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COF材料的高通量筛选策略:己烷异构体分离 被引量:2
1
作者 叶诗洋 程敏 +5 位作者 吉旭 戴一阳 党亚固 毕可鑫 赵志伟 周利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38-5149,共12页
己烷异构体中双支链异构体的分离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从而减少发动机的爆震现象。针对传统的蒸馏方法耗能高和新型吸附剂金属有机框架成本高、工作能力低、稳定性差的缺点,采用高通量计算筛选方法研究了688种共价有机框架(COFs)对己烷... 己烷异构体中双支链异构体的分离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从而减少发动机的爆震现象。针对传统的蒸馏方法耗能高和新型吸附剂金属有机框架成本高、工作能力低、稳定性差的缺点,采用高通量计算筛选方法研究了688种共价有机框架(COFs)对己烷异构体的分离性能。首先计算了所有COF的几何结构描述符,通过限制孔径(PLD)6.2~15A的范围筛选出209个可容纳所有己烷异构体的COF,再利用巨正则Monte Carlo(GCMC)方法模拟433 K下上述COF对己烷异构体的吸附解吸过程。对再生能力R>80%且吸附性能分值(APS)最高的COF进行排序,筛选出具有最高APS值的COF-DL2292-fold,APS值为23.36 mol/kg,R为99.38%。分析了6个几何结构描述符与APS的相关性,发现对于COF来说较高的孔隙率(VF)、较高的孔隙体积(PV)、较低的密度(ρ)可提高COF的APS值。最后基于PV、VF、ρ利用决策树算法设计出高APS值COF的筛选路径,研究工作对今后设计用于己烷异构体吸附分离的COF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烷异构体分离 共价有机框架 分子模拟 高通量计算筛选 结构-性能关系 吸附 分离
下载PDF
烧成温度对C-B_4C-SiC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黄启忠 杨巧勤 +2 位作者 杜海清 黄伯云 吕海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3-46,共4页
本文就烧成温度对C-B_4C-SiC碳/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密度、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明显提高,电阻率随烧成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这和烧成体显微结构(气孔率、晶粒大小与分布、晶界状况等... 本文就烧成温度对C-B_4C-SiC碳/陶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密度、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明显提高,电阻率随烧成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这和烧成体显微结构(气孔率、晶粒大小与分布、晶界状况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成 陶瓷复合材料 密度 强度 电阻率
下载PDF
单炔烃结构性能关系的理论探讨——加和型性能
3
作者 王克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66-71,共6页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首次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炔烃的加和型性能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基础的定量关系。对炔烃摩尔体积、摩尔折射度、燃烧热、生成热等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关键词 炔烃 加和型性能 分子结构
下载PDF
阳离子絮凝剂PDA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对城市污水的污泥脱水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跃军 顾学芳 陈伟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5-209,共5页
该文以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泥脱水效果为判据 ,用烧杯絮凝法考察了自制PDA样品和市售的几种用于污泥脱水的具有不同阳离子结构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阳离子絮凝剂量的最佳使用范围一般在 5 0~ 80m... 该文以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泥脱水效果为判据 ,用烧杯絮凝法考察了自制PDA样品和市售的几种用于污泥脱水的具有不同阳离子结构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污泥脱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阳离子絮凝剂量的最佳使用范围一般在 5 0~ 80mg/L ,上清液COD去除率达到 78%以上 ,透过率达到 90 %以上。与市售几种不同阳离子结构的高分子絮凝剂相比 ,自制PDA样品的综合应用性能较好 ,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絮凝剂 污泥脱水 结构 性能 城市污水处理
下载PDF
两种碳纤维前驱体的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厚 张旺玺 蔡华苏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59-366,共8页
采用国产和日本产聚丙烯腈原丝 ,通过纤维强度、伸长率、纤度、纤维相对分子量和溶液性能等常规分析 ,C、N、H元素分析 ,DSC、TG、IR、X射线、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 ,找出两种原丝在强伸度、分子量、熔点、元素含量、结晶度及其表面... 采用国产和日本产聚丙烯腈原丝 ,通过纤维强度、伸长率、纤度、纤维相对分子量和溶液性能等常规分析 ,C、N、H元素分析 ,DSC、TG、IR、X射线、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 ,找出两种原丝在强伸度、分子量、熔点、元素含量、结晶度及其表面形貌等结构与性能的差别 .研究结果表明 :与国产原丝相比 ,日本原丝的断裂强度、分子量、结晶度及取向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结构-性能关系 碳纤维原丝
下载PDF
烷烃分配系数与其分子结构间定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克强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1期82-85,共4页
本文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烷烃的分配系数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基础的定量关系式,据此可计算烷烃的分配系数。本文定量关系的提出,不仅能够合理表征烷烃分配系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而且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预测... 本文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烷烃的分配系数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基础的定量关系式,据此可计算烷烃的分配系数。本文定量关系的提出,不仅能够合理表征烷烃分配系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而且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预测烷烃分配系数的有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系数 烷烃 定量关系 分子结构
