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振荡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94
1
作者 谢小荣 王路平 +3 位作者 贺静波 刘华坤 王超 占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3-1049,共7页
近年来,大量可再生能源机组通过变流器接入电网,导致新型次同步谐振/振荡(SSR/SSO)现象的出现。但这些新SSR/SSO难以纳入已有的分类框架,因此有必要重新对SSR/SSO形态进行审视和分类。文章首先回顾了SSR/SSO的发展历程和已有的形态分类... 近年来,大量可再生能源机组通过变流器接入电网,导致新型次同步谐振/振荡(SSR/SSO)现象的出现。但这些新SSR/SSO难以纳入已有的分类框架,因此有必要重新对SSR/SSO形态进行审视和分类。文章首先回顾了SSR/SSO的发展历程和已有的形态分类;然后以SSR/SSO模式的主导来源和机网相互作用方式为划分依据,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形态分类方法,以涵盖近年来大量出现的以变流器与电网相互作用为特征的新型SSR/SSO现象;通过实例分析了风电机组参与的新型SSR/SSO的形态特征,最后讨论了多形态SSR/SSO的共存与相互作用,旨在为进一步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次同步振荡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电力系统次同步和超同步谐波相量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40
2
作者 谢小荣 王银 +2 位作者 刘华坤 贺静波 徐振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89-194,共6页
针对现有基于基波相量检测的动态监测装置和系统不能满足精确检测次(超)同步谐波的要求,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检测次(超)同步谐波和基波相量的新方法,它改进了现有定间隔采样相量校正算法,通过自动频率检测、多模式滤波和相量校正方法,可在... 针对现有基于基波相量检测的动态监测装置和系统不能满足精确检测次(超)同步谐波的要求,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检测次(超)同步谐波和基波相量的新方法,它改进了现有定间隔采样相量校正算法,通过自动频率检测、多模式滤波和相量校正方法,可在信号内包含多个非整次谐波分量的情况下,高精度检测出所有次(超)同步谐波和基波相量。给出了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实现,采用理想测试信号和工程实际数据测试并验证了方法的精度和抗噪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谐振 相量校正算法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双馈风机?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的附加阻尼控制 被引量:39
3
作者 胡应宏 邓春 +2 位作者 谢小荣 李雨 刘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69-1173,共5页
双馈风机-串补输电系统存在次同步谐振的风险。为解决该问题,首先通过对风电串补输电系统建模,推导了风电串补输电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通过对传递函数的分析,提出了附加阻尼控制方法。附加阻尼控制信号跟踪次同步电流的变化,修正相应... 双馈风机-串补输电系统存在次同步谐振的风险。为解决该问题,首先通过对风电串补输电系统建模,推导了风电串补输电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通过对传递函数的分析,提出了附加阻尼控制方法。附加阻尼控制信号跟踪次同步电流的变化,修正相应输出电压,使得在次同步频率下变流器呈现正电阻,从而有效抑制谐振发生。采用次同步电流附加阻尼控制避免了基于多重旋转坐标系分频同步方法。该策略不影响原有控制器特性,且同步频率下的阻尼可调,因此可以有效抑制次同步谐振。通过算例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出附加阻尼控制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便于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风电串补输电系统 次同步谐振 附加阻尼抑制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 被引量:21
4
作者 Cao Lu Chen Heng +1 位作者 曹路 陈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30,36,共7页
通过对实际多机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研究 ,发现了可控串联补偿 (TCSC)能抑制次同步谐振(SSR)的发生。进一步研究表明 ,TCSC在次同步频率下可能呈现感性 ,从而破坏了产生 SSR的条件。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可控串联补偿 数字仿真 电力系统 时域仿真
下载PDF
混合串联补偿装置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高本锋 肖湘宁 +2 位作者 赵成勇 郭春林 赵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分析了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固定串联电容器(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装置(HSC)的原理,研究了HSC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配比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用主动阻尼控制时,HSC自身能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次同... 分析了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固定串联电容器(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装置(HSC)的原理,研究了HSC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配比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用主动阻尼控制时,HSC自身能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次同步谐振(SSR)问题。提出了SSSC主动阻尼SSR的控制机理,即通过对SSSC的电压参考值(电抗参考值)进行次同步频率调制,控制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使其在系统中产生大小和相位适当的模态互补频率电流,进而在发电机中产生对应模态的阻尼扭矩,实现主动阻尼SSR的目的。设计了主动阻尼控制器,提出了其参数整定方法。复转矩系数法和时域仿真法结果表明,采用主动阻尼控制后,HSC能够有效地抑制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串联补偿装置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固定串联电容器 次同步谐振 主动阻尼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SSSC和励磁协调抑制次同步振荡的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2
