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FT术与肛瘘切开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近远期肛门功能变化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姜鹏君 马国珍 +2 位作者 刘恒良 龚颖生 彭文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近远期肛门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肛瘘切开术,...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近远期肛门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肛瘘切开术,观察组采取LIFT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第1 d、第3 d及第7 d的创面VAS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的总治愈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应用盆底肌电图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7.44±6.12)d,短于对照组(32.71±8.35)d(t=-3.943,P=0.000);两组术后第1 d与第3 d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7 d的VAS疼痛评分为(2.11±0.66)分,低于对照组(3.56±0.91)分(t=-9.991,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愈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13.33%(χ2=3.927,P=0.048)。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运动单位电位(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LIFT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可减轻手术对括约肌的损伤,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近远期肛门功能得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括约肌肛瘘 肛瘘切开术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门功能
原文传递
Cholecystoenteric fistula with and without gallstone ileus: A case series 被引量:7
2
作者 Mauricio Gonzalez-Urquijo Mario Rodarte-Shade +1 位作者 Gerardo Lozano-Balderas Gerardo Gil-Galind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Background: A cholecystoenteric stula (CEF) is an uncommon complication of gallstone disea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sent our experience of a series of patients with CEF, presenting with or without gallstone ... Background: A cholecystoenteric stula (CEF) is an uncommon complication of gallstone disea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sent our experience of a series of patients with CEF, presenting with or without gallstone ileus, along with their surgical outcomes. Methods: From 2015 to 2018, 3245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went cholecystectomy for gallbladder disease at our institution, of which 15 were diagnosed with a CEF. All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Results: Fifteen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CEF. Ten patients presented cholecystoduodenal stula, four pa- tients cholecystocolonic, and one patient cholecystogastric counterparts. Twelve patients were female. The median patient age was 61 years (range 33 86 years). Five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gallstone ileus treated by laparotomy and enterolithotomy. In ten patients, a laparoscopic approach was attempted, but conversion to open surgery was necessary for eight of them. The median operative time was 140 min (range 60 240 min), and the median 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50 mL (range 10600mL). The procedure-rel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were 13.3% and 6.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best treatment modality for a CEF, as the treatment outcome is mostly dependent on the surgeon’s expertise a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Not all CEFs are accompanied by gallstone ileus. For such cas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resolve th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unless necessary, avoidance of the gallbladder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ecystoenteric stula Gallbladder disease Biliary-enteric stula Gallstone ileu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下载PDF
Radiological diagnosis of duodenocaval fistula: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1
3
作者 Guo, Yong Zhang, Yan-Qun Lin, We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8期2314-2316,共3页
Duodenocaval fistula(DCF) is an uncommon but lethal clinical entity.The high mortality has been attributed to the difficulty of diagnosis before attempts at definitive therapy.In this case report,we describe a patient... Duodenocaval fistula(DCF) is an uncommon but lethal clinical entity.The high mortality has been attributed to the difficulty of diagnosis before attempts at definitive therapy.In this case report,we describe a patient with a series of computed tomography(CT) examinations over a 2-mo period in hospital.A low-density air bubble appeared in the inferior vena cava(IVC) on the second day in hospital and became clear on day 19,and gradually enlarg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also clearly demonstrated a high-signal enteric contrast medium or thrombus and signal-void air bubbles in the IVC.However,cavography did not show the filling defect.We suggest that noninvasive CT and MRI should be chosen as a first-line investigation,and IVC,including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s,should be carefully reviewed on images if DCF is clinically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odenocaval fi stula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蒋进广 方磊 +1 位作者 王猛 陈娟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6期619-624,共6页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LIFT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切开挂...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LIFT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面积、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切开挂线术相比,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总体疗效更优,利于保留肛门括约肌自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切开挂线术
