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ustion performance studies of aluminum and boron based composite solid propellants in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regimes 被引量:5
1
作者 Pratim Kumar Mayank Varshney Aniket Manash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SCIE 2019年第4期329-338,共10页
The aim of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burning rate,ignition delay,and flame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um perchlorate(AP)-hydroxyl terminated poly-butadiene(HTPB)[AP/HTPB]based composite propellants(CSP's)i... The aim of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burning rate,ignition delay,and flame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um perchlorate(AP)-hydroxyl terminated poly-butadiene(HTPB)[AP/HTPB]based composite propellants(CSP's)in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regimes(13 kPae100 kPa).Several fuels and catalyze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ir effects on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P based propellants in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regimes.In fuels,aluminum(Al)and boron(B)were selected as metallic and non-metallic fuel respectively.While in catalyst,butyl ferrocene(B.F.)and ferric oxide(F.O.)were selected as liquid and solid catalyst respectively.Apart from these,other ingredients that were used are di-octyl adipate(DOA),toluene di-isocyanate(TDI),and glycerol.The article throws some light on the burning rate and ignition delay properties for these new classes of prepared propellant samples.At subatmospheric pressures,all propellants are susceptible to irregular burning with the ejection of soot's,fumes,and unburned particles.F.O.based catalyzed propellants can sustain its combustion up to the lowest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HTPB Metallic/non-metallic fuel CATALYST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Burning rate Base-bleed
原文传递
A two-dimensional air streamer discharge model based on the improved Helmholtz equ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and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被引量:2
2
作者 Zhihang ZHAO Xinlao WEI +2 位作者 Shuang SONG Lin CUI Longfei ZHANG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71-82,共12页
In this paper,an efficient boundary condition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photoionization rate,and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pagation of an air streamer at low temper... In this paper,an efficient boundary condition is applied to solve the photoionization rate,and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pagation of an air streamer at low temperature and sub-atmospheric press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boundary condition improves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but the influence of photoionization on the streamer discharge process is not obvious.The discharge curr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reamer discharge is defined,and the corresponding expression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reamer discharge current is given.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ic field exceeding the threshold value on the discharge process is preliminarily introduced.In the process of discharge,only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the streamer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and the trend of the other parameters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described in the previous paper.The above results give u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under low temperature and sub-atmospheric pressure,which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viation and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icient boundary condition DISCHARGE current propagation velocity threshold value low temperature and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Ignition and LBO Performances for Staged Combustor under Sub-Atmospheric Conditions