6
作者 鹿建成 李啸骢 +3 位作者 黄维 查中魁 黄承喜 席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7,共7页
为研究机电扰动情况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和励磁线性最优控制器(LOSEC)对次同步振荡(SSO)的抑制效果,提出用经典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并结合次时间最优控制的加权矩阵方法设计该控制器。此外,与无控制器及SSSC最优控制策略(LOSC)对比... 为研究机电扰动情况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和励磁线性最优控制器(LOSEC)对次同步振荡(SSO)的抑制效果,提出用经典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并结合次时间最优控制的加权矩阵方法设计该控制器。此外,与无控制器及SSSC最优控制策略(LOSC)对比,分析系统的特征值,可以看出LOSEC能有效地提高系统阻尼比和运行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了包含SSS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电磁暂态模型。仿真结果证实该设计的LOSEC方法在短路扰动下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次同步振荡 线性最优控制 加权矩阵 时域仿真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抑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鹏瀚 王杰 吴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661-3671,共11页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接入串补输电系统,提出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并将之用于DFIG转子侧变流器控制回路以抑制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首先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抵消双馈风电机组固有的非线性;然后选取线性切换函数...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接入串补输电系统,提出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并将之用于DFIG转子侧变流器控制回路以抑制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SSCI)。首先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抵消双馈风电机组固有的非线性;然后选取线性切换函数和指数趋近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特征值分析和非线性时域仿真检验抑制效果,并与控制参数已整定的比例-积分控制策略和传统次同步谐振抑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不仅有效抑制SSCI,使得双馈风电系统在不同风速和串补度下都能保持稳定运行,而且消除了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对系统精确参数的依赖性,表现出对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的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反馈线性化 串联补偿 滑模控制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次同步 谐振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接入串补输电系统引发次同步谐振的研究模型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博闻 占颖 +1 位作者 谢小荣 严干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126,共7页
双馈风电场连接固定串联电容补偿输送电力的系统容易产生次同步谐振(SSR)。对于经电力电子变流装置接入系统的双馈风电场,其SSR特性与传统的SSR不同,双馈风机的变流器控制环节对SSR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分析这种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导致的... 双馈风电场连接固定串联电容补偿输送电力的系统容易产生次同步谐振(SSR)。对于经电力电子变流装置接入系统的双馈风电场,其SSR特性与传统的SSR不同,双馈风机的变流器控制环节对SSR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分析这种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导致的新型SSR问题,以发生了此类SSR事故的国内某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风电场为原型,建立了实际系统的等值模型。该等值模型可以作为研究此类SSR问题的一种标准模型,从而进一步对其产生机理、振荡特性以及抑制措施展开研究。验证了所提研究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通过时域仿真方法分析出各因素对双馈风机串补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得到的结论提出了抑制此类SSR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双馈风电场 研究模型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内部多模式谐振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晨 杜文娟 +1 位作者 王灵安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42-651,944,共11页