下载PDF
第一鳃裂瘘管切除术中面神经解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波 邹剑 +2 位作者 郑虹 刘晓凤 李琼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4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解剖在第一鳃裂瘘管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2010年收治的23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明视面神经的情况下完整切除病变及周围瘢痕组织。10例无手术史的患者行面神经总干解剖法;13例... 目的探讨面神经解剖在第一鳃裂瘘管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2010年收治的23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明视面神经的情况下完整切除病变及周围瘢痕组织。10例无手术史的患者行面神经总干解剖法;13例有术前切开引流及瘘管切除史的患者行面神经下颌缘支解剖法。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面瘫,术后1周时完全恢复。5例行外耳道部分皮肤和软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无外耳道狭窄及听力下降。随访9个月~6年,23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第一鳃裂瘘管与面神经关系密切,面神经解剖在第一鳃裂瘘管切除术中可有效防止面神经不可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区 面神经 外科手术 第一鳃裂瘘管
下载PDF
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周玉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1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不同穿刺方式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将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患者实... 目的:研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不同穿刺方式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将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患者实行顺血流针斜面向上穿刺法,分析对比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重复循环值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不同穿刺法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疗效显著,但顺血流针尖斜面向下穿刺法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方法 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影响
下载PDF
扣眼穿刺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秀明 刘金凤 +1 位作者 牛洪艳 祝喜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21期3180-3184,共5页
目的探讨扣眼穿刺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常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5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内瘘感染分为感染组20例和未感染组38例。收集... 目的探讨扣眼穿刺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常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5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内瘘感染分为感染组20例和未感染组3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扣眼穿刺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指标,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扣眼穿刺患者发生内瘘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扣眼使用时间、是否有假隧道、有无穿刺点周围皮肤过敏扣眼穿刺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感染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在限定的扣眼使用时间内,假隧道、穿刺点周围皮肤过敏是扣眼穿刺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假隧道、穿刺点周围皮肤过敏是扣眼穿刺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掌握扣眼穿刺的适用范围,排除高风险患者,实施操作准入制度,加强透析患者再教育,降低扣眼穿刺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扣眼穿刺 感染 COX回归分析
下载PDF
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8
作者 曹露露 王玉玲 陈陪陪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探讨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合肥第901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0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 探讨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于合肥第901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0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内瘘并发症、内瘘相关指标、ASBHD-AVF评分、自护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感染、血栓、内瘘狭窄、窃血综合征、血管瘤等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内瘘成熟度高于对照组,透析症状管理、透析并发症预防管理等AS-BHD-AV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遵医嘱用药、自我监测、规避损伤及压迫等自护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全程点式对接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护行为,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全程点式对接护理 应用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透析患者针眼愈合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林晓纯 刘金玲 李守玉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1期61-64,共4页
探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透析患者针眼愈合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的120例糖尿病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探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透析患者针眼愈合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的120例糖尿病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血痂消失时间、内瘘感染发生率、内瘘相关医疗经济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血痂消失时间、内瘘感染发生率、医疗经济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应用于糖尿病透析患者针眼愈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护理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透析 内瘘维护 针眼愈合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Ⅲ型食管闭锁经验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延栋 王莹 +7 位作者 马立霜 冯翠竹 刘雪来 张艳霞 刘超 吴涛 李景娜 冯众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Ⅲ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经验,总结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25例低出生体质量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Ⅲ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经验,总结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25例低出生体质量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Ⅲa型18例,Ⅲb型7例。