3
作者 ZHAO Qianpeng XU Gang +2 位作者 MU Yong YANG Jinhu WANG Kaixi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251-1262,共12页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widen the high-altitude operating limits of the multi-swirl staged combustor,the ignition and lean blow-out(LBO)performances of the model combustor were experimentally acquired under the condi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widen the high-altitude operating limits of the multi-swirl staged combustor,the ignition and lean blow-out(LBO)performances of the model combustor were experimentally acquir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room temperature and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with the altitude ranging from 0 km to 12 km.Moreover,the isothermal flow fields inside a staged model combustor with different sub-atmospheric conditions were simulat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nimum ignition and LBO fuel-air ratio(FAR)increase rapid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imulated altitude.In addition,as the relative pressure drop of injector increases from1%to 3%,the ignition and LBO performances are gradually improved.Side visualization of the flame by high-speed camera shows that the time-averaged flames under stable combustion have a similar distribution pattern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 drops.The luminous intensity is stratified into dim-bright-dim layers along axial direction.The flame near LBO shrinks to the outlet of pilot stage with a great reduction in luminous intensity.The 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with the decrease of air pressure,the air mass flow rate involved in atomization and combustion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and the aerodynamic shear force of swirling air is weakened,which are adverse to atomization and fuel-air mixing for airblast atomizer and further lea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ignition and LBO perform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NITION lean blow-out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staged combustor airblast atomizer
原文传递
负压曝气法二氧化氯制备技术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祥衡 刘靖民 张家祯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6,共4页
采用负压曝气法(FP法)进行工业型二氧化氯制备。通过大量的试验及对比,研制出新的二氧化氯制备工艺技术。FP法采用普通碳钢内衬搪玻璃制作反应器,三个串联,分别加入反应物料,依次在三个反应器内不断进行反应,并分别进行曝气,在系统微负... 采用负压曝气法(FP法)进行工业型二氧化氯制备。通过大量的试验及对比,研制出新的二氧化氯制备工艺技术。FP法采用普通碳钢内衬搪玻璃制作反应器,三个串联,分别加入反应物料,依次在三个反应器内不断进行反应,并分别进行曝气,在系统微负压下完成ClO2气体的发生和与反应母液分离的操作。FP法的成本较R8法、R11法仍偏高,是下一步研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曝气法 二氧化氯 制备 工艺技术 安全问题 材质防腐 生产成本
下载PDF
次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处理环氧树脂对表面电荷消散的影响及老化特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翊洋 章程 +3 位作者 孔飞 王婷婷 陈根永 邵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168-5177,共10页