该文研究风电场内部不同风电机群间多模式谐振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和振荡模式频率漂移的作用机理。首先,提出多模式谐振理论,当风电场中N个风电机群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在复平面上相近时,N个风电机群之间发生的多模式谐振使得对应... 该文研究风电场内部不同风电机群间多模式谐振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和振荡模式频率漂移的作用机理。首先,提出多模式谐振理论,当风电场中N个风电机群的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在复平面上相近时,N个风电机群之间发生的多模式谐振使得对应的两类闭环次同步振荡模式在复平面上分布于开环次同步振荡模式两侧相对的位置,当模式阻尼减弱的闭环次同步振荡模式位于复平面上的不稳定区域时,会引发系统失稳。其次,基于多模式谐振理论研究双馈风电场内部风电机群间动态交互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机理和次同步振荡的频率漂移现象,为风电场接入引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理论分析和相关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次同步振荡 模式谐振 模式分析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并网次/超同步振荡建模与机理分析(二):阻抗特性与振荡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光辉 王伟胜 +2 位作者 张兴 何国庆 刘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614-3626,共13页
大规模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次/超同步振荡事故频发,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其振荡机理亟待研究。该文基于考虑功率外环的双馈风电机组典型拓扑和控制结构的阻抗模型,通过模型简化等效,挖掘次同步频带、超同步频带内机组阻抗的主导影响因素,... 大规模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次/超同步振荡事故频发,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其振荡机理亟待研究。该文基于考虑功率外环的双馈风电机组典型拓扑和控制结构的阻抗模型,通过模型简化等效,挖掘次同步频带、超同步频带内机组阻抗的主导影响因素,分别对次、超同步频带内双馈风电机组的阻抗特性进行分析,揭示各频带内负阻尼特性产生原因,定量描述了负阻尼频带分布上下限值,结合最大峰值Nyquist稳定判据,揭示双馈风电场与串补系统交互作用的次同步振荡和双馈风电场与交流弱电网交互作用的超同步振荡机理。最后,基于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开展多个型号实际双馈风电机组阻抗扫描与振荡复现,验证了该文提出次、超同步各频带振荡机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串联补偿 弱电网 次同步振荡 超同步振荡 阻抗模型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输电技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孝信 赵贺 武守远 《电力设备》 2003年第2期1-7,共7页
首先介绍了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中晶闸管控串联电容(TCSC)补偿方法的功效,如增大动态和暂态稳定输电限制、增大传输功率以及缓解次同步谐振(SSR)和系统电压崩溃现象。同时介绍了TCSC的运行原理和配置情况。最后介绍了一个大电力系... 首先介绍了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中晶闸管控串联电容(TCSC)补偿方法的功效,如增大动态和暂态稳定输电限制、增大传输功率以及缓解次同步谐振(SSR)和系统电压崩溃现象。同时介绍了TCSC的运行原理和配置情况。最后介绍了一个大电力系统互联技术作为工程实践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输电系统 电容器 串联补偿方法 同步谐振 电压崩溃现象 暂态稳定性 低频振荡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津 《电力情报》 2002年第2期61-63,共3页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具有阻尼线路功率振荡、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抑制次同步谐振等多种功能。对TCSC装置的各种控制策略和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并分析相关问题。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 电力系统 无功功率补偿 远距离输电系统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分数阶滑模抑制策略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鹏瀚 王子强 王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7-910,共14页
针对双馈风电场接入串补输电系统,提出一种可快速收敛的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以抑制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并增强控制系统鲁棒性。首先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抵消双馈风电场固有的非线性;其次设计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并应用于网侧变流器控制回路... 针对双馈风电场接入串补输电系统,提出一种可快速收敛的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以抑制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并增强控制系统鲁棒性。首先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抵消双馈风电场固有的非线性;其次设计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并应用于网侧变流器控制回路,利用分数阶微积分算子所增加的自由度实现系统快速收敛;最后通过非线性时域仿真和实物仿真检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分数阶滑模控制策略有效改善了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系统阻尼,能在不同工况下实现对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有效抑制,使系统快速恢复稳定,并加强系统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场 双馈感应发电机 反馈线性化 分数阶滑模控制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次同步谐振