出生体质量1350~2460 g,平均(2082±331)g,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分别为1350 g、1440 g。足月儿8例,早产儿17例,出生胎龄为30+3~38+6周。手术时年龄最小者为出生后4 h,最大者为出生后20 d。5例患儿术前需要有创呼吸机支持。术前均行食管造影确诊,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气管瘘结扎术+食管端端吻合术。结果21例患儿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143~300 min,平均(189±40)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8~841 h,中位数168 h。住院时间8~83 d,中位数30 d。术后吻合口漏2例,予保守治疗1~3周后自愈。食管气管瘘复发1例,予保守治疗后自愈。术后吻合口狭窄12例,予定期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症状明显缓解。1例患儿合并多囊肾伴肾发育不全,术后7 d出现重症感染、肾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余24例治愈出院。24例术后随访1~60个月,中位数28个月。2例术后4~5个月出现胃食管反流,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Ⅲ型食管闭锁总体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未见增多,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围术期管理的改善,胸腔镜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食管闭锁可逐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胸腔镜 低出生体质量儿 食管造影 食管气管瘘
下载PDF
研究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竹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的效果。方法观察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时间段内医院肛肠科符合临床要求的40例肛痿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经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经内口挂线引流... 目的研究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的效果。方法观察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时间段内医院肛肠科符合临床要求的40例肛痿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经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经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疗效为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疗效为6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失禁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及痿管增加率、贫血发生率均为5.00%,对照组相对应为35.00%、35.00%、40.00%、40.00%,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出血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创缘水肿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22±0.35)分、(20.32±2.21)d、(1.61±0.17)d及(20.32±2.12)d,对照组依次为(3.69±0.56)分、(24.66±2.32)d、(2.76±0.69)d及(23.27±2.32)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口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内口挂线引流 开放式瘘管切除术 疗效 并发症 术后康复
下载PDF
狼疮肾病尿毒症患者内瘘狭窄PTA术后护理1例
12
作者 宋力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2-96,共5页
总结1例狼疮肾病尿毒症患者内瘘狭窄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术后的个案护理。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1名狼疮肾病尿毒症内瘘狭窄患者,根据患者特殊情况对症施治,运用个性化护理,并跟... 总结1例狼疮肾病尿毒症患者内瘘狭窄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术后的个案护理。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1名狼疮肾病尿毒症内瘘狭窄患者,根据患者特殊情况对症施治,运用个性化护理,并跟踪其效果。术后的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内瘘假性动脉瘤缩小,血管张力变小,搏动可,震颤可,维持理想充足血流量(≥230 mL/min)。通过个性化护理措施,患者术后的内瘘血流理想,能够掌握内瘘狭窄PTA术后的自我护理,也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内瘘狭窄 血管腔内成形术 护理
下载PDF
磁共振不同检查序列诊断肛瘘的临床价值比较研究
13
作者 杜正宽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7期25-28,共4页
对比磁共振不同检查序列诊断肛瘘的临床价值。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疑似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回顾性研究,均在术前实施MRI检查,分别进行MRI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序列(DCE),以手术病理... 对比磁共振不同检查序列诊断肛瘘的临床价值。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疑似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回顾性研究,均在术前实施MRI检查,分别进行MRI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序列(DCE),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诊断效能,对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判别,比较不同序列对肛瘘内口、肛瘘外口、瘘管分支的显示率。90例疑似肛瘘患者,经手术确诊30例,其余为肛周脓肿(60例)。结果显示,DCE序列肛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MRI常规平扫(P<0.05)。MRI常规平扫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中度,DCE序列与手术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高度。DCE序列肛瘘内口、肛瘘外口、瘘管分支的显示率高于MRI常规扫描(P<0.05)。研究发现,与MRI常规平扫相比,DCE序列扫描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更优,建议临床在诊断肛瘘时采取MRI多种序列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检查序列 肛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14
作者 潘学丽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8期109-112,共4页
为探究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新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抽取出的患者资料进行编号并分组,其中采用常规穿刺法的患者为对照组(n=42),采用零压... 为探究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在新内瘘患者穿刺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新内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抽取出的患者资料进行编号并分组,其中采用常规穿刺法的患者为对照组(n=42),采用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的患者为观察组(n=42)。在随访期间的12个月内,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评分以及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经对比后,观察组的成功率显著较高,且患者在临床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对较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较低,与对照组患者形成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发现,对新内瘘患者行零压力改良穿刺法治疗,与常规的穿刺法相比,具有更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感也更低,且与内瘘相关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穿刺 血液透析 零压力改良穿刺法