下载PDF
Review of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catalyst layer: The blessing and curse of ionomer 被引量:7
7
作者 Jun HUANG Zhe LI Jianbo ZHANG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334-364,共31页
Ionomer impregnation represents a milestone in the evolution of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PEFC) catalyst layers. Ionomer acts as the binder, facilitates proton transport, and thereby drastically improves cataly... Ionomer impregnation represents a milestone in the evolution of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PEFC) catalyst layers. Ionomer acts as the binder, facilitates proton transport, and thereby drastically improves catalyst 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However, advanced morpho- logic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s have revealed that up to 60% of Pt nanoparticles can be trapped in the micropores of carbon support particles. Ionomer clusters and oxygen molecules can hardly enter into micropores, leading to low Pt 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Moreover, the ionomer thin-films covering Pt nanoparticles can cause significant mass transport loss especially at high current densities. Ionomer-free ultra-thin catalyst layers (UTCLs) emerge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reduce Pt loading by improving catalyst 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while theore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proton conduction mechan- ism remain puzzling and prac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rather narrow operation window remain unsettled.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PEFC catalyst layer has come to a crossroads: staying ionomer-impregnated or going iono- mer-free. It is always beneficial to look back into the past when coming to a crossroad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both the conventional ionomer-impregnated catalyst layer and the emerging ionomer-free UTCLs, featuring advances in characterizing microscale distributions of Pt particles, ionomer, support particles and unraveling their interactions; advances in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s of proton conduction and flooding behaviors in ionomer-free UTCLs; advances in modeling of conventional catalyst layers and especially UTCLs; and discussions on high-impact research topics in characterizing and modeling of catalyst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ultra-thin cata-lyst layer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 characterization andmodeling structure-property-performance relation WATERMANAGEMENT
原文传递
高性能离子交换膜构效关系、多离子传导机理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年度总结报告
8
作者 李先锋 王保国 +2 位作者 徐万兴 曹静玉 袁志章 《科技资讯》 2016年第4期169-170,共2页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不同结构的膜材料,包括非氟离子交换膜、非氟多孔离子传导隔膜及部分含氟隔膜材料等,并对其构效关系、成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2013年度围绕离子交换膜氧化稳定性降解机理以及多孔离子传导膜的构效关系和...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不同结构的膜材料,包括非氟离子交换膜、非氟多孔离子传导隔膜及部分含氟隔膜材料等,并对其构效关系、成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2013年度围绕离子交换膜氧化稳定性降解机理以及多孔离子传导膜的构效关系和非氟离子传导膜规模放大工艺以及放大过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阐明了非氟离子交换膜的降解机理、掌握了高选择性、高电导率和高稳定性多孔离子传导膜的构效关系,为液流电池离子交换膜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在原创性提出多孔离子传导隔膜的基础之上,成功解决了非氟多孔离子传导隔膜离子选择性与传导性地矛盾,开发出高选择性、高稳定性非氟多孔离子传导隔膜。建立了高性能低成本离子传导膜的合成路线和工艺,确立膜材料的规模放大工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商业化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价格昂贵、离子选择透过性差等缺点,加快了液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氟离子传导膜 多孔离子传导隔膜 构效关系 离子传输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