下载PDF
大型风电场次同步谐振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晏小彬 刘天琪 +1 位作者 李兴源 汤凡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28-1333,共6页
含恒速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大型风电场通过含串补线路外送功率时存在次同步谐振问题。以PSCAD/EMTDC仿真软件为工具,建立了适用于风电场次同步谐振分析的大型风电场仿真模型,并在多种运行方式下分析了该风电场通过一串补线路外送功率时的... 含恒速异步风力发电机的大型风电场通过含串补线路外送功率时存在次同步谐振问题。以PSCAD/EMTDC仿真软件为工具,建立了适用于风电场次同步谐振分析的大型风电场仿真模型,并在多种运行方式下分析了该风电场通过一串补线路外送功率时的次同步谐振特性和机组扭振特性。另外,还分析了大型风电场与火电厂捆绑送电方式下系统次同步谐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风电场 次同步谐振 捆绑送电 PSCAD/EMTDC
原文传递
紧凑型线路参数特性对次同步谐振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柴旭峥 刘世宇 +2 位作者 姜齐荣 谢小荣 梁曦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5,共5页
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与常规输电线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分析其参数特性对次同步谐振(SSR)问题的影响,探讨应用串联补偿的紧凑型输电线路进行火电厂送出在SSR问题方面的利弊具有实际意义。以中国上都电厂二期送出的实际情况为背景,... 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与常规输电线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分析其参数特性对次同步谐振(SSR)问题的影响,探讨应用串联补偿的紧凑型输电线路进行火电厂送出在SSR问题方面的利弊具有实际意义。以中国上都电厂二期送出的实际情况为背景,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对问题进行分析,考虑了常规输电线路、紧凑型输电线路和高自然功率紧凑型输电线路参数条件下的SSR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输电线路可以比常规输电线路提供更宽的不发生SSR的串补度范围,加之其本身相当于常规线路27%补偿度的线路电感参数特性,使其在某些输送能力要求下采用合适的补偿方案可以避免SSR,同时也为采用大比例固定串补与小比例可控串补结合的方案抑制SSR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输电线路 串联补偿 次同步谐振 特征值分析 多模式振荡
下载PDF
风电次同步谐振实例特征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辉 李蕴红 +1 位作者 李雨 谢小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40,共7页
集群风电-串补发输电系统面临着次同步谐振的风险,我国某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近几年发生了多起次同步谐振事件,造成风机脱网和设备损坏等后果,威胁到电网安全运行。通过对该地区历次风电次同步谐振实例分析,全面总结出振荡事件的发生条... 集群风电-串补发输电系统面临着次同步谐振的风险,我国某大规模风电汇集地区近几年发生了多起次同步谐振事件,造成风机脱网和设备损坏等后果,威胁到电网安全运行。通过对该地区历次风电次同步谐振实例分析,全面总结出振荡事件的发生条件、频谱分布、阻尼特性、不同类型风机响应特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域仿真复现了现场现象,通过特征根和电路模型分析,揭示了该地区次同步谐振的机理为"双馈风机控制参与的感应发电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双馈感应型风电机组 变流器控制 串补 感应发电机效应
下载PDF
STATCOM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韩寒 张聪 《陕西电力》 2015年第2期30-34,共5页
首先介绍了串联补偿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产生的机理与常见的抑制措施。基于IEEE第一标准次同步振荡模型,采用特征结构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串补度下系统的特征值结构情况。在标准模型中考虑STATCOM模型,同样地分析系统的特征结构,发现在发电... 首先介绍了串联补偿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产生的机理与常见的抑制措施。基于IEEE第一标准次同步振荡模型,采用特征结构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串补度下系统的特征值结构情况。在标准模型中考虑STATCOM模型,同样地分析系统的特征结构,发现在发电机机端并联STATCOM并采取电压控制时能够有效缓解次同步振荡现象。因此,提出了一种抑制次同步振荡的STATCOM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双环控制。最后利用PSCAD/EMTDC软件在不安装和安装STATCOM 2种情况下对提出的控制策略分别进行时域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输电系统 次同步振荡 STATCOM 特征结构分析 时域仿真法
下载PDF
Review of sub-synchronous interaction in wind integrated power systems: classification, challenges, and mitigation techniques 被引量:4
18
作者 Neevatika Verma Narendra Kumar +2 位作者 Saket Gupta Hasmat Malik Fausto Pedro García Márquez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SCIE EI 2023年第2期13-38,共26页