下载PDF
颏下岛状皮瓣在咽瘘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飞 王力红 +3 位作者 梁传余 刘世喜 邹剑 赵厚育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2月,收治9例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男性患者。年龄52~71岁,平均61.8岁。喉癌术后7例,下咽癌术后2例。病理检查均为鳞状细胞癌。咽瘘出现时间为全喉切... 目的探讨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2月,收治9例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男性患者。年龄52~71岁,平均61.8岁。喉癌术后7例,下咽癌术后2例。病理检查均为鳞状细胞癌。咽瘘出现时间为全喉切除术后5~62d,平均14.7d。均经25~46d保守治疗无效。术中见内瘘口直径为1.9~4.1cm。采用大小为2.5cm×2.4cm~4.6cm×4.0cm的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咽瘘,术后留置胃管。供区皮肤经松解游离后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Ⅰ期愈合,无明显瘢痕。1例有术前放疗史患者于术后10d再次出现瘘口,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患者均一期修复成功。患者术后14~22d拔除胃管并经口进食,均无吞咽梗阻感。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8个月,平均27个月。患者颈部外形恢复满意,咽腔内无胡须生长。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距咽瘘口近、血供丰富、切口隐蔽、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皮瓣 咽瘘 修复
原文传递
子宫动静脉瘘的诊治探讨及临床分析
16
作者 洪碧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9期65-67,71,共4页
目的 旨在探讨分析子宫动静脉瘘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3年2月永春县医院收治的11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子宫动静脉瘘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子宫动静脉瘘患者多表现为... 目的 旨在探讨分析子宫动静脉瘘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3年2月永春县医院收治的11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子宫动静脉瘘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子宫动静脉瘘患者多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常合并宫腔操作史。11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子宫动静脉瘘,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2例随访观察,3例对症保守治疗,2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4例行腔镜手术治疗。结论 子宫操作史是获得性子宫动静脉瘘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诊断及随访的首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诊断子宫动静脉瘘的金标准;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症状、生育需求、个人意愿等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静脉瘘 阴道不规则流血 血管造影 子宫动脉栓塞
下载PDF
刘尚义教授中医外科疑难重症论治验案6则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10-2214,共5页
刘尚义教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中医外科疑难重症,强调外科内治,亦善用外治法,其用药独具特色:一是喜用介贝矿石类药物,如石决明、珍珠母;二是巧用风类药物,如羌活、防风;三是佐以血类药物,如当归、川芎;四是酌用虫类药物,如蝉蜕、蜈... 刘尚义教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中医外科疑难重症,强调外科内治,亦善用外治法,其用药独具特色:一是喜用介贝矿石类药物,如石决明、珍珠母;二是巧用风类药物,如羌活、防风;三是佐以血类药物,如当归、川芎;四是酌用虫类药物,如蝉蜕、蜈蚣;五是慎用有毒类药物,如水银、朱砂、雄黄。笔者采撷刘尚义教授中医外科验案6则,即乳漏、油风、白疕、天疱疮、蛇串疮、臁疮等,疗效奇特,以兹共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尚义 乳漏 油风 白疕 天疱疮 蛇串疮 臁疮
原文传递
128层螺旋CT在透析患者上肢CT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霞 李跃华 +2 位作者 谢添智 汪璇 朱莉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8期3476-3478,共3页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在透析患者上肢CT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64层CT图像(64层组)与39例患者128层CT图像(128层组),对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分支级别、血管边缘、静脉干扰评分及瘘口...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在透析患者上肢CT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64层CT图像(64层组)与39例患者128层CT图像(128层组),对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分支级别、血管边缘、静脉干扰评分及瘘口显示情况的差异。结果:128层组前臂与手部动脉分支级别显示评分高于64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8层组肩部、上臂及前臂的血管边缘光滑度显示评分高于64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在透析患者上肢血管成像中血管、内瘘口以及流入流出道等细节方面显示效果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计算机 肾透析 动静脉瘘 血管造影术 上肢
原文传递
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艳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0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内瘘自护能力评分和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的...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内瘘自护能力评分和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预防感染、预防压迫、损伤、自我监测、遵医用药、健康行为的养成、内瘘并发症的自我处理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08%,静脉窃血综合征发生率为2.08%,血管瘤发生率为4.17%;对照组血栓形成发生率为6.25%,静脉窃血综合征发生率为8.33%,血管瘤发生率为14.58%,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0.42%,感染发生率为22.92%,肿胀手综合征发生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指数、心理指数、情感指数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内瘘自护能力,减少内瘘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分阶段护理干预模式 内瘘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下开展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临床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德明 梁鼎天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3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开展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蛛网膜下腔与脊椎麻醉,研究组...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开展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蛛网膜下腔与脊椎麻醉,研究组实施局部麻醉,对比观察两种不同麻醉下开展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7.50%)(P<0.05);而研究组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87.5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开展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不仅麻醉效果好,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 局部麻醉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