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踝关节牵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并讨论其机制。方法: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12例跟腱牵伸组(试验组)和13例直腿抬高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关节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LR2进行为期2周训练,共12次,每次45min。训练前后...目的:观察踝关节牵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并讨论其机制。方法: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12例跟腱牵伸组(试验组)和13例直腿抬高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关节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LR2进行为期2周训练,共12次,每次45min。训练前后采用等速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室评定踝关节被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力矩-角速度斜率(SLOPE);临床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CSI)。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临床各项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2周后,两组间踝关节被动峰力矩在角速度10°/s、60°/s、120°/s、180°/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0°/s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踝关节主动峰力矩在角速度60°/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0°/s、180°/s无显著性差异(P>0.05),SLOPE训练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AROM、PROM、MAS、CS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牵伸训练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肌肉力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运动控制与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踝关节背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我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2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用简单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n=10)和对照组(n=10)。试验组使用运动控制与...目的评价运动控制与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踝关节背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我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2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用简单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n=10)和对照组(n=10)。试验组使用运动控制与反馈训练系统(MediTouch system)进行踝背伸运动训练,对照组使用徒手肌力训练进行踝关节背伸运动训练,疗程为8周。比较两种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踝背伸运动时的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主动肌群的最大等长收缩力(maximum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拮抗肌群的综合痉挛程度(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拮抗肌群与主动肌群的肌肉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CR)以及10 s踝屈伸次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干预8周后,除对照组的痉挛得分无明显改善(P>0.05)外,两组其他观察指标较基线均显著改善(P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MIVC积分肌电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407.32±116.27)μV×s vs(446.23±104.57)μV×s,P=0.442)],踝关节背伸AROM显著高于对照组[(12.37±2.11)°vs(9.92±2.89)°,P=0.044],10 s踝屈伸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5.91±1.66 vs 4.20±1.23,P=0.018),小腿三头肌综合痉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20±0.59 vs 12.25±1.11,P=0.017),CC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26.28%±7.31%vs 32.47%±5.63%,P=0.048)。结论两种康复训练方法均可改善卒中后踝背伸运动功能,但运动控制与反馈训练康复效果更佳,同时还具有患者坚持度高、参与度高等优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踝关节牵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并讨论其机制。方法: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12例跟腱牵伸组(试验组)和13例直腿抬高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关节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LR2进行为期2周训练,共12次,每次45min。训练前后采用等速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室评定踝关节被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力矩-角速度斜率(SLOPE);临床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CSI)。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临床各项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2周后,两组间踝关节被动峰力矩在角速度10°/s、60°/s、120°/s、180°/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0°/s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踝关节主动峰力矩在角速度60°/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0°/s、180°/s无显著性差异(P>0.05),SLOPE训练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AROM、PROM、MAS、CS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牵伸训练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肌肉力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文摘目的评价运动控制与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踝关节背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我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2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用简单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n=10)和对照组(n=10)。试验组使用运动控制与反馈训练系统(MediTouch system)进行踝背伸运动训练,对照组使用徒手肌力训练进行踝关节背伸运动训练,疗程为8周。比较两种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踝背伸运动时的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主动肌群的最大等长收缩力(maximum isometric voluntary contraction,MIVC)、拮抗肌群的综合痉挛程度(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拮抗肌群与主动肌群的肌肉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 ratio,CCR)以及10 s踝屈伸次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干预8周后,除对照组的痉挛得分无明显改善(P>0.05)外,两组其他观察指标较基线均显著改善(P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MIVC积分肌电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407.32±116.27)μV×s vs(446.23±104.57)μV×s,P=0.442)],踝关节背伸AROM显著高于对照组[(12.37±2.11)°vs(9.92±2.89)°,P=0.044],10 s踝屈伸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5.91±1.66 vs 4.20±1.23,P=0.018),小腿三头肌综合痉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1.20±0.59 vs 12.25±1.11,P=0.017),CC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26.28%±7.31%vs 32.47%±5.63%,P=0.048)。结论两种康复训练方法均可改善卒中后踝背伸运动功能,但运动控制与反馈训练康复效果更佳,同时还具有患者坚持度高、参与度高等优势。