削减课时,更新教材,改进授课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此项改革不仅能帮助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摆脱沉重的课时负担,而且能使他们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报刊选读 课程改革 认知主体 自主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