Emerging sub-synchronous interactions(SSI)in wind-integrated power systems have added intense attention after numerous incidents in the US and China due to the involvement of series compensated transmission lines and ... Emerging sub-synchronous interactions(SSI)in wind-integrated power systems have added intense attention after numerous incidents in the US and China due to the involvement of series compensated transmission lines and power electronics devices.SSI phenomenon occurs when two power system elements exchange energy below the synchro-nous frequency.SSI phenomenon related to wind power plant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main-taining stability,while SSI phenomenon in practical wind farms,which has been observed recently,has not yet been described on the source of conventional SSI literature.This paper first explains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of SSI and its classification as given by the IEEE,and then it proposes a classification of SSI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reviews several mitigation techniques and challenges,and discusses analysis techniques for SSI.The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effect of the active damping controllers,control scheme parameters,degree of series compensation,and various techniques used in wind power plants(WPPs).In particular,a supplementary damping controller with converter controllers in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 based WPPs is briefly pronounced.This paper provides a real-istic viewpoint and a potential outlook for the readers to properly deal with SSI and its mitigation techniques,which can help power engineers for the planning,economical operation,and future expans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ping controller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 Series compensations sub-synchronous interactions(SSI)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
原文传递
抑制次同步谐振的可控串补底层附加阻尼控制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汤海雁 武守远 +1 位作者 戴朝波 王宇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17-121,共5页
基于可控串补(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TCSC)控制器的分层控制结构,提出一种抑制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的底层附加阻尼控制结构,并设计了一种实现算法。该算法采用从线路电流信号中提取次同步频... 基于可控串补(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TCSC)控制器的分层控制结构,提出一种抑制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的底层附加阻尼控制结构,并设计了一种实现算法。该算法采用从线路电流信号中提取次同步频率振荡模式特征的方法,从而避免采用远方量作为控制输入的种种不便。通过分析附加控制环节产生阻尼转矩的传递过程,基于相位补偿原理提出附加阻尼控制的参数设计方法。以IEEE第一基准模型为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附加阻尼控制结构是合理的,通过线路电流提取次同步频率振荡模式特征的方法是可行的,基于相位补偿原理的参数设计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可控串补 振荡模式 转矩:附加阻尼控制 相位补偿原理
下载PDF
风电柔直并网虚拟阻抗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20
作者 赵文广 李云丰 文涛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4,154,共9页
直驱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网送出存在次同步振荡风险。首先,在建立直驱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失稳特征根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V/F控制模式下系统次同步振荡模态的参与变量与参与因子。其次,以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为目... 直驱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网送出存在次同步振荡风险。首先,在建立直驱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失稳特征根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V/F控制模式下系统次同步振荡模态的参与变量与参与因子。其次,以抑制系统次同步振荡为目标,提出了在柔直换流站电压外环控制器中配置高通滤波器等不同形式下的虚拟阻抗控制策略,且解析了阻抗参数的选择范围及其原则,并采用阻抗分析方法研究了阻抗控制器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以及规律。最后,基于MATLAB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所提次同步抑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其参数解析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虚拟串联阻抗 直驱风电场 次同步振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