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心肺耐力测试指标效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翟水保 许崇高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7-90,共4页
以最大耗氧量作为心肺耐力测试项目的效度检验指标,通过实验与比较观察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心肺耐力评价指标——台阶试验和耐力跑(男1000m,女800m)两项选测项目的测量效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台阶试验指数和耐... 以最大耗氧量作为心肺耐力测试项目的效度检验指标,通过实验与比较观察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心肺耐力评价指标——台阶试验和耐力跑(男1000m,女800m)两项选测项目的测量效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台阶试验指数和耐力跑成绩之间无显著线性相关;最大耗氧量与台阶试验指数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耐力跑成绩呈现相关关系。笔者认为,在确定我国大学生健康体适能评价指标时,选择耐力跑项目作为测试指标能够更为客观、有效地反映心肺耐力的测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适能 大学生 健康体适能 心肺耐力 测试指标
下载PDF
美、俄、日和欧盟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概述 被引量:35
2
作者 孙双明 叶茂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2,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发现国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5大趋势:1)对体质健康测试的理念逐渐趋同,已经从单纯重视身体形态和身体力量的初级阶段,转而开始关注身心协调和适...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发现国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5大趋势:1)对体质健康测试的理念逐渐趋同,已经从单纯重视身体形态和身体力量的初级阶段,转而开始关注身心协调和适应现代生活;2)全社会参与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模式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3)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4)因对比研究的需要国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体系逐渐趋同,但是评价结果运用仍存在较大差异;5)各国政府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保障机制日趋完善。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学校 学生体质 体质健康测试 体质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劳卫制”
原文传递
希望特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永慧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6-209,142,共5页
目的:研究希望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大学生希望特质量表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对29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从中选择考试焦虑水平高且愿意参加本研究的60名大学生进入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试验并随机分配至干... 目的:研究希望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大学生希望特质量表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对29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从中选择考试焦虑水平高且愿意参加本研究的60名大学生进入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试验并随机分配至干预组和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活动持续8周,每周一次,每次120分钟,在活动前、后重复测量被试希望特质和考试焦虑。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考试焦虑和希望特质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干预组考试焦虑显著低于对照组[(13.5±2.7) vs (17.1±2.3)],干预组希望特质显著高于对照组[(163.4±20.2) vs(138.5±19.3)]。组内比较显示干预组干预后考试焦虑显著低于干预前[(13.5±2.7)vs(17.3±2.5)],希望特质显著高于干预前[(163.4±20.2) vs (136.5±18.6)],对照组数据没有任何显著性变化。结论:希望团体心理辅导不但提升了大学生希望特质水平,而且显著降低了大学生考试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希望特质 考试焦虑 团体心理辅导 干预效果
原文传递
美国学生体质检测标准应用与影响因素定位 被引量:18
4
作者 伊向仁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73,共6页
根据美国体育专家学者的研究,阐述美国体质检测标准的定位、影响因素定位及解决方法。美国体质检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1982年,库珀研究院(Cooper Institute)发展了另一个体质项目(FITNESSGRAM),目的是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报告体质评价... 根据美国体育专家学者的研究,阐述美国体质检测标准的定位、影响因素定位及解决方法。美国体质检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1982年,库珀研究院(Cooper Institute)发展了另一个体质项目(FITNESSGRAM),目的是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报告体质评价结果的简单方法、提高父母对孩子体质水平的意识。1999年库珀研究院研发了与体质项目相搭配的身体活动项目(ACTIVITYGRAM)。Cooper发展科学顾问委员会明确提出,体质项目适应范围是帮助个人评价健康相关联的体质水平,不适合评价学生分数及州标准、教师成功度、教学有效性以及学校体育项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健康 体质检测 美国
下载PDF
护理专业学生情商的测评方法及培养策略 被引量:19
5
作者 高洪莲 余丽君 《护理研究》 2005年第4期570-572,共3页
综述了情商的内涵、测评方法、培养策略以及情商在护理教育中的意义 ,提出护理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使护理专业学生获得与情商有关的个人和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 ,以便其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和社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专业 情商 测评 培养
下载PDF
考试焦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18
6