环氧树脂(ER)被广泛用作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中的绝缘间隔,存在局部区域积聚大量表面电荷,且难以消散的问题,容易引发沿面闪络,造成绝缘损伤。本文通过表面电位测量系统研究了次大气压DBD对环氧树脂表面电荷消散以及电位分布... 环氧树脂(ER)被广泛用作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中的绝缘间隔,存在局部区域积聚大量表面电荷,且难以消散的问题,容易引发沿面闪络,造成绝缘损伤。本文通过表面电位测量系统研究了次大气压DBD对环氧树脂表面电荷消散以及电位分布的影响,利用高阻计监测电阻率变化,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表征表面化学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时间(0.5~10min)下的DBD均可大幅加快环氧树脂表面电荷消散,0~300s的消散率均达80%以上,未处理则均小于3.9%,而处理时间对消散率的影响较小。老化现象在1天内较为明显,处理3min的样品在0~300s内的电荷消散率约25%。1~10天以较缓的速率老化,老化10天后的消散率仍是未处理的2倍以上。样品刚处理完时的体积电阻率下降1~2个数量级,而表面电阻率下降接近3个数量级,电阻率随着老化天数逐渐升高,其变化趋势与电荷消散率相反。处理后的表层C/O值降低,C-O、C=O等极性基团含量升高。分析认为表面电荷主要沿面消散且等离子体影响化学成分的深度较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 环氧树脂 等离子体处理 表面电荷 老化特性
下载PDF
低压条件下纳米流体的沸腾换热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士骥 刘振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2-926,共5页
在不同低压压力和不同纳米流体浓度下对光滑传热面上的水基纳米流体的池内沸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纳米流体由平均直径50nm的氧化铜粒子加入去离子水中组成,没有加入任何添加剂。研究主要针对7.2kPa到100kPa的压力区间和0.1%到2%的质... 在不同低压压力和不同纳米流体浓度下对光滑传热面上的水基纳米流体的池内沸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纳米流体由平均直径50nm的氧化铜粒子加入去离子水中组成,没有加入任何添加剂。研究主要针对7.2kPa到100kPa的压力区间和0.1%到2%的质量浓度区间内压力和颗粒浓度对光滑表面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对纳米流体的沸腾换热特性有强烈影响,沸腾换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CHF)强化率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大幅度增加。纳米流体浓度对沸腾换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CHF)有重要影响,并且在质量浓度约1%附近存在一个最佳颗粒浓度。研究结果显示由与去离子水相比,质量分数为1%,压力为7.2kPa的纳米流体在光滑表面上的沸腾换热系数和临界热流密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沸腾:强化换热 低压
下载PDF
液氦/超流氦制冷系统负压换热器仿真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哲 厉彦忠 +1 位作者 李正宇 龚领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3-150,共8页
针对液氦/超流氦制冷系统负压换热器,开发了一种基于分布参数微元法的准一维换热器计算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换热器进行了仿真计算及优化设计。在传统换热器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该模型进行了分块考虑,加入了低温下变物性和轴向热损失等因... 针对液氦/超流氦制冷系统负压换热器,开发了一种基于分布参数微元法的准一维换热器计算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换热器进行了仿真计算及优化设计。在传统换热器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该模型进行了分块考虑,加入了低温下变物性和轴向热损失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换热器进行温度、压力耦合计算,准确得出了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场。最后,针对一个实际工况下的液氦/超流氦换热器进行了传热、流动设计和材料、翅片结构优化,结果表明:处于临界状态附近的换热器设计需要更加准确的工质物性,当换热器材料的热导率在4-10W/(m·K)之间时,轴向导热效应对换热器长度和性能影响较小。该设计工况中采用的板翅式换热器材料为Al6061,5层排列结构(CHCHC),翅片结构为JC654202/JC474202,能够满足设计需求。该研究工作为后续实际液氦/超流氦制冷系统负压换热器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氦/超流氦 负压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 仿真优化
下载PDF
玻璃熔制技术最新动向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国平 李启甲 殷海荣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50,63,共4页
综述了玻璃生产中在提高玻璃熔制质量的同时所采取的节能降耗新技术—全氧燃烧和减压澄清。该技术不仅能节省大量能量 ,而且还使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得到根除 。
关键词 全氧燃烧 减压澄清 节能 氮氧化物 玻璃工业 熔制技术
下载PDF
母液返混技术在二氧化氯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祥衡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4-48,共5页
介绍了母液返混技术在负压曝气法二氧化氯制备工艺上的应用,分析了负压曝气返混工艺的特点和意义,探讨了影响强制返混技术的因素。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负压曝气返混法对提高生产安全性、反应转化率,降低原料消耗等,都是十分有利的。通... 介绍了母液返混技术在负压曝气法二氧化氯制备工艺上的应用,分析了负压曝气返混工艺的特点和意义,探讨了影响强制返混技术的因素。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负压曝气返混法对提高生产安全性、反应转化率,降低原料消耗等,都是十分有利的。通过母液强制返混技术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微负压二氧化氯制备工艺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曝气法 二氧化氯 母液 返混技术
下载PDF
低压条件下线性浮力主控湍流扩散射流火焰行为实验研究
10
作者 袁依琳 张晓磊 胡隆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1-2838,共8页
本文利用不同线性比的燃烧器,以丙烷为燃料,开展了不同压强条件下浮力主控扩散射流火焰燃烧实验,研究了火焰高度和火焰振荡频率随燃烧器线性比、环境压强和热释放速率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火焰高度随燃烧器线性比的增加而降低,随... 本文利用不同线性比的燃烧器,以丙烷为燃料,开展了不同压强条件下浮力主控扩散射流火焰燃烧实验,研究了火焰高度和火焰振荡频率随燃烧器线性比、环境压强和热释放速率的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火焰高度随燃烧器线性比的增加而降低,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随热释放速率的增加而增大,而火焰振荡频率随燃烧器线性比的增加而略微减小,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大,与热释放速率的相关性不大。基于空气卷吸机制分析,以及斯特劳哈尔数(St)和弗劳德数(Fr)之间的无量纲关系,建立了耦合环境压强影响的线性火源火焰高度与火焰振荡频率无量纲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条件 线性火源 火焰高度 火焰振荡频率 射流火焰