作者 郭梅英 张玉英 +2 位作者 张毅 陆杭波 邓听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考试焦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试444名大学生。结果:52%的学生感受到了因要参加考试而带来的相当程度的不适感,而其中93%的人症状自评量表至少有1项得分在... 目的:探讨考试焦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试444名大学生。结果:52%的学生感受到了因要参加考试而带来的相当程度的不适感,而其中93%的人症状自评量表至少有1项得分在2分以上;男生的考试焦虑程度低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t =1.267,P>0.05);高考试焦虑水平组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0个因子及总分、阳性项目上均显著高于低考试焦虑水平组(t=5.780,8.706,8.474,8.489,8.475,7.220,7.530,7.293,7.095,5.511,9.183,3.605;P<0.001);考试焦虑与症状自评量表10个因子及总分、阳性项目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其它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能预测考试焦虑(P<0.001~0.01)。结论:大学生存在较高程度的考试焦虑,高考试焦虑群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低考试焦虑群体,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其它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考试焦虑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考试焦虑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下载PDF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唐继新 贾宏炎 +4 位作者 王科 曾冀 郑路 王亚南 杨保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密度是影响林分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林生长的影响,进而为其间伐密度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南亚热带中等立地两种不同密度调控的米老排中龄林为对象,按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的条件选取了28... 【目的】密度是影响林分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林生长的影响,进而为其间伐密度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南亚热带中等立地两种不同密度调控的米老排中龄林为对象,按优势木、中等木、被压木的条件选取了28株标准木(每林分各14株),基于2 m区分段的中央断面积树干解析法和双侧t检验的统计分析法,对不同调控密度下米老排林分的平均木、优势木和林分蓄积等生长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米老排径向生长的缓慢期在第1~2年,速生期在第3~10年,衰减期在第14年后。树高的早期速生特性明显,连年生长量呈多峰状,速生期主要在第2~6年。平均木与优势木材积生长的缓慢期均在前6年,从第8年起均进入速生期;密度对平均木材积连年生长与林分数量成熟时间的影响显著,哨平试验林(在第12年经过生长伐1次,伐后林分最终密度为1 200株/hm2)数量成熟在第24年,而青山试验林(分别在第12年、第17年、第25年经过3次生长伐后,林分最终密度为520株/hm2)直至第34年仍未达到数量成熟。中弱度间伐(株数间伐强度<30%)对中龄林蓄积总生长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林分蓄积连年生长量短期有一定影响;强度间伐(株数间伐强度>30%)对中龄林蓄积总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影响显著(P<0.05)。在第14年后,米老排树种的实验形数趋于稳定。【结论】林分密度调控在520~1 200株/hm2的范围内,密度调控措施对米老排平均木的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影响显著(P<0. 05),对林分树高和平均实验形数的影响不显著,对优势木的胸径与材积的短期生长影响显著(P<0. 05),对其长期生长的影响不显著,对减小林分径阶分化及提高大径木比例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 密度调控 中龄林 人工林 平均木 优势木 生长 双侧t检验
原文传递
中国学生柔韧素质测试方法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尹小俭 季浏 +1 位作者 高升 周亚茹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4-89,共6页
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柔韧素质的各种测试方法,并针对我国现有坐位体前屈测试法受上、下肢和躯干长度的影响较大的不合理现象,从安全性、准确性、简捷性、经济性和普及难易度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适合我国学生柔韧素质测试方法改革的... 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柔韧素质的各种测试方法,并针对我国现有坐位体前屈测试法受上、下肢和躯干长度的影响较大的不合理现象,从安全性、准确性、简捷性、经济性和普及难易度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适合我国学生柔韧素质测试方法改革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1)改良坐位体前屈测试法消除了上、下肢和躯干长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能较为合理地反映学生柔韧素质;(2)单腿坐位体前屈腰骶关节、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小,可以减少对椎骨、脊柱周围的韧带以及下背部功能活动造成的影响,该方法是一种安全、经济、简捷的柔韧素质评测方法;(3)俯卧背伸测试法不同于坐位体前屈类和单腿坐位体前屈类,该方法可以在某些较专业测试中与坐位体前屈共同对学生的柔韧素质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柔韧素质 测试方法 体质
下载PDF
四川省某高校大学生营养KAP与身体体质现状调查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梅 李云 陈明举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9期82-85,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四川某综合性大学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与体质数据,分析大学生营养KAP、体质情况及其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和改善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制KAP调查问卷,对该校1 225名大学生进行问... 目的:通过调查四川某综合性大学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与体质数据,分析大学生营养KAP、体质情况及其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和改善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制KAP调查问卷,对该校1 2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体育老师的协助下获得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所收集数据按年级、性别、文理分组进行分析,用Excel软件录入和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学生的营养KAP得分、体质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和饮食行为较差。性别和专业是影响大学生营养KAP得分的主要因素,差异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之间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得分差异显著(P<0.05),高年级优于低年级。女学生消瘦比例与男同学超重比例较高,消瘦与超重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较低。营养知识得分与BMI呈负相关,饮食行为与BMI呈正相关。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与体质测试成绩呈正相关。结论:四川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较为缺乏,消瘦和超重是影响大学生身体体质的不良因素,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专业系统营养教学,加强身体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营养 体质指数 体质测试
下载PDF
汉语口语测试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许希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5期39-45,共7页
目前在口语测试中学生通常被动地接受测试,教师处于权威的地位.文章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汉语口语测试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复现学生原有的口语水平;测试应遵循真实性... 目前在口语测试中学生通常被动地接受测试,教师处于权威的地位.文章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汉语口语测试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体现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复现学生原有的口语水平;测试应遵循真实性和互动性的原则.除此之外,文章还从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两个微观层面进一步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测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口语测试 真实性 互动性
下载PDF
粗差探测与识别统计检验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建锋 赵俊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LS估计对粗差非常敏感。在粗差的探测与识别理论体系中,通常采用正态检验、学生氏t检验以及τ检验等,笔者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标准化局部敏感度指标与标准化LS残差均可用来作正态检验,但研究表明,当观测量相关时,前者的检验功效大于后者... LS估计对粗差非常敏感。在粗差的探测与识别理论体系中,通常采用正态检验、学生氏t检验以及τ检验等,笔者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标准化局部敏感度指标与标准化LS残差均可用来作正态检验,但研究表明,当观测量相关时,前者的检验功效大于后者。先验单位权方差因子未知时,可依据内部学生化残差及外部学生化残差分别进行τ检验和学生氏t检验。与此对照,构造了内部学生化敏感度指标及外部学生化敏感度指标以代替标准化敏感度指标。由于τ检验理论本身存在固有缺陷,而学生氏t检验或将造成"纳伪"错误的增加。为此,较为稳妥的方案是仍然采用正态检验,但将标准化局部敏感度指标中的单位权中误差以其抗差LMS估计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差 敏感度分析 高斯正态检验 学生氏t检验 τ检验
下载PDF
面向学生的真实评价——适应新课程的考试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杰远 李青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1-94,共4页
真实评价是指用各种不同于传统标准化测验的手段获得学生学习表现的所有方法和技术 ,包括档案式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它有利于克服标准化测验的诸多弊端。其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义表现在 :1.真实评价有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2 .真实评... 真实评价是指用各种不同于传统标准化测验的手段获得学生学习表现的所有方法和技术 ,包括档案式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它有利于克服标准化测验的诸多弊端。其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义表现在 :1.真实评价有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2 .真实评价将使课程优化成为可能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评价 学生 课程改革 标准化测验
下载PDF
大学生HIV检测影响因素的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剑 高洪艳 +1 位作者 王媛 王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48,252,共3页
目的通过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大学生HIV检测影响因素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间的差异。方法建立大学生HIV检测影响因素基准模型,分别检验模型形态和参数的组间一致性,根据两次检验中拟合优度的变化量Δχ2,判断模型参数在不同组间是... 目的通过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大学生HIV检测影响因素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间的差异。方法建立大学生HIV检测影响因素基准模型,分别检验模型形态和参数的组间一致性,根据两次检验中拟合优度的变化量Δχ2,判断模型参数在不同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大学生HIV检测影响因素基准模型表明,AIDS认知水平通过AIDS态度影响参与HIV检测意愿,Δχ2/df=3.71、GFI=0.96、AGFI=0.95。多组分析表明:模型组间形态一致,模型参数组间不一致(Δχ2=72.2,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反映了HIV检测影响因素模型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间的不同表现,对于在大学生中推广HIV检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HIV检测 多组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办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小江 《福建体育科技》 2007年第4期61-64,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标准》应增加健康指示的内容;总分偏高,不合格率偏低;身体素质类项目评分标准偏低,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过于笼统;测试项目的选择和替代性总是还须值得研究;测试仪器的质量问题...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标准》应增加健康指示的内容;总分偏高,不合格率偏低;身体素质类项目评分标准偏低,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过于笼统;测试项目的选择和替代性总是还须值得研究;测试仪器的质量问题和教师测试工作的安排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项目 测试标准
下载PDF
配对样本t检验在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龙 《上海计量测试》 2020年第5期32-34,37,共4页
通过对某陶土样品中铁、铝、钙、镁含量及烧失量五项指标的内部测试结果和外部实验室测试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发现在进行陶土中Fe2O3含量和烧失量测试的时候,两个实验室之间不存在系统误差,在进行Al2O3、CaO和MgO含量测试的时候... 通过对某陶土样品中铁、铝、钙、镁含量及烧失量五项指标的内部测试结果和外部实验室测试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发现在进行陶土中Fe2O3含量和烧失量测试的时候,两个实验室之间不存在系统误差,在进行Al2O3、CaO和MgO含量测试的时候,两个实验室之间存在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配对样品 T检验 系统误差
下载PDF