原文传递
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烟气辐射特性
11
作者 车得福 姚峤鹏 +4 位作者 王津 董凌霄 于吉明 笪耀东 邓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5-1036,共12页
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锅炉运行出现出力不足、排烟温度高等一系列问题。采用逐线法(Line-By-Linemethod, LBL),基于HITEMP2010光谱数据库(High-temperaturemolecular spectroscopic database),求解3组不同气压条件下(0.101 325、0... 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锅炉运行出现出力不足、排烟温度高等一系列问题。采用逐线法(Line-By-Linemethod, LBL),基于HITEMP2010光谱数据库(High-temperaturemolecular spectroscopic database),求解3组不同气压条件下(0.101 325、0.076 622和0.061 655 MPa)空气燃烧方式的烟气吸收系数和总发射率,分析了压力、温度和水蒸气与CO_(2)的摩尔比对烟气辐射特性的影响,改进了灰气体加权和(Weighted-Sum-of-Gray-Gases,WSGG)模型关联式,建立了适用于低气压条件下的WSGG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压力的降低会减小烟气的总发射率,4种工况下压力从0.101 325 MPa下降到0.061 655 MPa时,总发射率随行程长度变化的最大差值分别为0.093 4、0.084 5、0.091 1和0.084 3。在小行程长度下,摩尔比越大,压力的变化对总发射率的影响越大,而大行程长度下则相反。温度的升高会减小烟气的总发射率,4种工况下,温度从1 000 K升到2 500 K时,总发射率随行程长度变化的最大差值分别为0.273 6、0.270 5、0.251 5和0.250 5。在小行程长度下,摩尔比越大,温度的变化对总发射率的影响越大,在大行程长度下则相反。摩尔比的增加会增大烟气的总发射率,4种工况下摩尔比从1增加到2时,总发射率随行程长度变化的最大差值分别为0.088 1、0.100 4、0.088 9和0.100 6。在小行程长度下,温度越高或压力越低,摩尔比变化对总发射率的影响越小,在大行程长度下则相反。改进后的WSGG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烟气总发射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67%,相比现有基于常压条件下开发的WSGG模型外推到低压条件的误差有明显降低,表明改进后的WSGG模型更适用于低气压空气燃烧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辐射 高海拔 低气压 锅炉 总发射率
下载PDF
不同低气压环境下走廊火灾顶棚射流温度分布特征研究
12
作者 刘紫玮 唐飞 +2 位作者 胡隆华 孙协鹏 张晓磊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66-2174,共9页
顶棚射流火灾蔓延是建筑火灾动力学经典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开展了不同低气压情况下建筑走廊顶棚射流温度分布特征研究,分析了不同低气压环境条件对走廊内贴壁受限火羽流温度演化特征的影响,发现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走廊顶棚火焰扩... 顶棚射流火灾蔓延是建筑火灾动力学经典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开展了不同低气压情况下建筑走廊顶棚射流温度分布特征研究,分析了不同低气压环境条件对走廊内贴壁受限火羽流温度演化特征的影响,发现随着环境气压的降低,走廊顶棚火焰扩展结构逐渐由半椭圆形变为“U”形;揭示了不同低气压环境对走廊火灾顶棚射流最高温升和纵向温度衰减的影响机制,建立了考虑不同低气压环境影响的走廊内顶棚下方中心和两侧温度分布的表征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棚射流 走廊火灾 环境气压 火焰结构 温度分布
原文传递
二氧化氯发生器设计中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长春 刘景华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58-61,共4页
二氧化氯发生器由于其独特的杀菌消毒效果,在我国水处理行业中已经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促进行业发展,更好为社会服务,结合我们多年反复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对二氧化氯发生器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 二氧化氯发生器 设计 返混 负压曝气 气-液分离 连续多级反应器
下载PDF
漂白用工业成套ClO_2制备装置的研发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祥衡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4-37,共4页
介绍所研制的造纸漂白用工业成套ClO2 制备装置。该装置采用负压曝气法反应器,选择H2 O2 作还原剂,并采用适宜的措施以达到安全要求。该装置在造纸厂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转化率高、产品纯度高、操作简便、易控制、生产稳定性好。
关键词 ClO2制备装置 漂白 负压曝气法反应器
下载PDF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同脉动方式下灭菌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希兰 周刚 周平乐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脉动方式对BD测试及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灭菌器低大气压脉冲、高大气压脉冲方式用BD测试、生物试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脉动真空灭菌器高大气压脉冲方式对BD测试、生物试验符合率更高。结论:灭菌器采用... 目的:探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脉动方式对BD测试及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灭菌器低大气压脉冲、高大气压脉冲方式用BD测试、生物试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脉动真空灭菌器高大气压脉冲方式对BD测试、生物试验符合率更高。结论:灭菌器采用高大气压脉冲方式更符合现代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大气压脉冲 高大气压脉冲 BD测试 PCD测试