北京某高校2012年-2015年入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崔惠景 王蕴慧 庄润涛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897-898,902,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高校2012年-2015年入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学校结核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高校2012年-2015年13 634名入学新生实施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试验,结合胸部X线检查,进行结核病确诊。结...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高校2012年-2015年入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学校结核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高校2012年-2015年13 634名入学新生实施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试验,结合胸部X线检查,进行结核病确诊。结果 13 634名入学新生PPD阳性2 664例,阳性率为19.54%;其中男生为20.39%(1 685/8 265),女生为18.23%(979/5 369),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5,P=0.002<0.05);PPD强阳性612例,强阳性率为4.49%,其中男生为4.67%(386/8 265),女生为4.21%(226/5 369),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3,P=0.204>0.05)。共确诊肺结核患者10例,患病率为73.35/10万。结论通过PPD试验筛查高校入学新生结核病患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结核病在高校人群间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 X线检查
原文传递
供水管网流量数据统计分析用于漏损定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建军 胡诗苑 +2 位作者 高金良 张鑫 杨浩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6-49,共4页
漏损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了使漏损定位更加快速、科学,对供水管网流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供水管网中的流量监测点,能够得到大量的流量数据,以此为基础,分别研究了 t检验分析法和均值差分析法应用在漏损定位中的可行性与... 漏损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了使漏损定位更加快速、科学,对供水管网流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供水管网中的流量监测点,能够得到大量的流量数据,以此为基础,分别研究了 t检验分析法和均值差分析法应用在漏损定位中的可行性与准确性,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从无漏点到单漏点、从无漏点到多漏点、从少漏点到多漏点、等多种情况的比较分析,为水司进行供水管网漏损管理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漏损,其中均值差分析定位漏损时干扰较少,t检验分析则能够充分利用每个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漏损定位 流量数据 均值差分析 t检验分析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广军 刘欣 李慧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30-132,共3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了解黑龙江省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与全国同期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与研究。为促进我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性依据。
关键词 学生 体质 健康 测试
下载PDF
大学生婚恋价值取向的代际传递效应 被引量:7
19
作者 童辉杰 赵郝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3-629,共7页
目的:探索父母婚恋价值取向与子女婚恋价值取向的关系。方法:选取9所高校712名大学生家庭,每个家庭中的大学生及其父亲、母亲同时参与研究。使用婚姻健康测验(MHT)调查大学生及其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每个家庭中... 目的:探索父母婚恋价值取向与子女婚恋价值取向的关系。方法:选取9所高校712名大学生家庭,每个家庭中的大学生及其父亲、母亲同时参与研究。使用婚姻健康测验(MHT)调查大学生及其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每个家庭中父、母、子女婚恋价值取向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总分均与子女婚恋价值取向总分呈正相关(r=0.42、0.27,均P〈0.01)。父母的婚恋价值取向可以预测子女的婚恋价值取向,通径系数在0.28~0.55之间(均P〈0.05);对不同性别的子女,父母的预测作用不存在差异。结论:婚恋价值取向存在代际传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价值取向 代际传递 大学生 投射测验
下载PDF
《中医护理学基础》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质量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施珍妮 陈佩仪 +1 位作者 叶丽萍 丁富平 《护理学报》 2014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基础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级的1个护理大专班护生作为实验对象,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作为其教学、考核方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束后进行考试质量分析。结果(1)... 目的:研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基础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级的1个护理大专班护生作为实验对象,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作为其教学、考核方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束后进行考试质量分析。结果(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总成绩服从正态分布(P>0.10),偏度系数为0.87,峰度系数为0.80,得分率较高的考站为中医护理技能的2个考站,得分率较低的考站为健康教育站、护理评估站。(2)本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平均难度为0.78,平均区分度为0.26,内容效度比平均数为0.95,各站考核成绩与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5%+实验成绩占15%+期末操作考核占35%+期末理论笔试占35%)的相关系数为0.39(P<0.01);评分者之间的信度系数为0.51~0.94。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可考虑在其他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中运用,以培养和锻炼护生的临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学基础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护生 考试质量 成绩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