下载PDF
多级旋流空气雾化喷嘴高空气动雾化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乾鹏 杨金虎 +4 位作者 刘存喜 刘富强 穆勇 胡春艳 徐纲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55-2567,共13页
为有效拓宽采用预膜式空气雾化喷嘴的多旋流分级燃烧室的稳定工作边界,在模型燃烧室上开展了高原及高空工况下气动雾化场的数值研究,采用经过实验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获取了多旋流分级燃烧室的高空气动场和雾化场,分析了低温、低压进口... 为有效拓宽采用预膜式空气雾化喷嘴的多旋流分级燃烧室的稳定工作边界,在模型燃烧室上开展了高原及高空工况下气动雾化场的数值研究,采用经过实验验证的数值模拟方法获取了多旋流分级燃烧室的高空气动场和雾化场,分析了低温、低压进口条件对燃烧室流场结构和雾化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及低压进口工况对中心回流区的结构及尺度、速度分布影响较小,但低温会削弱旋流器出口湍动能强度,低压会显著降低旋流空气切向剪切力。相同旋流器压降下,低温、低压条件会造成气液比和韦伯数的降低,导致雾化粒径增大,液滴群轴向穿透深度增加。相关研究结论能够解释该类燃烧室高空点火困难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雾化喷嘴 多旋流分级 低温 低压 气动场 雾化场
原文传递
低压下聚乙烯绝缘层导线火蔓延熔融滴落实验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岩 方俊 王静舞 《火灾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1-197,共7页
低压导线火蔓延的研究对于飞机和航天器的防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镍铬合金线芯、聚乙烯(PE)绝缘层导线火蔓延过程中的熔融滴落现象,在低压舱内开展了不同气压、不同氧气浓度的大量实验研究,获得了导线熔融滴落频率、质量和火蔓延速... 低压导线火蔓延的研究对于飞机和航天器的防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镍铬合金线芯、聚乙烯(PE)绝缘层导线火蔓延过程中的熔融滴落现象,在低压舱内开展了不同气压、不同氧气浓度的大量实验研究,获得了导线熔融滴落频率、质量和火蔓延速度,以及不同氧浓度熔融滴落的上下限。结果表明:(1)在熔融滴落过程中,由于滴落会产生向上的动量,从而使火焰在滴落后发生突然的"跳动"现象,火焰高度先增加后降低;(2)滴落上限和滴落下限随着氧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区域:火蔓延仅存区;滴落和火蔓延共存区;无滴落无火蔓延区。滴落上限和滴落下限下降曲线在50%氧浓度、5kPa压力发生会合,此后只有火蔓延而不存在滴落现象。(3)当压力降低时,由于线芯温度增加,线芯传导热量增加,导致绝缘层熔融速率加快,从而使得滴落频率增加,同时液滴的表面张力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增加,使得低压下液滴的质量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导线火蔓延 低压 氧浓度 熔融滴落极限
下载PDF
负压热水锅炉火用效率分析及其与热效率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寇广孝 汤广发 +1 位作者 罗建华 胡亚杰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文中介绍了负压热水锅炉的性能特点 ,对其进行了火用分析 .
关键词 负压热水锅炉 ying分析 ying效率 热效率
下载PDF
RP-3航空煤油及其替代物液滴低压着火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洪涛 何勇 +2 位作者 张金成 王智化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7-303,共7页
使用飞滴法对低压环境下RP-3航空煤油以及其二元替代物(体积分数80%的正癸烷和20%的1,2,4-三甲基苯)液滴的着火特性进行研究.液滴通过储油罐以及高温控压炉内的气压差推进并由平口针头产生,液滴在炉内自发着火并由高速相机记录其着火过... 使用飞滴法对低压环境下RP-3航空煤油以及其二元替代物(体积分数80%的正癸烷和20%的1,2,4-三甲基苯)液滴的着火特性进行研究.液滴通过储油罐以及高温控压炉内的气压差推进并由平口针头产生,液滴在炉内自发着火并由高速相机记录其着火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呈指数型增加,而环境温度的增加会拓展RP-3煤油液滴的可燃压力极限,并缩短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本文通过拟合获得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与压力及温度的关系式.液滴着火后,火焰增长率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而降低,火焰形态由半包火焰向尾部火焰转变.通过对比1100K环境下RP-3及二组分替代物液滴的着火过程,可发现两者的着火延迟时间随压力发展的趋势接近,但替代物由于缺乏大分子组分而更易着火,所以此二元替代物无法准确地预测RP-3航空煤油的着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 着火特性 RP-3航空煤油 液滴燃烧 替代物
下载PDF
负压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氢气体系中痕量气体组分 被引量:1
20
作者 祝刘正 吴展华 +5 位作者 杨小军 陈帅 王淑敏 占鑫星 任英 韩国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以氢气体系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负压进样方式,分析样品前,对整个进样管道进行吹扫清洗3次,再抽真空。以阀进样方式调节样品的进样压力,采用附氦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氧气、氮气、一氧化碳、甲烷的含量。结果表明,进样压力在10... 以氢气体系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负压进样方式,分析样品前,对整个进样管道进行吹扫清洗3次,再抽真空。以阀进样方式调节样品的进样压力,采用附氦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氧气、氮气、一氧化碳、甲烷的含量。结果表明,进样压力在10 100~101 225 Pa内与各气体组分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4种气体组分的检出限(3S/N)依次为4.0,3.8,5.2,3.6 nmol·mol^(-1)。对一组混合标准气体平行测定6次,其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11%~0.72%。对另一组混合标准气体进行测定,测定值与已知值相符。此外,负压进样方式的样品用量仅为常(正)压进样的1/4 200,测定过程总耗时仅为常(正)压进样方式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负压进样 氦离子化检测器 气体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